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非宁静无以致远

发布时间:2019-11-30 19:1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材料作文非宁静无以致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不是内心宁静、精力集中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

请你依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完成作文。

练习

1、请解读材料。

2、请写出题意。

3、请解读核心要素。

①静:

②致远:

写出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

4、请写出核心段思维导图。

5、请点评核心段。

修身取决于静。爱美的女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好身材,妈妈也是如此,于是妈妈自己购买了一本关于练习瑜伽的书,开始自学。可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嘈杂的声音,我放音乐的声音,妹妹看电视时的声音,爸爸用洗衣机时的声音。瑜伽是一个需要安静的修身运动,可妈妈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练好瑜伽,更何况根本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于是妈妈最终还是报了一个专业练习瑜伽的指导课,那里既安静又专业。苦练三个月,妈妈终于对自己的身材满意了。(静的含义有误)、

非宁静,不能致远。浮躁使人容易犯错。赵国大将赵奢有一子——赵括,他聪明、机智,经常与赵奢以纸为工具谈论得轻松自如,与赵奢舌战没有输过一次。秦国白起犯境,赵括请命出战,赵王大喜,令赵括领十万军马支援廉颇,廉颇一直主张严防死守,绝不住主动出击。敌军几次咒骂,赵括禁不住发兵,秦军屡战屡退。赵括不假思索,追赶秦兵却被陷入白起圈套,被赵军全部活埋。为什么赵括纸上谈兵头头是道,却在第一次战役中,让赵国沦落了呢?那是因为他遇事不能冷静,应对是人命如草芥,使敌人抓住了他的缺点,故意激怒他,最终被一举击败。 (静的含义有误)

身处现代繁华喧嚣的花花世界,大多数现代人都无法按捺自己内心的浮躁,而古人向我们展示了宁静何以致远。越王勾践被俘虏后,一心想着复国一血前耻。他卧柴薪,食蛇胆,让自己时刻记住亡国的耻辱,每天晚上躺在柴薪上静思,使自己的内心不如从前那样浮躁,时刻铭记复国大任,暗中做好一切准备,让信任的大臣治理好国家,养精蓄锐,最终一举崛起,实现了三千越甲可通吞吴的历史佳话。正是因为勾践,使自己内心安静下来,专心想着复国,他才能想好对策,将事情想的全面,为复国做好充分的准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复国目标。(重点要素贴标签)

王羲之内心宁静,十年如一日练习书法,终成书法大家。王羲之出自书法世家,从小便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在别的小孩都在田间玩耍,河里嬉戏时,王羲之却保持着内心的安静;当别的小孩邀请她出去玩时,她一口回绝;即使外界举办再盛大的宴会,有着再热闹的场景,王羲之也不为所动,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也正因如此,所以王羲之才能集中精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终于练得一手好字,成为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成就非静所致)

陶渊明,内心宁静淡泊,名垂千古。

你,依山傍水,过着清贫自在的生活。你面对污秽官场,以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毅然离开。后来你依靠淡泊宁静,无所谓清贫的态度,在山中过着种豆的日子,换来了身心有一步的进修升华,你变得更波澜不惊,云淡风轻了,才能在有华贵享受的生活面前,一身正气。你以高尚思想境界——“静”与“淡泊”,名垂千古。

倘若你在面对官场时,内心充满欲望,那么你早已迷失于尘世。倘若面对清贫的生活,内心无法忍受,那么你早已回尘,更不可能有在清山中修身养性,达到更高境界,深切体会人民的疾苦。是内心安静,让你坚守那一份为民的初衷,是内心平和,让你达到理想,即使不能为民,也不能害民,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爱民非静所致)

司马迁,从小就热爱历史,父亲死后,他们继承父亲的衣钵,父亲希望他能编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带着自己理想和父亲的遗愿,开始了艰辛的旅程。司马迁游遍大江南北,走过几十个省份,寻访多家村民,积累了许多的素材。却在此时遭遇变故,司马迁为一个将军袒护而激怒了天子,关进了大牢并受了宫刑。司马迁,无比屈辱,有几次都想要自杀,但后来他渐渐的平静下来,他要完成一部史书,于是他内心宁静了下来,开始在大牢中编写史书,终于《史记》在司马迁历经千难万险中编写出来了,成为中国第一部史书。司马迁的大名也得以流芳百世。

司马迁正是因为宁静才编写出《史记》这部旷世巨作。如果司马迁在被关入大牢,受到宫刑时,悲愤无比,自甘堕落,那么她就不会潜下心来去编写,《史记》也就无从得知了,正是他在此情形下,宁静下来,才能完成巨作。所以说: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只有做到内心平静,才能有所成就。(详略不当)

一个人内心安静,精力集中,不会受外界影响,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大学四年级,决心考研的刘媛媛不曾放弃自己的北大梦。在此期间,他一心想着学习,心无旁骛,内心安静,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每天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学习法律知识,做笔记问老师;丝毫不在于身边的女生,谈论的各种明星,八卦以及各种学长学妹的爱恨情仇:只是专注于考研学习。四年过去了,刘媛媛也已满腔学问,最终考上了北大的法硕。倘若他内心浮躁,精神散漫跟着身边的同学八卦消遣,那么刘媛媛怎么会有学有所成,圆自己的北大梦呢?到头来不是惶惶终日,梦一场罢了。

(支撑正确)

古有陶渊明,凭一颗宁静的心,穿过黑暗的岁月寻到了悲苦生活中的诗意与芬芳。

身为江州祭酒、澎泽县令,面对上级造访,你坚守本职,不汲汲于富贵,拒不行贿,不为五斗米折腰,活出东晋名士的卓尔不群。你辞官归隐,在五棵柳树旁安家,虽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不戚戚于贫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你参与田间劳作,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却从不叫苦叫累。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内心的宁静淡泊,你看到了山的多情,平常日子的美好。(支撑正确)

答案

1、第一句列举名言,第二句解释名言。

2、(1)内心宁静方可致远。

(2)内心宁静,精力集中就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

3、①静:这里是指心静,不是外在环境的安静。心静的具体表现是集中精力,专注,不受外界干扰、诱惑,内心不焦躁,淡薄名利。心静不是心如死水,心静实际上是指心灵宁静、内心平和、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如埋头治学、潜心科研的学者,如虽平凡但依然专注本职工作的人,如尽职尽责、不贪慕荣华富贵的干部等等。

②致远:到达远方。具体表现是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强大的人格魅力、学习有收获,事业有成就等。

写出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

心灵的躁动会让人在种种名利诱惑面前难以把持,汲汲于富贵,心神不宁,躁气附身,学不进,坐不住,卧不宁,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心灵充满了噪音、杂质,无法集中精力做事,终致荒时暴月,终年无收。

只有宁静的心灵才能过滤浅薄,沉淀浮躁,才能诞生不朽的思想,长出精神的果实。心灵宁静者没有重权厚禄,浮华如云,却有一份心平气和、静心钻研的心境,他们会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或事业,心无旁骛的执著下去,不断收获。

4、某人做某事 → 内心宁静(详写行事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执着努力的具体情景)→ 拥有好结果(略)→ 感悟或分析。

或某人做某事 → 内心不宁静(详写行事过程不受外界干扰,不能执着努力的具体情景)→ 无收获、无成效(略)→ 感悟或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01804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c.html

《材料作文非宁静无以致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