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_2020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威海市规划局
2005.11
.





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两个十年成就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那么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加快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山东半岛东部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教育科研基地、旅游度假地修造船基地是威海市建设的重点。规划借助日韩经济向山东半岛大规模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立足传统工业、特色渔业、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基础优势,争取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威海市加工制造、教育科研、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度假等产业均衡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威海的环境资源优势已经初步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但由于经济和城市加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本次规划在合理安排威海长远发展框架的同时,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营建作为重要规划内容,在城市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中,给予重点解决。




. .
.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4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 第五章 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9 第六章 城乡协调发展规划……………………………………………………………13 第七章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15 第八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6 第九章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8 第十章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20 第十一章 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22 第十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3 第十三章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4 第十四章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28 第十五章 市区岸线利用规划…………………………………………………………30 第十六章 给水工程规划………………………………………………………………31 第十七章 排水工程规划………………………………………………………………32 第十八章 电力工程规划………………………………………………………………33 第十九章 通信工程规划………………………………………………………………34 第二十章 燃气工程规划………………………………………………………………34 第二十一章 供热工程规划……………………………………………………………35 第二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36 . .
.
第二十三章 环境卫生规划……………………………………………………………37 第二十四章 城市消防规划……………………………………………………………38 第二十五章 城市防洪、防潮规划……………………………………………………39 第二十六章 城市抗震规划……………………………………………………………40 第二十七章 城市人防规划……………………………………………………………41 第二十八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41 第二十九章 城市远景规划设想………………………………………………………43 第三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45 第三十一章 附则………………………………………………………………………46
附表1 威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46 附表2 威海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表………………………………………………47 附表3 威海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47 附表4 市域海岸带重点管制区强制性管制导则表…………………………………48 附表5 规划城市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4-2020年)…………………52 附表6 威海城区规划道路综合指标表(2020年)…………………………………52 附表7 威海城区主要文化设施规划一览表…………………………………………52 附表8 威海城区主要医疗设施规划一览表…………………………………………53 附表9 威海城区主要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54 附表10 威海市区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54 附表11 威海市区文物保护单位规划一览表 ………………………………………55 附表12 威海市区海岸线利用规划一览表(不含岛屿岸线和泻湖内海岸线)… 57 附表13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图纸目录 …………………………57 附录1: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强制性内容…………………………59 附录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名词解释……………………………59
. .
.







. .
称: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委托方(甲方):威海市规划局
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城规编第(021001

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 11



.

. .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管所长:
蔡立力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
(高级城市规划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
(高级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 (助理城市规划师) 马克尼 (助理城市规划师) 崔宝义 (助理城市规划师) (工程师) 金晓哲 (博士)
王忠杰 (城市规划师) 司马文卉 吴晶一 陈小明

威海市主要参加人员:
刘茂德 (副市长) 李延茂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政府秘书、科长) 房德阳 (市建委主任) 隋永华 (市规划局局长) 刘玉文 (市规划局副局长) 兰鹏燕 (市规划局副局长) 徐东晖 (市规划局副局长) 都剑光 (规划科科长)
陈福旭 (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王昌勇 (注册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张启明 (注册规划师)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威海市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 第二条 修编指导思想
1.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海滨生态及自然资源保护;
2.从“五统筹”的高度考虑城市长远发展,努力寻求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3.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 4.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第三条 修编工作重点
1.建立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框架; 2.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调整、完善现状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第四条 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法规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规[1988]16号)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等有关文件; 6.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征求对《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意见的函; 7《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8《威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山东省海岸带规划》 第五条 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的直接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市域,包括环翠区、荣成市、文登市和乳山市,总面积为569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为环翠区行政范围〔包括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区”)和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区”,总面积769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期限
. .
.
期:2004年—2010年; 期:2011年—2020年; 景:2020年以后。
第七条 在规划区范围内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 本规划自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威海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条 城市发展总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威海“建设世界级精品城市”的指示要求,实施城市化战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威海”;以环境优势和科研实力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及现代海洋产业,进一步壮大威海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富裕威海”;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以“福文化”为主线,建设具有海湾特色的休闲度假基地,构建“魅力威海”;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人居威海” 第十条 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0年前,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同时确立威文荣组合型城市的基本框架;第三阶段,到2050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威文荣组合型城市结构形态较为完整。
第十一条 经济发展策略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 坚持经济发展方向。依托环境、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高威海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 .
.
(3 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35%左右,第一产业比重降到5%以下。 第十二条 社会发展策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威海”,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水平。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十三条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积极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及胶东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主动接轨周边城市,借青兴威,突出特色,互动双赢。加快与青岛的对接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对接强调优势互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形成错位竞争之势;其次,坚持交通先导原则,加强与青岛的交通对接,缩短时空距离;最后,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强调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优化,形成青、威共同快速发展的有利格局。 2.烟威一体化发展
借助烟台发展崛起之势和烟威紧临的空间条件,通过以交通为首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布局的控制和引导,合理确定威海市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整合烟威二市之间的各类资源,为烟威一体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十四条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市域战略转移。逐步改变目前单中心的空间格局,加强高区、经区及东部崮山-泊于新区的建设,中心城与各组团相协调,构筑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2.逐步疏解旧城的部分职能,缓解旧城交通压力。
3.村镇重新整合。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步伐,整合村镇,推进撤镇并镇、迁村进镇,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
4.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市域5698平方公里采取“两带、两线、五极”的产业空间. .
.
布局结构。
1)两带:一是滨海现代旅游、科研教育、生活居住及海洋产业带。二是桃威铁路西侧的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带。
2)两线:青威高速沿线和市区—荣成—石岛沿线两条发展轴线,主要作为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载体。
3)五极:分别为威海市区、文登、荣成、乳山及石岛管理区。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十五条 城市性质
人居精品海湾城市。 第十六条 城市职能
1. 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2. 国际性海滨旅游度假地; 3.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组成部分; 4. 区域性教育科研中心; 5. 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6. 市域服务业中心城市; 7. 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 第十七条 人口规模
1.现状人口规模
现状城市建成区总人口8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27万人,暂住人口29.73万人。 2.规划人口规模
规划城市建成区近期2010年规划人口为10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130人,远景2020年以后人口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基础设施按照170万人预留。 第十八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1.现状(2004年) 91.24平方公里; 2.近期(2010年) 125.00平方公里; 3.远期(2020年) 141.50平方公里;
. .
.
4.远景(2020年以后) 小于195.00平方公里。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九条 市域总人口
1.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33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60万人左右; 2.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45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为150万人左右。 第二十条 市域城市化水平
1.近期:2010年达到65%左右; 2.远期:2020年达到75%左右。 第二十一条 城市化发展推进措施
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2. 合理进行村庄合并,以空间集聚促进城镇化; 3. 推进政策制度改革,降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门槛。 第二十二条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详见附表2
第二十三条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威海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为四级: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城镇。详见附表3 第二十四条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威海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A”字形格局,包括:“一个主中心,四个副中心、三条发展带、十三个重点镇”
1. 一个主中心:威海城区为带动全市发展的主中心。
2.四个副中心:文登、荣成、乳山和石岛为带动全市发展的四个副中心。 3. 三条发展轴
三条发展轴以威海城区为顶点,文登、荣成城区为两腰,乳山、石岛为基点,构成A”字型结构。
发展轴一:位于“A”字型的左边。依托青威公路和桃威铁路,形成威海城区-文登-乳山发展轴带。其主要功能是沟通市域内威海城区-文登-乳山一线的内陆地区的. .
.
经济联系,并成为威海强化与烟台、青岛两地的经济联系的重要依托。
发展轴二:位于“A”字型的右边。依托201301省道和威石公路,形成威海城区-荣成-石岛发展轴带。其主要功能是沟通市域内威海城区-荣成-石岛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
发展轴三:位于“A”字型的中边。依托国道309、省道304,形成文登-荣成发展轴带。其主要功能是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扩散。
规划加强威、文、荣的协调发展。三市通过用地、交通、生态及环境保护、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协作,形成联合发展的态势,在保持行政独立的条件下,以协调发展形成组合城市的基本架构。
4. 十三个重点中心镇
规划宋村镇、俚岛镇、南黄镇、苘山镇、成山镇、葛家镇、泽库镇、大水泊镇、下初镇、白沙滩镇、泊于镇、初村镇、虎山镇为重点中心镇。 第二十五条 市域生态功能分区
威海市域划分为三类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滨海丘陵区、内陆低山丘陵区、近海海域和主要岛屿区。
第二十六条 建立市域生态环境控制区
市域生态环境控制区包括全市所有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海滨保护性湿地等。
生态环境控制区保护要点:①严格限制城乡居民的建设活动。规划区范围内的生态区,应当制定保护控制专项规划。②生态环境控制区应与城乡建设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之间建立安全防护屏障,保持足够宽度的安全防护距离。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分级控制与分类管理。④加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学研究,针对重要生态环境控制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的专项规划。 第二十七条 重点地区保护
1.河流源头、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
1)加强市域内母猪河、沽河、乳山河、黄垒河等主要河流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河流两侧50400的范围划定为生态绿地建设区。城市建成区内河流两侧2060米的范围,划为沿河景观绿带。
2)加强米山水库、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后龙河水库、湾头水库、龙角山水. .
.
库等地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保护,总面积411.43平方公里。
3)严格保护市区崮山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通过严格控制温泉镇新增建设用地、加快温泉镇的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避免增加污染点,确保崮山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平衡。 2.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
严格保护威海市域内共12个自然保护区和10处森林公园。 3.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昆嵛山生态功能保护区。 第二十八条 市域脆弱资源保护
市域脆弱资源共包括六部分:山林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重要水源汇水保护区、沙滩保护区、礁石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并根据脆弱资源的分布将威海市域划定为高敏感区、敏感区和非敏感区三类区域。
应严格限制高敏感区内城乡居民的建设活动,与城乡建设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之间建立安全防护屏障,保持足够宽度的安全防护距离,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分级控制与分类管理。
第二十九条 划定市域战略储备区
市域战略储备区主要包括部分海岸带(海岸带中除了生态环境控制区、必须的旅游发展用地、必须的港口和城镇发展用地之外的部分)、修造船及港口周边预留用地、大型产业预留用地和重点项目规划控制预留地区。
1.市域战略储备区具体分布:①预留逍遥港远景组合型城市行政中心发展地区。②预留皂北咀、俚岛、石岛、古龙咀四个大型修造船发展地区。③结合《威海市港口发展总体规划》,预留港口及相关产业发展用地。④预留崮山-泊于、大水泊、镆铘岛-宁津三处大型产业项目发展区。⑤结合威海温泉、游船等特色旅游项目,预留海滨与内陆旅游发展用地。
2.市域战略储备区发展要点:①严格控制海岸带建设用地的供应,避免城镇用地沿海岸带的无序蔓延,避免对海岸带的建设性破坏。②港口周围禁止建设与港口功能无直接联系的大型永久性建筑,避免城市发展向港口周围蔓延。③严禁与修造船产业无关的大型永久性建筑侵占修造船产业预留控制区,避免城市发展向产业预留控制区周围蔓延。④尽快根据《威海市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出台相关政策,科学利用和保护好全市滨海岸线。 第三十条 市域海岸带禁止开发地区
1.海岸带建设退缩线向海一侧的区域;
. .
.
2.潮间带,重要河口、泻湖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敏感区; 3.重要海岸带旅游及景观资源保护区;
4.海岸带范围内沿主要河流两侧100-200米范围内的区域,该区域应设置河滨生态缓冲区。
第三十一条 重点管制区强制性管制
本次规划在威海市域海岸带中共划定16个重点管制区。详见附表4 第三十二条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市域水资源量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8亿立方米。全市现状50%75%9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518004450035900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00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5.28亿立方米。
2)需水量预测
20102020年相应保证率的需水量为6117671691万立方米。 3)市域范围内规划工程条件下水资源供需平衡
市域范围内规划可用水资源量50%75%9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651005630046000万立方米。
规划期末可供水量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分别缺水0.661.542.57亿立方米。 4)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南水北调东线胶东供水工程2010年、2020年分别向威海市调水5000万、1亿立方/年的水量;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海水利用与海水淡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产业。
2.电力工程规划
1威海市最大用电负荷预测:2005年、2010年分别为94.6万千瓦、157万千瓦,2020年为278万千瓦。
2500kV电网规划
近期华能威海电厂三期扩建完成,投产机组2×1000MW;新建500kV变电站,拟选在文登市区域,建设规模2×750MVA,建设一回至烟台500kV变电站500kV输电线路,远期考虑从海阳核电站架设一回500kV输电线路。
3220kV电网规划
. .
.
威海市区电网:威海市区最终由220kV凤林、涝台、环翠、张村东、科技新城、崮山新城、草庙子等站供电,华能威海电厂作为网内主供电源。对新建220kV环翠站和崮山新城站,由华能威海电厂新增二回220kV线路。
地区电网:建设500kV变电站至石岛站220kV线路。
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文登站改造增容;新建220kV环翠变电站,设计规模2×180MVA石岛站增容1×150MVA,石岛――500kV文登站输电工程;220kV崮山新城输变电工程,设计规模3×150MVA;泽头输变电工程,设计规模3×150MVA;华能威海风力发电厂、乳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昆嵛山抽水蓄能电站和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一期工程。 远期建设项目:需新建220kV汪疃输变电工程、220kV科技新城输变电工程、220kV银滩输变电工程、220kV龙须输变电工程,增加150MVA主变12,每个县至少拥有两座220kV变电站,对环翠、崮山、泽头变电站进行增容扩建。

