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辨略 - 吴佩林

发布时间:2014-10-15 17:0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21卷 第3期太原教育学院学报V o1.21N o.3 2003年9月JOURNAL OF TAIYUAN I NSTITUT E OF EDUCATIO N Sept.2003收稿日期:2002-11-26作者简介:吴佩林(1973-),男,四川达县人,西华师范大学讲师。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辨略吴佩林(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大同”一词在古代有多种涵义,因此,现代学者对古代“大同思想”概念的理解差别很大。从近代几位著名历史人物对古代大同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出发,可以认为古代大同思想在外延上指《礼运》大同思想,在内涵上指晚期儒家吸收众家之长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社会理想。关键词:古代;大同思想;内涵;外延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601(2003)03-0032-04大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两千多年来,它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然而,笔者在研读几位现代学者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时,困惑于他们对古代大同思想概念的界定不一。于此,笔者不揣学识浅陋,在梳理现代学者对古代大同思想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一简要辨析,祈望各位专家指教。一、“大同”一词在古代的涵义要界定古代大同思想这一概念,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大同”一词的涵义。在古代,“大同”的涵义有四种: 1.谓天地万物融合为一。《庄子·在宥》:“颂论形驱,合符大同,大同而无己。” 2.战国末至汉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指国家统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王利器集解:“此当隋时而言,隋统一天下,结束南北对峙局面,故云`大同’。” 4.大体相同。《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①“大同”的第一种涵义,是从哲学角度讲的,它较早表达了宇宙同一性的问题。第二种涵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的,它表达的是一种社会理想。第三种涵义,是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描述,指的是“大一统”。第四种涵义,则不具有学理上的意义。二、现代学者对古代大同思想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概念的质。外延指概念的适用对象,是概念的量。—3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9858bf5022aaea998f0f8e.html

《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辨略 - 吴佩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