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发布时间:2015-05-12 09:3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胡适

教学目标

1.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及作品;

2.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让学生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作品叙事线索的把握。

教学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检查复习 5’

引导学生回顾: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了哪些事情来表现母亲的。

二、新授 25’

(一)简介作者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实秋先生生于北京.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曾在清华、北大等大学任教。 1949年他赴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写的《 》在港台已经再版了50多次。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作为现代散文家,梁实秋沉稳、通达、幽默的性格,酿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调,这种文调尤其切合中年人的心境。在艺术处理上,繁简、浓淡、文白、雅俗他都处理得很得体,颇具大家风度。

(二)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资料理解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完成下面作业

1下面加点的字的

有角 圆形

淘汰

敷衍

琅琅上口

删削

矫健 孑孓

2解释下列词语

惟妙惟肖:

有板有眼:

勃然大怒:

惟妙惟肖

有板有眼:

勃然大怒:

按捺不住:

眉飞色舞:

抑扬顿挫:

朴拙:

突兀矫健:

3、文章分四部分,以__________的手法刻画了形象。概括下列各部分段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以 之笔描写先生之可笑之处和可畏之处。

第三部分:(7—11)以褒扬之笔描写先生

第四部分:(12

(四)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第一二部分:

1作者为什么一开头就交代遇见老师的时间?

强调印象最深受益”“最多

2两个字有什么作用?

强调老师 ,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

3开头强调印象最深受益”“最多,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知识积累

为你打开一扇窗
   ——出“形”入“神”读散文   顾永丰
  阅读散文时的出“形”入“神”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阅读理念上的

出“形”入“神”,其次是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
  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是指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吸收”前人的精神文化遗产,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回响”和“发展”,我们更主张自主阅读、评价阅读和创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散文作品进行不断地思考与创造,这才是阅读散文的本质,是阅读的“神”。阅读散文时要学会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走近作者的创作时代,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学会与文本对话,紧扣文本探讨问题;学会与老师和同伴进行对话,既要读出共性,更要读出个性,读有所获。譬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我们就要去探究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因:1927年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作《荷塘月色》。因为不宁静,就要去寻找宁静;因为不宁静,才会沉醉于短暂的宁静之中。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所写的“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宁静,如此让人沉醉,又如何要感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是针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而言的。散文取材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空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阅读散文时若能出“形”而入“神”,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旨,从而提高阅读效率。这里重点介绍两种方法:
  “文眼”切入法。散文在形式上显得很散,但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并有极强的概括力的词语或句子,这样的词语或句子就是“文眼”。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倘若我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洞悉全文的“心灵的窗户”,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譬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北平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愁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我们在阅读时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成为“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我们在阅读时就得紧扣“清”“静”“悲凉”的文眼,去品味这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故都的秋》。

“线索”缀取法。有些散文并不存在明显的“文眼”,那就要用线索缀取的方法出“形”入“神”了。“线索”是串连文章、安排材料的“纲”,散文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的材料将是“一盘散沙”。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譬如巴金的《灯》,以“灯”为线索,写了“平房射出的灯光”“雪夜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的孤灯”“希洛点燃的火炬”“友人看见的油灯”,抓住了这一线索,联系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就能寻找并归纳出“灯”的象征含义:“精神之灯”“给人温暖的灯”“人生的导航灯”,也能弄懂“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一句的含义。再如《纪念刘和珍君》以“悲愤”的情感做线索,一头挑着的是对烈士的沉痛悼念,而另一头挑着的则是对反动政府、反动文人的无比愤怒之情,阅读时,如果把握了这根感情线索,那么即使是一些看似难懂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总之,出“形”入“神”读散文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感性阅读,弄懂文章的主旨,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卒章显志,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都应视具体文章灵活处理;第二层面就是要理性阅读,对文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认知,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

课时

一、检查复习 5’

名学生回答:文章的第一二部分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的?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运用什么样的笔调来写的?

二、新授 25’

(一)引导学生理解第部分

1浏览2——6段,思考:徐老师为什么给”“印象最深用简洁的语言分条列出。

绰号---

相貌---

笑容---

习惯---

这几段给读者的印象是:描写细腻,人物个性鲜明

2师生讨论:这一部分的描写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这是为什么?

作者总的印象是收益最多至今不能忘怀

。如吸鼻涕有板有眼有节奏

3、这一部分运用什么方法写国文老师的?

通过人物的外貌、服饰、动作、语言刻画人物。

。如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等。

。如鼻孔里常常地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比喻。如

4、作者用什么语调写?有什么作用?

的语调写。如:

幽默的夸张。如鼻孔里常常地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用反语调侃。如有板有眼有节奏警句很多等。

作用:

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

欲扬先抑,反向衬托,用外在的 丑反衬内在的美,反衬人物是一个素养、人品极高的老师。

引导学生理解第三部分

1、第七节居然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受益最多有什么作用?

