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太子册立及制约因素

发布时间:2023-05-26 03:40: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隋唐时期的太子册立及制约因素
隋唐时期,太子册立主要依据的是西周以来的立嫡以长制度,太子废立的决定权大多时候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有时受到大臣的支持或反对,但皇帝的意志仍占主导地位。而在隋朝和唐朝前期,对太子人选影响较大的是独孤皇后以及唐高宗时的则天皇后和唐中宗时的韦皇后,唐朝中后期,由于皇权的衰落,太子废立则主要被宦官控制。但这几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太子的册立。

标签: 隋唐时期;太子册立;东宫制度

太子作为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自古就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汉朝贾谊说: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每位皇帝即位之后,通常会尽快地册立太子,主要是为了避免政局的动荡。太子继位为皇帝以后,通常会封赏拥立他的那些人,以册立谁为太子也就成了后妃、王子、朝臣、宦官进行政治博弈的筹码。隋唐太子册立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各方势力会通过多种手段影响皇帝在册立太子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決定。隋唐时期太子的册立问题研究成果不多,胡戟先生在《命运多舛的唐代储君——嫡长子继承法的反思》一文中论述了封建专制皇权下的皇位继承的弊端 樊广平先生在《遂废太子杨勇述评》一文中阐述了杨勇被废的若干原因 另有一些研究隋唐问题的成果也涉及了这方面内容,但没有做过多的论述。本文拟对此问题再作探讨,以期深入隋唐太子册立问题的研究。

一、立嫡以长是隋唐时期册立太子的基本制度

立嫡以长的制度大约形成于周朝,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说: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又说:舍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当武王之崩,天下未定,国赖长君。周公既相武王克殷胜纣,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固其所矣。而周公乃立成王而己摄之,后又反政焉。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自是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 等级严格的分封制度下,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周公的推动下而确立,并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各地的诸侯国、卿大夫等也遵守这一制度,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来维护整个宗族的利益,保证分封制度下所分得的土地、采邑、禄田等能够有序地代代相传。

立嫡以长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前722)条: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唐朝徐彦《注疏》云:

适,谓适夫人之子,尊无与敌,故以齿。子,谓左右媵及姪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姪娣;嫡姪娣无子, 立右媵姪娣;右媵姪娣无子,立左媵姪娣。质家亲亲,先立娣;文家尊尊,先立姪。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其双生也,质家据见立先生,文家据本意立后生:皆所以防爱

争。

隋唐大一统皇朝建立后,在太子选择方面主要依据的是立嫡以长制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等文献记载,隋唐时期只有少数皇帝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册立过太子。隋朝的恭帝杨侑和唐朝的哀帝李柷为末代皇帝,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傀儡皇帝,所以没有册立过太子。李重茂是在韦皇后发动宫廷政变中被仓促推上皇位的,继位没多久就因为李隆基再一次发动宫廷政变而让位于睿宗,在位的时间仅有数月且政局混乱,因而没有册立太子。唐武宗在位数年,因服食丹药突然驾崩也没有册立过太子。这四位皇帝没有册立过太子的原因各异,属于隋唐时期的特殊现象。

武则天以女性做皇帝,改唐为周属于唐朝历史上的一段插曲,虽有立武氏子弟为太子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而没有付诸实施,但她册立过李显、李旦为太子。

