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2 19:51: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51卷12018年1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Vol.51No.1
Jan.
2018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朝鲜族摔跤运动根植于传统乡土社会,特定的地理条件、历史环境和生计模式塑造了其农耕性、抗争性、凝聚性、娱乐性、仪礼性等文化特质,为民族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正能量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已然陷入活动阵地瓦解后备人才紧缺文化特质淡化等困境对此要通过充分认识朝鲜族摔跤运动的文化特质、多层面壮大传承阵地及传承队伍建设、打造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特色文化品牌等路径推动朝鲜族摔跤运动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关键词]朝鲜族摔跤农耕文化文化特质城镇化传承与发展[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规划办特色文化建设基地项目(2016JD05[收稿日期]20171029[文章编号]10093311(201801007206[作者简介]李成龙延边大学民族学专业在读博士;通化师范学院教师王春荣,延边大学民族学专业在读博士13300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把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明了、透彻。文化多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朝鲜族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虽然迁人后长期受到自然、政治、社会等环境因素的约朿和影响,但是依旧没有改变“稻作民族”白衣民族”的本色。其中,摔跤运动是朝鲜族流传已久的民俗体育活动,是朝鲜族人民最喜爱的一个竞技项目,2010年被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跨界民族的特征塑造了朝鲜族摔跤运动鲜明的文化特质,其中的教育哲学规训着一代代人。但伴随现代化的浪潮,朝鲜族传统生计方式发生改变,摔跤运动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挑战,尤其是其本源性的文化价值不断消逝。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一个映射民族开拓抗争历积淀先辈生产生活智慧、凝聚民族认同感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何保持传统性与自主性、如何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对朝鲜族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推进具有实质性的操作意义,
时也为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72
李成龙等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朝鲜族摔跤运动的文化特质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凝聚着本民族的心理情感、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因素,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生产方式当中,不断地变迁和发展,并保留着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的基本文化精髓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从朝鲜半岛跨界而来的民族在艰难曲折的迁移过程中虽然遭遇了陌生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但依旧很好地保持了朝鲜民族的文化属性和文化根并扎根于新的家园伴随着人口的迁移,摔跤运动也被带到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在长期交往、融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朝鲜族鲜明特质的腿带摔跤方式其不仅展现着项目自身的巨大魅力还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意识结构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含义和符号解释(一)农耕性长期以来,生活在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先民不断适应、改造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了最基本、最稳固的生产技能—以此为生计依靠伴随其跨境而来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得到发展和延续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就在于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进程而形成的农耕文化,农耕性是朝鲜族摔跤运动文化特质的核心从古至今,朝鲜族摔跤运动都带有浓厚的时令季节色彩总是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结在农忙季的端午节朝鲜族会盛装打扮欢聚到村广场,女性们荡秋千、男性们则以摔跤比赛的形式欢度节日,以此放松疲惫的身同时向神表达祈求丰收的心愿在收获的中秋时节,则常常看到田间作业休息时农民在地头摔跤戏耍的场景,由此表达丰收的喜悦在盛大的正式比赛中夺冠者的奖品—要的犁耕役畜在朝鲜族传统农耕社会不可取代的地位象征(二)凝聚性称得上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的亮点,它将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农耕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因为黄牛作为重传统农耕社会以定居生活为前提,村落构成人与人之间平和的、密不可分的生产生活集体,群体活动则成为凝聚村落共同体的粘合剂在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摔跤运动算得上是人们加强互加深感情、团结协作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竞技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摔跤的场面而朝鲜族人民又十分喜