第五章 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

第三十三条 城市用地拓展原则
1. 坚持可持续发展;
2. 用地拓展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3. 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 4. 寻求市域共同繁荣;
5. 坚持集约高效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6. 突出威海“山、海、城”景观风貌特色;
7.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三十四条 城市用地重点发展方向
1.重点发展南部新区(草庙子),初步实现威海城区和文登的空间对接; 2.科学规划东部崮山-泊于地区,谨慎发展,逐步推进;
3.合理发展西部双岛地区,初步构建环境优美的科教新区,加强城市近郊区海滨资源的保护与预留。
第三十五条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
近期:加强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和开发区的土地盘整,着手南部草庙子园区建设,. .
.
满足大型项目搬迁落户需要。双岛、崮山及泊于等地区应以土地控制为主,适度发展。
中期:大规模开发南部草庙子地区,在保护海滨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双岛湖,伺机发展东部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个别岸段的修造船业。
远期:大力发展东部港口与修造船基地。针对全国和东北亚国际旅游度假市场需要,开展东部海滨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强海滨地区环境资源保护。
第三十六条 威海市区用地布局结构:“一线、多核、多组团”的带型城市结构。
“一线”——总长132.9公里的威海市区海岸线,规划将海岸线划分为城市禁建区和城市建设区两类区域执行管制,严格保护海滨地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海岸资源,产业发展以旅游度假业为主。
“多核”——规划区内总面积共356.3平方公里、数量达46座的大小山体绿核。 “多组团”——威海城区“一主五片”的多组团城市结构模式。“一主”:威海主城区;“五片”:张村、双岛科教新区、羊亭、东部崮山-泊于新区、南部新区(草庙子) 第三十七条 各组团职能
1.威海主城中区(环翠中心区):包括旅游,人居,文化,行政办公和商业服务、金融等六大职能。
2.威海主城西区(高区)职能包括文教科研、科技研发、高技术工业、一类工业、旅游、居住等。
3.威海主城南区(经区):职能包括普通工业、居住等。
4.东部崮山-泊于新区:职能包括威海临港工业与修造船业基地、行政办公、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等。
5. 南部新区(草庙子):威海新的制造业基地,以大型、集中工业为主要职能,威海-文登城市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6.双岛湾科教新区:职能包括生态化海滨旅游度假、教育科研、高科技研发等。 7.张村发展片区:职能包括高科技工业及居住、商贸、旅游度假等。 8.羊亭发展片区:职能包括工业、居住等。 第三十八条 各组团空间与用地布局
1.威海主城中区(环翠中心区):近期加强土地盘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控制人口密度;严格控制中心区普通住宅开发,加强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及行政办公等公共设施建设。
2.威海主城西区(高区):加强海滨环境保护,建设威海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加. .
.
强区内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居住和商业、文化等生活用地的比例,变单一的产业开发区为具有较强复合功能的城市中心区。
3.威海主城南区(经区):进行土地的二次开发,搬迁区内大型污染工业企业;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居住、商业、文化等生活用地比例;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海滨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
4.东部崮山-泊于新区:崮山临港工业区东南侧布置五渚河居住生活区。泊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行政办公、旅游度假、体育休闲等功能发展的需要。限制炼油、石化、钢铁等高耗能、大用水、重污染企业在此布局。
5. 南部新区(草庙子):规划大规模工业园区,加强城市快速路建设,与苘山产业布局统一协调发展。规划工业组团附属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充分利用郭格庄水库及正棋山山地布置绿地,远景发展成为以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兼顾城市综合功能的威海南部城区。
6.双岛湾科教新区:规划在泻湖西部、南部、东部分别布置高科技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远期发展成为威海西部科教新区,并力争成为区域重要教育科研基地。规划双岛湖分为科教区和泻湖环境区两部分,保留泻湖湿地面积约500公顷,在滨水沿岸预留40300米宽度不等的公共绿化景观带。
7.张村发展片区:提高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和科技水平,形成城区西部环境优美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加强双岛林场、里口山森林公园、海滨沙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和商贸服务区。规划在组团北部布置主城区与城市外围组团间的大规模生态隔离带,避免城市无序延绵发展。
8.羊亭发展片区:规划东区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新区,西区为威海市重点发展的经济适用房片区,充分利用现有山体和水系营造城市环境景观,避免城市建设对双岛泻湖和里口山的环境破坏。 第三十九条 重点地区规划
1. 威海湾:进一步清除或降低威海湾海域养殖密度,改善水质;加强海滨公共开放空间营建;搬迁普通客运码头与滚装船码头,原址建设成为能够满足国际邮船停泊的旅游码头。
2. 金线顶地区:搬迁威海船厂及工业企业,改建为滨海亲水区和威海湾东南重要观景点。
3. 刘公岛: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海岛自然生态环境、海滨资源的保护整治,提. .
.
升整体文化品质和形象。严格控制岛内开发建设,规划期内不再增加新的建设用地。
4. 商业中心区:保留环翠商业区为传统商业中心,以中小型超市、沿街商铺为主要商业形式。在南部城区规划新商业中心,以现代化大型多功能超市为主要商业形式。
5. 小石岛:搬迁现有工业企业,建设小石岛度假区;严格保护海滨礁石资源,搬迁小石岛渔码头并调整为旅游码头。
6. 环翠楼公园:加强环翠楼山体保护,逐步拆除南北两侧居住建筑,迁出西部工业厂房,将公园占地面积由现状20.3公顷扩大到60.3公顷。加强公园环境和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质。
7.合庆海滨:远期建设为海滨观景公园。
8. 里口山:规划环山快速路以内为里口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严格保护里口山山体植被,逐步搬迁快速路内侧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仅保留现状村镇必需用地。
9.米山水库水源地:严格控制水库周边界石、汪疃等村镇的建设活动,禁止在水库汇水区内新建任何可能产生污染的生产项目。严格控制水源地汇水区范围内村庄建设,杜绝新的污染源,完善排污设施,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建设,确保崮山水库水质符合其功能水质标准。 10.崮山水库与温泉镇区:搬迁或转产温泉镇现有污染工业,镇区逐步向功能结构均衡的综合城区过渡。杜绝新的污染源,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水库水质符合其功能水质标准。 11.北部沿海观光度假区:整合区内海滨资源,加强棉花山等山体保护,合理有效进行旅游开发。严格控制该区内开发建设,加强现状建筑景观风貌控制引导,规划期内不再增加新的建设用地。 12.泊于海滨地区:合理规划,慎重开发。近期应加强海滨和山体资源的保护,逐步搬迁潮间带内养殖和滨海工业企业,土地开发以不破坏地形地貌和海滨环境为基本原则;远期建设成为威、文、荣组合型城市的行政中心、区域性体育中心、旅游度假和科技信息中心。
第四十条 老城区(环翠中心城区)改造
1. 老城区功能主要包括传统商业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人居环境优良的高品质城区。
2.老城区改建应致力于改善环境、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环境品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等。
. .
.

