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政治经济学的“前世”与“今生”
12110680003郭杰振经济学院)
摘要:政治经济学今日之乱象源于其在研究对象的规定性上的迷失,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认为自己才是政治经济学的正统,这种乱象的破除只有回到古典才能彻底厘清,也只有在回归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同时考察政治经济学由来,并弄清政治经济学指规定性才能迎来政治经济学的新生,否则政治经济学将步发展经济学后尘,成为又一个消亡的学科。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规定性
政治经济学,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学科,如今在中国,乃至全球都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局面:在西方,曾经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学如今被经济学取代,而政治经济学则在经济学学科建制的逐渐齐全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蔓延的过程中趋于没落,几近消亡;在东方,政治经济学则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论》为蓝本,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现今正逐渐退化为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执政党合法地位的辩护工具,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纯粹“意识形态”。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迟滞的根源在于政治经济学定位及研究内容的迷茫,如现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究竟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等,政治经济学领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如果听任这种迷茫发展,那么东西方政治经济学最终将走向分裂,步发展经济学的后尘,成为档案馆尘封的档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弄清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轮廓还需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入手,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实际重新定位政治经济学,探寻一种基本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对政治经济学未来发展的影响就像《尼西亚信经》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一般。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发表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此之前,政治经济学是大一统的财富学,我把这个阶段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前世”《经济学原理》发表之后,政治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并沦为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这个阶段是政治经济学的“今生”《经济学原理》的发表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正式步入“今世”,迷茫和混乱是这个时期最典型的特征。

马歇尔之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有人类思想活动开始到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之前的研究,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学不过是政治学或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第二个时期是威廉配第开创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发表之前,在此期间,政治经济学已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逐渐发展壮大,但最终又走向了分裂。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代表人物的观点变化,以我们并不能为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年代划分,而只能以代表人物为界限,把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几个区段,所以本文并没有以准确的年份为标准来划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发展区段,而是以代表人物活动的年份为界限,界定一个大致范围。

一、威廉配第之前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的分支
威廉配第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是寄存于哲学研究之上的哲学的一个分支,个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运用哲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而其研究对象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丰富,依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把这个时期分为城邦制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国家出现后的政治经济学两个层次。城邦制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局限于奴隶主财富的增加,以及一些简单的市场现象,典型代表是色诺分、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而国家出现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则表现为对国家财富管理及经济运行方面,其代表人物是蒙克莱田,早起重商主义者以及重农主义者。
1、城邦制时期的政治经济学
国内外的经济史研究大多以古希腊的色诺芬(前430-355年)开始,这种研究方法源于色诺芬在《经济论》中首先提出了经济一次,并具体阐述了经济的涵义,即希腊语为“家庭+法律”,翻译过来的意思指家庭管理,色诺芬认为家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财富,他对财富的理解是“一只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即使用价值;而财富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拥有财产,“一个懂得这门技艺的人,即使自己没有财产,也能靠给别人管理财产获取财富”,即通过管理也可以获取财富。色诺芬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层次,他接下来的《雅典的收入》等其他著作中阐述了奴隶主应该

如何管理辖区内的财富,并使财富最大限度的增加,如他认为农业是一切的基础等,此外,他还研究了分工、市场机制以及货币等问题。这些研究为色诺芬奠定了经济史上的重要地位。
柏拉图(前427-347)对财富的理解则更加宽泛,他认为财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精神财富,知识、文化等,第二个层次是肉体财富,身体健康等,第三个层次是一般物质财富;此外,柏拉图还设想了理想国的状况,研究了分工思想、行业与职业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前348-322则把财富定义为以实现幸福为目的的所有手段,此外,他还更加关注伦理与公平问题。
从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对财富的理解以及阐述明显受制于其所处的城邦制时代,所以其内容仅限于奴隶主个人财富的管理,而没有更加系统的考虑国家财富的管理等问题;另一方面,他们三人对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是建立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明显的为奴隶主利益辩护的倾向,色诺芬本人就是一个奴隶主,他认为奴隶主财富的增加要更加合理的利用奴隶来生产剩余产品。
2、国家形成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随着国家的形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从奴隶主财富管理上升到国家财富的管理及宏观经济运行等,其典型代表是蒙克莱田。
蒙克莱田(1573-1621)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到了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并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定义国家财富的管理与经济运行的管理,但是从蒙克莱田这本书的名字可以看出,其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明显带有早期城邦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子。在封建社会,国家财富即国王的财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城邦制时期奴隶主的财富管理蜕化为封建王朝国王财富的管理,这种研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仅是研究范围的扩张而已。
这个时期,人类历史正处于封建社会,国家财富的治理也表现为国王财富的管理。学者们对国家经济运行也出现了分歧,如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财富的根基是商业、对外贸易等方式,表现形式是国内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增加,而重农主义则强调国家财富的基础是农业。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呈现扩张趋势,如研究内容
3