欢观看摔跤,只要听说在摔跤,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来观看,而且按习只要来到摔跤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比赛尤其每到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摔跤比赛围观者甚有时可达上千人热闹非凡夺魁者会骑在奖赏的大黄牛的牛背上,由当地领导或颇有影响力的公众领袖亲自牵牛,绕场一周,以显荣耀;在场的所有观众则会载歌载舞,表达祝贺及崇敬之过去还曾有胜者回家后摆些酒菜款待乡亲的习俗由此朝鲜族摔跤运动成为引全村出动全村欢乐的重要媒介,其制造的文化氛围以及对民众所产生的向心性、凝聚性是其他活动难以比拟的(三)抗争性摔跤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休闲娱乐项目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具有社会性特征朝鲜族摔跤运动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手技、还是腰技等综合技术,都反映了朝鲜族在生存过程中与自然抗争、进行自我保护,并获得防御或狩猎技能和本领,从而象征着朝鲜族征服自然努力抗争、顽强生存的民族个性朝鲜族是如此地热爱摔跤,但在解放前摔跤和足球跳板、秋千等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禁绝反对日本侵略的朝鲜族人民,英勇参加抗日斗争献身于民族解放朝鲜族摔跤的动作并不繁难,连孩童也易学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们怀着对敌人的仇恨,每到节日,处处都举行摔跤比赛摔跤场燃烧着怒火洋溢着民族反抗精神7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参与摔跤、观赏摔跤,通过摔跤满怀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在一部分革命家和爱国者的鼓动下,摔跤场实际上往往成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场所。®日跤这一竞技项目,相反地倒促使摔跤在民间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激发了朝鲜族人民同仇敌忾、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四)娱乐性朝鲜族摔跤运动中参赛双方一般都是赤脚身穿短衫裤,右腿套着粗布带所用粗布带(腿带通常为白色,象征着“白衣民族”的纯洁、传统的朝鲜族摔跤场地十分简便,在打谷场田间地头仅需铺一些细沙,摔跤手们即可就地进行切磋朝鲜族摔跤场地的普遍性、随意性,待胜负的自然性和尊重性,不仅能彰显朝鲜族人民优秀品质,同时也为朝鲜族摔跤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便利的条件,使人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参与其中,体验朝鲜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氛围每当农闲时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较量,比赛并不是为了一决高下,分出胜负,而是为了闲暇之余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心声,或缓解劳动的苦累,或通过欢歌笑语来祈求农物丰收摔跤手们无论胜败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比赛结朿亦会带着愉快的心情继续回到劳作中去这种简单、朴实的心态造就了朝鲜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朝鲜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五)仪礼性众所周知,朝鲜族素有“东方礼仪民族”的赞誉在摔跤运动过程中,仪礼性亦表现得淋漓尽在组别分类上,只分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组别,不分重量级别是朝鲜族摔跤比赛规则的独特之这正是出于对不同个体的尊重,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为了充分发挥选手的技能,赛都采取三战两胜决定胜负,每一局比赛中以一方被摔倒为结朿朝鲜族摔跤运动禁止对人体进行伤害,力求运用各种技巧点到为止比赛中,不许扭对方的脖子和胳膊,不许用头部或拳头伤及对方凡是故意使对方受伤者要受到警告,如果无视警告则可勒令其退场每当比赛或表演开始都会相互敬礼;比赛结朿后,胜出的一方会主动地把失败的一方搀扶起来,表示敬意,并向其身后的亲友团或者教练员鞠躬致意,以表尊重这一过程中的礼仪反映出朝鲜族摔跤运动并非侧重于竞技对抗的刺激,更加注重的是民众人文礼数的教育,折射出朝鲜族人民追求和平共处、崇尚自然的生存理念和文化趋向二、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发展困境如前所述,朝鲜族摔跤运动的文化特质贯穿于朝鲜族人民迁移定居,开疆拓土,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创美好家园的整个过程其患难与共、并肩作战、互助互惠、以礼相待的精神内核是形成村落共同体向心力、凝聚力,培养和塑造民族个性的强化剂可以说朝鲜族摔跤运动传承发展的价值及意义巨大而深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的传统朝鲜族乡村社会逐渐被打破以“打工经济为基础的大规模“乡村城镇人口异地流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有现象。"更为“前卫”的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韩建交以后,朝鲜族农民的“乡村海外人口流动的数量和规模尤为突出,跨国劳务输出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背后也隐含着诸多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一系列矛盾聚居边境的朝鲜族率先走出乡村,跨出国门,其传统的生计方式彻底转变,离农后的承包制、农业机械化等引起农耕模式的变竞存编:体育史料增刊》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982年,第10页。赵民、陈晨、郁海文!人口流动”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74
