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发布时间:2012-02-17 13:0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滨州市经济发展与区位分析

【摘要】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西北与河北省隔漳卫新河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本文从滨州市经济现状的调查入手,通过分析滨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深入思考滨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提出滨州经济发展的建议,寻求一条适合滨州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滨州 经济发展 区位分析 优势劣势

1. 滨州市概况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西北与河北省隔漳卫新河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0多万。滨州市处于华北新生代沉降区东南部的济阳拗陷中。全境地势大体是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渐次过度到大海,境内山地为泰沂山地余脉,走向近南北,仅邹平县境内有少量山丘地。境内除过境黄河外,以黄河为界,南部为小清河流域,北部为海河流域。各河大致流向东北,注入渤海。

2.滨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科学发展是主题,改善民生是根本,调整转型是主线,招商引资是重点,创新实干是关键,和谐稳定是基础,清正廉洁是保证“49工作方针,按照“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深入实施追赶超越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1.52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103.99亿元,增长29.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6.12亿元,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9.83亿元,增长16.6%,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2010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3.滨州市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3.1区位优势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西北与河北省隔漳卫新河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0多万。 

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全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港航建设全面加快

3.2资源优势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藏有29种,已开发利用的19种,尚未开发的10种。据地质资料显示,滨州市矿产潜在总值1400亿元,居全省第六位。滨州海岸线长23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8%;滩涂17万公顷,约占山东省的31%;负十五米浅海20万公顷,宜盐面积9.6万公顷, 是山东省第二大海盐生产基地和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沿海滩涂、浅水海域发展水产养殖和制盐业潜力巨大。

3.3农业优势

滨州农业基础良好。农、林、牧、渔各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基地,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驰名中外。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冬枣原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全市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62.95亿元,同比增长4.5% 农业增加值135.93亿元,同比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640.8万亩,平均单产460.5 斤, 总产达到295.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4%6.6%,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 史新高, 实现连续7年增长。

3.4工业优势

滨州工业发展迅猛。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一家无三废绿色化工企业。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计募集资金59.2亿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资金4.89亿美元,列山东省第1位。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全市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持保增长、促发展、务实效,工业经济呈现出逐月加快、稳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生产逐月加快。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3.48亿元,同比增长15.61% 增幅由年初的5.68%逐月加快至年底最好水平,且高于全省0.67个百分点, 同比前移6个位次,居全省第七位。

3.5政策优势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按照“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锁定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劳动者收入三个翻番的目标,深入实施追赶超越战略,突破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强化支撑,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3.6旅游资源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汉孝子董永都出生或成长在这里,有孙子故园、孙子兵法城、魏氏庄园、碣石山、鹤伴山、麻大湖等历史名胜和自然景观。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独特,滨州剪纸、惠民胡集书会、董永传说、博兴吕剧、沾化渔鼓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节会有孙子文化旅游节体育节邹平读书文化节家纺文化节中国沾化冬枣节阳信梨花会中国无棣金丝小枣节

3.7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1998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5项,其中1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或星火奖。专利申请量658项。有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3987人,29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6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59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8.47万人,小学在校生32.11万人。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85%。有各类卫生院及卫生所124所,病床7536张,卫生技术人员10234人,其中医生4367人。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9枚。2000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85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2009年,全市大力实施科教兴滨人才强市战略,在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强化知识产权和发展民营科技等方面均 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4.劣势分析

4.1经济结构不合理

滨州相比较与沿海其他城市经济还是比较落后,滨州市的产业结构层次也比较。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5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5.9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8.70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6.27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92:60.94:29.14调整为10.06:58.38:31.56在滨州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滨州经济的发展迟缓,说到底是农业比重大,工业欠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是根本原因。

4.2城市化水平不高

滨州所属各县都是人口大县。在滨州的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占60%以上,城镇人口占38.95% ,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的乡镇中,但大多数镇都还是农业镇 ,不少城镇居民从事的还是农业或是涉农的简单加工业和流通业。

4.3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本欠缺

教育投入不足。一是投入重心过低,经济落后地区县级政府的实际财政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二是投入比例偏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特别是在农村,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成为制约农村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再加上学校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接受集中培训。由于缺少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与机制,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返回滨州的不多。当然,吸引人才就更困难。

5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5.1优化结构,推动转型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全力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5.2统筹协调,和谐发展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努力担负好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5.3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办实事,依法按规做决策,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全力保障民生,每年都确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十件左右的实事,挤出财力,腾出精力,一一落实,让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4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

改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增强对投资者、经营者的吸引力,把滨州市打造成便于投资者创业和兴业的良好载体。

6总结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按照“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锁定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劳动者收入三个翻番的目标,深入实施追赶超越战略,突破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强化支撑,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参考文献

[1] 孙海鸣、赵晓雷 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

[2] 畅勇.孝感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5

[3] 冯世英.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10.6

[4] 苑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菏泽市经济发展路径选择[D]. 北京科技大学,2006.1

[5] 畅勇.孝感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5

[6] 李晶晶.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 东北财经大学,2006.11

[7] 山东省统计局网站

[8] 滨州市政府网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9721d484254b35eefd349b.html

《滨州市经济发展区位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