品在不同阶级之间分配原则的决定因素,即他的理论是以现有分配原则为前提条件的。马尔萨斯等同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方面的具有难得的统一,他们的分歧在于对这些内容内部的差异。也许詹姆斯斯图亚特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描述更加明确,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中这样写道“一般而论,经济是精明而节俭的供应全家一切需要的艺术┈在一家为经济,在一国就是政治经济学”1,而萨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则更加精细,即“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和消费”2的科学,结合李嘉图同时期的研究可以将政治经济学概括如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李嘉图同时期的西斯蒙第(1773-1842)则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政治学是“如何尽可能使某些人尽可能得到最高待遇”3,根据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差异可以把政治学分为高级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高级政治学以精神幸福为对象,使全国各阶级普遍得到自由、文化、德行和希望的恩泽;“从政府的事业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4“我们┈把经济看作对财产的保护和节约性的管理,而且我们是把私人财产的管理称为家庭经济,把对国家财产的管理称为政治经济学了”5。西斯蒙第从政府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时政府以人们的物质福利为最终目标管理国家财产的方式。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的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最终目标为保证国富民裕,这个时期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个人文学科,政治经济学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虽然威廉配第试图把伦理、道德等因素从政治经济学中剥离出来,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实证性的科学,但是政治经济学毕竟是一门涉及人类的学科,一旦涉及财富的分配,伦理和道德等因素必然会重返政治经济学领域,所以试图使政治经济学完全科学化是不现实的,而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的假定彻底揭示了政治经济学脱伦理化、脱道德化的失败,如大卫李嘉图的研究内容是现有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而西斯蒙

12
詹姆斯斯图亚特,《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商务印书馆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版,第153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214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21-225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24

第更是研究既有政府的行为,可见他们的研究前提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客观存在,都是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框架下探寻既有财富分配问题,所以他们的立场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发展依然是实证性与辩护性的协调,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

三、后李嘉图时代:政治经济学大分裂
在经过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发展之后,政治经济学逐渐发展壮大,随着队伍的壮大,政治经济学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其中影响最大的分裂莫过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分裂,这种分裂也是今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隔阂的由来。
1、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家们大多沿袭古典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的规定性,如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个讨论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这门学科”6,约翰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在各个时代都必然是与人类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中有一个问题更是得到人类的高度关注,这就是有关财富的问题”7等。
在约翰穆勒之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上高度统一,即一国范围内的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等,与研究内容高度统一的局面相反,其内部在方法论上的分歧逐渐显现,最终爆发了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学派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德国历史学派源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研究基础上,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中这样写道“我们的结论是证明了从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件中得出的远离的真实性后才得到的”8,李斯特强调历史实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施穆勒等历史学拍则在李斯特的基础上强调演绎归纳法和历史事实对经济研究的重要性,而以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边际三杰为代表的边际学派则抨击德国历史学派,如杰文斯认为“关于演绎法的命运,┈我却赞成彻底的改革与改造”9,杰文斯也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大分裂的支持

6
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197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9版绪论8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1929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4版,第8

者,如他认为“现在经济学的混沌状态,是因为几种知识混在一起,只有分科才是解救的方法”10,边际学派主张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并引入了人类的主观评价,如效用等,自此之后,政治经济学大一统的局面彻底分解。
在经济学方法论大辩论之后,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致力于把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经济学替代,到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院里》发表,政治经济学彻底淡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野,而经济学登堂入室,成为正统。主流经济学则以现代经济学自居,而在他们严重,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前世,是古代的内容,琼罗宾逊的《现代经济学导论》就是典型代表。上世纪主流经济学内部逐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这个流派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用他们自己的话叫“经济的政治学“和“政治的经济学”。而边际学派的另一分支则沿袭了原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其代表是美国的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他的著作《财富的分配》继续沿袭亚当斯密对政治经济学定义,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继承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开创了制度经济学,研究“一种关于集体行动在控制个人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论”
11,而科斯、诺斯等学者则在老制度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把制度泛化。
分裂后重新装潢后的新政治经济学依然是试图把经济学科学化,非道德化;而制度经济学则专注一制度对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行为、个体行为的影响,度经济学在逐渐拾起现代经济学抛弃的人文理性,实现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结合,试图表现为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2、无产阶级体系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亚当斯密从两个方面构建了政治经济学体系,即国家体制的正常运行和平民享受正常生活,而自大卫李嘉图之后,资产阶级的学者们为现有体制辩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直至约翰穆勒为代表的着重阐述表面现象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此同时,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以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无产阶级学者们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代表作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

