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Z》答案

发布时间:2014-01-15 22:22: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针灸学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⒈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是( E )

A.头项部 B.颜面部 C.胸中 D.腹部 E.四肢末端

⒉位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E )

A.手厥阴心包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

⒊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B )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任脉循行( B )

A.起于中极之下 B.环阴器 C.循腹里 D.上关元 E.至咽喉

5. 循行环腰一周的经脉是( C )

A.冲脉 B.阴维脉 C.带脉 D.阳维脉 E.任脉

6.经穴的总数为( B )

A.360 B.361 C.362 D.364 E.365

7. 八会穴中脉会是( B )

A.血海 B.太渊 C.足三里 D.心俞 E.膈俞

8.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A )

A.孔最 B.偏历 C.太溪 D.外关 E.通里

9. 胫骨内侧踝下缘至内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A )

A.13 B.14 C.16 D.18 E.19

10.针刺易引起流产的穴位是( E C )

A.内关 B.涌泉 C.合谷 D.太冲 E.关元

11. 命门穴位于( B )

A. 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 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 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 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E. 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2.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的穴位是( D )

A.少海 B.小海 C.尺泽 D.曲泽 E.曲池

13. 足三里主治除下列哪一项病症( C )

A.胃痛呕吐 B.腹胀便秘 C.小便不利 D.下肢痿痹 E.癫狂

14.少商放血主治( C )

A.目赤肿痛 B.鼻塞流涕 C.舌强不语 D.咽喉肿痛 E.耳聋耳鸣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合谷穴的主治病症( A )

A.失眠多梦 B.无汗多汗 C.高热外感 D. 半身不遂 E.经闭滞产

16. 按照耳穴分布规律,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B )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 D.耳甲腔 E.耳垂

17.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

A.病在肺B.病在太阴和阳明C.病在表 D.病在肺卫 E.病在太阳和太阴

18.如在临床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针时,最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C )

A.使患者平卧 B.使患者饮温水 C.立即停止再针刺,并将针拔出

D.针刺人中,内关等穴 E.立即输液

19.艾条灸不包括哪种灸法?( D )

A.太乙针灸 B.雀啄灸 C.温和灸 D.隔蒜灸 E.雷火针

20. 拔牙术用针刺麻醉所选的穴位一般是( B )

A.合谷 B.合谷透劳宫 C.内关 D.太冲 E.内关透外关

21. 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是( E )

A.头项部 B.颜面部 C.胸中 D.腹部 E.四肢末端

22.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 )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2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是( B )

A.四肢末端 B.胸部 C.腹部 D.头顶部 E.颜面部

24.下列何经出肩关节,绕肩胛,交肩上( B )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25. 行于人体后正中线的经脉是( E )

A.足太阳经脉 B.足阳明经 C.阳跷脉 D.阳维脉 E.督脉

26.神门穴属于( C )

A.井穴与郄穴 B.输穴与络穴 C.输穴与原穴 D.荥穴与原穴 E.荥穴与络穴

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陵泉穴的主治病症( D )

A.腹胀泄泻 B.水肿 C.小便不利 D.便秘 E.膝痛

28.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E )

A.孔最 B.太渊 C.外关 D.通里 E.列缺

29. 八会穴中的气会是( C )

A.中府 B.气海 C.膻中 D.气舍 E.气冲

30. 腘横纹与外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D )

A.12 B.13 C.14 D.16 E.18

31. 命门穴位于( B )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 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 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 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E. 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2. 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是( E )

A.足临泣 B.大敦 C.隐白 D.涌泉 E.至阴

33. 足三里主治除下列哪一项病症( C )

A.胃痛呕吐 B.腹胀便秘 C.小便不利 D.下肢痿痹 E.癫狂

34.少商放血主治( D )

A.目赤肿痛 B.鼻塞流涕 C.舌强不语 D.咽喉肿痛 E.耳聋耳鸣

35.下列哪一穴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C )

A.阳池 B.中渚 C.后溪 D.外关 E.支沟

36. 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C )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 D.耳甲腔 E.耳垂

37.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

A.病在肺 B.病在太阴和阳明 C.病在表 D.病在肺卫 E.病在太阳和太阴

38.艾条灸不包括哪种灸法( B )

A.太乙针灸 B.隔蒜灸 C.雷火针 D.雀啄灸 E.温和灸

39. 和眩晕发病关系较小的是( C )

A.风阳上扰 B.痰浊上蒙 C.肺肾阴虚 D.肝肾阴虚 E.气血亏虚

40. 拔牙术用针刺麻醉所选的穴位一般是( B )

A.合谷 B.合谷透劳宫 C.内关 D.太冲 E.内关透外关

41. 循行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D )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带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42.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 C )

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43. 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的经脉是( D )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督脉 E.足太阳经

44. 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的经脉是( A )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少阳胆经

45.下列何经行于前臂两骨之间( D )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阴肺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阳小肠经

46.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腧穴是( B )

A.八会穴 B.八脉交会穴 C.原穴 D. 郄穴 E.交会穴

47.膝中至外踝尖之间是( D )

A.12 B.13 C.14 D.16 E.18

48. 督脉的穴位总数是( E )

A.20 B.21 C.23 D.24 E.28

49. 下列哪一穴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E )

A.迎香 B.曲池 C.合谷 D.手三里 E.少商

50.下列哪一项不是曲池穴的适应症( B )

A.上肢不遂 B.小便不利 C.瘰疬风疹 D.发热齿痛 E.腹痛吐泻

51.环跳穴的正确取穴体位是:

A.侧卧、伸直下腿、屈上腿 B.侧卧、伸直上腿、屈下腿

C.侧卧、双腿屈曲 D.侧卧、双腿伸直 E.侧卧、任其自然

52.风池穴主治除以下哪一项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E )

A.半身不遂 B.外感 C.目赤肿痛 D.耳鸣耳聋 E.肠鸣泄泻

53. 后溪穴不治下列何症( E )

A.头项强痛 B.手臂挛痛 C.腰背痛 D.疟疾 E.晕厥

5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天枢穴的主治病症( C )

A.腹胀腹痛 B.泄泻便秘 C.肠痈 D.月经不调 E.痢疾

55.下列哪一穴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D )

A.睛明 B.膈俞 C.委中 D.悬钟 E.至阴

56. 如若在皮肤浅薄的部位针刺,最好选下列哪种进针法( D )