李成龙等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农耕文化的根基发生断裂。朝鲜族摔跤运动必然受到巨大冲击,其传承发展陷人困境。(一)朝鲜族摔跤运动的阵地日渐瓦解农耕文化是朝鲜族摔跤运动的源头活水,乡村是朝鲜族摔跤运动开展的阵地。自开拓“第二故乡”以来,朝鲜族人民便聚村而居、以农为生,耕耘出“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的盛景。对其而言,世代定居是常态。但改革开放后,尤其1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朝鲜族乡村社会的传统格局被打破。面对经济迅猛发展且同宗同源的韩国,基于昔日家国情感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原本以稻作为生的朝鲜族转而跨国务工,村落正经历着边界分化的过程—经济边界拓展,自然边界的相应变化,行政边界的调整,乡土同的动后是社即村落的终®朝鲜族农村外出者数量已成规模,且呈递增之势,空洞化问题凸显。农村的空洞化即意味着维持传统文化项目活动空间的解体。过去,朝鲜族摔跤运动以村庄为单位,借助每年的运动会及民俗节日等平台开展;而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农民选择弃耕或将田地租种给汉族农民,当其脱离了农耕生产,摔跤运动也便失去了展示与传承的机会和舞台。伴随朝鲜族摔跤活动阵地日渐瓦解,昔日田间地头朝鲜族摔跤戏耍的场面难以再现,端午时节、中秋时节以及乡村运动会中摔跤大赛的热闹景象在21世纪初也终成为过去的回忆。(二)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后备人才紧缺技艺因人而存在,无论何种文化传统,都应是围绕着传承人,传承人是活态传承的关键,是弥足珍贵的无形财富。无论是竞技层面还是大众层面,朝鲜族摔跤运动后备人才的紧缺无可争议。一方面,朝鲜族乡村学校几近枯竭,缺少培养后备人才的场所。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农村中小学校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尤为突出。然而,朝鲜族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严重,加之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致使朝鲜族农村中小学生生源极度匮乏,学校纷纷合并、最终此项运动失去了最佳传承路径。另一方面,现代休闲项目的传播使朝鲜族摔的传发展受巨大冲击。朝鲜族摔生长土渐渐常文化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娱乐项目层出不穷,广播、电视、网络等使人们的闲余时间不再乏味。同样的,现代体育项目与日俱增,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为主流的体育项目占据着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相比之下,摔跤则是一个“土”脏”累”的运动项目,这无疑巨大的冲击。(三)朝鲜族摔跤运动的文化特质发生变异传统的朝鲜族乡村社会是一个有机团结的“熟人社会”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对重视乡土感情的朝鲜族而言,农耕不只是简单的播种、除草、收获等既定的生产行为,从中还蕴含着社会的、礼仪的、信仰的、艺能的传统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依托的朝鲜族摔跤运动不单是比武,比的更是人文精神,是摔跤者、群众与摔跤者及群众间的和谐、默契。在融人城市文明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改变,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民族历史认知不足,加之受商品观念的熏染,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统文化特质不断被淡化,甚至发生变异。如民间层面,伴随民族特色旅游的热潮,朝鲜族摔跤运动成为岁时节日及民俗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朝鲜族摔跤运动包装华丽,充满展演性、仪式性色彩。一段时期,牛对于胜出者是最大褒奖和荣耀,是朝鲜族摔跤比赛的高潮和亮点。而今,比赛的奖品多以金钱代朝鲜族摔跤运动所隐含的传统文化深意已然消退。竞技层面,为了适应国际规范化的发展,培林!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1页。费孝通: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0页。75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金牌效应”驱使下,朝鲜族摔跤比赛中增加了重量级别,赛服改为运动紧身衣,摔跤动作也倾向国际标准。充满农耕性、凝聚性、仪礼性的摔跤运动被过分地竞技化,人们为了比赛而比赛,其中的抗争性偏离为搏击性,始源性的顽强勇敢、崇礼尚道、乐善好施、共同发展的民族生存意识被淡化。民俗与体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朝鲜族摔跤看似仅是一项体育运动,然其也是一种民俗,称得上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综合形态的缩影。其所体现的社会文化价值:一是显形于外的,竞技强身为核心的体育运动项目(二是蕴含于内的,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模式;三是衍生而出的,以获取利益为主导经济手段。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朝鲜族摔跤运动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又该如何保留关键的原生态特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一)充分认识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统文化特质传统农耕社会,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并不是刻意的传授与习得,而是发生于对这种知识体系和社会规则不假思索地主动参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步步掩埋了根植于乡土的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尤其年轻一代缺失对文化根源的理解与认同,使得最初的民众全身心参与丧失了心理基础,从而发生了从参与到观赏的历史转变。朝鲜族摔跤运动不同于农乐舞,在我国少数民族民俗项目中鹤立鸡群,毕竟拥有摔跤运动的少数民族不胜枚举,突出和张扬其特征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向历史索取,即在历史积淀或已逝传统中找寻本源性的因素并加以恢复或建构。"如果传统文化失去本源性的内涵,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面对不断加快的城镇化步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并挖掘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内在价值,在现代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准确定位,其传承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极。