第六章 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第四十一条 城乡协调发展策略
1.节约土地资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优化城乡环境,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城乡差别,提高乡村发展竞争力; 3.加强城乡间经济联系,增强城市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4. 改善城乡结合地区环境,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5.加强郊区的管理力度,推行科学发展观;
6.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避免脆弱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 第四十二条 城乡用地协调发展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维护农民利益;
2.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实施“以乡支城”的用地策略; 3.加强村镇用地规划管理。
第四十三条 规划期末共有1589.99公顷的村镇用地并入城市建设用地。重点加强“城中村”改造,规划期末基本完成城区769.4公顷“城中村”的改造。
第四十四条 调整市区城乡行政区划。张村、羊亭、温泉、崮山、草庙子等五镇撤镇并入城区。桥头、泊于、初村、孙家疃等镇工业应尽可能通过土地调换、税收转移等方式,向张村、羊亭、草庙子等三镇集中发展。
第四十五条 威海市区各镇近期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1.孙家疃镇——旅游度假、风景旅游; 2.张村镇——高科技工业、居住及旅游度假; 3.羊亭镇——工业、居住; 4.初村镇——文教科研、旅游房产; 5.温泉镇——居住、商业服务;
6.崮山镇——港口、电业、港后工业、造船、物流; 7.泊于镇——风景旅游、旅游度假房产; 8.桥头镇——居住、无污染工业;
. .
.
9.草庙子镇——工业、物流业。 第四十六条 集中发展的村镇建设模式
适当迁村并点,西部主要加强初村镇中心村建设;东部加强碑鲁村、方吉村等中心村建设;南部草庙子地区合并搬迁工业区边缘、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以及水系绿化带内的村庄,另于镇区选址建设重点中心村。
第四十七条 东部崮山-泊于新区用地控制与预留
该区域的发展应以与城市社会经济形势和空间需求相协调,伺机而动,分期实施,逐步推进。近期应逐步搬迁自然村至周边中心村,加强用地控制与空间预留,加强环境整治和设施建设,杜绝普通加工制造业及大型重化工业,满足行政办公、旅游度假、体育休闲等设施布局要求。 第四十八条 基础设施协调建设
近期重点完善南部草庙子地区基础设施,加强对外道路交通建设;东部泊于以环境保护和市政设施建设为主,加强环海路道路两侧绿化植被建设;加强“城中村”市政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完善工作;东西两侧初村和桥头镇重点建设新村基础设施。 第四十九条 设立城市禁建区
规划共设立四类城市禁建区。
1)海滨禁建区:规划共划定海滨禁建区3316.1公顷,禁建区海岸线65.1公里。禁建区内严格保护海岸生态环境,禁止一切城市建设活动。
2)山林地禁建区:规划威海市区内总面积共21969.2公顷的山体林地为禁建区。禁止城镇建设、开山采石、破坏植被。重点保护里口山、正棋山、棉花山等主要山体,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3)水源地保护区:设立米山水库、崮山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制度,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内进行城市建设,杜绝污染源,河流及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
4)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禁止城市建设违法侵占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五十条 城乡环境改善
加强村镇工业发展的控制,逐步清除有碍海滨生态和景观环境的沿海养殖业、小工业;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指数保持在50点以下。
. .
.
第七章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十一条 公路交通
1.对外交通:构筑以高速公路、高等级省道为主骨架的威海市对外交通公路网络:向西通往烟台为烟威高速公路和省道S301线、S302线;向东通往成山头方向为环海路、成大线(省道S302线);向南以青威高速为主线的三条快速路,分别引自城市环山快速路、青岛路、威海新港区,并向南延伸与市域快速路网相连。
2.组合城市交通:加强组合型城市路网的衔接,快速路之间以互通式立体交通相联系。近期重点建设内环快速路、疏港路及各类立体交通设施。
3.交通枢纽:完善威海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和站场设施,加快枢纽客运站建设,近期重点建设威海汽车西站、威海汽车站二期工程。远期预留威海南站(草庙子)、威海东站(泊于新区)的用地。
4.近期重点建设“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两横”为向西通往烟台的烟威高速公路和荣成至烟台的荣莱高速公路,“一纵”为向南通往青岛的青威高速公路。 第五十二条 铁路与轨道交通
1.规划桃威铁路市区段改变原有线形,温泉镇以南段铁路裁弯取直,变单线为电气化复线。市区货运能力增至5000万吨/年。至2020年市域货运量将达到一亿吨。
2.在草庙子镇西侧规划大型客货运站,将现状威海城区货运站搬迁至此,并在新站周边布置威海大型批发商贸市场。
3.延长现有疏港铁路,沿海岸线向东延伸,穿过华能电厂灰坝、油码头,采用局部地段填海造地的方式最终进入深水码头区,规划增设疏港铁路货运站点。预留荣成-石岛港(镆铘岛)铁路专用线。
4.加快国铁荣烟线的建设。预留烟台-草庙子-荣成-石岛线路,用地以绿化形式预留控制,并协调草庙子客货运站统一布置。
5.适时建设“青岛-烟台-威海”城际铁路,预留初村-羊亭-经区-草庙子-荣成轨道线路用地。 第五十三条 港口
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威海新港、石岛港(镆铘岛)两大港区。
1.威海新港重点建设威海港三期、四期工程,主要发展客货、散货运输(整合华. .
.
能电厂煤码头,变为市域煤炭专用码头),开辟两条以上直航日本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韩国海运航线的班次,打造海上物流中心。2020年,新港区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建设皂北咀深水码头,以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等液体运输为主。至2020年,吞吐量达70008000万吨;预留皂北咀其余深水码头岸线及港口发展用地。
2.石岛港(镆铘岛)以石油储运、运输为主,远期镆铘岛深水港的吞吐能力达到一亿吨/年。近期加强周边发展预留用地的控制。 第五十四条 机场
预留空港发展用地及机场净空控制区,机场跑道由2600米向南延长至3600米,宽度扩至600800米。近期重点建设威海机场二期改造工程,尽早开通威海至日本、香港及东南亚的周末航线,努力开辟新的国内航线,力争成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

第八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五十五条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策略:明确道路职能,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完善城市路网;限制摩托车发展,实行公交优先原则;加强市内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各类道路交通设施衔接,形成快速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
第五十六条 规划城市道路分为4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规划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总长为709.6公里,密度为4.83公里/平方公里。远期城市组团间通过快速路、主干路两大体系衔接,远景增加轨道交通联系。 第五十七条 快速路
规划城市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为3560米。 1.环山快速路共设13处立交与城市主要干路连接。
2.南北向快速路共4条,依次为3号快速路、青岛路-青威高速路、疏港路、机场快速路(威石路)
3.东西向快速路共4条,依次为烟威高速-环山快速路、齐鲁大道-S302S201S303
第五十八条 主干路
规划城市主干道红线控制宽度为3560米,总长约80.2公里,道路密度为2.17公里/平方公里。
. .
.
第五十九条 次干路
规划城市主干道红线控制宽度为2530米,总长约310.4公里,道路密度为2.11公里/平方公里。
第六十条 城市主要交叉口
1.平面交叉口
主次干道交叉口尽量渠化设计,增加进出车道。 2.立体交叉口
规划立体交叉口33处,每处占地约46公顷;规划跨线交叉口17处。 第六十一条 客运枢纽站
规划安排4个客运枢纽站,分别为:扩建南部城区威海汽车客运新站,占地4.3顷;规划西部城区客运站布置于火炬路南侧,占地1.5公顷;在张村镇环翠路与黄河路结合处布置张村汽车客运站,占地1.6公顷;规划布置羊亭客运站,占地1.4公顷。 第六十二条 城市停车泊位
威海城区大型公共设施停车按照1平方米建筑面积/人的标准配置。
规划布置主要社会公共停车场14处(分别位于大操场、小轮码头、海滨公园、政府东侧、体育中心、火炬广场、国际浴场、侨乡广场、空中客车、威海公园、会展中心、火车站、新世纪广场、草庙子客货站)鼓励在公共中心和居住区建设多层停车库(楼)居住区达到户均0.51.2个停车位,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可适当提高停车实施标准。 第六十三条 公共交通
1.发展目标
规划公交线路覆盖全部城市主干道。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等主要出入口50米范围内应设置公交车站。
2.公交专用道
规划设置青岛路、海滨路、世昌大道、文化路、沈阳路、蓬莱路、科技路等多条城市主干路公交专用车道。
3.公共汽车车辆预测
2020年城市总人口发展到130万人,公交车总量将达到2300辆左右。 4.公交保养场
采取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的模式布置车辆保养场。按高级保养600900辆考虑,并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相结合。完善经区、西门、高区、荷花湾、火车站等保养. .
.
场设施,并在羊亭、草庙子、初村等城市外围发展片区布置新公交保养场。
5.枢纽站
规划在老汽车站、火炬大厦、环球广场-大世界、西门农贸市场等地区新规划布置四处公共交通枢纽站,同时布置附属调度、保洁、休息等配套设施。
6.停车场
每个保养场对应35个停车场,停车场对应承担车辆的运营、停车和低级保养工作。停车与保养相结合站场规模按100250辆考虑。
7.首末站
规划在各组团新设置若干首未站,每个站的用地面积宜在1200-1500平方米左右,在用地紧张的条件下,考虑回车的要求,用地面积最小不应低于1000平方米。 第六十四条 岸线码头
威海市区港口码头分为旅游码头和客货运码头两类。
规划海滨旅游码头共11处,沿海岸线由西至东分别为:双岛湖码头(渔港改造)小石岛码头(渔港改造)、远遥嘴码头(新建)、猫头山码头(新建)、半月湾码头(渔港改造)、市中心码头(滚装船码头改造)、刘公岛码头(保留现状)、金线顶码头(船厂码头改造)、威海公园码头(新建)、杨家湾码头(新建)、泊于码头(新建)
客货运港口、码头沿海岸线由西至东分别为:远遥渔港码头、威海港客运码头、威海新港码头、华能电厂码头、威海厂码头、皂北咀深水码头、大宇船厂码头。