A.爪切进针 B.舒张进针 C.夹持进针 D. 提捏进针 E. 管针进针

57. 与腹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D )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 D.耳甲腔 E.耳垂

58.虚寒证选用什么最好( A )

A.艾灸法 B.头针疗法 C.耳针疗法 D.毫针疗法 E.电针疗法

59.脑源性疾病的首选( D )

A.电针疗法 B.磁电疗法 C.温针疗法 D.头针疗法 E.水针疗法

60. 挑刺法是用三棱针( B )

A.挑破皮肤 B.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C.挑破皮下脂肪D.挑断肌纤维E.刺至骨膜

61.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络( A )

A.手三阴经 B.足三阴经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手三阳经

62. 在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是( C )

A.头面部 B.头项部 C.胸中 D.腹部 E.四肢末端

63.位于胸部正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 E )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少阴肾经 D.手厥阴心包经 E.足阳明胃经

64.下列何经脉络于脑( A )

A.足太阳膀胱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少阳胆经

65.十五脉中十二络脉的主要作用是( D )

A.加强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B.联系同名经脉 C.加强体内与头部联系

D.沟通表里经脉 E.抵御外邪

66. 下列何经绕阴器( E )

A.足太阴经 B.足阳明经 C.足少阳经 D.足少阴经 E.足厥阴经

67.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是( D )

A.中渚 B.劳宫 C.鱼际 D.合谷 E.后溪

68. 百会穴位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 B )

A4 B5 C6 D7 E8

69.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A )

A.中脘 B.章门 C.足三里 D.中府 E.天枢

70.下列哪一穴不属于足少阴肾经( E )

A.涌泉 B.太溪 C.复溜 D.阴谷 E.曲泉

71.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总数是( B )

A9 B11 C20 D19 E21

72.秩边穴位于( D )

A.平第一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 B.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

C.平第三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 D.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

E.平骶管裂孔,骶正中嵴旁开3

73. 关元穴主治除以下哪一项病症( E )

A.虚劳羸瘦 B.遗尿癃闭 C.带下不孕 D.遗精阳萎 E.吐血衄血

74.神门穴主治除以下哪一项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E )

A.失眠 B.癫狂痫症 C.心痛惊悸 D.胸痛 E.脘腹胀痛

75. 内关治疗胃心胸等疾病常配( E )

A.膻中 B.中脘 C.心俞 D.足三里 E.公孙

76.临床上以多长、多粗的毫针最为常用( A )

A.2575mm 2832 B.2575mm 3034

C.75100mm 2628 D.75150mm 2834

E.1525mm 2830

77.电针是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的方法,使用之前,首先应( C )

A.选好波型 B.调到平均所需的电流刻度上 C.将输出电位器调至“O”位

D.将导线一正负极分别接在两根针上 E.打开电源开关

78. 头针运针要点是( B )

A. 只提插 不捻转B. 只捻转 不提插C.不提插 不捻转D. 又提插 又捻转 E. 不提插 用寻法

79. 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C )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 D.耳甲腔 E.耳垂

80.用纸垫练针时,最主要是练习( A )

A.指力 B.出针速度 C.提插法 D.进针深度 E.搓针法

81.下列何经循行于上肢内侧的后缘( C )

A.手阳明经 B.手太阳经 C.手少阴经 D.手少阳经 E.手厥阴经

82.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 )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E.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83. 下列何经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 A)

A.手太阳小肠经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阳膀胱经

84.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D )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阴肾经 E.足阳明胃经

85.循行于侧头部的经脉是( C )

A.督脉 B.足太阳经 C.手少阳经 D.足阳明经 E.手太阳经

86.经穴的总数为( B )

A.360 B.361 C.362 D.365 E.366

87.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D )

A.原穴 B.背俞穴 C.络穴 D.郄穴 E.下合穴

88.八会穴中的气会是( C )

A.章门 B.期门 C.膻中 D.中脘 E.气海

89. 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总数是( D )

A19 B20 C23 D21 E24

90.三阴交穴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D )

A.足太阴.阴维脉.足厥阴之会 B.足少阴.阴维脉.阴跷脉之会

C.足太阴.阴跷脉.足厥阴之会 D.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会

E.足少阴.足太阴.阴维脉之会

91. 内关穴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C )

A.腕横纹上 B.腕横纹上1 C.腕横纹上2 D.腕横纹上3 E.腕横纹上5

92. 下列哪一项不是曲池穴的主治病症( B )

A.上肢不遂 B.小便不利 C.瘰疬风疹 D.发热齿痛 E.腹痛吐泻

93.下列哪一穴不属于足少阳胆经( E )

A.风池 B.肩井 C.环跳 D.阳陵泉 E.昆仑

94.神门穴主治除下列哪一项的各病症( E )

A.失眠 B.癫狂痫 C.心痛心悸 D.胸痛 E.脘腹胀痛

95.大椎穴位于( A )

A.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B.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C.第二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D.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E.第四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96.临床上以多长.多粗的毫针最为常用( A )

A.2575mm 2832 B.2575mm 3034

C.75100mm 2628 D.75150mm 2834

E.1525mm 2830

97. 头针运针要点是( B )

A. 只提插 不捻转 B. 只捻转 不提插 C. 不提插 不捻转

D. 又提插 又捻转 E. 不提插 用寻法

98.如若在皮肤浅薄的部位针刺,最好选下列哪种进针法( D )

A.爪切进针 B.舒张进针 C.夹持进针 D.提捏进针 E. 管针进针

99.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又称( B )

A.针尾 B.针体 C.针芒 D.针根 E.针柄

100.用纸垫练针时,最主要是练习( A )

A.指力 B.出针速度 C.提插法 D.进针深度 E.搓柄法

101.下列情况下可使用三棱针刺法的是( E )

A.贫血 B.病后体弱 C.孕妇 D.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 E.痛证

102. 应用三棱针泻血法时应注意切勿刺伤( D )

A.静脉 B. 皮下静脉网 C.动静脉网 D.深部大动脉 E.淋巴液管

103.电针治疗仪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

A.将电针每对输出电极接在两根毫针上 B.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在身体的同侧

C.胸背部使用电针时,可将两个电极连在身体两侧

D.使用前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为零 E.通电时逐渐加大电流强度

104. 不适宜留针的病情是( E )

