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大丈夫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华工公选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必备)

发布时间:2015-01-07 13:33: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一、 孟子其人其书

现在人们经常把儒家学说称之谓“孔孟之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之为“至圣先师”。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发扬者和开拓者,他对儒家学说的贡献仅次于孔子,后世尊之为“亚圣”。

著名哲学家劳思光说:“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就儒学之方向讲,孔子思想对儒学有定向之作用;就理论体系讲,则孟子是建立较完整之儒学体系之哲人。故在先秦哲学家中,孟子有极为特殊之地位。中国文化精神以儒学为主流,而孟子之理论则为此一思想主流之重要基据。”(《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页11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孟子比孔子晚生百余年,正处在战国时代。孔子时代周代的制度已崩溃,所谓“礼崩乐坏”即是。战国时,天下大乱。这个时代诸侯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之间互相攻打,战争不断。国君们任用的都是些尚功利、善打仗或者喜欢纵横捭阖的人,如商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当时的知识分子即所谓“策士”,都想投机取巧,在某一诸侯国受到重用,升官发财。思想领域是“百家争鸣”,与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差不多。所谓诸子百家,就形成于此时。此时,杨朱、墨翟之言尤其流行。孔子的仁义学说处在绝续之交,处在危机之中。此时孟子有一种危机感,于是,挺身而出,以继承孔子思想为己任,与当时的其他学派展开辩论。

孟子口才很厉害,当时有“好辩”之名。晚年见道不行,退而与学生万章、公孙丑作《孟子》一书。孟子的文章如大江滔滔,如泰山严严,“宏肆博辫”,用现在的话说,非常“有大气”。既是伟大的哲学作品,也是伟大的散文作品。一个知识分子不读孟子,可谓遗憾无穷!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篇名取自该篇前几个字,具体地说,孟子七篇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七篇每一篇又分为上下。篇下分章,]全书共261章,有3万5千多字。《四书》之一,《十三经》之一。(十三经:诗、书、礼记、仪礼、周礼、易、左、公、谷三传、论、孟、孝经、尔雅。)是中华典籍中最为璀璨的名珠之一,永远光芒四射。

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学者们即比较重视孟子,东汉学者赵岐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提出道统说,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可见他认为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真正传人。此点得到后人的接受。在后代,真正能吃透孟子思想并发扬其学问者是陆象山和王阳明。

二、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现代大儒牟宗三先生(1909——1995)曾以“尽心、知性、知天”来概括孟子的整个学问。这非常深刻,非常恰当。但是对我们初说者来说,这种说法非常高深玄远,不好一下子明白。现在为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孟子学问的基本要领,我来个通俗的概括。孟子讲的学问是什么呢?答曰:“大丈夫”之学!也即如何成为大丈夫的学问。
  “大丈夫”这个词,据我所知,孟子最先使用。当然,孟子所谓的大丈夫有特定的含义,不能照现在世俗的意思来理解成大男子主义等等。《说文解字》“夫”字条下说:“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孟子的所讲的“大丈夫”则与身体条件无关,不是指“身长八尺”之人。孟子的“大丈夫”与性别也无关,不是指男性之人,不是说大男子主义就是大丈夫精神。与权势无关、与财富无关,与能说会道的才能无关,与博学多才无关,甚至与雄才大略也无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一) 居仁由义

那么孟子讲的大丈夫与什么有内在关联呢?与道德、操守、人之价值、人之尊严有关。一个人若能不失其赤子之心,坚信人之道德良知千古不灭,并在立身行事时不灭本心之良,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得志掌权时为民族国家天下尽心尽力,廉洁奉公,不得志处于贫贱地位时能抱定固穷之节,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不枉道事人,不曲学阿世;活得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道德光辉畅于四肢,睟然见于面,盎于背——这就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这种大丈夫孟子也称之为“大人”,也即孔子所讲的“君子”。他的反面当然是“小人”,“贱丈夫”。下面看看孟子自己是如何讲“大丈夫”、“大人”的。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上9)之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腾文公》下2)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12)

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33)

《孟子》书中相关言论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孟子所讲“大丈夫”,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这可谓“大丈夫”第一特点。

(二)发强刚毅

大丈夫的第二特点是“刚”——发强刚毅,壁立万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典型代表,相关言论不胜枚举: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下34)

儒家所谓“刚”有坚毅不拔的精神,但是没有盛气凌人的习气,非张狂型人格。是“克己”型的。

《论语•公冶长》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 申枨(chéng)。”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孟子的大丈夫就有这种“克己”的精神: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35)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离娄》上4)

(三)乐天知命

孟子所讲的大丈夫非常“刚毅”,但自己并不觉得活得很“累”,虽然“克己”,也不觉得活得很“苦”,而是很从容,很快乐。胸次有洒然之“乐”,这是“大丈夫”第三特点。

口之与味也,有同奢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上7)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上20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尽心》上4)

宋代大儒程颢《秋日偶成》一诗,很能表现孟子大丈夫的“乐”的境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二程集》上,页482)

台湾的傅佩荣先生有很好的解释:

程颢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都是宋代哲学家。程颢性格宽厚从容,与人无争,颇能体会大自然大不已的气象。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他的人生态度。最近心境悠闲,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一觉醒来,看看东边的窗子透着红光,原来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何不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呢?

沈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我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我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不就是「豪雄」了吗?何必一定要功成名就,或者叱奼[风云]呢?

