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发布时间:2016-10-01 07:39: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成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战斗一生的光辉写照。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其指点江山、嬉笑怒骂的豪气和语言犀利、文风纯朴的风格仍历历在目,呼之欲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心理变化,深刻揭示了他善于用精神武器改造和医疗中华民族创伤的果敢和执着。细读他的小说,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他苦闷、彷徨、孤独和寂寞的影子。《阿Q正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来的,是鲁迅先生前期小说创作的精品。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先生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通过贫苦农民阿Q想革命,“不准革命”,而终于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断头台的悲剧,强烈地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指出不能指望资产阶级和披上“维新”外衣的地主阶级给农民恩赐革命;要“造反”,除了自己起来斗争,别无出路。作者尖锐地提出了准不准农民参加革命这样一个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小说中塑造的赵太爷、“假洋鬼子”等反面形象,体现着作者对老式的和新式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憎恨,对他们凶狠毒辣、狡猾阴险的反革命手段的深刻认识;指出了严防革命的敌人伪装“革命”,钻进革命队伍进行复辟活动的重要性。下面就《阿Q正传》的思想成就,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阿Q形象的塑造,浓缩了近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全部

在留日归国之后的岁月里,鲁迅一直在继续开掘中国人的灵魂,思索疗治民族精神创伤的药方,以期实现他青年就立定的“立人”的文化纲领。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中发现,其实中国人的思想中庸,但在行动上却常常是过激的,并不中庸。不少中国人不敢或不愿睁眼看现实,却用“瞒和骗”的手段造出奇妙的逃路。特别是中国农民,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面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思想保守、封闭落后,面对革命风暴,他们是茫然的、不觉悟的、盲动的。就这样,鲁迅先生在深刻解剖中国国民性基础上,利用文学的形式,通过成功地塑造阿Q这样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精神典型的苦农民形象,和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忽视群众的力量,尤其广大农民,导致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鲁迅曾经说过,在写《阿Q正传》以前,阿Q的形象已经在他心中酝酿了好多年了。他所以从事文学,就是要唤醒昏睡的大众,因此,向读者描画出我们沉默的国人的魂灵,以此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的麻木,就自然会成为他的夙愿。在《阿Q正传》之前鲁迅写下的一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都像是在给《阿Q正传》作准备。譬如《药》,就是用一种极为尖锐的方式,揭露了农村中一般民众的麻木相,而这正是《阿Q正传》中未庄和县城里居民的普遍特征。至于《风波》中的那位赵七爷,更活脱脱就是一个未庄里的赵太爷。所以,阿Q这个人物是和鲁迅笔下的其他农民形象,譬如《风波》里的七斤和《故乡》中的闰土,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产生于那种想要描绘某个具体人物的冲动,也不是作者为了制造某种氛围而虚设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说,它其实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全部感受的结晶,鲁迅是要用它来显示愚民的专制的真相,在鲁迅心目中,阿Q正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不幸的。他“真能做”,却没有固定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没有片瓦寸土,长期寄居在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小庙----土谷祠中。他说他原本姓赵,但因太穷,财主赵太爷认为他不配姓赵,于是他从此就被剥夺了姓氏。他快三十岁了,还是光棍一条。阔人可以三妻四妾,被视为体面的事情,而他只因跪着向一位小寡妇吴妈求爱,就被大杠子敲打,不但赔了钱,而且断了生路,只剩下一条万不可再脱的裤子。阿Q这种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境遇,使鲁迅深感悲哀。

从阿Q自身来说,他是一个贫苦而尚未觉悟的农民的典型。这样的阶级地位产生了他性格的两方面:一方面,他身上有着严重的落后意识,这种落后意识是封建统治、封建思想毒害形成的,如轻视妇女、自欺欺人;另一方面,他终究是贫苦的农民,与地主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他虽然落后,但仍有革命的要求。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谈到阿Q会不会做革命党的问题时曾指出:“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在阿Q身上,鲜明地表现着鲁迅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憎。他通过对阿Q落后意识的批判,热烈地期望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觉悟起来,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另外,阿Q的形象,也反映了鲁迅当时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他对农民中的革命力量还认识、估计不足。但鲁迅描写阿Q指望资产阶级领导他“革命”的幻想的破灭,实际上显示了中国农民必须走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才能获得解放。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是成功塑造阿Q形象,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未庄是什么?未庄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阿Q生活在未庄,自然也就把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折射得一清二楚,阿Q的遭遇更成了无数贫苦农民苦难命运的象征。他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为他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他被压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让读者清楚、明白地看到了一个流氓无产者可怜、无助的悲惨景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是第一个为普通农民塑像的作家,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引进文学创作领域。塑造了阿Q这样典型形象。阿Q形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鲁迅却作了极为深入的挖掘,揭出自大背后的自卑,其实也是对一种普泛性社会心理的深刻剖析,如鲁迅自己所说,是为了写出国民的灵魂。鲁迅先生的本事总是在心里常态中看到精神的病态。鲁迅先生不仅同情他们的不幸,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他们思想的局限,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面貌。这是历史上前所没有的。

