从观鸟看“探究式科普”

发布时间:2018-09-25 00:25: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观鸟看“探究式科普”

  2006123日,2006洞庭湖国际观鸟节落下了帷幕,人们在兴奋和喜悦的同时又多了一些冷静的思考。

  观鸟活动是指观察野生鸟类的户外活动,它是一项流行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活动,至少有二百年的发展历史。据说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次观鸟,欧洲的观鸟活动也十分普遍,特别是在英国、德国、瑞典,观鸟活动开展较好,水平较高。世界上最知名的业余观鸟者都出自于这些国家。

  同样,这些国家观鸟活动普及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发自好奇心的科研”与“探究式科普”都比较通行。今天,我国正在大力鼓励“探究式科普”“主动参与式科研”,以强化全民的创新能力。而方兴未艾的观鸟活动可能是我国“探究式科普”开展得较好的范例,因此,具有良好的时代意义。

  

  观鸟活动在我国悄然兴起

  

  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鸟类学家在教学和科研之余,率先与环保教育组织自然之友等合作,在民间普及和推广观鸟活动,唤醒和影响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过参加观鸟活动走进自然,认识生态,关注环保,解读鸟类。从那时起,中国大陆悄然兴起了民间的观鸟活动。

  观鸟活动在中国大陆的开展说明观鸟活动已经开始为我国一部分人接受,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限于种种因素,观鸟活动目前还处在少数人参与的初级阶段,但有一批热心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士成为此项活动的中坚力量,许多大学生也非常关注这类活动,这预示着这类活动将会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许多国家、地区认为观鸟是有钱、有闲人的活动,但就目前中国大陆看,先行参加观鸟活动的人更多的是有知识层次,有超前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

  

  观鸟队伍可成为鸟类科研的重要力量

  

  我国观鸟爱好者有望成为研究鸟类保护鸟类的生力军。

  观鸟活动的对科学的直接贡献在于通过环志与观察等收集鸟类动态等科学数据,为专业工作人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水平较高的观鸟者还能协助专业人员开展一定的研究工作。

  此外,观鸟活动本身对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上世纪40年代以来,公众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简称SL)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众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科学素养的概念和内容,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的公众都要对科学技术达到基本的了解。

  很多专家指出,观鸟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观鸟活动是实践性强、探索性强的教育活动。观鸟者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学到一定的鸟类知识,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体察鸟类与自然、鸟类与人类、鸟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探索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探索可以是观鸟者学习到一些人类已知的科学事实与科学原理,也可以是观鸟者对一些未知现象开展研究。在这方面,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的观鸟者做出了很好的工作,他们把观鸟的数据汇总在有关数据库中,成为国家、地区或国际上鸟类动态管理与研究的科学依据。

  而我国的观鸟爱好者也成绩斐然,队伍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贡献越来越明显。厦门观鸟会在调查中发现了“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香港观鸟会在西藏日喀则观鸟时为我国首次记录到了白颊鹎,辽宁盘锦的鸟友为保护黑嘴鸥栖息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的鸟友积极呼吁保护顺义区的汉石桥湿地和延庆的野鸭湖湿地,深圳观鸟会多年来一直号召鸟友在当地搜索、守望黑脸琵鹭(黑脸琵鹭全球数量不足2000只),全国各地鸟友提供的观鸟报告和拍摄的精美照片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鸟类数据库、起到了良好的自然美学传播功能,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对全球鸟类研究和保护有极大助益。

  

  观鸟是“探究式科普”的重要方式

  

  主动参与、以探究式为主是观鸟活动的重要特点,因此,它对当今的科普教育活动有着全新的意义。

  我国的科普活动中采用“主动参与”和“探究”等形式的较少,设计这类活动的方案、科学合理地组织这类活动,对科普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相当的难度。科普教育工作者在从事这类活动中需要一定的理论与操作指导模式。

  而观鸟活动的形式是典型的“主动参与式”的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培训、观鸟实践活动在观鸟者中培养出一批观鸟骨干,观鸟骨干的作用可以影响带动更多的观鸟者参与观鸟活动,可以指导观鸟新手的观鸟活动;可以在观鸟中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如鸟类普查、鸟类环志、鸟类救助等,能对我国的鸟类保护及鸟类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观鸟有利于环境保护

  

  观鸟活动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趣味性。鸟类易被人们观察到,因而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中,有很多人对鸟类的种类、生活、行为与生态等知识有兴趣。学习有关鸟类的科学知识对喜爱鸟的人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理解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原理、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这些知识构成了环境保护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郑作新院士为首的鸟类学家积极倡导,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媒体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每年开展“爱鸟周”,在各类学校的自然课程、生物学课程、环境教育课程中渗透了“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教育”。一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中小学校中还开设了有关的活动课开展保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教育,使“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这一观念开始为我国大众所接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时,在郑光美院士等鸟类专家的带动下,大众在保护鸟类方面初步开始有了一些行动。如一些居民和青少年积极救助受伤的鸟,大学生积极保护在公园中繁殖的大雁,一些人通过参加野外观鸟活动进行爱鸟护鸟。

  因此依靠观鸟者开展有关鸟类保护及相关的科学研究,观鸟者配合专业人员开展鸟类保护,将会对保护鸟类和保护环境作出很大的贡献。

  

  观鸟需要大力普及

  

  目前,我国观鸟活动仍旧需要大力普及。观鸟活动还多以认识鸟类、观察欣赏自然界中野生鸟类为主。通过观察与接触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保护环境的自我教育。我国大陆的观鸟者较少开展研究鸟类的活动,因此观鸟活动还有待于提高层次与水平。我国的观鸟活动从规模、数量、参加人数、活动水平等方面还远不能与国际相比。观鸟者的有关环境与鸟类的知识还不多,开展科学探究的意识也不强,公众对观鸟活动只是初步知道,很少了解观鸟活动的意义、方式,观鸟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的意义还远没有体现。可以说,当前在我国提高此项活动的普及率和提高活动的质量与水平,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目前在我国能够进行和愿意进行野外观鸟活动指导的专家和内行人员很少,我们在此呼吁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林业部门的专业人士,不仅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在“领域内”发挥作用,更要乐于向“领域外”、向社会进行辐射。中国很多地方无法成立观鸟爱好者协会,有很多地方有意愿去观鸟的人得不到良好的启蒙型指导,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专家不愿意出面对当地观鸟者进行指导。

  此外,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影响了观鸟的普及。自然界中可以观察野生鸟的环境不多,观鸟地点比较偏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鸟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乐于参加观鸟活动的人过度集中于青年学生、教师和一些文化人士,政府官员、企业职工通过观鸟来认识自然的意识尚不太强。观鸟活动的开展也受个人的经济收入的制约。我国人口多,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压力很大,近年来盲目开展所谓生态旅游,也造成了新的环境压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199f4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a.html

《从观鸟看“探究式科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