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悲悯

发布时间:2019-08-05 11:43: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性与悲悯

作者:范富奎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第03

        有一篇报道曾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门口,开放着一朵雏菊,是冷酷中的温暖。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小小的温暖也有巨大的力量。

        在残酷的钢锯岭之役中,一名美国医疗兵多斯秉承着不杀人的信念,从战场上救下了一位又一位伤员。在我看来,多斯的这一行为是人道主义与悲悯情怀的最好体现。

        改编自多斯的故事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上映后好评如潮。多斯在电影中因为不杀人而受到惩罚,但他仍坚持:正是不杀人的信仰,才使我活下来。电影中多斯在战场上翻着一具具尸体,发现有活人就救助,而这一幕也感动了荧幕前的观众。从现实来看,若多斯拿起枪,便能更好地杀敌,更好地保护自己。而若这世界失去了人性,失去了悲悯的情怀,这世界与被法西斯占领又有何不同?

        狄更斯曾说:利器完不成的工作,钝器常能派上用场。在战场上,斗争与杀戮无法带来的,由多斯这样的钝器带来。《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挽救了犹太人的生命,而在日本,也有一个人被称为日本的辛德勒。他在个人良心与国家立场的强烈冲突下,选择了心中所坚持的悲悯之情。他的名字叫杉原千亩,他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宝贵生命。他认为不同人种、不同国籍的人们是平等的。他对人道主义和悲憫情怀的坚持,与多斯的行为一样,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亨利·特里克斯曾在《经济学人》的文章里写道:作为战地记者,后藤并不关注战争输赢,而是讲述那些被迫经受冲突和恐怖的平凡人,特别是孩子们的生活。而他所写的这位记者就是后藤健二。他为了报道叙利亚战火下的普通人的痛苦而穿梭于枪林弹雨中,最后牺牲。他去报道的目的是:让日本人民意识到同样是人的他们正遭受战乱的苦痛。他的行为同样闪耀着悲悯情怀的光环。虽然多斯与日本人,后藤与叙利亚人来自不同国度,却一样珍视他们的生命,一样坚持人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1473c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4.html

《人性与悲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