二、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是揭露民族劣根性的点睛之笔

Q所处的年代和环境,形成和造就了国民固有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旧中国受压迫和剥削最深重的贫苦农民,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等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示。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形象,说明了他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注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的一致性。

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简言之,就是用精神上虚幻的胜利掩饰现实生活中的失败。阿Q炫耀过去:“我们从前----比你阔的多啦!”又幻想未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唯独不正视不名一文、连老婆都娶不起的现实。阿Q明明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却用“总算被儿子打了”来自宽自解,于是心满意足。他被人抢走了偶尔赌赢的钱,还挨了一顿乱打,于是自己抽自己两个耳光,似打人的是自己,挨打的是别人。在阿Q眼中,自轻自贱也是精神胜利的武器。欺侮他的人在打他之前,让他先说是“人打畜牲”,以防他说“儿子打老子”。阿Q只好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这种精神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自相矛盾,简单来说就是:“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既敏感多忌,又麻木健忘;既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既憎恶权贵,又趋炎附势;既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既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鲁迅用夸张的笔法将上述精神胜利的表现作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具体可感。

仔细分析起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包含了好几个因素的。首先是懦弱,受了欺压,不敢真刀真枪地反抗;其次是恼恨,虽然不敢反抗,但受欺压产生的恼恨依然存在,必须要用各种方法加以排遣;再就是自欺,因为不敢向外界报复,就只有做自我辟解,而这辟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对现实闭上眼睛,用想象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最后是健忘,如果不健忘,自欺的效力就不能维持,只有借着自欺迅速忘却恼恨的直接原因,心境才能恢复平和,阿Q也才能重新高兴起来。这就可以看出,贯穿阿Q这精神胜利法全过程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在阿Q的恼恨中,本来是包孕着反抗的萌芽的,但这萌芽要长大,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恼恨必须进一步发展成为憎恨和报复的冲动。可现在阿Q却把这恼恨改变成为自我欺骗的动力,这就泯灭了反抗的可能。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被压迫者身上最不可救药的一种精神病态。

运用精神胜利法“医疗”暂时的伤痛,是当时国人的一种病态心理。这种心理已不是阿Q所独有,它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高度概括,是民族病态的集中表现。“阿Q相”已成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精神胜利法深刻的阶级根源来自于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意识,其历史根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屡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密切相关,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易感染上精神胜利法。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以及对意识形态的彻底批判。阿Q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却并未绝迹,这正是阿Q形象的思想魅力所在。

三、阿Q的“革命”史,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江南闭塞的未庄为环境,塑造典型形象阿Q,反映出作者“眼中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它的闭塞落后,世态人情,无不烙印着当时的时代特点。未庄的环境是典型的,尤其是它在辛亥革命中的动态的人心变化充分体现出当时的历史本质。

小说的第七章,一开始就讲到辛亥革命。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半夜里一只大船,载着城里举人老爷的财物靠上了赵太爷家的埠头。这个细节意味深长。它是一个暗示:革命一起,城里的老爷们便要到乡下的赵太爷们那里去找依靠,这就说明了,大大小小的未庄正构成了中国各级专制的统治基础,倘若赵太爷们在未庄的权威依然如旧,那城里形形色色的举人老爷也就不会真正被推翻。