将武则天计算在内,隋唐时期共有25位皇帝,其中有21位皇帝册立过31位太子:隋文帝嫡长子杨勇(母亲文献皇后独孤氏),次子杨广(母亲文献皇后独孤氏,炀帝);隋炀帝嫡长子杨昭(母亲萧皇后);唐高祖嫡长子李建成(母亲太穆皇后窦氏),次子李世民(母亲太穆皇后窦氏,太宗);唐太宗嫡长子李承乾(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九子李治(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高宗);唐高宗长子李忠(母亲后宫刘氏,王皇后建议立为太子),五子李弘(母亲则天皇后武氏)六子李贤(母亲则天皇后武氏),七子李显(母亲则天皇后武氏,中宗),八子李旦(母亲则天皇后武氏,睿宗);中宗三子李重俊(母亲失载)、四子李重茂(母亲失载,殇帝);唐睿宗嫡长子李成器(母亲肃明皇后刘氏)、三子李隆基(母亲德妃窦氏,玄宗)唐玄宗次子李瑛(母亲丽妃赵氏)三子李亨(母亲贵嫔杨氏,肃宗);唐肃宗嫡长子李豫(母亲章敬皇后张氏,代宗);代宗嫡长子李适(母亲睿真皇后沈氏,德宗)、唐德宗嫡长子李诵(母亲昭德皇后王氏,顺宗);唐顺宗嫡长子李纯(母亲庄宪皇后王氏,宪宗);唐宪宗长子李宁(母亲美人纪氏),三子李恒(母亲贵妃郭氏,穆宗)唐穆宗嫡长子李湛(母亲恭僖皇后王氏,敬宗)唐敬宗五子李成美(母亲失载),唐文宗嫡长子李永(母亲德妃王氏)、唐宣宗长子李漼(母亲美人晁氏,懿宗)、懿宗五子李儇(母亲贵妃王氏,僖宗),昭宗嫡长子李裕(母亲积善皇后何氏)、九子李柷(母亲积善皇后何氏,哀帝)。其中,有长子或嫡长子身份的太子18人,占太子总人数的58%隋唐有16位皇帝册立过长子或嫡长子立为太子者,占21位皇帝的76%,超过四分之三的皇帝都有将皇位传给长子意图,说明隋唐皇朝还是很重视立嫡以长的儒家礼仪制度的。

在册立的16位长子或嫡长子太子中,因病而亡者有隋炀帝嫡长子杨昭、宪宗长子李宁、文宗嫡长子李永,3人,他们没有继承皇位与政治斗争没有太大的关系。被杀的有3人: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死于李世民之手。上元二年(675,李弘被武则天鸠杀。光化三年(900)刘季述等发动政变后,李裕继皇帝位;不久,昭宗复辟,李裕复为德王;天复四年(904,在朱全忠的授意下,蒋玄晖杀昭宗后不久,又宴德王裕已下九王于九曲池,既醉,皆绞杀之 。被废除太子之位的有隋文帝长子杨勇、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唐高宗长子李忠、唐睿宗长子李成器4人,这些太子是遵照立嫡以长制度册封的,们没有继承皇位。最终以长子或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者仅有6人,分别是唐肃宗

嫡长子李豫(代宗),母亲章敬皇后张氏;代宗嫡长子李适(德宗),母亲睿真皇后沈氏;唐德宗嫡长子李诵(顺宗)母亲昭德皇后王氏;唐顺宗嫡长子李纯(宪宗),母亲庄宪皇后王氏;唐穆宗嫡长子李湛(敬宗),母亲恭僖皇后王氏;唐宣宗长子李漼(懿宗),母亲美人晁氏。隋朝只有三位皇帝,没有嫡长子继承皇位者。在唐代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6位皇帝,是按嫡长子原则继位的。细辨一下可知,唐中叶不到半个世纪,代、德、顺、宪四帝顺序按嫡长子原则传承皇位,前期一个半世纪中竟无一位皇帝是嫡长子。原因很清楚,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的7位皇帝,全是借宫廷事变登上储位或大位的;而后期自唐穆宗到唐昭宗凡八帝,‘以宦官所立者七君’,唐敬宗在太子位上一年余等到继位,此外曾在储位稍久3人:庄恪太子永、陈王成美、德王裕都未能继位。而那位侥幸继位的唐敬宗,却和以前的唐宪宗一样,又死于宦官之手。他们的生杀废立都掌握在宦官手中,皇位的正常继承便无从谈起,再说立嫡立长,简直是与虎谋皮了。 这说明隋唐皇朝虽然力图使立嫡以长制度得到很好地执行,但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二、册立太子多取决于皇帝的意志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所以皇帝与太子之间呈现为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 。二者在血缘上有父子之情,但在国家政治方面实为君臣,父子亲情通常会让位于政治。太子与皇帝感情生疏无形中为政治势力的介入留下了缝隙,而政治理念的不同则会导致亲情的疏离甚至恶化。太子能否继承皇位,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太子本人的才能和品德,而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是否融洽往往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二人之间的关系通常受到感情与政治双重因素的制约,这些双重因素一旦产生消极影响往往会相互强化,各种政治势力为争夺现实和未来权力会纷纷卷入其中,最后导致太子与皇帝之间政治和感情信任的丧失,以致父子反目、骨肉相残,许多情况下太子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隋唐的一些太子被废或被杀,有些是因为无能或失德造成的,而有一些则是因为与皇帝的关系恶化而引起的。