A.头痛 B.腰痛 C.肢瘫 D.心悸 E.寒战

105.下面哪种方法属行针的基本手法( E )

A.候气法 B.搓柄法 C.循法 D.提捏法 E.捻转法

106.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取太溪和太渊是根据下列哪条原理( B )

A.虚则补其母 B.补肺肾真元之气 C.培补肺气 D.摄纳肾气 E.以上都不是

107.治疗狂病取水沟、大椎、风府穴是因其可以( A )

A.清化痰热 安神定志 B.宁心定志 调气解郁 C.滋阴降火 化痰清热

D.开窍醒神 清泄阳热 E.通阳化气 镇静安神

108.面瘫如有人中沟歪斜时宜配( D )

A.任脉的承浆穴 B.足阳明胃经的四白穴 C.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

D.督脉的人中穴 E.手阳明经的禾髎穴

109.高热宜选下列哪组穴位最合适 ( A )

A.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B.大椎,风池,内关,神门C.大椎,陶道,神门,合谷 D.大椎,足三里,复溜,合谷 E.印堂,百会,内庭,肩井

110.和眩晕的病因病机关系最小的是( B )

A.风阳上扰 B.心神不宁 C.痰浊上蒙 D.气血亏虚 E.肝肾阴虚

111. 治疗子宫脱垂,小腹下坠感,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频数而澄澈清白,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弱的针灸处方是( A )

A.百会 气海 维道 足三里 子宫 肾俞 B.百会 中极 石门 地机 血海 次髎

C.脾俞 中脘 内关 足三里 行间 D.百会 关元 大赫 照海 子宫

E.肾俞 脾俞 阴陵泉 蠡沟 次髎

112.小儿遗尿属肾气不足的治疗,除取膀胱俞、中极之外还应加用( B )

A.肾俞,命门,肺俞 B.肾俞,命门,腰俞 C.肾俞,太溪,三阴交

D.肾俞,交信,水道 E.肾俞,水分,归来

113.近视的治疗主要以( E )

A.疏理肺经经气 B.通调胆经经气 C.补益肾经经气 D.滋养心经经气 E.调养眼部经气

114. 恼怒后头痛而胀,时抽掣痛,目赤耳鸣,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选下列何方治疗为宜( C )

A.百会,上星,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B.阿是,合谷,委中,膈俞,三阴交

C.百会,通天,行间,阿是 D.悬颅,颔厌,风池,太冲,丘墟,阿是

E.率谷,太阳,侠溪,三阴交,阿是

115. 治疗中风的中经络证候以( B )

A.手足太阳经为主 B.手足阳明经为主 C.手足少阳经为主

D.足阳明和足厥阴经为主 E.足少阳和足厥阴经为主

116. 证见头痛肢酸,鼻塞流涕,喉痒咳嗽,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宜选( D )

A.大椎 风池 十宣 B.大椎 曲池 外关

C.大椎 迎香 丰隆 D.大椎 风门 列缺 E.大椎 合谷 十宣

117.心悸的适宜针灸处方是( B )

A.神门 气海 心俞 膈俞 B.神门 心俞 巨阙 郄门 C.内关 脾俞 气海 三阴交 D.公孙 内关 心俞 足三里 E.神门 心俞 脾俞 四神聪

118. 哮喘的病位在( D )

A.心肝肾 B.肺肝肾 C.肺心肾 D.肺脾肾 E.肺心脑

119. 对于肝肾不足的痿证治疗上宜以( C )

A.补法 B. 泻法 C.补法并灸 D. 泻法并灸 E. 补泻兼施

120. 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取太溪和太渊是根据下列哪条原理( B )

A.虚则补其母 B.补肺肾真元之气 C.培补肺气 D.摄纳肾气 E.以上都不是

121.头针主要治疗( B )

A.神经性疾病 B.脑源性疾病 C.全身性疾病D.血液的疾病 E.四肢的疾病

122. 应用三棱针泻血法时应注意切勿刺伤( D )

A.静脉 B. 皮下静脉网 C.动静脉网 D.深部大动脉 E.淋巴液管

123.电针治疗仪在使用时应( )

A.将电针上每对输出电极接在一根毫针上 B.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在身体的两侧

C.胸背部使用电针,可将两个电极接在身体的两侧

D.使用前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 E.通电时,迅速加大电流强度,以增强刺激强度

124. 不适宜留针的病情是( E

A.头痛 B.腰痛 C.肢瘫 D.心悸 E.寒战

125. 如若在皮肤浅薄的部位针刺,最好选下列哪种进针法( D )

A.爪切进针 B.舒张进针 C.夹持进针 D. 提捏进针 E. 管针进针

126.治疗行痹时取血海、膈俞为主穴,其意在( C )

A.调和营卫 B.散寒祛风 C.活血祛风 D.清血分热 E.振奋阳气

127.痫病属于血虚风动者,除选阳陵泉、筋缩穴之外,宜加用下列何穴( B )

A.三阴交,中脘,足三里,丰隆 B.脾俞,气海,膈俞,血海,通里

C.水沟,上星,太阳,角孙,血海,膈俞 D.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鸠尾

E.神门,合谷,太冲,血海,膈俞

128.某男,57岁。与他人口角后头痛而胀,时抽掣痛,目赤耳鸣,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治疗选用下列何方为宜( C )

A.百会,上星,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B.阿是,合谷,委中,膈俞,三阴交

C.百会,通天,行间,阿是 D.悬颅,颔厌,风池,太冲,丘墟,阿是

E.率谷,太阳,侠溪,三阴交, 阿是

129.哮喘的病位在( D )

A.心肝肾 B.肺肝肾 C.肺心肾 D.肺脾肾 E.肺心脑

13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狂病的主证特征( A )

A.神情呆滞 B.精神亢奋 C.语无伦次 D.动而多怒 E.躁扰不宁

131. 近视的治疗主要以( E )

A.疏理肺经经气 B.通调胆经经气C.补益肾经经气D.滋养心经经气 E.调养眼部经气

132.治疗肠痈以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D )

A.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合谷 B.足三里,大肠俞,曲池,合谷

C.足三里,阑尾,大肠俞,小肠俞 D.地机,阑尾,上巨虚,天枢

E.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133.脾肾虚弱的阴挺的治疗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法( D )

