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分类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9-02-26 02:52: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分类和特点

【篇一:散文分类和特点】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篇二:散文分类和特点】

[]作者:李运抟

当代文坛 199911

大散文不是广义散文

近些年来,大散文已是个较流行的散文,。然而大散文究竟是何等散文,却又难有定论。界定的见智见仁不说,似是而非甚至含糊不清的也多有。散文为何言,何种散文才能言,如此等等都要从根本说起。因此确认大散文,须先从其叫法的开始找依据。寻根问底,则又需要对大散文以前的当代散文文体观念作些解释。因为所谓大散文,其概念的产生无疑和以往既有的散文观念有关,是相对以往的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而言。如果不看背景,所谓大散文很容易与广义散文混淆,易被误认为就是广义的散文。

我们就从散文的广义和狭义两种分法说起。这是最基本的散文背景。众所周知,从广义言,散文是与、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既然如此,凡是无法归入后三者但又具有文学性的作品,通常便一古脑儿被归入散文了。因此从文体构成看,散文无疑是个最庞大也最杂乱的文体大家族。这从当代文学教材散文时,往往成了大杂烩就可见出。比如有教材在介绍建国初期的散文时就说:本时期的散文创作,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形式多样。除了、、特写大量涌现以外,、小品、随笔、传记文学和杂文等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其中不少篇章和专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注:见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第1册散文部分, 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也于是,不管是朝鲜战地的通讯还是极度抒情的《香山红叶》(杨朔),无论是10多万字的传记,如《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高玉宝》(高玉宝),还是几千字的《第二次考试》(何为)或几百字的小杂文,便统统都是散文家族成员了。这种泛散文观,不仅很长成为大家公认的一种权威划法,至今也还是一种散文分类法。事实是,只要采用文学体裁的四分法,散文就只能是包容极大的一大类。散文的所谓狭义论,则是将散文的正宗归结为艺术散文。即指那些在语言、修辞手法、方式、文体结构等方面更具文学性的散文,也即是集结了多种文学手段,美感突出而富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性的一类散文。尽管已有广义论与狭义论,但落到实处的划分却还真不容易。确定狭义散文即艺术散文,确实有点像韦勒克所说的:我们还必须到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文学的语言用法之间的区别是流动性的,没有绝对的界线。美学作用可以推展到种类多样的应用文字和日常言辞上。如果将所有的宣传艺术或教喻诗和讽刺诗都排斥于文学之外,那是一种狭隘的文学观念。我们还必须承认有些文字,诸如杂文、传记等类过渡的形式和某些更多运用修辞手段的文字也是文学。(注: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中译本,第13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艺术散文与非艺术散文之间,就常见这种流动的情况。比如一篇文笔生动、情感浓缩而又富有形象性的杂文,与一篇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抒情散文相较,你就不太好说谁是更标准或更纯粹的艺术散文。

划分纯粹艺术散文固然不易,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应看到另一个事实,这就是随着散文创作的发展,散文家族中的文体分化日渐明显,不同散文文体日趋成熟。自新时期以后尤其如此。就中国当代散文发展到今天来看,文体分化已显而易见。如:通讯和特写基本上已归为新闻;报告文学已独成一体;录和传记也已自成体系;杂文则其实早已自成一家;文艺随笔的特点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文体分化已很明显的情况下,除开特殊情况如杂文写得像散文或反之,通常情况下,确认艺术散文不是很难的事。

作了上述说明,那么,大散文和广义散文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然而尽管文体有些泛化,大散文却是决然不同于广义散文的。这种不同不是形式层面或技术处理上的问题,而是、思考、视野和情趣方面的,也是本质上的差异。换句话说,大散文,根本上不是指文体、修辞、技巧与篇幅等方面的事。要解说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称谓的产生过程或说何以会产生的原因。

大散文的出现及特征

大散文说法的较多出现,大体是在80年代中后期。这是因为其时出现的一些散文作品,如巴金的《随想录》,余秋雨的《》,贾平凹地域性的商州系列散文,李辉的关于周扬、丁玲、沈从文、萧乾、胡风等文化的大特写,邵燕祥、魏明伦、公刘、牧惠等的一些杂文,包括开始在大陆出版的台港作家如柏杨、李敖、三毛、龙应台、董桥等人的作品,以及回顾文学史而重拾老人旧文所牵引出来的如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胡适等人的散文,如此等等,都明显区别于建国以来所风行且已成模式已有传统的艺术散文。这个时期散文热出现的原因及其成份的构成,说来也是比较复杂多样。从历史背景看,显然和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文化、文化、重写文学史、重建人文等现象和有直接关系。从者身份看,可以说有老人散文学者散文右派散文五七战士散文文革受害者散文知青散文现代派散文新杂家散文小说家散文评论家散文等等。身份无疑有重复和交织,但不妨碍这类姑且谓之的划分。从取材看,当然更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但不管原因怎样复杂而构成如何多样,有一点明确无疑,这就是只要能称为大散文的作品,则肯定是摆脱了建国后形成的那种正统的颂歌型的抒情散文模式。其实散文热出现之前,新时期初始阶段发表的如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绛的《干校六记》和丁玲的《牛棚小品》等,较以往已见变化。只是当时这类伤痕散文固然不少,但思想突破还是有限,人们也还不知怎么来界说这种变异。