朝鲜族摔跤运动在任何时候都应保留其最核心的形式和内容,它的出路在于以农耕性、抗争性、仪礼性、朴素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质。无论在学校、在乡间,还是在竞技场上,都要将它与德育、智育、育等相结合,寓教育于民俗体育之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在摔跤运动中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人们开拓进取、顽强拼搏、艰苦朴素、以礼待人的优良品质。(二)多层面壮大传承阵地及传承队伍建设传承阵地和传承人是任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面对农村空洞化、传承人断代的现实困境,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协调推进。一是要加大政府部门对发展朝鲜族民俗体育事业的投人。首先要制定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方法,使朝鲜族摔跤运动传承发展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设立朝鲜族摔跤运动专项资金,提高摔跤手和教练员的待遇,切实解决其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困难;最后依托当地朝鲜族节庆文化母体,充分发挥文化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积极开展并吸引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民俗体育活动中来。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如在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朝鲜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将摔跤运动纳人中小学校本课程;在延边大学体育选修课程中增加朝鲜族摔跤项目,构建具有时代性与民族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三是要积极调动社会体组织筹措。在各相关协会体充分认同朝鲜族摔跤运动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多渠道拓展经费来源。如可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005年,第70页。陈莉!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为及其策略选择》体育与科学》2010年第1期,第58页。76
李成龙等城镇化进程中朝鲜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将资金用于朝鲜族乡村各个民俗节日的摔跤比赛中,将获胜奖励设为黄牛或高于黄牛价值,进而提高本土居民的文化传承积极性。(三)打造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特色文化品牌保护与开发是一对始终存在的矛盾,当民俗体育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和必需时,反开发的伪保护”和“不保护的滥开发”同样都不是对其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挖掘与利用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民俗体育特色文化品牌是朝鲜族摔跤运动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将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当前,民俗旅游业称得上是乡村支柱性产业,而民族传统文化只有与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挂靠才能迸发活力。应瞄准秋千、跳板、摔跤等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充分挖掘深层次文化内涵,突出亮点、形成品牌,吸引广大民众亲身参与其中,打造成为朝鲜族乡村旅游的亮丽风景线。二是,加强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对外交流与宣传。朝鲜族摔跤运动源于农耕,但不能故步乡土。民间流传一句话“练一年,不如打一场比赛”举办相应的摔跤比赛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现阶段朝鲜族摔跤比赛的举办规模和次数与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很难满足摔跤爱好者和专业选手的要求。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县市级别的摔跤比赛一年仅一次,全州运动会每四年才举办一次,使得民众的参与度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朝鲜族摔跤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在端午节、秋夕节等朝鲜族重大民俗节日中也会有摔跤比赛项目,但多属于导演后展演性质的比赛,普通百姓仅作为观众,参与度还是不高。因此,要搭建更多的朝鲜族摔跤比赛平台,同时把宣传推广摆在突出位置。每当有相应的民俗活动,尤其需要在农村深度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民俗风情中的体育形态,力求在以亲身参与民俗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实现感悟传统乡土特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四、结语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朝鲜族摔跤运动的“兴衰”历程是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应充分利用朝鲜族摔跤运动独特的文化特质,使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以政策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依托,多渠道摆脱当前所存在的困境,使以朝鲜族摔跤为载体的朝鲜族传统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责任编校:张京梅]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C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一10/18/c_1121820800.htm%7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7c27b8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a.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