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历史名人--汶上四尚书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汶上四尚书
“汶上四尚书”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汶上籍的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隆庆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郭朝宾。他们任尚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仅三十二年。王杲、路迎又是小时的同学,并且同朝为尚书。说起“小县不大四尚书”,还有一段佳话呢。原来,明万历年间,在京室神宗皇帝身边“混”出个人样儿的江西籍官员较多,也正因此,在一次聚会闲侃中,当大家侃到各地在朝中任官多少这一话题时,江西籍的一位官员得意洋洋地说了句“满朝文武半江西”上联之语,不料随后在场的汶上籍的工部尚书郭朝宾马上对出了下联:“小县不大四尚书”。引得满堂喝彩,且由此流传开来,直至如今。路迎:曾师大儒王阳明慈心一片施“善政”14831562字宾旸,郭仓乡路海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不久迁本部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被称为善政中第一人(《路氏族谱》),甚得皇帝赏识。很快由陕
1


西、湖广副使,升河南参政使、浙江按察使。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被查军官十分恐惧,有的潜逃,有的引颈受死。不料路迎并未治罪,只借此教育下属。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郭朝宾:为政持重美名扬告老还乡晚节香郭朝宾1538-1609字尚甫苑庄镇槚柏村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同督饷及河南、陕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浙江巡抚等职。万历二年(1574)升工部尚书。郭朝宾为人为政老成持重,很有才识气度,堪当大任重任。他料事准确,处事果断,对下属不苛求,不计较,所到之处,无不受人拥戴,向有美名美誉。
郭尚书在大同督饷时,一改传统运送粮草办法,杜绝亲朋、权贵请托,为国家节余运费两万两白银。
2


赴西宁安抚外族部落,以诚相见,不妄剿杀,很快促其臣服,边境得以安宁。他任顺天府尹期间,明宗室韩王府一军官,因其仆作恶被当地指挥逮捕,便夜入指挥宅邸,行凶斗殴,并杀死自己小儿诬陷指挥。郭朝宾深入访察,从速予以查明惩办。在浙江主持土特产品收购时,系统调整了收购办法和价格,稳定了市场,避免了豪富权贵从中渔利。朝中一宠臣,为表现自己,几次奏请开挖两条河道,郭朝宾经实地考察,认为开河时机未到,不加附和,不一味媚上,结果几次廷议,均以他的力谏而否决。此后,一谈起此事,人们都以“持重”二字称颂他。
郭朝宾告老还乡后,不以功高望重自居、自傲,与乡中父老兄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且发挥余热,保持晚节,尽量多做好事、行善事。在其告老而还的汶上县白石乡郭林村,至今尚有一名为半边井的水井,水质甘美出色,相传即为郭尚书当年还乡后看到众乡亲饮水困难后亲自带人开挖的。至今,在汶上还传有当年郭尚书厚待为其选择墓地的双目失明的风水先生,让之与己共享晚年的故事。郭朝宾卒年72岁,帝颁赐谕祭,派员营葬。
王杲:爱民忧国忠臣心冤死荒漠空余恨字景初,汶上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
3


士,次年授山西临汾知县。他处事慎密,知人善任,仅两年,便旗开得胜,政绩跃“山西第一”。不久,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巡视陕西茶马,正逢灾荒严重,皇帝下诏派两个宦官分别镇守兰、靖二地,王杲上疏说:“贫瘠次要边关,这灾荒年月,不宜额外设官,请别再增官派军连累百姓了吧!”忧民之心溢于言表。后历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他前往赈灾。经实地考察划算,发现原定5万两银款的粮食,远不能救灾民于水火。后请发15万两银款的粮食,及时放到灾民手中,得以活下来的灾民,不可胜计。事竣,升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嘉靖二十一年,王杲升户部尚书。他深知此职事关国计民生,于是昼夜筹划。相继改变了银钱折粮的方式,调整了食盐管理办法,没收一大批官吏贪污、受贿的赃物赃款,加倍收缴了一些富商大户多年欠缴的税金,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国家收入。嘉靖二十六年,加封太子少保。在一次审查两淮地区送交国库的盐金时,发现被主管员外余维善私匿一千,便立即据实上奏。不料,余维善反咬一口,勾结户部主事胡经、礼部给事中马锡编造谎言,对王杲大加诬陷。此时恰值皇帝因王杲延误了收求龙涎香的
4