第九章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第六十五条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近期保留现状威海市行政中心,远期搬迁至东部崮山-泊于新区。 第六十六条 商业金融服务业设施规划
1.市、区级中心
构建功能明确、服务均衡的“两区多点”商业设施体系。 1“两区”
环翠传统商业中心区:北起文化东路,南到世昌大道,东临海滨北路,西侧跨过统一路,占地约0.91平方公里。形成集商业、办公、文化、展览、娱乐、温泉疗养、休. .
.
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商业中心区。 规划南部城区商业中心区位于上海路北部,沿青岛路东侧布置,占地约0.43平方公里,以现代化多功能大型超市为主要商业类型。
2“多点”
结合东山宾馆周边现有商业设施,沿海滨路两侧形成北部海滨休闲商业区;围绕山大、哈工大及周边居住区形成以教育科研、高新创业为特色的西部城区商业区;结合张村工业园区和周边居住用地,沿长江路两侧布置大型商业设施;结合羊亭新区规划布置西南部商业中心;结合威海火车站和汽车客运站,规划布置服务于周边的商业中心;以世昌大道改造为契机,依托周边居住区建设沿街中等规模商业设施;结合金线顶公园规划旅游区商业设施;结合崮山五渚河居住片区规划中等规模商业中心;于温泉镇江家寨立交桥东南侧规划布置商贸批发中心。
2.居住区级中心
积极发展超级市场、专卖店、专业店、连锁店、精品店等特色鲜明的新型商业设施。肉菜市场按每1-1.2万人的标准进行配套建设。
3.专业批发市场
于江家寨立交桥东南部布置大型批发市场;结合张村汽车站,规划张村商品批发市场及扩大现有渔具批发市场;结合南部新区物流中心和草庙子火车站规划布置大型商品批发市场;于高区后峰西村东布置西大门批发市场。 第六十七条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1. 在威海公园主入口西侧规划市级会展中心。
2. 完善市、区、街(镇)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
3.按照每一万人5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文化活动场地布置。 4.规划文化设施详见附表7 第六十八条 教育科研设施规划
1. 规划形成威海市两大教育基地:哈工大-山大科研教育基地。继续扩充两所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在其周围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科研基地及创业高新园区;西部双岛科教新区,依托双岛泻湖优美环境,在双岛湖西、东、南三侧布置大规模教育科研用地,形成科技水平领先、环境优美的科教新区。
2. 完善市内大型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提高中小学用地及配套设施(尤其是运动. .
.
场设施)的标准。
3.以构筑“数字威海”为重点,加快信息技术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 第六十九条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按服务人口0.51万人或按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设置1处。
2.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分工合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完善。按三级、二级(或一级)两个层次设置医院。
3.规划医疗设施详见附表8 第七十条 体育设施规划
1.结合岸线改造,增加海滨沙滩浴场数量,提高设施水平。
2.威海城区内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各类小型运动场,鼓励拥有体育的设施单位向社会开放。
3.加强南部城区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大型综合体育中心,包括建设市级单项运动场馆。
4.利用东部海滨自然条件,建设威海市水上运动基地。 5.规划体育设施详见附表9

第十章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第七十一条 严格控制海滨和山地开发。居住用地开发以不破坏山体林地为原则,降低中心区密度。新区建设多层容积率不大于1.2高层容积率不大于4.0绿地率达到35%以上。
第七十二条 严格控制居住用地批放,防止居住用地无序蔓延。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于交通便捷的城区和近郊区布置;利用“城中村”改造和工业搬迁进行住宅再开发。 第七十三条 调整完善居住片区
1张村居住片区:改造工业区,完善现有居住区设施和环境。规划居住用地共400.37公顷,规划人口15.5万人。 2.南部城区(经区)居住片区:居住用地共733.4公顷,规划人口23.5万人。
. .
.
3.竹岛-望岛居住片区:改造现状村镇用地和工业用地,控制海滨地区建筑体量、色彩、形式。规划居住用地共381.6公顷,规划人口14万人。
4.阮家寺-杏花村居住片区:规划以“城中村”改造和工业用地调整为主,居住用地共207.3公顷,规划人口7万人。
5涝台-黄家沟居住片区:改造东、西涝台等“城中村”居住用地共309.1公顷,规划人口10.5万人。
6.西部城区海滨居住片区(小石岛-金海滩):居住用地共161.7公顷,规划人口4.5万人。
7毕家疃-槐云居住片区:改造毕家疃和槐云村两个“城中村”居住用地共167.5公顷,规划人口6万人。
8.古寨西-古陌居住片区:规划以 “城中村”改造和工业用地调整为主,居住用地共234.5公顷,规划人口8.5万人。
9.北部海滨居住片区(菊花顶-半月湾):规划居住片区以改造 “城中村”为主,完善改造后居住用地共145.9公顷,规划人口3.5万人。
10.温泉镇居住片区:逐步搬迁镇区工业企业,降低镇区人口密度,避免城市建设对崮山水库水源地造成环境破坏。居住用地共53.1公顷,规划人口1.5万人。 第七十四条 新规划居住片组团
1. 双岛科教居住片区:规划居住用地共141.67公顷,布置于泻湖周边地区,以低层低密度为原则开发,加强对双岛湖湿地的保护。规划人口1.5万人。
2. 羊亭居住片区:城市经济适用房重点建设片区,控制居住片区的开发强度和密度,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规划居住用地349.40公顷,居住人口约15万人。
3. 崮山居住片区:主要为工业区配套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150.77公顷,规划居住人口6万人。
4. 草庙子居住片区:结合镇中心和大型工业企业集中布置。规划居住用地244.97公顷,规划人口13万人。


. .
.
第十一章 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第七十五条 工业用地布局应坚持环境保护、功能复合、集约高效等三大原则。 第七十六条 调整完善现状工业用地
1. 张村工业区:搬迁张村河以北大部分工业企业,在镇区南部形成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工业区。规划工业总用地为239.77公顷。
2. 西部城区工业区:规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发展片区,工业用地339.34公顷,主要安排高新技术工业企业、无污染工业企业。近期应加强园区环境改造,治理污染,搬迁低档次工业企业。
3. 南部城区工业区:规划工业用地为944.74公顷,主要安排一、二类工业企业,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和绿化环境建设。
4. 温泉工业用地搬迁:逐步搬迁温泉镇东部崮山水库影响区内工业用地,共计106.70公顷。严格保护崮山水库城市水源地,避免流域内环境污染。调整完善镇区城市用地结构,加强植被保护与景观环境建设。
5. 中心区工业用地搬迁:逐步搬迁中心区内部工业,总占地约276.54公顷,规划调整为公共设施用地、公园绿地和居住用地。 第七十七条 新规划工业用地
1. 羊亭工业区:主要安排现代加工、装配等工业企业,中部保留和完善现状部分镇区工业,东部和北部工业用地主要满足羊亭镇近期工业发展需求,工业用地面积313.16公顷。 2. 崮山工业区:规划于环海路两侧布置工业用地共406.44公顷,主要用于发展临港工业和修造船业。
3. 草庙子工业区:威海制造业基地,规划工业用地1022.70公顷,满足城区搬迁企业、大型转移落户企业的建设要求。 第七十八条 仓储用地
1. 崮山仓储区:规划为船舶、机械、建材等仓储区,结合崮山临港工业和修造船业用地布置,规划仓储用地为82.67公顷。
2. 经区仓储区:规划完善现有仓储用地,满足经区工业区内企业仓库用地需求,规划仓储用地43.82公顷。
. .
.
3. 草庙子仓储区:草庙子仓储区规划为城市远期大型、综合性仓库区,用地总面164.88公顷,主要满足威海市作为市域中心城市,商业、制造业发展的远期需要,远景发展成为市域物流中心。
4.威海市区危险品仓库区:规划在崮山水库东南3公里山后地区安排威海市区危险品仓库,用地总面积6公顷。搬迁澳瑞凯及武岭爆破危险品仓库区至崮山水库南部山谷地区,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第十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七十九条 规划目标:保护以山体、田园、海滨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绿地系统;积极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提高城市绿地标准;建设适宜生活居住的绿化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 第八十条 规划期末公共绿地达到1656.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
第八十一条 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布局结构是:滨海一条绿廊贯穿,城中多个绿核镶嵌,道路绿带交错纵横,城市公园星罗棋布,楔型绿地渗透、河流水系穿插,与城市总体格局山海交汇、绿蓝相融相适应。
1.滨海一条绿廊贯穿:以滨海的绿色公共空间、带状公园和沿海防护林形成的滨海绿廊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城市海岸线。
2.城中多个绿核镶嵌:由里口山、棉花山、奈古山和摩天岭等众多山脉形成的多个城市绿核。
3.道路绿带交错纵横:城市各主要干道与快速路的两侧,按道路级别及用地空间的不同布置3-50m不等宽的道路绿带。
4.城市公园星罗棋布:增设部分城市公园,各个城市功能区中均有不同类型的公园分布。
5.楔型绿地渗透、河流水系穿插:建设五渚河、羊亭河、张村河、九龙河、望岛河、双岛湖等河流湖泊及其两岸的水源保护绿地、防护绿地、自然湿地和滨水公园,构成水系绿色生态廊道(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上,局部100-150米);培养由里口山-古烟墩山、里口山-磨尔山-大顶山、丰柴顶、棉花山等山体绿地自然延伸形成的楔型绿地,构成山体绿色生态廊道。
. .
.
第八十二条 公共绿地:规划综合公园8个,专类公园12个,带状公园和游园若干。 见附表10
第八十三条 附属绿地
居住区绿地:一类居住绿地率不得低于45%,二类不得低于35%,居住区绿地系统按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三级配置。
其他附属绿地:各单位附属绿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0%,其中医疗卫生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40%,行政办公,体育场馆、文化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5%,旅游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50%,大学校园、旅游宾馆绿地率不得低于60%。
道路绿地:城市快速干道两侧绿化带50米;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带1030米;城市次干道两侧绿化带520米,环海路局部路段两侧绿化带50米。 第八十四条 生态绿地
规划建设里口山森林公园、丰柴顶森林公园、棉花山森林公园、刘公岛森林公园。结合现有的远遥高尔夫球场规划建设远遥墩文体园。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加强对山体林木的抚育和管理。 第八十五条 威海市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
黑松、雪松、桧柏、龙柏、合欢、悬铃木、刺槐、白蜡、银杏、元宝枫、五角枫、臭椿、苦楝、栾树、梧桐、乌桕、加杨、柳、广玉兰等。