A.泻法 B.补法 C.泻法加灸 D.补法加灸 E.平补平泻

134. 血亏虚头痛选百会其意在( A )

A.引导气血、升提阳气 B.化生气血、疏导督脉 C.降浊化痰、宣发清阳

D.泻实补虚 E.标本同治

135. 治疗胃痛取中脘、足三里,所采用的取穴原则是( C )

A.近部取穴为主 B.远部取穴为主 C.远近结合取穴为主

D.穴位压痛取穴为主 E.阿是压痛取穴为主

136. 胁痛的虚证治疗应该以取下列何经为佳?( C )

A.足厥阴经穴位为主 B.足厥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C.背俞穴、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D.背俞穴、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E.背俞穴、足厥阴、足阳明、太阳经穴为主

137.不属于实证痛经的治疗原则是( E )

A.行气散瘀 活血止痛 B.温经散寒 通络止痛 C.清热利湿 通经止痛

D.理气和血 温经止痛 E.调和冲任 益气止痛

138. 热病中见有高热、神志昏迷,兼见小腹胀满,小便闭阻时,应该( A )

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局部治疗 E.整体治疗

139. 遗精的所涉及的脏腑主要有( C )

A.肝脾肾 B. 肺脾肾 C.心脾肾 D. 心肝肾 E.肺肝肾

140. 证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脘腹痞满,时有疼痛,纳少,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穴( B )

A.支沟,期门,太冲 B.支沟,天枢,大肠俞,太冲 C.支沟,气海,上巨虚 D.支沟,大横,上巨虚 E.以上均不是

141.皮肤针叩刺法主要应用( D )

A.腕力加臂力 B.臂力 C.指力 D.腕力 E.肘力加指力

142.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常选环跳穴,为了获得最好的针感常选择哪种体位( A )

A.侧卧位 B.伏俯坐位 C.仰卧位 D.俯卧 E.仰靠坐位

143.提插补泻的补法是( A )

A.将针由浅而深,插多提少,重插轻提 B.将针由深而浅,插多提少,重插轻提。

C.将针由深而浅,插少提多,重提轻插 D.将针由浅而深,插少提多,重提轻插。

E.将针由浅而深,反复提插,直至出现热感。

144.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天灸( A )

A.灯草灸 B.毛莨灸 C.旱莲草灸 D.蒜泥灸 E.斑蟊灸

145.在针下得气的基础上,医生运用特定的手法,促使针感向患部传导或扩散,此称:

A.搜气 B.守气 C.行气 D.得气 E.催气

146.治疗痰气郁结的癫病的主方是( C

A.脾俞 丰隆 足三里 神门 心俞 B.肾俞 太溪 大陵 心俞 三阴交

C.脾俞 丰隆 肝俞 太冲 神门 心俞 D.脾俞 肾俞 足三里 神门 心俞

E.中脘 内关 丰隆 解溪 内庭

147.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D )

A.病在肺 B.病在太阴和阳明 C.病在里 D.病在肺卫 E.病在太阳和太阴

148.下列哪一项和头风发生的机制无关( E )

A.气血亏虚或肝肾阴虚 B.气滞血瘀、脉络受阻

C.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D.痰浊上扰、阻遏清阳 E.脾胃虚寒

149.女患,48岁。面浮身肿1年余,劳累后加重,倦怠便溏,舌苔白滑,脉沉细。

治宜取( C )

A.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B.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C.任脉和背俞穴为主 D.手太阴肺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E.背俞穴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150.痹证和痿证的鉴别,应以下列哪项症状为主 B

A.关节有无肿大变形 B.肢体筋骨关节有无疼痛 C.肢体关节有无屈伸不利

D.肢体关节能否随意运动 E.肌肉是否瘦削枯萎

151.治疗小儿疳积以什么经穴为主( C )

A.任脉和足阳明经 B.督脉和足阳明经 C.足太阴和足阳明经

D.足太阴和手阳明经 E.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

152面瘫的发病年龄( E )

A.少年多见 B.青年多见 C.青壮年多见 D.老年多见 E.任何年龄

153. 感冒的病位主要在( B )

A.肺系 B.肺卫 C.肺窍 D.肺脾 E.肺肾

154. 针灸治疗扭伤可以( B )

A.调和气机 清热止痛 B.行气活血 消肿定痛 C.泻除邪气 清热凉血

D.调和脏腑 通经活络 E.通经活络 清热凉血

155.近视的治疗主要以( E )

A.疏理肺经经气 B.通调胆经经气 C.补益肾经经气

D.滋养心经经气 E.调养眼部经气

156. 行痹、痛痹、着痹三者与热痹的主要不同病因是( A )

A.感受外邪不同 B.素体阳气偏盛偏衰 C.地区及环境的差异

D.是否气血运行不畅 E.是否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157.遗精的发生主要责之于( C )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肺脾肾 E.肺肝肾

158. 治疗脾肾虚弱的阴挺应该用( D )

A.泻法 B.补法 C.泻法加灸 D.补法加灸 E.平补平泻

159. 证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脘腹痞满,时有疼痛,纳少,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穴( B )

A.支沟,期门,太冲 B.支沟,天枢,大肠俞,太冲

C.支沟,气海,上巨虚 D.支沟,大横,上巨虚 E.以上都不是

160. 治疗滞产宜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 E )

A.任脉和督脉 B.任脉和足太阳经 C.任脉和手太阳经

D.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 E.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阴经

161. 针刺补泻主要取决于( E )

A.机体机能状态 B.腧穴的特异性 C.针刺手法 腧穴特性

D.机体机能状态 针刺手法 E. 机体机能状态腧穴的特异性针刺手法

162.呼吸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 A )

A.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B.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C.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运针,出针。

D.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的运针,出针。

E.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运针,呼气时退针,吸气时出针。

163.耳针的刺激方法中哪一种为临床常用且简易安全的方法( C )

A.毫针法 B.埋针法 C.压籽法 D.刺血法 E.温灸

164.三棱针刺法适用于下列诸证,除了( C )

A.急证 B.热证 C.虚证 D.瘀证 E.痛证

165.如若在皮肤松驰的部位针刺,最好选下列哪种进针法( B )

A.爪切进针 B.舒张进针 C.夹持进针 D.管针进针 E.单手进针

166.下列哪项不是腰痛的病因病机( E )