在隋唐册立的太子中,杨勇、李建成、李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重俊、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恒等被立为太子,均是由皇帝自己决定的;而杨勇、李乾、李忠、李弘、李贤、李显、李旦等被废除太子也是由皇帝决定的。如唐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为了获取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的支持,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惊慌失措的长孙无忌等人立即附和: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唐宪宗时,惠昭太子薨,穆宗时为遂王,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由于宪宗已经明确表明要让年纪稍小的三子李恒做太子,所以崔群云:大凡己合当之,则有陈让之仪。己不合当,因何遽有让表?今遂王嫡长,所宜正位青宫。” B11 隋唐时期,这样的例子很多,基本上都是皇帝决定之后再征求朝中大臣的意见,某些太子的废立可能受到过大臣的支持或反对,但最终决定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三、隋朝和唐朝前期后妃对太子废立的干预



隋朝和唐朝前期,长子或嫡长子虽然被册立为太子者较多,但均没有继位为皇帝,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受到了皇后的影响。皇后通常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后面多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即外戚集团。因为裙带关系,外戚与皇帝接触较为方便,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并参与朝政。因为皇帝、皇后、外戚关系的特殊性,所以在册立太子之时极易受到他们的影响甚至干预。对太子人选影响较大的后妃主要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唐高宗的则天皇后和唐中宗的韦皇后三人,而武则天的影响尤甚。

其一,独孤皇后。隋朝的太子杨勇被废除太子之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独孤皇后的影响。杨勇在独孤皇后的五个儿子中排行老大,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开皇元年581被立为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之” B12 但是由于独孤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极力提倡以结发、原配的夫妻关系为正统” B13 。她不但不准杨坚亲近其她妃嫔,也痛恨朝臣的宠爱妾姬行为,无论是诸王还是朝臣但凡有妾姬怀孕者,她都会建议杨坚给予贬斥。而杨勇不喜爱独孤皇后亲为他选择的原配夫人元存矩之女,宠幸平民出身的云氏且收纳了许多美女而犯了独孤皇后的大忌,颇遣人伺察,求勇罪过” B14 。为了废黜太子杨勇,让杨广做太子,独孤皇后煞费心机,讽上黜高颎,高颎居宰相之位,与杨勇关系密切,高颎被贬责以后,杨勇也就失去了一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故史书称: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B15

其二,则天皇后。唐高宗册立的第一位太子李忠是王皇后保荐的,李忠是后宫刘氏所生,虽为长子但其母亲身份低微,正常情况下很难立为太子。王皇后无子,为了保住其现有的地位,由其舅父柳奭出面联合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永徽)三年652立忠为皇太子B16 。永徽六年(655,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武则天的目标是做皇帝,只有清除高宗册立的太子才能实现夙愿,所以李忠首当其冲。

武则天的第一步是废除李忠以后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太子,于是与礼部尚书许敬宗合谋上疏:

伏惟陛下宪章千古,含育萬邦,爰立圣慈,母仪天下。既而皇后生子,合处少阳。出自涂山,是谓吾君之胤。夙闻胎教,宜展问竖之心。乃复为孽夺宗,降居藩邸,是使前星匿彩,瑶岳韬峰。臣以愚诚,窃所未喻。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永徽爰始,国本未生,权引彗星,越升明两。近者元妃载诞,正胤降神,重光日融,爝晖宜息。安可以兹傍统,叨据温文?国有诤臣,孰逃其责。窃惟息姑克让,可以思齐。刘强守藩,宜遵往轨。追踪太伯,不亦休哉。踵武延陵,故常安矣。宁可反植枝干,久易位于天庭。倒袭裳衣,使违方于震位?蠢尔黎庶,云谁系心,垂裕后昆,将何播美?
B17