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三、 如何修炼“大丈夫”人格

(一) 知性

孟子最伟大的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肯定性善才能明乎人禽之辨,才能确立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基础。只有确立性善,人生才有安心立命之处,才有实现最终的超越,获得生命的永恒意义。只有确立性善,人类社会才有光明之源,而不是一片漆黑。只有确立性善,人类历史才会有希望,而不是行走在死胡同。要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必修体会到人性本善的道理。

我认为能否真切得体会到人性本善,是是否真正进入儒家堂奥的试金石。荀子讲性恶,虽然也在理论上成一家之言,但确如朱子所论,失去了“大头脑”。但是要真切体会到并坚信性善,并不容易。这不是看看教材就能解决问题的。

性善说实际上不属于科学上的定理,不是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科学规律。不是通过考查古今中外的好人坏人,然后加以量化统计得来的。性善属人生方面的道理,甚至是信仰上的问题。要体会性善,眼睛不能老是向外张望,必须反求己心,谛听心灵深处的声音。看到别人受到折磨,我有一种怜悯之心;看到坏人干坏事,我有一种义愤之心;自己有时做了对不起人的时,我有一种惭愧之心;看到养育自己的父母,终日操劳,过不上安宁的日子,我有一种不安之心;看到有人虐待动物,我有一种难受之心;看到花草茂盛,鸟儿欢唱,我有一种愉悦之心;想道现实社会,有时有感世伤时的情怀,回首历史,放眼整个宇宙,有时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样的悲天悯人情怀和忧患意识。这种“怜悯之心”、“义愤之心”、“惭愧之心”、“不安之心”、“难受之心”以及“愉悦之心”、感世伤事、背天悯人情怀等等,都是性善的表现。如果我们能虚灵不昧,不麻木不仁,反复体验这种心灵感触,就会逐渐体会人性本善的道理。明代大儒王阳明说: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看见幼儿快要掉入井中那一刹那,都会动怵惕恻隐之心;看见鸟兽在颤抖哀鸣,都会有不忍之心。而且不止如此,即使看见了没有知觉的花草树木遭到了无端毁伤,也会产生怜悯不安之心。甚而至于看见顽硬的砖瓦石料被毁坏,也会有怜惜之情的。这就是良知之心,就是性善的表现。日本大儒冈田先生说:只有你体验到了人性之善才能相信性善论,就是这样的道理。

人有恶的一面,如好逸恶劳,贪财好色、嫉妒自私等等,但这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所以与禽兽区别者,不是真正的人性,是人的生物性、动物性。下面看看孟子的言论: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6)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6)
3、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11)

(二) 尚志

要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还必须有坚定、坚强的求“仁”的意志。必须拔出流俗,特立独行。追求仁义与追求名利权势不同。求后者对一己有好处,天下比比皆是,要求仁义大道,必须有不同凡俗的意志和志向。如“舍生取义”之说就是大家熟悉的,再举几段:

1、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上10。朱熹:“兴者,感动奋发之意。”)

2、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告子》上14)

3、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存其大体,或存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告上15)

孟子推崇两种人,这两种人是入道的苗子。即狂者和狷者。狂者和狷者都有偏颇,没有达到中庸,但都有真精神,真性情。最不可取的是乡愿。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尽下37)

尚志还意味着要不怕吃苦,不怕经历磨难,不怕艰难险阻。孟子曰: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膠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下15)

(三) 养气

孟子谈到过“夜气”,又谈到“浩然之气”。“夜气”是人白天诸多事务了却之后,经过夜间平静的休息,清明在躬,心灵深处萌发的道德情感。如同水静之后,浊物沉淀,更加清澈一般。心灵在夜间容易清澈,道德意识容易易萌发,这就是夜气。夜气比较微弱,可能白天应事接物多,不反思时,又不见了。如“牛山之木”一样。不使夜气放失,并扩充之,养护之,就会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并塞乎天地,成为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气——浩然之气。这样就无所畏惧,也就是“不动心”。养气同时也是养勇。这种气是由道德心灵生发出的,不是一般的大胆,更不是匹夫之勇。看孟子的原话: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其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8)

关于养“浩然之气”,孟子有一段自白: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浩气元从集义生,勿忘勿助见真精。(许孚远。《孟子家世》P292。)”,这两句诗可谓养气的简明概括。

知性即知天,体会到天命之性。既知性,又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之为立身行事之则,同时又有无所畏惧之浩然之气。堂堂正正屹立在天地之间,于是就成了“大丈夫”。其最高境界: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尽下25)

孟子曰:“。。。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尽上》13)

这就是大丈夫之极致。孟子本人就是典型的大丈夫精神的化身。坚守仁义,开导诸侯,勇担道统,有“舍我其谁”的大勇。


四、 孟子大丈夫精神的现代意义

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是中国民族最闪光的亮点,对塑造民族之魂功莫大焉。中华文化之伟大当然也表现在四大发明、诗词歌赋,音乐书法绘画、故宫长城等方面,但中华文华伟大之处,最集中地表现在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上。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是我们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永不过时。现代社会,国家一味追逐科技经济的效益,个人一味追求权势名利财富,吃喝玩乐,仁民爱物的情怀少了,道德意识淡化了,人间的温情少了,结果弊端丛生,了无生趣,岌岌可危。孟子的大丈夫人格精神对匡救这些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有其重大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e4ace3daef5ef7ba0d3c8d.html

《孟子大丈夫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华工公选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