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答题

发布时间:2019-05-08 09:07: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答题

1.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纲的高中语课坚持五大基本理念发展: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重视现伐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

2.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3.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入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4.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5.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形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6. 语言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的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7. 文化意识目标: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8. 思维品质目标:能辨别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9. 学习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10.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在主题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11.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体范围或主题语境,涵盖了整个高中阶段所涉及的主题内容。

12.语言知识:涵盖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13.英语语音:包括重音,语调,节奏,停顿,连读,爆破,内化等。

14.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单独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语境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词语表达相关话题的意义和信息,同时在这一系列行动中,根据词性,词语的习惯搭配,主题内容,构建不同词语语义网,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并在大量的语言学习中强化语感,迁移词语运用能力,最终做到词语内化。它是一个长期综合实践和有效积累的过程。15.语用知识: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有助于学生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的重视程度,参与人的身份和角色,选择正式和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头或书面语等语言形式,得体且恰当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达到交际的目的.

16.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包括理解多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主要信息和意图;辨识语篇的整体结构和文体;根据上下文推断要义。语言表达包括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构建恰当的角色和人际关系。

17.文化知识:包含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既包含物质文明知识,也包含精神文明知识。是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涵养人文和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源泉。

18.学习策略,主要指学生为了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其使用表现为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活动中问题意识的驱动,而采取的,调控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过程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指学生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策略。认知策略:学生为了完成具体语言学习活动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交际策略: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策略。

19.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应聚焦并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发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促学作用,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领导学生学会监控,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进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以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实施英语课程评价时原则:目标性原则;二,主体性原则;三,过程性原则;四,多样性原则;五,发展性原则;六,动态性原则。

20.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途径:课堂观察,学习档案,反思的日记,问卷调查,师生面谈,座谈讨论,随堂测验,自评和互评。

21.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方面。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育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已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育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22.英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一,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化素养,二,积累学科教学知识,立足教学实效,三,加强实战与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四,建设教学团队,形成教研机制,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

23.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控制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评估者,资源提供者。

24.课堂提问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提示,学习重点,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获得教学反馈,提高交际能力。

25.课堂提问策略:事实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广泛性,激励性。

26.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猜测词义,推断,理解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理解逻辑关系。

27.英语表达能力是指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传递与沟通信息,在线生活经验,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

28.优化现行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29.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这涉及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涵盖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

30.研读语篇: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解读。

3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

是发展条件,它们共同服务于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这四大要素相互透,融合互

动,协调发展,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学科综合素养、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英语课程的育人指引,也是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

从四大要素的结构和发展关系来看,语言能力是其他要素发展的基础,因为语

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思维的工具;文化意识是其他要素发展的方向,它不但引导语言文化内容的选择,还指引学习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与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品质是其他要素发展的动力,因为语言、文化学习是社会认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思维;学习能力是其他要素发展的条件,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方法和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0e59b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html

《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