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之《哈姆雷特》

发布时间:2014-09-12 19:32: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哈姆雷特》专题

一、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代表作:历史剧:《亨利五世》、《理查三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1597)。

艺术特色:情节生动、语言丰富、题材典型、人物个性鲜明。莎士比亚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他从民间和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内容简介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但突遭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雷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怕泄露心事,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雷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雷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雷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雷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雷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雷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精彩片段:

:(自言自语)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 终生疲於操劳,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 而不远走高飞, 飘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後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 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 像个病夫。 再之, 这些更能坏大事, 乱大谋, 使它们失去魄力。

经典台词:

1、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2、罪恶的行为总有一天会发现,虽然地上所有的泥土把它们遮掩。

3、一个人要是把生活的幸福和目的,只看作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

4、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

5、朝露一样晶莹的青春,常常会受到罡风的吹打。

6、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7、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

8、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

9、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10、多谈些实际,少弄些玄虚。

三、作品主题

(一)作品通过哈姆雷特的口,传达出16世纪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社会观和宇宙观。

1.赞美人,蔑视神。

哈姆雷特对人生和世界都抱有美好的理想,充满着对人的才能和力量的美好的信念。他说:“人是怎么一回事:理想多么崇高!能力多么无限!在形状同行动上多么敏捷而可羡!在举动上多么像天使!在体会上多么像个神!是世界上的奇迹!是万物的精英!”

2.反对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平等互爱。

哈姆雷特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不喜欢赫拉修称他为“殿下”。他对他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你朋友相称。”

3.谴责战争,同情人民的苦难。

当哈姆雷特看到挪威王的侄子出征波兰时,他说:我却亲眼看见足足有两万人马上要死。他们的死却是为了一种空想,一种虚荣,他们把坟墓看成软榻,他们为了一块土地作战。

4.尊崇理性,注重科学的求实精神。

鬼魂的话,证实了哈姆雷特对叔父的怀疑,但他没有蛮干,而是利用“戏中戏”,获得“切实的证据”后,他才下决心复仇。

(二)反封建暴君,提倡开君主制。

克劳狄斯篡权夺位,杀兄娶嫂,阴险毒辣。在他周围聚集着一群逢迎拍马,利禄熏心的小人。哈姆雷特心目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贤君主的代表,是道德君子。

(三)借古喻今。

本剧借丹麦的故事反映的实际是16世纪末英国的现实: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国家;恶人当道、阴谋成风的朝廷;奸诈残暴、荒淫奢侈的统治者。作者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斗争。

四、人物形象

(一)哈姆雷特(两个关键词)

1、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而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在全剧中始终陷于忧郁情绪之中。

相关台词:

人类,并不美好,下贱的克牢狄斯一旦爬上王位,很多人对他阿谀逢迎,如今诚实的人,一万个人中也没有一个!

,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人间,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原。

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又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友谊,也不可靠,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的私利,甘做奸王的暗探来窥视行踪;就连信誓旦旦的情人,也不自觉成为篡权者的工具。

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2、犹豫和延宕哈姆雷特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黑暗中,用敌人的手段对付敌人;但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这种思想冲突使他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

他对人生有很多哲理的思考,试图寻找生命的价值,却找不到答案。在行动时,一方面受到刺激无暇细想而匆匆走上极端,如他杀死波洛涅斯。另一方面又在最需要付诸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面。如因为犹豫错过了杀克劳狄斯机会,认为应该有正当的名分,让克的罪行得到证实并当众暴露;考虑自己的行动能否起到惩罚罪恶,重整乾坤的目的。他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相关段落:

: 现在容易动手了, 当他在祈祷时; 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 (拔出佩剑) 然後他就直接上天堂; 这就算是复了仇? 这还需三思: 一个恶徒杀了我的父亲, 而我--父亲的独子--却保送此恶徒登上天堂; 什么, 这等於是成全了他; 这不算是复仇。 ……不! 回鞘去罢, 宝剑呀, 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 当他烂醉如泥、大发雷挺、淫榻寻欢、赌博渎神、 或做其他毫无拯救可言之事时, 那时我再颠他於我的足下, 教他双脚朝天, 一条地狱般黑恶之灵魂直归阴曹府。

3、总结哈姆雷特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的自喻,他的复仇代表的是人文主义着对无情的历史和社会悲剧式的反抗。他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一系列变故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鬼魂对阴谋的揭露彻底打破了他的理想,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担负起“重振乾坤”的职责。他复仇的对象是克劳狄斯和他所代表的黑暗社会。哈姆雷特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过于内向、审慎的性格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二)其他人物

1、奥菲利娅:奥菲利娅是一个年轻纯洁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天真、善良,但她和哥哥一样屈从长辈的意旨。她热爱着哈姆雷特,同时也热爱父亲。当两者都失去时,她便发疯了。

2、克劳狄斯:表面看他是个冠冕堂皇的人物。背地里他却施展诡计,阴险毒辣。封建暴君的残忍和阴谋家的野心集于一身,代表文艺复兴新旧交替时期的所有罪恶。

3、波洛涅斯:典型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奸臣。他装得像个老胡涂爱在哈姆雷特面前讨好,献殷勤。实际上,他是个阴险凶狠的人,他出谋划策,刺探秘密。

4、雷欧提斯: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心胸狭窄,小心防范的人。对道德的观念和尺度把握地都不是很牢固,被人一挑唆一糊弄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他人的工具。

5、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他父亲和丹麦前王打赌决斗输掉了性命和领土。他在挪威边境上纠集“大批亡命之徒”准备进犯丹麦为父报仇。野心勃勃,追求荣誉,不断肯定自我,是一个乐观的行动派。与哈姆雷特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艺术特点

(一)莎士比亚善于通过紧张生动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展示人物性格。

1、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条复仇线索并行,次要情节次要矛盾推动和烘托主要情节主要矛盾。

2莎士比亚把悲剧和喜剧、庄严与诙谐有机地结合到情节发展中。

二)人物性格塑造得鲜明丰富

1、哈姆雷特了解现实,他的内心矛盾和斗争符合现实,其性格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发展的。

2、善于从人物的丰富个性表现人的社会性和人性。正反面人物都有值得肯定和否定的东西。

(三)独白和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

(四)语言的特色。

1、诗体和散文的结合。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其中还结合了散文、有韵诗句和抒情歌谣。

2、个性化的语言。如波洛涅斯废话连篇,适合他的奉承拍马,起到讽刺的作用。哈姆雷特语言生动富于变化。奥菲丽娅的语言充满抒情性。国王的语言则充满做作、伪善和虚情假意。

3、富有形象化的比喻、隐喻和双关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a4454610a6f524ccbf85a9.html

《名著阅读之《哈姆雷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