第十三章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第八十六条 规划目标
1.卓越的人居精品城市; 2.海滨旅游名城; 3.历史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第八十七条 景观结构:一带三区多核
1.一带:滨海景观带;
2.三区:环翠中心区、高区、经区; 3.多核: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低山丘陵。 第八十八条 滨海景观带分岸段规划
. .
.
1.石家河口至五渚河口——银沙碧河,浩海宽天
保持河口、沙滩、岬角和内陆的低山缓坡丘陵交替的大尺度自然景观的特色,主要发展高档次旅游度假项目。
2.五渚河口至华能热电厂西界——巍巍新港,动力之源
体现现代化的威海新港与能源动力区的风貌特色,保护海域与空气的环境质量。 3.华能热电厂西界至望岛河口——沙净林幽,杨湾观城
形成大尺度的沙滩、沿海林带的自然景观与质量优异的人工环境相过渡的区域。 4.望岛河口至南山嘴——精致岸线,珠联璧合
结合威海城区都市风情与威海湾海洋风景,形成海、园、路、城、山完整的景观与服务链条。
5.刘公岛、日岛——山林寻幽,历史警示
完整保护并展示甲午战争纪念地的历史遗存,保护山林海岛资源。 6.南山嘴至远遥村——山海相依,淳朴渔湾
保存村落、民居、渔家生活特征等特色人文景观。保护沙滩、海湾、海岬、海岛等自然景观资源。
7.远遥村至小石岛——金沙热舞,活力之端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际级旅游度假区。 8.小石岛至双岛湖——烟墩观港,松海听涛
沙滩、松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不同类型的大尺度自然景观相互协调。 第八十九条 滨海景观带建筑风貌控制
1.色彩基调:以白色、淡米黄色、淡蓝色为宜。 2.建筑体量:以低层、多层的低密度建筑为宜。
3.建筑形式:海滨建筑形式的确定应依据所处地段的城市环境,传统的坡屋顶民居与现代建筑形式并举。
第九十条 城市风貌宏观构架:“两横两纵三片一环”
两横:文化路、世昌大道; 两纵:海滨路、青岛路; 三片:环翠中心区、高区、经区; 一环:环海路。
第九十一条 分片区景观风貌规划
. .
.
1.环翠中心区:控制城市建设密度与容积率,提高绿化率,营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
2.文化路景观轴线控制片区包括以下路段:环翠中心区至古寨东路;古寨东路至哈工大路;哈工大路至沈阳路;沈阳路至大连路;大连路至世昌大道。
3.世昌大道景观轴线控制片区包括以下路段:海滨北路至古寨东路;古寨东路至科技路;科技路至影视城。
4.高区:加强区内山、海景观环境的保护,园区建设与相关的自然环境资源相结合;严格项目审批和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园区土地的高效效率。
5.海滨路景观轴线控制片区:世昌大道至威海公园北端;威海公园北端至望岛河口;望岛河口至环海路。 6.青岛路景观轴线控制片区:世昌大道至威海公园北端路;威海公园北端路至平度路;平度路至海南路;海南路至江家寨立交桥;火车站站前广场区域。
7.经区:加强园区内部景观与自然景观系统的融合,保护山体、海滨景观。 8.北海旅游度假区:规划南山咀、黄泥头咀开敞空间,控制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有效保证观景视廊不受阻碍,保存现有的传统村庄风貌。 第九十二条 景观轴线
1.城市主要景观轴线共5条:分别为文化路景观主轴、世昌大道景观主轴、新威路景观主轴、海滨路景观主轴、青岛路海滨主轴。
2.规划景观副轴6条:昆明路东西向景观轴线、会展中心东西向景观轴线、上海路东西向景观轴线、金线顶路东西向景观轴线、沈阳路南北向景观轴线、古寨西路景观轴线。
3.规划水景轴5条:五渚河、羊亭河、张村河、九龙河、望岛河、双岛湖景观轴。 第九十三条 景观视廊
城市建设应避免破坏山体轮廓线,尽可能保持现有观景视廊的通畅,突出“山、海、城”和谐共存的景观风貌。重点形成以合庆-刘公岛-金线顶-环翠楼为四点的四边形景观视廊交织区,在此区域内的建筑应以不遮山挡海、与周边环境和谐为原则,保持区域内视廊通畅可视性。 第九十四条 城市观景点
规划形成烟墩山、垛顶山公园、环翠楼公园、里口山大岚寺、雕山、棉花山、刘公岛、金线顶、合庆山体等多个城市观景点。严格保护观景点自然山体地形,城市建设不. .
.
得破坏自然山体轮廓;加强观景点公共设施、景观环境和文化设施的建设,突出城市观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环境品质。 第九十五条 建筑风格与建筑高度
坚持“不崇洋、不仿古”,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在已经形成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景观风貌格局下,塑造特色鲜明的海滨城市景观。 1. 环翠中心城区: 范围:南起望岛河,西至古寨东路,北从古陌岭至半月湾,东至海岸线。 该区确定为传统风貌区,建筑风格体现古朴、典雅的特色。建筑色彩以红色屋顶、偏暖色调的淡色墙面为主,建筑底层墙面可采用当地石材。
1)老城区:
范围:南起金线顶,西至古寨东路,北沿古陌岭至半月湾,东至威海湾。 该区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提高绿化率,营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建筑体量以低层、多层低密度为宜。
两个三角形区域(金线顶-环翠楼-东山宾馆形成的三角形及塔山-市政府-环翠楼形成的三角形),建筑高度不超过30米;半月湾以16米以下的多层建筑为主;其他区域建筑以多层为主,可点缀小高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禁止建设过长的板式建筑。 2)孙家疃北海旅游度假区:
保护山、海、岛、林等自然景观,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高度,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最大建筑高度不超过16米。 3)望岛河至金线顶区域:
中信银行及侨乡广场以南,青岛北路与塔山中路之间(北竹岛村做为高层相对集中区,建筑高度以80米左右为主,最高不超过100米;
沿海滨南路、青岛路两侧,中高层建筑以50米左右为主,标志性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 2. 两个开发区:
建筑体量以多层和中高层建筑为主,整体控制建筑高度不宜超过5060米。其中环海路至海岸线为生态恢复区,不再安排新建筑,并逐步拆除影响观瞻的建筑;环海路向内150米为高层建筑控制区,不应安排高于24米的建筑,规划布局应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环海路向内150300米,为协调发展区,可布置多层及中高层建筑;
. .
.
高区火炬大厦以东、文化西路两侧,世昌大道两侧和经区火车站以东、黄山路以西、渤海路以南、齐鲁大道以北及悦海小区核心区为高层相对集中区,可集中布置高层建筑群,建筑高度不宜超过80米,建筑以点式布置为主。
3 . 刘公岛:
严格保护刘公岛自然和人文景观,新建筑以不影响提督署等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为基本前提。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要与环境协调。 4. 泊于海滨旅游区:
追求简约、典雅、稳重的现代建筑风格,体现“生态、绿色”理念。建筑顺应地形,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建设生态节能、舒适健康的海滨新区。
第九十六条 规划共确定威海市区内大小绿核46个,分为临海观景绿核、城市公园绿核、用地控制绿核3类。
第九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以建筑外缘线为界外延30米;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至向外延伸90米,此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在体量、高度、风格上应与文物建筑相协调。详见附表11

