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6-03-27 16:04: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儿童按照教学的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因此,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迅速增长起来。例如,在阅读课中,要求儿童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在作文课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连贯的构思;在绘画中,要求儿童通过想象来设计富有美感的构图等等。

第二,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想象中富于模仿性、再现性,儿童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现。这种情况是和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发展很低这一事实密切相联系的。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言语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便日益增多,想象也更富有逻辑性。例如,同是一个作文题目(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或记一次参观游览活动),低年级儿童写的内容就比较简单、贫乏,而中高年级儿童就能写得比较细致、丰富,并且有逻辑布局。 当然,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想象总是简单而贫乏的。

第三,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不符合现实事物,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小学低年级儿童也具有这个特点。例如,学前初期儿童只能以几根乱七八糟的线条来表现一个人、一只动物、一幢房子或一棵树。而学前晚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就能有简单的布局和突出的细节。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他们所画的事物还常常是不完整的,而且大小比例、前景后景一般表现得不正确,不符合现实事物。在教学的影响下,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就能不但注意所画的事物的完整性,而且能初步运用透视关系来更好地、更真实地表现事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10e6174693daef5ff73d9b.html

《《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