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发布时间:2018-07-01 20:37: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作者及工作单位

 茹效萍 河北省宣化县第二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指导思想:教育三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人的基础学力和基本素质;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理论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经验教学、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等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课标要求: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内容地位:节课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一节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一、 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生疏的地名,需要通过反复训练类来熟悉掌握。

二、 学生不能将地名及其简称与地图上的位置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导入——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讲解、游戏)——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总结回顾本节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导入本节;

讲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用地图进行演示的同时讲解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讲解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并以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认知;

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教师活动:讲解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

引导学生形象记忆,对比记忆。

预设学生行为:跟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进行思考;积极参与游戏环节;课后进行本节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动手能力、形象记忆及对比记忆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 三级行政区划

省、县、乡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特别行政区

二、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 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 教师要起引领作用

师生互动地理课堂的构建,不能离开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精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才能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例如,在上高二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节“文化景观与环境”时,教师可从学校的主体雕塑这一文化景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学校主体雕塑的文化意境是什么?由于这是学生每天都见到的景观,所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出来,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像张开的双臂,要拥抱整个地球。”“像展开的一本书,象征着知识就是力量。”教师对学生富有创意的观点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又可提出了新的问题情景,学生的探究思维被激发出来,由此,达到了真正的师生互动。

二、 及时应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教案或学案。但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回答出一些富有创意的“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相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11f952fbd64783e09122bc6.html

《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