第十四章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第九十八条 规划原则
1.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突出海滨特色,强化资源优势; 3.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第九十九条 市域分区发展定位
1.市区旅游区:建立完善的海滨与城市观光旅游体系,形成“一带、一岛、一山、一城”的威海市区旅游格局。一带:具有城市景观和自然风貌特色的威海市区海滨旅游带;一岛:刘公岛;二山:里口山、正棋山;一城: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威海主城区。
2.荣成旅游区:加强成山头-天鹅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重点培育西部朝阳港休闲度假区和南部桑沟湾体育休闲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
3.石岛旅游区:发展渔家民俗风情游览,突出“海”民俗文化主题。
. .
.
4.文登旅游区:规划形成以人文景观、温泉疗养为主,赶海休闲为辅的旅游架构。 5.乳山旅游区:开发大乳山、岠禺山风景旅游区,加强乳山白沙滩泻湖保护。 第一百条 规划结构与景区规划
规划威海旅游发展形成“一带六区”的空间结构。
1.一带:依托市域近千公里海岸线,建设“东方幸福海岸”。包括环翠段、荣成段、石岛段、文登段、乳山段等五段共13个片区。
1)环翠段-北海海滨观光区:具有浓郁渔家民俗特色、自然山海风光的旅游度假区。
2)环翠段-刘公岛游览区:突出“海岛、海军、海战”主题,建设成为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自然景观协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3)环翠段-城区观光区:以威海公园、海上公园、金线顶等为景观主线,集城市观光、海上活动、会议会展、商贸购物、饮食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都市风情旅游区。
4)环翠段-东部泊于海滨休闲度假区:面向全国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海滨风景旅游度假区。
5)荣成段-朝阳港休闲度假区:以会议展览和休闲度假为主,兼顾海岸观光、海上体育、海岛旅游等相结合的城郊型休闲度假区。
6)荣成段-成山头地质观光区:景区包括成山头、西霞口、海驴岛、马兰湾等区域,以海滨地质景观观赏为主,兼顾秦皇汉武遗迹、西霞口野生动物园等旅游项目。
7)荣成段-天鹅湖湿地保护区:本景区包括天鹅湖泻湖和花斑彩石礁岩两大海蚀风貌,景区以保护为主,观赏为辅,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8)荣成段-桑沟湾水上休闲区:突出城市海滨观光和水上运动休闲特色,开发桑沟湾、绿岛湖、楮岛等旅游资源,形成以避暑度假、休闲疗养、水上运动为特点的旅游区。
9)石岛段-石岛渔家民俗风情区:依托石岛渔业传统优势,形成石岛湾渔家民俗度假区,逐步建成山海渔村民俗旅游精品。
10)石岛段-槎山山海风光区:以海滨自然风光观赏为主题,开辟山、海、岛一体观光线,建成具有独特山海生态环境,环境清幽的海滨观光旅游区。
11)文登段-五垒岛湾赶海拾贝区:集休闲疗养、赶海野炊、自助烧烤等旅游活动为一体的渔业观光娱乐区。
12)乳山段-银滩休闲度假区:集山、海、河、岛、湖、林、泉、滩为一体的国. .
.
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乳山段-大乳山福地养生区:以大乳山、乳山口为中心,形成集山、海、岛、林、湖、泉为一体的北国福地养生区。
2.六区:指内陆六个旅游功能分区。
1)威海城区:集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信息产业、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全国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威海市域旅游服务业中心。
2 正棋山体育休闲区: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基础,休闲、度假、游乐项目为主体,民俗风情和回归自然为特色的城市郊野休闲旅游区。
3)昆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以道教文化为特色,融山景、道观、石刻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名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4)文登温泉疗养区:集沐浴理疗、强身健体、度假疗养、生态观光、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温泉疗养胜地。
5)圣水观道教文化旅游区:道教文化和生态观光以及山体游览为主的多层次旅游区。
6)岠禺山天然石雕区:集休憩娱乐、避暑度假、放松身心为一体的山地森林旅游区。
第一百零一条 旅游开发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和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山东省旅游条例》严格参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保护旅游资源, 对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实行保护。

第十五章 市区岸线利用规划

第一百零二条 坚持“深水深用与浅水慎用”的原则,严格保护岸线景观生态环境,谨慎开发自然岸线;保持岸线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岸线原始风貌的延续,坚持统筹兼顾与合理安排原则;岸线利用与《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相协调。
第一百零三条 逐步搬迁海滨不合理生产企业,增加自然生态岸线和生活性岸线的比重。详见附表12
第一百零四条 加强市区泻湖岸线调整完善与环境保护,主要规划为生态保护、公共设施、旅游度假等三类岸线。
. .
.
第一百零五条 市区岛屿岸线以生态保护为主,加强开发建设的控制及环境保护。 第一百零六条 市区重点岸段保护:双岛湾以保护湿地生态类型和培育生物多样性为主;泊于逍遥港湾以保护湿地生态类型和培育生物多样性为主;北海旅游区海岸以保护基岩海蚀地貌和山体植被为主;小石岛海滨以保护基岩海蚀地貌和景观控制为主;张村海滨以保护沿海防护林带和沙滩岸线为主。

第十六章 给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零七条 远期城市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400/日,日变化系数取1.21.32020年威海城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2万立方米,平均日用水量约43万立方米,年用水量15695万立方米。
第一百零八条 米山水库、崮山水库、新建泊于水库、黄垒河新建地下水水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米山水库和坤龙水库需适时配套扩建。郭格庄、所前泊、冶口、南圈水库和龙角山水库、西母猪河地表水截流水源作为城市临时应急水源。主要水源地的可供水资源量为14362万立方米。
第一百零九条 中水回用: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和草庙子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3万立方米/日,2万立方米/日、2万立方米/日、2万立方米/日的中水回用系统,向经区、高区和草庙子组团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集中供应中水,以及市政园林用水。
第一百一十条 将威海城区分为4个供水区,分别是环翠中心区、经区及高区供水区;双岛及羊亭、张村供水区;崮山供水区;草庙子供水区。在保留现状两座水厂的情况下,规划增加两座水厂。 泊于水厂:位于崮山组团东侧S302省道北侧的山坡上,占地约3公顷,水源取自泊于水库,设计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日,主要负责向崮山组团供水。
米威三期水厂:位于文登市境内胡家庄附近现状米威调水管线经过的山头上,近期规划20万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远期扩建至30万立方米的规模,占地约10公顷,通过分期新建的三路供水干管,分别向草庙子供水区、双岛及羊亭供水区和市中区、经区及高区供水区供水。
第一百一十一条 保留原有的五个水源地至柳林水厂和崮山水厂的原水输水管,规划建设至新建两座水厂的原水输水管,分别是:米山水库至米威三期水厂2×DN1400输水管. .
.
道;泊于水库至泊于水厂2×DN600输水管道。
第一百一十二条 规划自米威三期水厂铺设三路自来水输水干管,分别向草庙子、柳林水厂和双岛羊亭方向供水。前两路输水干管沿米威现状输水管线铺设,双岛羊亭方向输水干管沿初张公路铺设。
第一百一十三条 建设一条第二污水厂至第一中水处理厂的污水压力管,向第一中水处理厂提供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直接用管道输送至中水用户集中的工业区内,不采用在规划区内大面积覆盖中水管网的方式供水,部分中水厂附近具备条件的居住小区可发展采用中水作为冲厕等生活杂用水和绿化用水。
第一百一十四条 沿城市规划区内规划道路网络布置城市供水干管,充分利用现有管线、新旧结合。供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供水,各组团之间设联络干管。
第一百一十五条 在威海华能电厂附近预留少量用地,待经济技术条件成熟时,利用电厂余热建设海水淡化厂。

第十七章 排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一十六条 规划城市建成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第一百一十七条 2020年,规划区平均日生成污水总量约为33.5万吨。
第一百一十八条 第一污水处理厂改建为污水泵站,市中区的污水经此泵站加压后送入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扩建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在张村、羊亭、大学城、崮山、草庙子各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分别为10万吨/日,8万吨/日,3/日,4万吨/日,2万吨/日,2.5万吨/日,6万吨/日。
第一百一十九条 规划建设中水处理厂四座,原位于第一污水处理厂内的第一中水处理厂扩建至3万吨/日。在第二、第三和草庙子污水处理处理厂内增建中水处理厂,规模均为2万吨/日。中水分别向各自区域内的集中工业用户供应以及浇洒道路、园林绿化。 第一百二十条 暴雨计算采用威海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第一百二十一条 雨水管布设尽量短直,就近排放。
第一百二十二条 建设雨洪拦蓄工程、通过人工措施利用雨水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居民小区建设地下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小区绿化和生活杂用水。

. .
.
第十八章 电力工程规划

第一百二十三条 威海城区2020年电力负荷为180kW全社会用电量为93.6亿kWh 第一百二十四条 威海城区到规划期末时由220kV凤林、涝台、环翠、科技新城、崮山新城、草庙子和张村东等7220kV站供电,华能威海电厂作为主供电源。新建220kV环翠站和工业新城站华能威海电厂新增二回220kV线路供电。结合500kV文登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对城区220kV电网网架进行完善和补充,实现双电源环网接线,开环运行。 第一百二十五条 规划期末威海城区需要220KV变电容量324KVA。考虑威海城区供电网中的现状和规划热电厂的供电能力,220KV系统变电站实际需配置变电容量约300KVA
第一百二十六条 新建环翠站、崮山新城站、科技新城站、张村东站、草庙子站等5220kV变电站,主变装机容量分别为3×180MVA2×180MVA3×150MVA2×180MVA3×150MVA,占地均按2.5公顷控制。
第一百二十七条 凤林站远期扩建至2×240MVA,涝台站远期扩建至2×180MVA 第一百二十八条 城区35KV配电网络规划:35kV主网建设重点是随着威海城区220kV变电站的布点增加,进一步优化35kV网络结构,适当增加35kV变电站的布点,改变现状城区35kV主供网络靠联络线T接供电的方式,35kV网络规划和改造的方向是双回路、辐射状供电,环网建设、开环运行,减少串供级数,简化接线,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第一百二十九条 规划期末威海城区需要35KV变电容量达360KVA考虑220kV直接提供80-90KVA的供电能力,35KV系统变电站实际配置变电容量不低于270KVA 第一百三十条 新建35KV变电站15座,分别为高新区新建商贸站一座,经区新建海滨站和金线顶站等两座,张村组团新建张村北站和里口山站等两座,羊亭双岛组团新建西庄站、王家河站和北海站等三座,草庙子组团新建五座,崮山组团新建两座,主变容量31.5MVA为主,部分为20MVA
第一百三十一条 35kV供电网络改扩建工程:现状35kV变电站根据负荷预测进行相应的增容扩建,现状35kV公用变电站规模一般按31.5MVA少量为20MVA减少35kV站布点数,简化系统。

