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

发布时间:2019-11-12 11:39: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

【注】①闲:捍卫。②诐:偏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治:治理。

B.孔子惧,作《春秋》 惧:忧虑。

C.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怪罪。

D.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易: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若属皆且为所虏

B.坏宫室以为污池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大于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1, 【答案】

1A

2B

3D

4.(1)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2)认真地兴办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含义的方法。A项,,太平、平安。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义。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含义的方法。A项,,前者是所字结构;后者表被动。B项,,都是介词,把。C项,,前者是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后者是代词,他。D项,,都是连词,前者表因果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

3.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所以选D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学说停止,传播发扬光大蒙蔽充塞阻塞。第二句关键点:认真地兴办花白;第一个百姓。第三句关键点:然而区区小小的发展到使……排列座次,使……归附使……朝见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橫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蚊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苑囿、池塘、草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的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

世道衰微,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下犯上作乱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是关于天子大事的。因而孔子说:了解我的大概是通过《春秋》!怪罪我的大概也是通过《春秋》啊!

圣明的国君再也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处士到处乱说,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提倡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大概像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我对此很忧虑,才出来捍卫先圣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批判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传播。邪恶的言论从内心产就会有害行事;对行事有害,就会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百姓安宁;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心生忌惮。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 消除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哪里是喜欢论辨?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够表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5d258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5.html

《高中文言文阅读::“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