期限而不悦,便不问青红皂白,将一生爱国忧民,忠心耿耿的他革职查办,贬往广东雷州偏远荒漠之地,不久便含冤抑郁而死。
吴岳:一身清正铸风骨百世留芳伴《望湖》吴岳,明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保定知府、卢州知府、山西副使、浙江参政、湖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贵州巡抚、进左副都御使协理院事、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操守如一,别有风骨,历代颂赞,百世流芳。
吴岳升户部郎中不久,就被派往宣府督饷。宣府为明朝重要的九边之一,兵多将广,乱事层出。时有一刁钻下属,见吴岳大权在握,以金数千相送,并诡称:“这是一点小小节余,不在账目,更无人知。”吴岳勃然大怒,斥责道:“节余银两,无不来自百姓,不劳而获,为天理所不容!”当即奏明此事,予以查处。知庐州时,一次在京口偶遇同科进士苏州知府王廷。老朋友相见,分外亲热,两人决定去金山一游。起程时,王廷见吴岳只提酒一瓶、肉一斤和菜数束。笑道:“就带这么点东西?”吴岳亦笑而答道:“这些,足够咱俩吃的了。”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马森曾赞扬说:“我平生见到的真正清廉节操之士只有两位,
5


就是吴岳和谭大初。”
知庐州府之初,他首先免去部分吏役仆从,带头去做杂役事务,以此影响下属。每年所收“数万金”官税,由于他花销有度,多有节余,将这笔钱用于兴办当地邮传等公益事业,从不染指分文。山上林木,历来只供官府使用,他感到不尽合理,毅然宣布:百姓同样有开采使用的权利!在巡抚保定等六府时,他一一记录了官府所征费用项目和百姓收支情况,发现杂税太多,百姓实在无力承受。便奏请皇帝予以裁减。结果减去“十之六七”。百姓争相传颂,呼之为“吴青天”。
隆庆元年,他以吏部左右侍郎受命考察京城职官。发现给事中胡应嘉滥用职权,大肆安插同乡私党,甚至将因过罢黜者,重新委以重任。吴岳当即奏请皇帝查处。但其奏折却遭到与胡应嘉有瓜葛的中书院的扣押。吴岳察知后,愤然向内阁府申诉道:“请阁老们查查,有没有把因过罢黜的职官,不经考察再委以重任的?我们一定不要因此而丧失国家的威信啊!”阁臣们被一身正气的吴岳所震动,立即责查了中书院,处理了胡应嘉。
其后,吴岳被委以南京礼部尚书,不久改任吏部,“抑浮薄,杜绕幸,南都缙绅惮之”。他下令印刷《会
6


约》、《礼考》等书发行社会,对官吏进行正面教育;同时认真调查总结官场弊端,进而“上疏陈六事,帝颇纳其言”。不久,委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赴京上任,途经家乡汶上县南旺,时家中仅有草房数间,无法待客,只好寄住于寺院,不料身染重病。临终前,他将子孙召到跟前,说:“我死后,不要接受皇上的抚恤,也不要接受皇上的恩赐。”死后,皇帝派员营葬,谥号介肃。
吴尚工于诗歌,诗风深沉典雅,不尚辞藻,更以炫耀自己为耻,有《望湖》诗稿一卷留传至今。吴岳的诗作中,虽然有一些拘守格律,缺乏生动,但多数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他的七言绝句大多清新自然,诗意显豁。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各具特色。律诗则音律谐和,对仗工整,述事清晰条达,状物形象鲜明,即景即情,就事议论,也都自然贴切。诗中多处运用典故,虽增加了读诗的困难,却表现出吴岳的知识渊博。同时也能看到诗人铸句炼字的工夫。他的酬答诗,有忆旧、有寄思、有言心、有劝慰,也有祝福,情真意实,隐居者的心态,年迈人的情态,都跃然纸上。特别是写给南讨倭寇、北拒鞑虏的将领们的诗,仍跳动着隐居老臣关心国事的心。而今,王、路、吴、郭四尚书各自“上演”的或爱或恨或喜或悲的人生
7


“短剧”早已落下帷幕,成为短短一段尘封的历史。但透过其人生“短剧”,我们会由衷地感到:在明王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经济凋敝的大背景下,他们怀爱民忧国之心,行利民益国之举,持清廉节俭之德,秉不避权贵之气,基本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足行河边不湿鞋”,闪耀出人性的光芒,着实难能可贵,堪为后人师表,深令我们扪心自鉴,自励自进。
打造“尚书城”,弘扬历史文化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济宁汶上县郭仓镇着力整合文物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营建“中国尚书城”,按照划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35年时间,形一带三区旅游格局。日前完成的郭仓镇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显示,该镇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整合文物名胜古迹,以105国道为轴,规划建设105国道绿色通道景观带及小汶河、莲花湖湿地植物园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以玉皇庙、举人楼、状元楼、尚书书院、尚书祠堂等文物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旅游区,以秦仓公园、孔后花园、商贸大街、金泉垂柳、购物中心、文体广场等为主题的现代景观旅游区等一带三区建成后,必将成为中国鲁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94ab3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37.html

《身边的历史名人--汶上四尚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