. .
.
第十九章 通信工程规划

第一百三十二条 规划采用主线普及率法对远期固定电话用户进行预测,威海城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取55线/百人,同时考虑85%的实装率。固定电话用户预测主机71.5万线,交换机装机容量为84万门。
第一百三十三条 局所规划:确定城市远期共设电话交换局13处。其中增容扩建526522532592562568581、张村、羊亭、草庙子等10个局,新建新中心、崮山和大学城3个局。威海城区电信系统主要采用电信母局下挂前端电信模块的方式覆盖城市建设地段。
第一百三十四条 规划电信管道为城市公共信息网传输管网,除固定电话线路外,还包含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缆、有线电视以及部分重点用户的租用电路等多种信息传输需求。各电信营运商应统一规划和建设管道。
第一百三十五条 城区电信线路一律进入地下管道,主干道管孔数一般为12-16孔,次干道管孔数一般为12-8孔。

第二十章 燃气工程规划

第一百三十六条 以天然气为主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补充气源。
第一百三十七条 居民人均年耗热定额,近期取1884兆焦/人·(45万千卡/人·远期取2093兆焦/人·年(50万千卡/人·年
第一百三十八条 城区居民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近期取50%,远期达85%
第一百三十九条 预测近期天然气用量19.27万标准立方米/日,远期天然气用量47.3万标准立方米/日。
第一百四十条 规划气源为天然气,现状采用液化天然气(LNG汽车运输,烟威天然气长输干线建成后由长输干线引入威海市。
第一百四十一条 输配系统采用次高压管道将天然气送入各规划片区,通过各片区次高、中压调压站将天然气送入各片区燃气输配管网。输配管网压力级制采用中压一级系统和中、低压二级系统两种压力级制。现状人工煤气中、低压管网覆盖的城市建成区采. .
.
用中、低压二级系统供气,其余地区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供气,各片区中压管网相互连通,互为补充。中压一级系统供气地区的进户方式采用经小区调压箱、楼栋调压箱调压后低压进户和大用户中压进户调压两种方式。部分重点工业用户根据情况可采用次高压用户调压站供气。
第一百四十二条 共安排六座次高、中压调压站,其中现有三座调压站分别为煤气厂调压站,羊角埠调压站和LNG调峰气化站内的田村调压站;羊亭、崮山、草庙子分别建一座次高、中压调压站,分别作为各片区的主要供气气源,其中羊亭调压站结合威海天然气门站一并建设。
第一百四十三条 在大西庄厫上村北600米处规划威海天然气长输城市门站,占地约1公顷。
第一百四十四条 调峰设施:长锋气化站和崮山天然气气化站,近期作为启动气源,远期作为备用调峰气源,调峰能力分别为14.4万立方米/6000标准立方米/小时)4.8万立方米/日(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天然气长输管线远期自身调峰能力达12.75立方米,考虑到次高压管道的自身储气能力,不再建设其他储气设施。
第一百四十五条 市政中压管网管径取DN300250200100。管网布置以环状布置为主,适当以枝状管道作补充,中压管道宜敷设在非繁华干道上。

第二十一章 供热工程规划


第一百四十六条 城区供热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供热热源以热电厂为主,以集中锅炉房为补充。
第一百四十七条 供热分区:城区分为6个热电厂供热分区,1个锅炉房供热区。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中心城区戚家夼路以北地区和高新区的规划范围,热源为第一热电厂,扩建422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UG220-5.3-M2360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1765/时,供热机组总容量244MW。供热外网在现有蒸汽网、低温水热水循环网和高温水热水循环网的基础上,根据热负荷的增长相应扩建。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二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中心城区戚家夼路以南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峰路、渤海路以北区域,热源为第二热电厂,改扩建2130T/h的高温高压循环. .
.
流化床锅炉和225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520/时,供热机组总容量74MW相应扩建现有蒸汽网、低温水热水循环网等供热外网。
第一百五十条 三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温泉镇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峰路、渤海路以南的区域,热源为第三热电厂,新建213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25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540/时,供热机组总容量99MW。相应扩建现有的蒸汽网和高温水供热网。
第一百五十一条 四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规划的张村组团和羊亭组团的规划范围,热源为第四热电厂,新建413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25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820/时,供热机组总容量148MW供热外网采用蒸汽供热网和高温热水供热网两种方式。张村组团根据热负荷的增长相应扩建现状蒸汽供热网,羊亭组团新建高温汽-水换热站和高温热水供热网,通过新建热水网和二级水-水换热站向居民采暖用户供热。在羊亭西部工业用地中建设一座垃圾焚烧供热锅炉房,向工业用户供热,同时作为羊亭组团的调峰热源。
第一百五十二条 崮山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崮山组团的规划范围,包括北部的工业、港口用地和南部的居住区两部分。新建崮山热电厂,占地约7公顷,配置222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60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440/时,供热机组总容量120MW。供热方式采用向北部工业、港口区工业用户供应高温蒸汽,南部居住生活区采用循环热水网供热。
第一百五十三条 草庙子热电分区:供热范围为草庙子组团的规划范围。新建322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325 MW供热汽轮机组,锅炉总容量达660/时,供热机组总容量75MW。供热方式采用高温蒸汽通过汽-水换热站供热。
第一百五十四条 双岛西分区:规划由各高校建设时根据详细设计布置集中锅炉房。为减少环境污染,宜采用天然气为热源燃料。

第二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百五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内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第一百五十六条 崮山水库、泊于水库、所前泊水库、郭格庄水库和冶口水库及其汇水. .
.
水系作为城市规划区的城市水源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为地表水II类水域功能,按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保护。城市规划区内其它河流水域按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保护。
第一百五十七条 噪声环境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第一百五十八条 威海市区近岸海域水质执行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P)中的三类水质标准的海域有:
1.威海湾内港区:东山宾馆至旗杆嘴连线以西海域。岸段长2.5公里,面积约3.4平方公里。
2.威海新港区:海埠至羊龙湾之间平均距海岸1.5公里以内海域。岸段长4.1里,面积约5.3平方公里。
3.海上倾泥区:为合庆山庄正东8公里海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第一百五十九条 威海市城市规划区近岸海域距海岸10公里以内海域,除执行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外,其余全部执行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P)中的类海水水质标准。
第一百六十条 陆域环境保护区划分为四类环境保护区:
1.一类区:主要指自东山宾馆至合庆湾一带的休疗养、度假区。
2.二类区:为文教居民区。包括自高区吉林路西至经区望岛河以北的城市建设区、自双岛西岸高教用地至羊亭工业区西边界的范围、崮山组团五诸河南岸和草庙子组团南部的居住生活用地。
3.三类区:指工业、居住和商业等的混合用地。包括吉林路以西的高区部分、张村组团、望岛河以南的经区部分、羊亭组团羊亭公园以东的工业园区。
4.四类区:指工业仓储和港口的集中区。包括草庙子组团西北片的工业用地和崮山组团北部工业用地至华能电厂的沿海港口仓储区。

第二十三章 环境卫生规划

第一百六十一条 环卫设施发展总体目标: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密闭率达到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垃圾分类回收达到9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90%,公共厕所配置达到部颁标准要求。
. .
.
第一百六十二条 预测人均垃圾日产量指标按1.2kg计, 2020年威海城区日产垃圾量1560吨,16年间产生垃圾总量约为731万吨。
第一百六十三条 城区垃圾采用袋装收集,在居住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为50-70米。
第一百六十四条 城区小型垃圾转运站按500米左右服务半径设置,集中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后,通过垃圾中转站运到垃圾处理场。规划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140座左右,包括隔离间距,每座占地面积为150平方米。
第一百六十五条 规划设9座中、大型垃圾中转站,其中环翠中心区、经区与高区建设四座转运站,张村、羊亭、双岛、崮山及草庙子各新建一座垃圾中转站。每座中型垃圾中转站的服务半径在3~4公里,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第一百六十六条 近期使用现有的艾山垃圾填埋场,完善其功能。远期在羊亭镇埠前村东南选一处山谷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厂,日处理能力约为1000吨,占地12公顷。 第一百六十七条 在羊亭组团环山路规划工业区段南侧结合工业区供热建设一座垃圾焚烧供热厂,垃圾焚烧能力为500/日。焚烧厂区内预留垃圾分拣厂、50/日的泔水处理站和粪便处理站的用地,总占地5-6公顷。
第一百六十八条 在经区西部珠海路南侧建设一座环卫车辆厂,作为各种环卫车辆的维修养护厂,占地2-3公顷。
第一百六十九条 环境卫生基层机构按管辖范围规划按每片区设置1个,共设环境卫生管理站8个,其中保留原有的环翠中心区、经区、高区与刘公岛的环卫机构,并在张村、羊亭、崮山及草庙子各新建一个环卫机构。每个环境卫生管理站用地面积2000-3000方米。
第一百七十条 搬迁现状位于经区的火葬场。新火葬场选址于羊亭镇东南5公里,西庄村西北角201省道北侧山谷,用地4.5公顷。

第二十四章 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百七十一条 消防站布局:消防责任区划分以接警五分钟可到达为标准,面积一般不大于4-7平方公里。规划在现状城区和规划新区共布置19座消防站,除保留现状9座消防站外,新建12 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市中区戚家夼新建一座标准站,经区东部. .
.
和南部各增加一座标准站,高区西部增建两座标准站,张村南部增加一座标准站,羊亭、崮山、草庙子三个新规划组团各新建2座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设于古寨西路中段的消防特勤中队院内。另外崮山北部海边的规划消防站为水上消防站,配备消防艇等水上消防专用装备。
第一百七十二条 消防水源:城区消防给水与市政给水共用管网系统。加强区内给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新旧区主干管网均按环网建设。主次干道上给水管径不应小于150毫米,小区给水管径不小于100毫米。沿海边建设供消防车紧急情况时直接抽取海水的设施,按2-5公里的距离控制布设。
第一百七十三条 消防通道:完善街坊内部的消防通道,居住区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米,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5米,消防通道间距应小于160米。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作为防灾疏散避难场地。危险品运输路线沿城区各片区外沿通过,避免对城区构成威胁。

