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

发布时间:2013-10-16 15:43: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调研报告

探索伪满时期到现在居住区空间结构

摘要: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从伪满时期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变化才能让居住区更好的为长春市服务。

关键词 居住区 空间结构 根本性

伪满时期:初级建设时期

伪国都的居住区建设在当时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居住区拥有上水、下水、电气、煤气和采暖等现代化设施。并在亚洲首先普及了抽水马桶,实现了煤气入户。

居住区按人口密度规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区在今东西朝阳路、东西中华路及柳条路一带,是日伪高级官吏的居住区,人口密度规划为2000人每平方公里。二级区基本分布在新区(今朝阳区)内,为日伪一般官吏、伪职员和普通日本人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借鉴了美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居住区规划模式。以集团居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各集团居住区都靠近环城地铁(未及修建)。按冬季步行时间,距地铁最远处 也仅为1520分钟。

今天,在建设街一带仍可见到当年普通日本人居住的花园式洋房。一栋小楼只住一两家,前后都有一片绿地,室内外宽敞舒适。 由此可见,规划者在居住区规划上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做到环境优美、出行便利。但是,这种规划方式也为今日长春城市建设留下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改造遗留至今的密集的棋盘式道路网与行列式住宅,一直困扰着现代春城的规划者们。

1949-1957:稳步改造时期

解放前长春市居民的居住水平较低。1949年全市居民33.5万人,住房建筑面积367.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67平方米。1949-1952,由于破旧房屋比例较大,3时住宅面积的34.8%、长春市的主要工作是修复旧房。1953,全国幵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城市建设的方针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1950-1957,这一阶段比较正确地处理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在大量投资建设工业的同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住宅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的比重平均每年达9.83%。长春市的城市建设也是从1953年全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开始的。伴随“一五”时期重点项目第一汽车制造厂、柴油机厂等的建设,居住区与生产工作区就近配套建设,兴建了职工生活区。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新建住宅116万平方米,住宅建设规模稳定,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全市人口由1949年的33.5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83万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住宅建设速度,致使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5.61平方米下降到3.18平方米。

当时,在规划设计理念上已经开始重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引进了邻里单元、居住街坊和居住小区理论,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第一汽车厂生活区。第一汽车制造厂生活区主要特点是用地规整,强调轴线构图,建筑布局形式对称。住宅大多沿道路周边布置,向内围合形成院落,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缺憾:比如住宅拐角多,采光通风不良,东西向住宅所占比例较大,朝向差。但是值得借鉴的地方成果也很多,街坊的用地面积在6公顷左右,注意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公建和绿化用地布置在街坊的中心,服务半径均勻,使用方便,但配套项目较少,主要是托幼和小型商业。设计受到当时苏联专家的影响,建筑高度为三、四层楼,建筑设计采用传统的中式设计手法一一大屋檐的设计。住宅行列式布局虽保有较好的朝向,但空间单调。拐角住宅有所减少,通过与东西向住宅的结合形成街坊内的绿地,识别性差,公共设施简单。

五十年代,由于重视对规划理论的探索,初步形成居住区规划的思想、体制和方法体系,在城市建设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为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1977:缓慢、停滞时期

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跃进、三年然灾害以及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住宅建设一度停滞不前,虽然城市人口剧增,但住宅建设发展缓慢,1962,全市只建住宅68力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下降到3.02平方米。六十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长春市住宅建设处于历史低潮,五年间只建住宅19.2万平方米。1971年有所好转,1975年底住宅建设达到6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3.58平方米。

六十年代中期城市规划被取消,城市建设无章可循,住宅建设采取“见缝插针”的原则,因而出现散、乱、差的局面。住宅基本按《吉林省民用建筑设计和造价标准》进行建设,最高为四层楼,一般为二一三层楼;住宅布置为行列式,单纯从方便施工出发;居住环境质量低下,早已不适应人民生活需要;如今大都已成为危房,大部分被陆续拆除。七十年代后期,一些国营大企业,如汽车厂、客车厂、机车厂等都开始进行生活区的建设,规划和建筑都有了改进,住宅设计标准提高,并且室外配套建有集市和商业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总之,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处于动荡年代,打乱了原本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整体布局,住宅及居住区规划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背负了历史欠账,也留下教训和反思。

1978-1990:恢复建设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府把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列入重要议程,1979年底至1988年底,10年间长春市投入住宅建设资金20多亿元,是前三十年投资总和的1.6倍。到1989,建成住宅近1000万平方米。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居住面积虽有提高,但幅度不大,1990,长春市的人均居住面积也仅达到5.89平方米。

这段时期居住区建设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集中进行城市旧区改造。1984年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幵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把旧城改造纳入综合开发的轨道中。到1988,改造了民康路棚户区、全安广场棚户区和解民小区,开发绿园、南湖新村等规模较大的新居住区,综合开发了安达、朝阳等15片旧街区,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其中旧城改造占60%,新区建设占40%

总之,这一时期是破旧立新的改造时期和从无到有的创造时期。主要在住宅平面形式上有所变化一一平面构图较强,希望形成小区富有变化的空间,但同时也造成较多的円照损失等。强调小区的成片开发、统一配套,注重小区的基本配套设施,而忽略了公共绿地的设计。转型时期的住宅建设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为后来的小区规划建设探索了道路。

1991-2000:振兴发展时期

制度的改革带来了长春市居住区的变化,一批批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相继建立,从而掀起了第一轮城市开发的热潮。前期有永春居住区和贵阳居住区改造;中期有解困小区、富豪花园、太阳城、绿园安居小区;后期的有名门花园、晨光花园、万通花园和亚泰居住区。由于受到全国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冲击和影响,九十年代初对贵阳街和永春路的改造开始得有些匆忙。也由于对城市旧居住区改造尤其是旧城商业区的改造经验不足,由于拆迁压力和成本过大,造成改造的时间长、效果差。后期学习和吸收了全国试验小区试点工作的经验,认真贯彻执行了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幵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在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实现了 “高起点、高标准”。

这一时期的小区规划与住宅建设以实用型为主,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居住需要和解决居住环境的需求。在规划设计上依据《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的要求执行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三级规划结构,对应不同规模的结构设计、居住配套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道路系统以贯通式和环通式为主,形态上呈现“L”型、设计中规中矩、简洁实用。

十年的居住区开发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前期的急于求成,后期的稳步实施,经历了一个匆忙建设、急于求成到稳扎稳打、逐步提高的过程,体现长春市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上的长足进步和日益成熟。

2001年后:全面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小区建设把先期策划、楼盘定位和市场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并倡导“人车分流”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风格化的产品理念,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生态理念,强化环境与科技的结合,把长春市的小区规划与住宅品质向前推进一大步,进入全国先进水平。

小区环境成为建设的重点,在满足了室内居住空间需求之后,更多的体

现在人与自然的融合,小区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提升小区品质的必要构件,小区环境成为反映生活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

2001年以后是长春市小区建设和住宅发展最为快速的几年。一方面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商业地产良好运作的同时加大了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的改善,三年的棚户区改造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不懈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为今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提供了保障,实现了社会公平与和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225f5f8e9951e79b89277f.html

《长春市居住区空间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