那么,建国后倡导的正统艺术散文是种什么样的散文?它们有哪些特点呢?概而言之,可以这样:在创作观念上,这类散文有统一的思想背景和文化要求,主要追求诗化政治或者说政治诗化,《》()。即是从既定的政治意识、政治要求和规范了的时代主旋律出发,以此来抒情写意和歌功颂德。与此同时,它们也形成了较规范的文本模式,这就是重在抒情、文笔、结构精致、首尾呼应而主题往往单一明确。这种艺术散文若追溯起来,除思想观念按新时代的要求,艺术方面基本上是以进入了中学课本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类型的白话美文为历史范本。就当代散文言,像杨朔的《荔枝蜜》、《茶花赋》、《香山红叶》、《浪花》之类,或者干脆说杨朔模式,便是最典范的样本了。又如秦牧、冰心、吴伯箫、碧野、刘白羽等的当代散文大多也是如此。

既然是与建国后形成并提倡的正统艺术散文相较,大散文的意思其实也就比较明显了。这种如前所说主要是思想、思考、视野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异,从已有的创作而加以概括的话,我以为大散文通常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内容严肃并且有较大的包容量。具体些说,大散文思考的不是风花雪月、小桥流、春愁秋怨之类的东西,而是严肃的也往往是较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即或落于小处细部,也多是小中见大,能折射和映照出有关历史变迁、社会变化、时代风云、文化走向甚至人类命运等大景观。这当然就需要开阔的视野。

二是思想的批判性。即直面现实、不避尴尬、敢写矛盾、心怀忧患等,应是大散文必具的思想品格。如巴金的《随想录》,柏杨、李敖和龙应台等的杂文即是代表。

三是思考的深刻性。即大散文提倡深层和独立的思考,能够穿透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现象的本质。反对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当然更与奴颜婢膝的逢迎格格不入。

四是情感的真诚无欺。文贵真情,是老生常谈了。但鉴于以往散文创作矫揉造作的存在,以及如巴金在《随想录》中曾多次的空洞、虚假的豪言壮语现象的太泛滥,老调重弹也必须。事实上,很多大散文作品也正是以真诚无欺的情感表现打动了读者,并使其成为大散的特色之一。这种真诚,又特别表现在作者的自我解剖方面。如巴金老人的自我忏悔,如龙应台的反思自我。

五是文体的自由活脱。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其实不便机械分离而论,只能相对而言。由于上述变化,大散文的文体结构和写作艺术等形式方面的东西,当然也有明显变化。如果说各人还是各有风格,各人还是有各人的艺术追求,那么从总体上来看,主要变化就是文体走向了自由活脱不拘一格,不再存在章法写法上的统一规范和新八股式的要求。可以说,大散文本身就意味着写法的各显神通并鼓励创造精神。

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

我想特别谈谈文化散文。因为作为散文家族中最具有文化意味和文化气息的品种,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散文。特殊得完全可以单独看待。换句话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可以从大散文中分离出来。

在近年有关散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情况,即文化散文大散文的概念混用。混用的原因是视两者为同一,认为文化散文就是大散文,反之亦然。这当然不对。文化散文显然不能包容大散文。但这也确实反映了文化散文的地位。更多的人则是认为文化散文大散文家族中的一员。

前面说到,大散文包括的文体较杂也较广,是因为我们主要从思想内涵和话题价值来确认。但如果将凡有别于传统艺术散文者都归入大散文,就也有问题。不仅太笼统,而且容易忽视散文品种实际上的各自特征。比如说,巴金的《随想录》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应该都是大散文,但它们显然有诸多不同。虽然两者都涉及到大量文化现象,都谈了许多文化问题,但人们通常还是以为前者是社会散文,而后者才是文化散文。又如台湾作家如柏杨、李敖、龙应台、余光中、三毛等,他们的杂文与散文的包容量往往丰富而文体表现也洒脱,都可谓。然而也是各有千秋各具风格。如果说对大散文划分太细既不必要也不好划,那么同时也应顾及特征。由此看来,对于已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就应特别重视。说来,大散文概念的明确化,最初还是由文化散文牵动的。是文化散文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的感觉。

不妨回顾一下文化散文出现的历史情形。

1992年初上海知识出版社推出了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引起海内外广泛注目。之前,《文化苦旅》的大多篇什已在上海《收获》杂志以专栏形式陆续面世,影响已较大,不过远不及成书后。出版仅三年时间,该书就重印8次,印数高达26万册。

这还不计盗版印数。此后还在继续增印。以后余秋雨又出版了另一本散文集《的碎片》,仍有洛阳纸贵的身价。由此竟出现议论纷纷的余秋雨现象。时至今日,余的散文著作已成为盗版者最青睐的猎物之一,以致于需要黑箱操作才能避免几乎是与出版的盗版之灾,余秋雨新近出版的《霜冷长河》就是一例。一种散文写作能如此洛阳纸贵,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奇观。