第二十五章 城市防洪、防潮规划

第一百七十四条 防洪防潮标准:威海市城市防洪等级为二级防洪城市(50150万人的重要城市),山洪防护标准远期为50年一遇;海岸防潮按100一遇的标准设防,200年一遇的潮位校核。
第一百七十五条 河道整治:对市区河道内的各类非法构筑物进行彻底清理。拆除在规划洪水线以下的各种阻水物体,确保河床畅通。河道采用防洪堤束水排洪,两岸防洪堤采用混凝土护坡型式,堤岸走向与汛期水流方向大致相同。河道弯曲段采用较大弯曲半径,不采用折线和急弯,两岸堤线平行布置,各堤段平缓连接,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入海口门采用宽浅复合式断面,方便排洪和降低潮位顶托的影响。
第一百七十六条 山洪治理:山洪治理应以各汇水区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坡面以种树植草等生物措施为主,沟壑以截洪沟的排洪渠道等工程措施为主。
第一百七十七条 防潮工程措施:按相应的防潮防浪标准布置和建设海堤,特别是加强崮山和双岛湖等新开发地区的海岸防护工程。城市建设应严格控制100年一潮位以下地区的永久开发建设,现有设施应限期搬迁或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百七十八条 防潮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气象的监测预报,建立城市综合防洪防潮. .
.
统一管理机构,综合协调城建、水利以及海洋等相关部门的防灾职能。

第二十六章 城市抗震规划

第一百七十九条 将威海城区场地烈度划分为四类地区:
1.一类区:基岩分布区,岩石较完整、地面坡度小于10度。
2.二类区:山麓的坡积裙及其谷地,为第四系洪坡积成因的粘土类和碎石类堆积区。
3三类区:第四系海相、海陆交互堆积区,主要为软塑状态的粘土类,淤泥质土类、粉细砂类,土质松软,地下水埋藏较浅,当地震基本烈度达到七度时,部分粉砂和细砂将产生液化。
4.四类区:通过城区的北西向神道口断裂带,其宽度50-80米,最宽达130米,具有典型的新构造活动迹象,属活动断裂带。
第一百八十条 威海市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0g,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第一百八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生命线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一般建设工程,按照VII度地震烈度设防。对重大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市电信大楼、220KV变电站、水厂、电厂、指定震时自救区救护医院提高一度设防。
第一百八十二条 防止次生灾害:沿海防潮堤防、石油码头和油气储存库、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天然气门站、气化站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城区内部的公共绿地、广场、中小学操场、体育场及滨海浴场沙滩等开阔空间规划作为避震疏散场地,按人均3平米控制,疏散半径小于1公里。 第一百八十四条 城区的文化路、滨海路、青岛路、世昌大道、蓬莱路、齐鲁大道、环山路等道路规划为疏散通道,沿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应考虑震毁坍落距离,退后红线足够距离,防止地震时道路阻断。


. .
.
第二十七章 城市人防规划

第一百八十五条 人防工程以防护城区为主,以人员掩蔽工程为主,结合配套工程形成完整的人防体系。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防工程要与抗震规划、消防规划相结合,逐步提高城区防空能力,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护能力和战时抢修能力。
第一百八十七条 城市总体防护: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分散布置城市建设组团。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加强道路建设,保证战时城区内外交通通畅。加强绿地和广场的建设,保证足够的疏散开敞空间。
第一百八十八条 战时疏散人口取城市人口的60%,留城人口为40%,各类人防工程总面积为107万平米。

第二十八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一百八十九条 威海近期城市建设总目标为:建设“三个基地”(半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基地、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继续扩大城市经济规模总量;加快主城区用地结构调整,配套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交通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海滨、山体等脆弱资源保护,创建优美的城市海滨景观环境,力争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均衡增长。 第一百九十条 近期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100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为125.1平方公里。
第一百九十一条 近期建设重点:发展完善威海主城区(环翠中心城区、西部城区、南部城区)发展,改善城区海滨环境;完成南部草庙子新区6.31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加快威海教育科教基地建设,完成西部双岛科教新区5.2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加快威海新港区建设,完成港区2.38平方公里建设。 第一百九十二条 城市对外交通建设 1.威海港三、四期工程;
. .
.
2.威海邮轮码头; 3.威海港原油码头; 4.威海至乳山高速公路; 5.威石线威海至大水泊高速公路; 6.成龙线成山头至牟平界段; 7.威青线江家寨至大孤山段;
8.威海公路运输主枢纽站场(建设四个客运站、两个货运站,配套通信、信息系统)
9.城际铁路项目:平行烟威高速公路南侧进入威海市区,沿双岛湾西岸向南至初村,再平行成大线东至江家寨立交桥后向南延伸至草庙子新区东部,增设一条联络线与西侧的桃威铁路接轨,主线沿俚李线向东至威石线后再向南至国道309,最后东至荣成城区。
第一百九十三条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1.完成城区环山快速路建设; 2.完成疏港路建设;
3.完善市中心商业步行街建设。 第一百九十四条 交通枢纽建设
1.完成威海西区汽车客运站建设; 2.完成威海汽车站二期工程建设。 第一百九十五条 城市居住区建设
1.保留与改造完善城区居住用地,面积约1812.02公顷; 2.建设草庙子南部新区居住区,面积约51.34公顷; 3.完善建设张村居住组团,面积约224.81公顷;
4.建设羊亭居住组团,面积约108.29公顷,其中包括威海市重点经济适用房居住14公顷。
第一百九十六条 城市工业区建设
1.初步建设草庙子南部新区工业开发区606.50公顷; 2.调整高区、经区工业类型,改善园区环境。 3.加快凤林工业园、皂埠工业园等园区建设。 第一百九十七条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
.
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翠海明珠、世界渔村、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哈工大威海分校扩建、赛特游泳馆、威海市中医院国际健康城、威海市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环翠区文化宫、山东药学院建设、华夏药业园、传染病医院、经区商业区、珠海路汽车商贸城、威海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二期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北林大等。 第一百九十八条 城市环境改善及部分用地布局调整
1.搬迁皂埠危险品仓库区至崮山水库南部山谷地区; 2.威海城区部分工业用地的集中调整; 3.威海市区部分海岸线功能调整与环境改善; 4.里口山风景区建设; 5.环海路海滨控制;
6.世昌大道两侧、小石岛、半月湾改造、九龙湾等重点地区改造。 第一百九十九条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建设米威三期配套水厂,规模10万吨,配套建设向草庙子和经区的输水干管; 2.建设经区、戚家庄、柳林西等城区高位水池工程;
3.将一污搬迁到二污处合建为一座8万吨/日规模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在原一污厂配套建设3万吨/日的污水提升泵站;
4.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建4万吨处理能力; 5.新建草庙子污水处理厂;
6.建设220KV环翠、草庙子、崮山新城变电站,以及相应35KV输配电系统; 7.建设大西庄天然气长输门站和长输管线,新建羊角埠、草庙子次高、中压调压站和崮山天然气启动气化站;
8.第一、二、三、四热电厂的扩建和配套供热工程。新建崮山、草庙子供热工程配套热电厂;
9.经区、高区各新建2座消防站,张村、羊亭、草庙子各新建1座消防站。

第二十九章 城市远景规划设想

第二百条 威海城区与文登、荣成两市城区构成 “金三角”组合城市。组合城市近期建设重点为威海-文登轴向,远景向东部荣成拓展,最终形成z字型的城市延绵地区及. .
.
“金三角”交通网络。城市外围通过威海城区—双岛-烟台、威海城区—泊于-成山头、威海城区—文登-乳山、威海城区—威海机场—荣成等发展轴线向外扩散。
第二百零一条 威海市区远景形成“一主三副五片”的多组团城市结构模式。“一主”指环翠中心区;“三副”指高区、经区、泊于新区;“五片”指城市外围五个职能组团,包括张村、双岛科教新区、羊亭、崮山、南部草庙子新区。
第二百零二条 威海组合城市远景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线、八区、一带。
三线:分别为威海城区-文登城区,文登城区-荣成城区,威海城区-荣成城区城市间联系线。三线周边用地作为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载体,重点承接日韩制造业的转移。
八区:指八个城市发展区。威海城区、文登城区、荣成城区等三个城区为综合性服务业密集区;西部双岛科教新区作为区域科研教育基地和旅游度假中心;东部崮山主要发展临港工业和修造船业;泊于新区是未来威、文、荣组合城市理想的行政中心,主要包括行政办公、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科技信息中心等职能,南部草庙子新区作为城市产业化基地和南部新城;大水泊发展为空港物流区。
一带:指威海市区五渚河-荣成爱连湾海滨风景旅游带,其间包括了逍遥港泻湖、朝阳港泻湖、成山头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天鹅湖鸟类保护区、花斑彩石风景区、养鱼池湾、俚岛湾、爱连湾等多处海滨景观资源。近期应加强空间预留和环境保护,严格保护海滨和内陆自然资源,控制用地开发,远景建成国际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带。 第二百零三条 重点地区远景发展设想
1.朝阳港旅游度假区
位于朝阳港泻湖,规划包括会议展览区、水上运动休闲区、休闲度假区、科教研发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影视博览区等多个功能分区,远景成为国内重要会展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地。
2.行政中心区
规划泊于逍遥港行政中心区及海滨旅游区总用地30.3km2其中逍遥港周边24.82km2用地,泊于水库库区5.5km2 。逍遥港周边用地做为威文荣组合型城市的新区,用地主要发展为旅游区,规划安排行政文化中心、区域体育中心、休闲度假会议中心、科技信息中心。 3.市域修造船产业发展用地储备与预留
规划预留崮山皂北湾、荣成俚岛湾、石岛湾、荣成凤凰尾-荣喜码头和乳山古龙咀. .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e68352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5.html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_20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