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8-04-15 20:21: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栈道(jiàn 狡黠(xiá) 诘问(jié) 目光灼灼( zhuò)

B. 玷污(zhān 髭须(zī) 诓骗(kuāng 铤而走险(tǐng

C. 发窘(jiǒng 祈祷(qí) 恣睢(suī) 强聒不舍(guō)

D. 哂笑(xī) 蜕变(tuì) 肖像(xiāo 闷闷不乐(mèn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四野蛙声和其它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水光滟潋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 B. C. D.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因为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D.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部分。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

A. 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 “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这个句子没有语病,其中的“保障”是动词,“接受义务教育”是动宾短语。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C.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D.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二、 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6.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思元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三、本大题共3篇文段(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0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隐逸列传第六十四》)

【注】大司马:官名。祖:祖父。适:满足。融然:各悦的样子。畜:通蓄。徽:系琴弦的绳子。

7.解释文中加词的意思。(2分)

不知何许人也( 造饮辄尽(

潜亦无所辞焉( 亦雅咏不辍(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文都表现了陶渊明的性格情操,在内容上各有何侧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怎么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1~14题。(10分)

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的书来读。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89b2d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html

《2018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