为何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余秋雨的一段自白:

余秋雨散文当时的备受看重、风行一时,毫无疑问主要就是这种对文化的明确标榜让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作为文化散文的支撑,余的优美文笔、浓郁抒情、丰富联想、知识评点等行文风格和文人气度方面的因素,对吸引读者显然也有密切关系。尽管后来有几个学子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风格与学识予以了激烈批判,却似乎无伤大雅,没能怎么影响大量读者。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当代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说,基本上是从余秋雨始。或者说,这种观念是在余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文化散文命题在中国当代散文界的明确化,固然与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有意为之和他在观念上的标榜分不开,但文化散文的蔚为大观、风起云涌,却不是或者说远非余一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在文化观念的变革与更新上,在文化批判的深刻和力度方面,余秋雨早期的文化散文是有相当局限的。不及大陆有的作家如巴金,尤其不及台湾那几位以抨击传统封建主义文化而著名的散文家和杂文家如柏杨、李敖、龙应台。这里应加以说明的是:我认为文化散文中应包含文化杂文。这倒不是由于杂文本在散文之内,而是对于写法自由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杂文尤其是重在文化性的它们来说,其中间地带越来越模糊,两者间的游移性很大,往往交织难分。这也正是前面说过的大散文不便细化不好细分的原因之一。

对于文化散文来说,其所以被称为文化散文,决不仅仅因为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看发绿的器物、生锈的历史。显而易见,所谓文化散文,根本还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客体的一种投注,其灵魂则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与文化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落后与进步、愚昧与智慧的巨大差异。如果说文化散文的兴盛得于群体努力(确切说是得于文化精英的群体努力),那么由此表现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和思想境界,也就有明显的不同。事实上,在我们所说的大散文出现以前的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取材于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化历史、文化陈迹、文化人事的作品很多,写具有很强文化性质的现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但具有文化穿透力者却不多,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很少,尤其是特立独行的文化思考更是凤毛麟角。从这些方面看,我们确实有些停滞不前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建国以来很多年,我们大陆是再也没有产生像当年的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林语堂这类能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和杰出散文家了。个中原因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值得推崇的。比如,被称为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就较深刻。又比如,柏杨专论中国酱缸文化的《丑陋的中国人》,李敖专论中国传统文化弊病的《传统下的独白》和《独白下的传统》,龙应台烧了一把大火的《野火集》以及她对猪圈文化的悲愤。这些作品在文化批判的深度和力度上,不仅胜过余秋雨或贾平凹的文人化的文化散文,而且也是大陆其他写过文化散文的作家难以相比的。80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风波》(注:公刘:《丑陋的风波》,《新》1988年第17期。)一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认为《丑陋的中国人》肯定是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精,但为什么继承者和发扬者却在台湾而不在大陆?面对这个虽然令人惊讶,令人忿忿不平同时令人惭愧,却又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公刘较深入地分析了原因,谈到了中国人的夜郎自大、天朝意识、报喜不报忧以及当代愚民政策等。以此来看,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一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实的制约有关。不过余秋雨后来的作品是有所改变了。李敖文化杂文的犀利众所周知。我们总觉得他有点危言耸听,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比如他在《快看〈独白下的传统〉》一文中就出语惊人:中国知识分子是中国最可耻的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夹在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上下其手。他们之中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好货,可是只占千万分之一,其他都是小人儒。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不化,守旧而顽固。(注:李敖:《独白下的传统》,第7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这话大约会使中国很多知识分子不舒服。但平心静气想想,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难道不是有过太多次群体的悲哀与集体的失败么?矫枉过正,那却是存在的。这种危言,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但我们是不是又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呢?

文化散文观念变革和思想突越的呼风唤雨,当然不限于上述作家。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兴起及其文化观念的革故鼎新,确实主要是文化精英们的所为。其显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态度,和世俗文化有明显不同。

总的来看,无论是一般的大散文还是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它们都是特殊时代或特殊环境中的文化精英们所为的产物。创作上,观念有不同,思考有深浅,水平有高低,风格有雅俗。但整体言之,它们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毫无疑问是开创了新天地,带来了新风气,给读者提供了新的认知、新的视野和新的审美感受。

〖预览〗摘 要:在我们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为了不同的学习动机而学习,而这些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家庭等。而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动机变化的成因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学习动机;远景目标;就业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因此大多数人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父母娇生惯养的日子,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在顺境中的一代,其中多数在上学期间学习较好,成为了学校和家里的双重保护对象。但是一旦离开父母,踏入大学校园后,就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周围都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群,学习成绩也是好坏相当,不再有老师和家长每天鼓励表扬的环境下,有些学生开始手足无措,甚至感到生活失去了方……【】

〖预览〗年第 期总第 期兰州学刊!!!!!!!!!!!!!!!!!!!!!!!!!!!!!!!!!!!!!!!!!!!!!!!!!!!!!!!!!!!!!!!!!!!!!!!!!!!!!!!!!!!!!!!!!!!!!!!!!!!!!!!!!!!!!!!!??教育学研究??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董嫱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作为跨世纪人才的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这就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78837b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4.html

《散文分类和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