A.感受寒湿 B.肾虚体亏 C.闪挫撞击 D.气滞血瘀 E.饮食不节

167.治疗肠痈以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D

A.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合谷 B.足三里,大肠俞,曲池,合谷

C.足三里,阑尾,大肠俞,小肠俞 D.地机,阑尾,上巨虚,天枢

E.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168.脾肾虚弱的阴挺的治疗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法( D )

A.泻法 B.补法 C.泻法加灸 D.补法加灸 E.平补平泻

169.治疗滞产宜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 E )

A.任脉和督脉 B.任脉和足太阳经 C.任脉和手太阳经

D.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 E.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阴经

170.治疗痰气郁结的癫病的主方是( C )

A.脾俞 丰隆 足三里 神门 心俞 B.肾俞 太溪 大陵 心俞 三阴交

C.脾俞 丰隆 肝俞 太冲 神门 心俞 D.脾俞 肾俞 足三里 神门 心俞

E.中脘 内关 丰隆 解溪 内庭

171.治疗感冒取列缺,主要是由于( D )

A.病在肺B.病在太阴和阳明C.病在里 D.病在肺卫E.病在太阳和太阴

172.下列哪一项和头风发生的机制无关( E )

A.气血亏虚或肝肾阴虚 B.气滞血瘀、脉络受阻

C.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D.痰浊上扰、阻遏清阳 E.脾胃虚寒、脉络受阻

173.取足太阳膀胱经的次髎、长强、承山治疗痔疮是由于( B )

A.三个穴位与病变部位相近 B.膀胱经别行经脉相络于肛C.膀胱经主全身之阳气

D.三个穴位可以清利下焦 E.以上都不是

174. 在妇科疾病中,常用行气活血、通经化瘀作用的穴位组合是( C )

A.补合谷、补三阴交 B.泻合谷、补三阴交 C.补合谷、泻三阴交

D.泻合谷、泻三阴交 E.补合谷、泻膈俞

175. 小儿遗尿属肾气不足的治疗,除取膀胱俞、中极之外还应加用( C )

A.肾俞,命门,肺俞 B.肾俞,命门,腰俞 C.肾俞,太溪,三阴交

D.肾俞,交信,水道 E.肾俞,水分,归来

176. 腹痛,脘腹胀满,痛处拒按,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实。最佳选穴是( D )

A.中脘、大横、足三里 B.中脘、神厥、足三里 C.下脘、章门、天枢

D.中脘、天枢、太冲 E.上脘、建里、关元

177. 胃病治疗取中脘、足三里、所采用的主要配穴方法是( A )

A.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 B.交会穴和下合穴 C.腑会和下合穴相配

D.募穴和下合穴相配 E.募穴和合穴相配

178.肾亏虚引起的痛经主要表现为( C )

A.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 B.经前小腹胀痛、胀甚于痛 C.经前小腹隐痛、按之痛减 D.经后小腹胀痛、胀甚于痛 E.经后小腹胀痛、痛甚于胀

179. 脾肾虚弱的阴挺的治疗除取百会升提下陷、气海益气固脱之外,可加用( D )

A.维道 归来 太冲 太溪 B.大赫 维道 照海 太溪 C.维道 大赫 太冲

D.脾俞 足三里 肾俞 命门 E.脾俞 膈俞 中脘 膻中

180. 对于肝肾亏损的痿证治疗上宜以( B )

A.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B.足少阴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C.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D.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E.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

181.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其中最佳的消毒方法是( C )

A.煮沸消毒 B.淬火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D.药液浸泡消毒法 E.药液擦法

182.呼吸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 A )

A.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B.患者吸气时进针、运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C.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运针、出针。

D.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的运针、出针。

E.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运针,呼气时退针,吸气时出针。

183.耳针的刺激方法中哪一种为临床常用且简易安全的方法( C )

A.毫针法 B.埋针法 C.压籽法 D.刺血法 E.温灸

184.三棱针刺法适用于下列诸证,除了( C )

A.急证 B.热证 C.虚证 D.瘀证 E.痛证

185.如若在皮肤松驰的部位针刺,最好选下列哪种进针法( B )

A.爪切进针 B.舒张进针 C.夹持进针 D.管针进针 E.单手进针

186.治疗小儿疳积以什么经穴为主( C )

A.任脉和足阳明经 B.督脉和足阳明经 C.足太阴和足阳明经

D.足太阴和手阳明经 E.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

187.面瘫的发病年龄( E )

A.少年多见 B.青年多见 C.青壮年多见 D.老年多见 E.任何年龄

188.取足太阳膀胱经的次髎、长强、承山治疗痔疮是由于( B )

A.三个穴位与病变部位相近 B.膀胱经别行经脉相络于肛C.膀胱经主全身之阳气

D.三个穴位可以清利下焦 E.以上都不是

189.脾肾不足的阴挺的治疗除取百会升提下陷、气海益气固脱之外,另可加用( D )

A.维道 归来 太冲 太溪 B.大赫 维道 照海 太溪 C.维道 大赫 太冲

D.脾俞 足三里 肾俞 命门 E.脾俞 膈俞 中脘 膻中

19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狂病的主证特征( A )

A.神情呆滞 B.精神亢奋 C.语无伦次 D.动而多怒 E.躁扰不宁

191.下列哪一项不是腰痛的病因病机( E )

A.感受寒湿 B.肾虚体亏 C.闪挫撞击 D.气滞血瘀 E.饮食不节

192.治疗行痹时取血海、膈俞为主穴,其意在( C )

A.调和营卫 B.散寒祛风 C.活血祛风 D.清血分热 E.振奋阳气

193. 女患,48岁。面浮身肿1年余,劳累后加重,倦怠便溏,舌苔白滑,脉沉细。治宜取( C )

A.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B.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C.任脉和背俞穴为主 D.手太阴肺和足少阳肾经穴为主 E.背俞穴和足少阴肾经穴为

194. 治疗狂病取水沟、大椎、风府穴是因其可以( A )

A.清化痰热 B.宁心定志 C.滋阴降火 D.开窍醒神 E.通阳化气

195. 心悸病位在心,治疗上( C )

A.取手少阴经穴为主 B.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为主

C.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和俞募穴为主 D.取手少阴、手太阴经穴为主

E.取手足少阴、足太阴经穴为主

196. 胃痛的食滞胃脘型以取下列哪组穴为宜( B )