1011
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4版,第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7
7

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2,以“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为目的,其涉及的人都是已经人格化的经济范畴,“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13马克思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14,马克思并没有预先假定资本主义制度将万古长青,而是把它理解为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阶段,是必然要灭亡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家为什么无法厘清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分析经济运行,而没有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待,“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15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承认自身的阶级性,即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没有勇气承认的,也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现代经济学取代,最终披上科学的外衣的最终目的。一旦经济学称为科学,那么按照西方哲学对科学定义,那么经济学就不再具有辩护性,相应的,现代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也将具有合理性,即所谓的“存在即合理”
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经过列宁、布哈林、斯大林等人的完善,最终定型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的形成也意味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彻底退化为意识形态,成为了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典型表现是为社会主义的存在寻找法理基础以及对计划经济的大力颂扬。苏联式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已经不再是实证性和辩护性的完美统一,其已经完全倒向了辩护性一边,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一面被彻底抹杀了。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辩护性的一面在中国也有典型的变现,如在经济学科的划分中,把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立起来,而早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计划经济的研究等纯理论性的研究为主,治经济学完全沦为统治阶级思想统治的工具,由此可见一斑。改革开放以来,内政治经济学也开始革新,但是革新后的政治经济学完全成了政府政策制定的工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8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0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0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0

具,这种转化逐渐把政治经济学实用主义化,有落入忽视人文理性,专注于工具理性的倾向,如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数理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
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内高校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大多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流,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承继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一事实,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也是今日国内政治经济学沦落为政治教育的根源所在。

四、政治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今日政治经济学之乱象源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迷茫,在现代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之后,随着各个学科的分离,政治经济学原有研究内容所剩无几,治经济学称为鸡肋。在这种背景下,西方政治经济学在逐渐走发展经济学的老路,虽然新政治经济学逐渐兴起,但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不过是运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政治行为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一部分,算不得政治经济学的回归,其并没有把握住政治经济学的真谛,最终必然落入工具化的陷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抓住辩护性这一特征,其研究内容与政治学逐渐重合,有重新并入政治学的危险。
新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落在于这两个分支都没有抓住政治经济学本质的规定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辉煌在于其有明确的规定性,而该领域内的学者们在这个既定的规定性内进行研究,也可以在不违背基本规定性的前提下扩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正如上文所述,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规定性是国民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是政治经济的结合,而不是两者的分离,而新政治经济学仅仅抓住了政治经济学中“政治”或“经济”一次,机械性的把政治学和经济学拉到一起,这种拉郎配的形式根本没有抓住政治经济学的要领。治经济学的本质在于寻求一种既定的政治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经济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这个政治框架包括生产体制、分配体制等,从这个角度看,制度经济学似乎抓住了政治经济学的要领。
依据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立足于现实的学科,这个学科本身没有任何倾向,这种特征就是实证性;其次,学者们在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必然会受到自身生活条
9

件的制约,即受到自身生活方式和其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限制,学者们从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是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6,所以学者们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必然会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出发,其研究结果必然带有一定倾向性,而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倾向性都是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倾向性就是辩护性。所以政治经济学是辩护性和实证性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辩护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则仅仅强调实证性,否认辩护性,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最终必然落入辩护性倾向,所以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应该是做到实证性和辩护性的有利统一。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试图彻底科学化政治经济学的行为注定会失败,这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而人类本身就是多元化的,人类的多元性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结果的多元性和方向的多元化,所以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其次,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人士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按照约翰穆勒的说法,“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在各个时代都必然是与人类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出于既定利益团体中的个人必然带有为本团体牟利的倾向,这是由于他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进行研究的,而是作为阶级的个人从事研究的,所以在人类的职业依然受分工制度限制的今天,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到个人作为自为的个人(即共产主义时代)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时,这种倾向才可能称为现实;最后,政治经济学是哲学分离出来的,其必然带有脱胎而出的学科的痕迹,这种痕迹并不仅仅局限于方法论,还有人文关怀,即人文理性,所以从政治经济学的出身看,政治经济学科学化、去道德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规定性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政治经济学的规定性,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寻找最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或制度)框架的学科,是实证性和辩护性的矛盾统一体,是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

16
马克思,《马恩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2.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约翰·罗杰斯·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卡尔·马克思,《马恩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卡尔·马克思,《马恩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纳索·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3.姚开建,《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9e9cec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41.html

《政治经济学的前世今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