许敬宗提出废除李忠太子之位的理由是其非王皇后亲生,虽然是高宗的长子但不是嫡子;建议立李弘为太子的理由是其母武则天为皇后,虽不是长子却是嫡子。许敬宗阐述的理由既符合传统的立嫡以长制度,更符合唐高宗的心愿,庆元年656废忠为梁王,授梁州都督,赐实封二千户,物二万段,甲第一区。其年,转房州刺史B18 。麟德元年(664宦者王伏胜得罪于武后,敬宗乃

诬忠及上官仪与伏胜谋反,赐死” B19 李忠成为高宗在位时期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三岁被立为太子,李弘是一位很有主见的储君,但武则天将骋志,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675,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 B20 。李弘死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被册立为皇太子,李贤奉诏监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B21 。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是做皇帝,李贤数次监国以后,地位和声望不断提高,对权力要求日益上升,再加上德高名望之人和重臣的辅佐,太子李贤周围逐渐形成了一股较强的拥李势力。太子越是积极参与国政,就越容易加深同武则天的矛盾” B22 。调露二年(680,受武则天宠信的术士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武则天费尽心思废掉李贤的原因应该是英王状类太宗 B23 担心其会成为她登基做皇帝的障碍。高宗驾崩以后,李显、李旦二人被她立来废去,完全成了她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

其三,韦皇后。中宗复辟以后宠信韦皇后和上官婉儿,武三思又深受韦皇后的宠信,太子李重俊因非韦氏所生于是成了安乐公主(韦皇后女儿)和其驸马武崇训(武三思儿子)欺凌的对象,甚至有人劝公主请废重俊为王,自立为皇太。在韦皇后母女的威逼下,李重俊举兵造反,最后兵败外逃,为左右所杀 B24 景龙四年(710,韦皇后毒杀中宗,矫诏立李重茂为太子,列府兵五万分二营屯京师,然后发丧。太子即位,是为殇帝。皇太后临朝,温总内外兵,检护宫省” B25 。韦后母女二人不仅干预太子的废立,而且毒杀皇帝,又让其父韦温掌管内外兵马,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韦皇后母女及外戚被诛杀,局才逐渐稳定下来。中唐以后,虽然某些皇后试图左右太子的册立,但权力把持在宦官手中而影响不大。

四、宦官对太子废立的干预

唐初的统治者对宦官集团的危害有着清醒认识,唐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B26 同时也限定了宦官的人数:以三十人为员,衣黄衣,不得养子。” B27 唐前期对宦官的控制相对严格,其势力未能形成气候,所以至高宗永淳(682)末,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B28

神龙年间,中宗开始用宦官到军队做监军 B29 开宦官不得参与军政之禁令。玄宗为临淄王时开始与宦官合作,宦官逐渐受到重用。如玄宗依靠宦官杨思勗等人铲除了韦皇后及其党羽后,又在高力士的协助下诛杀太平公主等人,始重用宦官,高力士参与权力所借助的方式是通过奏议、宣旨、廷议政事等途径,即皇帝近臣的特殊权力,这种权力即使是中枢决策圈中南衙的宰相也无法企” B30

玄宗不僅重用和宠信宦官,在册立太子方面也征求宦官的意见,为肃宗以后的宦官干政和废立太子开启了方便之门。开元二十六年738太子李瑛被废以后,玄宗打算册立年长的忠王李玙为太子,而李林甫等人欲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在唐玄宗犹豫不决之际,高力士曰:‘嗣君未定耶?推长而立,孰