A.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 B.中脘、足三里、内关、粱门、里内庭

C.中脘、神阙、足三里、内关、公孙 D.中脘、期门、足三里、内关、阳陵泉

E.中脘、合谷、支沟、曲池、商阳

197.和眩晕的病因病机关系最小的是( B )

A.风阳上扰 B.心神不宁 C.痰浊上蒙 D.气血亏虚 E.肝肾阴虚

198. 痹证和痿证的鉴别,应以下列哪项症状为主( B )

A.关节有无肿大变形 B.肢体筋骨关节有无疼痛 C.肢体关节有无屈伸不利

D.肢体关节能否随意运动 E.肌肉是否瘦削枯萎

199. 面瘫如有鼻唇沟歪斜时宜配( D )

A.任脉的承浆穴 B.足阳明胃经的四白穴 C.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

D.督脉的人中穴 E.督脉的禾髎穴

200. 高热宜选下列哪组穴位最合适( A )

A.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B.大椎,风池,内关,神门 C.大椎,陶道,神门,合谷 D.大椎,足三里,复溜,合谷 E.印堂,百会,内庭,肩井

B型题:

A.足小趾端交接 B.目锐眦交接 C.无名指端交接 D.胸中交接 E.鼻旁交接

201.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位于( E )

202.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位于( C )

A. 小肠 B. C. D.膀胱 E.大肠

203.手阳明经的络属脏腑是( E )

204.足太阴经的络属脏腑是( C )

A.大敦 B.少商 C.中冲 D.足窍阴 E.大包

205.足少阳经的止穴是( D )

206.足厥阴经的止穴是( 期门)

A.昏迷、晕厥、口歪 B.头痛、鼻渊、鼻衄 C.项强、眩晕、中风

D.头痛、不寐、癫狂、脱肛 E.暴喑、聋哑、癫狂

207.百会穴主治( D

208.哑门穴主治( E

A.循法 B.挟持进针法 C.斜刺 D.提插捻转法 E.刮法

209.属于行针的基本手法( D )

210.属于双手进针法是( B )

A.瘢痕灸 B.隔姜灸 C.雷火针灸 D.雀啄灸 E.天灸

211.属于艾炷直接灸的方法是( A )

212.属于间接灸的方法是( B )

A.膀胱俞募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B.膀胱俞募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C.膀胱俞募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D.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穴为主

E.足厥阴肝经穴和局部穴为主

213. 癃闭宜取( C )

214. 脱肛宜取( D )

A.任脉穴为主,针用泻法 B.任脉穴为主,针用补法 C.督脉穴为主,针用泻法

D.任脉、督脉穴为主,针用补法 E.任脉、督脉穴为主,针用泻法

215.抽搐的治疗以( C )

216.虚脱的治疗以( D )

A.同名经相应配穴B.八脉交会穴配穴C.阴经和阳经配穴 D.交会穴配穴 E.表经和里经配穴

217.后溪和申脉相配是属于( )

218.内关和足三里相配是属于( )

A.足三里、阳陵泉B.膈俞、血海C.足三里、阴陵泉D.合谷、三阴交E.肾俞、关元

219.治疗行痹宜取( B )

220.治疗着痹宜取( C )

A.心包 三焦 B. C. 膀胱 D. E. 大肠

221.手太阴肺经的属络脏腑为( E )

222.足少阴肾经的属络脏腑为( C )

A. 小肠 B. C. D.膀胱 E.大肠

223.手阳明经的络属脏腑是( E )

224.足太阴经的络属脏腑是( C )

A.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委阳 E.委中

225.大肠经的下合穴是( B )

226.三焦经的下合穴是( D )

A.脐中 B.脐旁2 C.脐旁4 D.脐上4 E.脐下4

227.中极穴位于( E )

228.中脘穴位于( D )

A.捻转幅度大,肌纤维缠绕针身 B.针身剥蚀损坏 C.体位移动

D.误伤血管、神经 E.饥饿、疲劳、过度紧张

229.晕针的主要原因是( E )

230.滞针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头针疗法 B.耳针疗法 C.三棱针疗法 D.灯草灸 E.温针灸

231.临床上治疗脑源性疾患首选( A )

232.临床上治疗小儿腮腺炎首选( D )

A.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胆经穴为主 B.足厥阴肝经和少阳经穴为主

C. 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D.足阳明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E.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233.肝阳上亢的头风宜取( )

234.风阳上扰的眩晕宜取:

A.足三里、阳陵泉 B.肾俞、关元 C.足三里、阴陵泉 D.膈俞、血海 E.合谷、三阴交

235.治疗痛痹宜取( B )

236.治疗行痹宜取( D )

A.背俞穴、太阴和阳明经穴为主 B.背俞穴、太阳和少阴经穴为主

C.背俞穴和任脉穴为主 D.足少阴和任脉穴为主

E.手太阴和任脉穴为主

237.风水相博的水肿治疗宜取( E )

238.脾虚湿困的水肿治疗宜取( )

A.足三里、阳陵泉B.膈俞、血海 C.足三里、阴陵泉D.合谷、三阴交 E.肾俞、关元

239.治疗行痹宜取( B )

240.治疗着痹宜取( C )

A.上额交巅 B.上入颃颡 C.入上齿中 D.入下齿中 E.却入耳中

241.手阳明经( D )

242.足阳明经( C )

A.脐中 B.脐上2 C.脐下1.5 D.脐旁2 E.脐旁4

243.气海穴位于( C )

244.天枢穴位于( D )

A.梁丘 B.申脉 C.大陵 D.阳陵泉 E.曲池

245.属于郄穴的穴位是( A )

246.属八脉交会穴的穴位是( B )

A.在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的尺侧缘 B.当尺泽与大陵的连线的中点

C.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E.腕横纹上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47.内关穴位于( D )

248.间使穴位于( C )

A.隔蒜灸 B.隔姜灸 C.隔附子饼灸 D.隔盐灸 E.白芥子灸

249.治疗瘰疬及初起肿疡宜用( A )

250.治疗中风脱证宜用( D )

A.言语三区 B.言语二区 C.感觉区

D.运动区下2/5 E.运动区上1/5

251.治疗运动性失语可选头部特定的刺激区:

252.治疗感觉性失语可选头部特定的刺激区:

