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香蕉》 公开课获奖教案 - 0

发布时间:2019-08-16 22:32: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分香蕉》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编写说明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对“平均分”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本节课是在解决平均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不仅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问题,而且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

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分,一种是先确定份数,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多少;另一种是先确定每份的数量,按每份的数量进行平均分,结果是能分多少份。教科书呈现的笑笑与淘气的分法,就是这两种平均分的代表。由于本问题既没有确定份数,也没有确定每份的数量,所以机灵狗才问:“还有别的分法吗?”

认一认,想一想。

在第1个问题平均分香蕉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除号的写法。淘气“其他分法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呢”的问题,可以通过把不同的分法抽象成除法算式的过程,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对于上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除法算式,回到具体情境中解释它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是让学生体会、理解除法运算意义的重要方式。

60页和61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

学会用数学符号,即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问题,并体会用除法算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的简便性。

教学建议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均分物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用算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因本节课比较难上,这里给出比较详细的教学建议。(具体可参见后面的课例。)

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教师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组织学生活动。

1)故事导人:同学们,小猴子最爱吃香蕉了,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一共有12根香蕉,欢欢要把香蕉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一起来分香蕉。

2)请学生思考: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使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另一种思路是“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从实际上课的情况看,第一种思路是学生们最容易想到的分法。

因此,教师可以把第一种思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从“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根”的角度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

对于平均分成2份、3份的情况,作为反馈的重点,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完整的语言对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最后教师贴出相应的图片;平均分成4份的情况,只要求学生叙述分的结果,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根”,学生汇报后教师贴出相应的图片;对于平均分成6份的情况,教师先贴出相应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的分法加以叙述;对于平均分成12份的,教师给予肯定,但课堂中不必呈现。

3)对于第二种思路,教师可以这样过渡:指着平均分成2份的图说:“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每61份,平均分成2份。”

接着让学生对着其他分法的图模仿说一说,还可以说怎样分?引导学生用“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的句式自己说一说。

4)教师指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这么多种,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记录,那就是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一起看平均分成2份的图,我们是把12根香蕉(板书“12”)平均分成2份(板书“÷2”)每份有几根呢?6根(板书“6根”)。

告诉学生:刚才分香蕉的过程,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记录,那就是除法算式。(板书 12÷26(根)”。)

也可能有个别学生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果学生能表示,教师就按学生的算式因势利导继续进行;如果学生没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就出示除法算式。

5)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把算式的生成过程展示出来,加深对“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根”的意义的理解。

认一认,想一想。

教师结合算式“12÷26(根)”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法。

由于这部分内容文字较多,又便于阅读,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可以由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全班交流。

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教学时,教师可以参照以下步骤组织教学。

1)引导学生结合算式“12÷26(根)”说一说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应该说出:“12”表示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有6根。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配合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继续观察同学们的分法,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师指出,刚才这幅图,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把12根香蕉,每61份,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算式该怎样表示呢?引导学生自己写出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说出“12÷62(份)”,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是 “份”而不是“根”。

3)请学生结合算式“12÷62(份)”说一说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说出:“12”表示有12根香蕉,“6”表示每61份,“2”表示平均分成2份。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26(根)”和“12÷62(份)”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能说出:“被除数都是12,都是除法算式。”

教师明确:都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这种平均分的过程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5)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试着说一说在算式“12÷43(份)”中1243分别表示什么。

60页和61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

学生先要看懂情境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61页第2题第(1)题,如果学生写的算式是“18÷92”,应该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并指出需要9个篮子是这个问题的结果,一般写在等号的右边。

其他题目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把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或其他除法算式,要引导学生结合摆的过程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练一练

1

这道题有3个要求:一是按要求圈一圈,左图平均分成两份,右图每41份;二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三是结合图画,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什么意思。

学生在列式时,有可能出现除数和商颠倒的错误,也有可能会列成乘法算式如果教师在评阅学生练习时发现了这种情况,可以向学生访谈,看他是否真正理解题目要求,是否能够说清楚所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只要学生能够正确表达,应该认为学生能够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8÷24(根);16÷44(份)。

2

练习时,学生应独立完成,教师如有时间进行集体订正,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答案:(12×612(架)或6×212(架);

212÷34(组);

312÷43(组);

412÷62(架)。

3

题目中呈现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要求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意思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用小棒代替橡皮摆一摆,或在图上圈一圈、分一分等),把算式填完整。

答案:(118÷63(盒);(218÷36(块)。

4

这是一道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意义的题目,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意义。

教科书中做了示范,练习时,应先引导学生看懂如何做,再按照书中的样子动手画一画。为了增加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0705c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4.html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香蕉》 公开课获奖教案 - 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