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8-10-16 12:52: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大片区域。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变化。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中国国画还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要比受印度绘画的影响更大。但是,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未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再看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名字来自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内容是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英国诗人拜伦的《曼弗雷德》,显然受到德国文学家歌德《浮士德》影响,但作品中并没有一点德国精神,而是洋溢着英国精神。

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此,许多思想家都有过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文化,自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始终保持着多样与交融相结合的态势。

B. 中华文明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每一次碰撞,都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C. 受外来文化影响,中国绘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变化,但民族特色依然保存。

D.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排斥又息息相关,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开篇引述古代先贤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见解,目的在于引出自己的主张。

B. 选文以人类文化发展中交流的广泛性,来论证文化交流互鉴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C. 选文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前提,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有关文化交流互鉴的观点。

D. 鲁迅和拜伦的事例,旨在证明文化的交流互鉴只会使本民族的精神更加彰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缺失,人类文化的繁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B. 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能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

C. 只有讲究方法,民族文化才不会在交流互鉴中失去特色,背离自身发展的需要。

D.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中国文化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自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始终保持着多样与交融相结合的态势错误,文章第二段说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文中说的是此后,……相互交流……”,可见自上古发展至今,始终……”错误。B项,中华文明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每一次碰撞,都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有误,该信息于文无据。D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排斥又息息相关,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错误,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相互排斥一说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只会使本民族的精神更加彰显不准确,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鲁迅和拜伦的事例源自第三段,文中举出这两个事例是为了证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本选项属于对论据的分析有误。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错误,文章最后一段只是说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并没有说会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而且文章第一段说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换词语,曲解文意)(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所有”“人人),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568ed0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9.html

《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