A.神门、三阴交、心俞、四神聪、脾俞 B.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太溪

C.神门、三阴交、胃俞、四神聪、足三里 D.神门、三阴交、心俞、胆俞、大陵

E.神门、三阴交、肝俞、间使、太冲

253.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宜取( B )

254.治疗脾胃不和型不寐宜取( C )

A.膀胱俞募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B.膀胱俞募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C.膀胱俞募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D.足厥阴肝经穴和局部穴为主

E.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255.癃闭属肝郁气滞型宜取( B )

256.癃闭属湿热下注型宜取( C )

A.肾俞、关元 B.足三里、阳陵泉C.足三里、阴陵泉 D.合谷、三阴交E.膈俞、血海

257.治疗着痹宜取( C )

258.治疗行痹宜取( E )

A.和降胃气 B.滋气血化生之源C.健脾益气 D.清热除湿 E.保健强壮

259.治疗呕吐取足三里穴主要是( A )

260.治疗虚证胁痛取足三里穴主要是( B )

A.心 小肠 B.肝 C.三焦 心包 D.膀胱 E.大肠

261.足太阳经属络的脏腑为( D )

262.手阳明经属络的脏腑为( E )

A.抵胃 B.挟胃 C.连目系 D.从心系 E.属胃络脾

263.手太阳经循行( A )

264.足厥阴肝经循行( C )

A.迎香 B.承泣 C.听宫 D.瞳子髎 E.丝竹空

265.手太阳经的止穴是( C )

266.手少阳经的止穴是( E )

A.急救、清热、止痛、消炎、胃脘满闷 B.热病

C.身体沉重关节疼痛 D.外感病、咳嗽 E.六腑病、气逆泄泻

267.输穴主治( C )

268.荥穴主治( B )

A.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B.解毒杀虫 C.温肾壮阳

D.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E.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269.隔蒜灸的作用( B )

270.隔盐灸的作用( D )

A.治疗顽癣 B.治疗中风 C.治疗中暑D.治疗虚性头痛 E.治疗虚性腰痛

271.临床上常选用散刺法治疗( A )

272.临床上常选用曲泽或委中穴的结扎泻血法治疗( C )

A.补气摄血 B.补气调经 C.健脾益气 D.补益气血 E.调摄冲任

273.瘾疹的气血两虚型治宜用( D )

274.出血的气虚证治宜用( A )

A.合谷、曲池、夹脊穴 B.局部围刺、合谷、曲池、夹脊穴

C.合谷、曲池、阴陵泉 D.合谷、曲池、阴陵泉、大椎、委中

E.合谷、曲池、阴陵泉、大椎、委中、阿是穴

275.治疗蛇串疮宜取( B )

276.治疗丹毒宜取( E )

A.脾胃不足 B.脾气下陷 C.胃气上逆 D.脾虚湿盛 E.清浊不分

277.呕吐多为( C )

278.泄泻多为( E )

A.合谷、迎香、上迎香、列缺、印堂 B.少商、合谷、曲池、内庭、列缺

C.颊车、内庭、二间、合谷 D.太溪、照海、鱼际、廉泉

E.下关、太溪、大迎、行间

279.治疗实证牙痛宜选用( C )

280.治疗实证鼻渊宜选用( A )

A.足小趾端交接 B.目锐眦交接 C.无名指端交接 D.心中交接 E.鼻旁交接

281.手足少阳经在( B )

282.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在( C )

A.3 B.5 C.6 D.9 E.8

283.两乳之间的骨度分寸为( E )

284.两肩胛之间的骨度分寸为( C )

A.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B.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

C.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 D.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

E.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

285.脾俞穴位于( E )

286.心俞穴位于( B )

A.失眠、健忘、癫痫 B.偏正头痛 C.咳嗽气喘 D.痔疾脱肛 E.小儿疳积

287.四缝主治( E )

288.四神聪主治( A )

A.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B.解毒杀虫 活血化瘀 C.温肾壮阳 温中止呕

D.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 E.温经散寒 活血行滞

189. 隔盐灸的作用( D )

290. 隔姜灸的作用( A )

A.治疗顽癣B. 治疗中暑C. 治疗中风脱证D.治疗虚性头痛E.治疗虚性腰痛

291.临床上常选用泻血法治疗( B )

292.临床上常选用散刺法治疗( A )

A.督脉和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B.督脉和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C.手太阴肺经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D.背俞穴和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E.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293.风热感冒的治疗应该以( A )

294.外感咳嗽的治疗应该以( C )

A.局部穴为主 B.阳明经穴为主 C.局部加阳明经为主

D.厥阴经和足阳明经为主 E.少阳胆经和阳明经为主

295.乳痈宜取( D

296.乳癖宜取( D )

A.上午为宜 B.夜间为宜 C.晚上为宜D.睡前为宜 E.发作前为宜

297.治疗不寐的时间宜选在( D )

298.治疗痛经的时间宜选在( E )

A.脾俞 三阴交 B.膀胱俞 水分C.大肠俞 天枢 D.小肠俞 气海 E.肝俞 太冲

299.采用俞募配穴的是( C )

300.采用俞原配穴的是( E )

二、填空题

1.经络是由 经脉 络脉 组成。

2.针灸治疗中如何运用标本缓急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络穴共有 15 穴。

3.下合穴共有 6 个穴位。

4.太溪穴位于 内踝尖与跟腱凹陷处

5.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是 阳陵泉 穴。

6.毫针的基本手法是 提插 捻转 法。

7.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的分布的耳穴与体内__消化道__部分相应。

8.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主要是通过 针灸手法 腧穴配伍 来实现的。

9.腧穴的治疗作用,分为: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10.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的经脉是: 足少阴肾经

11.一夫法是 横指同身寸_寸。

12. 太溪穴位于 内踝尖与跟腱凹陷处

13.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有: 点刺 法、 散刺 法、 刺络 法和挑刺法。

14. 头针疗法主要治疗 脑源性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15.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的分布的耳穴与体内__消化道___部分相应。

16.肝俞、太冲属于_俞原_配穴。

1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 体表标志法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简便取穴法 四种。