居然 的意思。受益最多既照应开头,又

2、浏览8 ——11段,思考:受益最多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

——新旧兼收,开通的榜样,提高兴趣。

——一字不苟,宣泄意义,抑扬顿挫。

——大勾大抹,见出工夫,虎虎生气。

写作文 ——

徐老师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位有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引导学生理解第部分

1为什么怅惘

因为一直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

2又为什么敬慕

因为先生出众的才华和

3用一句话概括徐先生:

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抓住特征 描写细腻 语言幽默

似贬实褒 欲扬先抑 首尾呼应

三、课堂作业 15’

1朗读课文的精彩片断。

250100字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必做题

3、自读第14页《把栏杆拍遍》,思考:文章表现怎样的主题?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在那里?(选做题)

知识积累 (散文阅读指导):

“悟”里看花
   ——入“情”入“理”读散文   金友珍
  花是用来赏的,散文是用来“品”的,要“品”出散文的“味”来,必须用心来“悟”,有所“悟”才能有所得。姜夔说:“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矣。”“悟”散文,就是要品出其中的“余味”“余意”来。“悟”应该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感悟自然。散文里的“自然”是作者眼中的自然,因此它不仅是天地风云、江海湖泊,更多的则是作家对自然的认识与思考。比如:李健吾在雨中登临泰山的时候把令人扫兴的“雨”写得雨趣十足,感悟到“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因而他“意兴盎然”;余光中在淅淅沥沥的“冷雨”中,听到的是浓浓的乡愁,因而“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尽管时代在变,地点在变,但思归之心不变;季羡林的“荷塘”自有独特的“清韵”,他看到的已经不是一般人所看到的荷花了,而是一种“无法抗御”的生命的力量,所以,在冬天到来荷叶凋零之际,他却“为我的‘季荷’祝福”。我们读散文,不仅要读作家笔下的自然,也要读作者心中的自然,更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悟自然。比如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个文中多次提到的废园子,苍凉、萧条、颓废、落寞,但他愿意去那个园子,与其说是消磨时光,还不如说他是去“读”自然,他静静地呆在那里,想他的灾难,想他的生活。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升空的“瓢虫”、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在这些细致的描绘中,我们看到的先是作者的无聊,继而是思考,最后是发现。他抛开了小虫小草们的渺小,看到了自然界伟大的场面,这是史铁生对自然的感悟,他终于在经历的许多磨难之后让自己的生命拥有了阳光。当我们阅读这样的作品时,我们的心也为之感动。那“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那群高歌的“雨燕”、那“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同样也引起我们的思索:如果我就是史铁生,面对眼前的荒废的园子,会看到什么呢?我又将如何面对这园子般荒芜的人生呢?用这样的眼光来看阅读,我们就很容

易找到品读文章的最佳方法。
  第二层次是感悟生活。散文取材于生活,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却远远高于生活,我们阅读散文时就要有关照生活的理念和眼光。比如,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是作者对山与小屋的理解,也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山包容了小屋,小屋点缀了山,作者由此感悟到,要得到快乐就必须“乐观”地看待生活。但乐观是有前提的,你至少要像那小屋,能够点缀周围的美景,必须对生活的这个世界作出一份贡献。因为要想从这个世界获得快乐,就必须融入其中,付出了才能去索取,否则不能叫乐观。所以我们不必觉得自己太渺小,也不必为不如意的事整日唉声叹气,换个角度去看,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即使是受挫和困难也将成为一道风景,也能成为“通向幸福的阶梯”。读孙犁的《亡人逸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对已经逝去的爱人的怀念与歉疚。当作者回忆着站在板凳上那“用力盯我一眼”的神情,还有那“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的情形,特别是临终前的那“一丝幸福的笑容”,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幸福是来之不易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平凡的拥有之中,珍惜眼前的幸福吧。再比如2006年北京卷选文,肖融的《给“书虫”当夫人》,描写的似乎是些不气眼的家常生活,但把“先生”幽默、风趣且富于书卷气的“书虫”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关怀、理解与尊重对于生活与事业的重要性。
  第三层次是感悟哲理。品味散文的哲理实际就是赋予散文应有的生命,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调整自己思维视角,细心捕捉作者在散文中传达的“理”。比如,阅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我们不妨去仔细品味文章对泰山的水、松、石、雾的描写,我们发现,这些景物在“雨”中是如此的和谐与统一,这是作者的哲理思考;再如贾平凹的《丑石》,借丑石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美,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还有鲁迅的《风筝》写得痛心疾首,对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进行了严格地自我批判,含有深刻的哲理;最值得回味的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他给我们形象地展现了瞬间与永恒,伟大与渺小,自然与社会,存在与虚无的辩证统一。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也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那么我们会发现散文的世界其实很大、很深。比如2006年江苏卷选文,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这里简直是个哲理的王国:烟雨、老牛、犁,代表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它将何去何从?“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烟雨、老牛、白鹭,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图画,这里融合着大与小、静与动、黑与白、持重与轻盈、墩实与机巧、憨厚与灵慧的辨证统一。人是自然的一员,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呢?这是作者的思考,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作者陷入了重重迷茫之中,他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那我们呢?我们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散文是文学王国里的奇葩,如果你只是对散文进行剖析肢解,那无异于撕碎一朵朵可人的玫瑰。如果你只是停留于对文本的欣赏,而不去思索,不去感悟,那么散文就失去了她应有的生命与魅力。我们不仅要徜徉在这花的海洋,更要用我们的心智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感悟哲理,去享受散文带给我们的美的启迪,去感受心灵的震撼和哲学意蕴。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7dfa57195f312b3169a5e7.html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