未庄的情形究竟怎么样呢?当革命的消息刚刚传到时,赵太爷们着实惊慌过一阵子,以举人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惶惶不可终日。革命消息传到阿Q耳朵里,本来痛恨革命的阿Q,见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体现了他渴望改变现状,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可贵一面。连喊几声“造反了,造反了!”,赵太爷竟怯怯地迎着低声叫他“老Q”,赵白眼们也惴惴地想去探他的口风,就仿佛真的乾坤倒转,转到阿Q来执掌生杀大权了一样。从未庄人惊惧的眼神里,从赵太爷语无伦次的谈吐里,阿Q体验到了“革命”的快感,“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虽然举人老爷的船把不安载给了未庄,但很快地,又日渐安静了。为什么?“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了,倒还没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原先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早经说过,最先自然是茂才公,其次便是赵司晨和赵白眼,后来是阿Q”。假洋鬼子的辫子原来是假的,后来留到了一尺多长,现在都拆开了披在肩上,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他得“风气之先”,最早同赵秀才到静修庵“革了一次命”,将老尼姑“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粟凿”,砸碎了庵里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同时也偷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香炉。然后又由假洋鬼子进城去,花四块洋钱买来一个自由党的徽章,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了。而在昨天还在洋洋自得的阿Q反遭假洋鬼子的斥骂,不准革命,把阿Q拒于革命大门之外,依旧像从前一样被赵太爷们踩在脚底下。这充分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与贫苦农民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Q的革命方式只不过是“盘起了辫子”,喊几声“造反了”或想到去投靠革命党。他的革命动机,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看的,要女人,要房子,要钱,他并没有真正觉醒。当他鼓起勇气投奔革命时,却依然弄不清楚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革谁的命,而去找了假洋鬼子。

这些具体生动的描述,抵得上一部《子夜》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典型都会上海的描写,吴荪甫生活的环境和阿Q生活的环境,合起来就是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全貌。小说把阿Q这样一个人物安置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通过描写阿Q悲剧的一生来暴露国民的弱点,高度真实地概括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和不彻底性。深刻地反映出:农村闭塞、农民麻木落后,但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注意到农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没有去启发他们真正觉悟,发动他们投入革命斗争,相反同封建统治者讲“咸与维新”,因而终于被封建势力篡夺了胜利果实,致使革命流于失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Q最终被所谓革命政府诬指为抢匪,遭到枪毙,结束了悲惨的一生,成了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未庄人的精神状态仍旧是麻木和冷酷的。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没有启发他们的觉悟性和积极性,没有把农民自发的革命要求加以引导和发扬,相反地,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而在《阿Q正传》中,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将要采取怎样的表达方式。既然鲁迅是想在阿Q身上画出整个民族的精神病态,他实际上就是把阿Q当作了一个象征。因此,象征的形式就势必会成为贯穿整部《阿Q正传》的一个基本的因素。事实上,不但阿Q这个人物是象征,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像假洋鬼子、赵太爷,尤其是那个小D,以及小说结尾那些叹惜自已白跟一趟的看客,都带有很大的象征意味。就是未庄本身,不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极其真实的缩影吗?
  既然鲁迅要借用一个人物来表现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病态,就势必得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在他身上植入许多远非他个性所能包容的精神重负,更要最大限度地凸现他身上的那种具有极大概括性的心理特点。这在小说对阿Q那种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的刻画当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儿子打老子,还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这样的行为,倘若孤立地看,似乎都不太真实,显然是经过了作者夸张的处理的。倘说它们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病态,那是指在概括和象征的意义上,而不是就这细节本身来说的。再譬如假洋鬼子这个人物,他的言行也明显是用了漫画化的笔法描绘出来的,因为鲁迅也同时是把他当作一个象征,要用他来暴露当时的许多投机的革命党。可以说,象征意味越是浓厚的人物和情节,小说在描写的时候,就越是频繁地使用夸张的手法,阿Q和假洋鬼子是这样,小D和阿Q的那一场龙虎斗也是如此。在以前和此后的许多作品中,鲁迅都是用写实的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可在《阿Q正传》中,他却大量使用了这种大幅度的夸张的手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把阿Q和未庄当作愚昧的中国人和封建农村的象征来描写的。

可以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宝库中的经典作品。其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把阿Q这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极其个性化的落后农民典型推广到整个国民;精彩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强烈的批判和讽刺特色,展示了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此外,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饱含幽默感,让人同情中赋予眼泪,沉思中得到升华,反省中得到灵魂净化。

总之,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他唤醒民众、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小说的成功地揭示出了要变革中国,就要注意改造虚伪、自大、依赖、因循的国民性,即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是要思想革命。《阿Q正传》几乎是一部社会病态的历史,对于思想革命具有重要价值,至今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体现了一代文学巨匠的崇高风范,他的作品影响和教育了后来的人们,鲁迅先生的名字和作品将在我们的思想中永存。

致谢:

特别感谢班主任王瑜老师及各科老师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帮助,感谢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关怀与支持。

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 胡尹强《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4

2 闵抗生《论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兼论弘扬鲁迅传统》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2

3 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作家出版社19995

4 吴中杰 高云《论鲁迅的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cdaebe1964bcf84b8d57b95.html

《阿Q正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