18.昆仑穴位于 踝尖与跟腱凹陷处

19.任脉的英文代号是 RN

20.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脾、胃、大、小肠

21.乳少的针灸取穴以 乳根 膻中 和少泽为主。

22.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有 调和阴阳 疏通经络 扶正祛邪

23.中风可以分为 中经络 中脏腑 两大类。

24.手厥阴心包经的英文代号是: PC ,经穴总数为: 9

25.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经脉是 十二经别 _

26.起于胸中的经脉是 手厥阴心包经

27.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的是 阴陵泉 穴。

28. 艾炷直接灸可以分为_化脓灸_和非化脓灸

29. 头针经常用于治疗_脑源性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患)_疾患。

30.乳少的针灸取穴以 乳根 膻中 少泽

31. 十二经脉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 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 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 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 从足走腹胸

32. 起于足大趾外侧的经脉是: 足厥阴肝经

33.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方法称为___温针灸__

34.头针疗法主要治疗 脑源性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35.五脏病多取 穴,六腑病多取募穴 穴。

36.牙痛的针灸治疗取_手足阳明 经穴为主。

三、名词解释

1.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2. 散刺法: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3.点刺法:针刺时左手拇、食、中指挟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已消毒部位,刺入3~5毫米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4.晕针: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现象。

5.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

6.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7.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8. 腨:又称“踹”,俗称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9.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10. 蛇串疮:即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11. 舌本 即舌根

12.灯草灸: 即取10~15cm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约3~4cm,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闻及“叭”的一声即迅速离开,如无爆啐之声可重复一次。

13. 目锐眦 眼外角

14.奇经八脉: 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15.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四、简答题

1. 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又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又包括十五别络、孙络和浮络。

2. 针灸治疗疾病的原则。

标本缓急:包括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补虚泻实:包括补虚、泻实、补泻兼施

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3. 什么是郄穴?其临床治疗作用有哪些?

“郗”有空隙之意,郗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4. 简述常用的配穴方法。

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5.简述络穴的治疗作用。

络穴在临床上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

6.举例说明“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治病求本就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如头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感、血虚、血瘀、痰阻、气郁、肝阳上亢等,仅用止痛的方法局部取穴虽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容易复发,分别采取解表、养血、活血化瘀、化痰、理气解郁、平肝潜阳等法,选用相应经脉的腧穴予以治疗,才能收到根治的效果。

7.风池穴为何特定穴,怎样取穴,主治何症,如何操作?

风池穴为交会穴,

定位:平风府,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

主治:外感风寒或内风上扰而致的头痛,眩晕,目痛,项痛,中风,口眼歪斜,肢体振颤,癫痫、五官病等。

操作:向对侧眼睛方向斜刺0.8~1.2寸,深部中间为延髓,须严格掌握针次角度与深度,也可平刺透风府,可灸。

8.请写出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9. 请写出十类特定穴的名称。

五输穴、原穴、络穴、郗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五、病例分析

某男 31 农民 发作性昏仆3天。患者上午10时就诊。家人代诉,田间劳作3天,均连续于11时左右,家人每骤闻怪声,同时见其昏仆在地,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手足抽搐,小便失禁,约20分钟后自行苏醒,自诉发作前自觉头晕、胸闷、泛恶,然后失去知觉,发作时情景不能回忆,发作苏醒后四肢疲软,浑身无力,头昏欲睡,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请写出诊断以及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

诊断:痫证

发作期:开窍定痫

处方:百会、水沟、后溪。

方义:百会以宁神定志,水沟以醒脑开窍,后溪通督脉,统督阳气,驾御神机。

缓解期:涤痰熄风。

处方:印堂、鸠尾、间使、太冲。

方义:印堂、鸠尾交通督任,协调阴阳,疏理逆乱,间使疏通心气,太冲平肝熄风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发作时水沟向上刺雀啄捻转以眼球充满泪水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女患 29 产后17天乳汁全无。平素身体较弱,盛暑新娩,近10天乳汁减少逐渐皆无,食欲不振,纳少,乳房虚软不胀,面白少泽,唇甲不华,手脚发凉,恶露不绝。舌淡,苔少,脉细。

[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

诊断:乳少

证型:气血虚弱

治则:益气补血,疏肝解郁

处方:乳根、膻中、少泽、脾俞、足三里。

方义:乳根疏通阳明及乳房部局部经气;膻中为气会,功在调气;少泽乃通乳有效穴,三穴相配,可凑通乳、催乳之功

操作:毫针刺,补虚泻实。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可灸

男患 52 腹痛伴腹泻10年,加重9个月。

10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腹痛伴腹泻,反复加重,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近9个月仍腹痛,食毕则肠鸣,日泻2-3次,泻下物清冷,其中挟有不消化食物,或带有白色粘液,并且每天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腰骶酸痛,小便余沥不尽。形体瘦削,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

诊断;泄泻

证型:脾肾阳虚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命门

方义:脾俞健脾益气,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肾俞、命门可温补肾阳。

操作:毫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男患,41岁,农民。眩晕1 年余。病起于6月中旬,在田间劳动时不慎淋雨而感冒,2天后服解热镇痛剂,症状缓解,但渐感头晕目眩,日见加重,反复发作。西医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曾服杞菊地黄丸、全天麻胶囊、谷维素、安定、维生素类、晕可平糖浆等药均无效。近半日来,症状加重,头项不能转侧,行走有飘感,静卧则减,泛泛作恶,脘痞不舒,肢体困重,口中粘腻,脉濡缓。血压16/10kPa

[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

诊断:眩晕

证型:痰湿中阻

治则:运脾和中,除湿涤痰

处方:头维、内关、中脘、丰隆、阴陵泉

方义: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内关宽胸止呕,中脘和中,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利湿降浊

操作:毫针刺,头维、丰隆、阴陵泉均用泻法,内关、中脘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

男患 46岁。右侧头痛1天。于昨日工作时与人争吵后出现头痛。现自觉头痛且胀,目赤息粗,口干口苦,烦躁不安,胸胁满闷,潮热多汗,小便黄。既往有“血管神经性头痛”病史10年,长期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正天风等药。体检:体温36℃,心率72/分,血压14/8kPa,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CT:正常范围。舌红苔黄,脉弦数。

[请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处方(包括刺灸方法)、方义]

诊断:头痛 证型:肝阳上亢

治则: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方义:百会属督脉,位于颠顶,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太冲为肝经原穴,三穴合用,平肝潜阳,清利头目、疏经止痛;太溪为肾经原穴,滋水涵木,育阴潜阳。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1~2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b9cc1a2f60ddccdb38a027.html

《《针灸学Z》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