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作者:许锡强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5年第07
(厌恶)未必(舍弃)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论语》的《季氏将伐颛臾》和李密的《陈情表》被分别编入第四册和第五册。
这样,分析《陈情表》的主题和内容,我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说的一句话: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子厌恶那些不肯直说自己想要怎样而偏要给它另找借口的人。君子厌恶另找借口,孔子本人是不是就凡事均不另找借口(想法)和(借口)就始终如一了呢?《论语选读》告诉我们:不是。阳货想见到孔子,孔子却不愿意见阳货,阳货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烤乳猪。孔子尽管不愿意却又不能不答谢,就故意在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赶过去拜谢……放眼历史,类似的例子其实很多,且就近而举三例:
1)抗战前期,张冲(字淮南)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国共谈判,同周恩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四军正副军长叶挺和项英在工作上产生分歧和矛盾,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去皖南调解。然而,当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向蒋介石请假离开重庆时,却未能获准。周恩来转而向张冲求助。张冲给他出主意,建议周恩来以回浙江绍兴老家祭祖为由,向注重孝道的蒋介石请假,然后顺道去皖南。此招果然有效,于是周恩来便有了1939春天在抗日烽火中的东南之行。(详见周恩来:《悼张淮南先生》,1941119日《新华日报》头版;另见电视连续剧《烽火千里行》和《周恩来在重庆》)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曾赴陕北采访毛泽东等人,写成名著《西行漫记》;但他1960年获准重返中国采访,却不是用记者的名义,而是用作家的名义,因为当时中美对抗,中国不允许美国记者来华采访。周恩来总理和他一见面就强调:我们不把你看成记者,而是作家,这就是我们破例的原因。我们认为你是一个作家和历史学家,绝不是记者。(斯诺:《大河彼岸》,《斯诺文集》第4卷,新华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67页)
3)高行健的文学创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国内引起争议,甚至遭到封杀。1988年德国官方文化组织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就请他以画家而非作家的名义去德国,他后来转赴法国,取得法国国籍,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王蒙:《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北京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6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358b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8.html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