敢争?’帝曰:‘尔言是也。’储位遂定” B31 。玄宗册立李玙为太子之时,高力士也只是以立嫡以长的制度进言,主要通过善揣君意、审时进奏等方式,对君主决策施加影响,而非直接发号施令” B32 。而到了肃宗晚年,宦官已经卷入太子废立之中。皇后张氏与宦官李辅国矛盾重重,与太子李豫密谋:贼臣辅国,久典禁军,四方诏令,皆出其口。顷矫制命,逼徙圣皇。今圣体弥留,心怀怏怏,常忌吾与汝。又闻射生内侍程元振结托黄门,将图不轨,若不诛之,祸在顷刻。皇后张氏预借太子李豫之手诛杀李辅国,实际上是为排除异己而独掌朝政,李豫明白皇后掌权以后肯定对他不利,因而推脱说:此二人是陛下勋旧内臣,今圣躬不康,重以此事惊挠圣虑,情所难任。若决行此命,当出外徐图之。” B33 皇后便开始伺机立自己的儿子李係为太子,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係,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张皇后的计划被李辅国等获悉,宫廷政变失败。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 B34 在这次政变中,宦官集团分属两个阵营,有一部分支持张皇后,而李辅国保护太子李豫的真实目的可能是担心越王李係继位后于己不利,考虑的是个人政治利益。

到了德宗时期,置左右神策、威远等禁兵,命中官掌之。每军置中尉一人,宦者为之。自李辅国、鱼朝恩之后,京师兵柄,归于内官,号左右军中尉。将兵于外者,谓之观军容使。而天下军镇节度使,皆内官一人监之” B35 。宦官掌握军权以后,开始专横跋扈,贞元以后,中尉之权倾于天下,人主废立,皆出其可否B36 。贞元以后,太子的废立大都操纵在宦官手中,自唐建立到穆宗以前的202年中,储位只有不到21年的空缺;而自穆宗以后到唐亡的87年中,76年储位空缺,更可见宦官控制下的晚唐政局极不正常的状况B37 。其中最为典型例子的当属仇士良等人在文宗暴疾之时废黜太子李成美拥立穆宗的第五子李炎:

初,文宗追悔庄恪太子殂不由道,乃以敬宗子陈王成美为皇太子,开成四年冬十月宣制,未遑册礼。五年正月二日,文宗暴疾,宰相李钰、知枢密刘弘逸奉秘旨,以皇太子监国。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迎颍王于十六宅,曰:自婴疾疹,有加无瘳,惧不能躬总万机,日厘庶政。稽于谟训,谋及大臣,用建亲贤,以贰神器。亲弟颍王瀍昔在藩邸,与朕常同师训,动成仪矩,性禀宽仁。俾奉昌图,必谐人欲。可立为皇太弟,应军国政事,便令权勾当。百辟卿士,中外庶臣,宜竭乃心,辅成予志。陈王成美先立为皇太子,以其年尚冲幼,未渐师资,比日重难,不遑册命,回践朱邸,式协至公,可复封陈王。是夜,士良统兵士于十六宅迎太弟赴少阳院,百官谒见于东宫思贤殿,三日,仇士良收捕仙韶院副使尉迟璋杀之,屠其家。四日,文宗崩,宣遗诏:皇太弟宜于柩前即皇帝位,宰相杨嗣复摄冢宰。十四日,受册于正殿,时年二十七。陈王成美、安王溶殂于邸第。 B38仇士良服侍过顺宗至武宗等六位皇帝,是唐代最为专权跋扈的宦官之一,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 B39 。在他专权的二十余年中,对皇位继承横加干预,册立李炎是唐代后期宦官操控太子废立的典型例子。

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弊端就是宦官专权,代宗、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等九位皇帝的储君均是宦官拥立的,其他几位皇帝的废立

也都有宦官参与。以宣宗李忱被立为皇太叔为例,他本是武宗的皇叔,正常情况下没有被立为储君的可能,乃是他与马元贽、孟秀荣等仇氏残存势力及其他宦官世家阴谋勾结的结果” B40 宦官能够废立储君,通常也是皇室子弟与宦官相互勾结的结果。

因为宦官与皇帝、皇室成员的特殊关系,在太子废立上和皇位继承上大臣也多附和。宣宗驾崩以后,内官定策立懿宗,入中书商议,命宰臣署状。宰相将有不同,夏侯孜曰:‘三十年前,外大臣得与禁中事;三十年以来,外大臣固不得知。但是李氏子孙,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说?’遂率同列署状” B41 。这条记载说明,唐后期的太子册立掌握在宦官手中,宦官通过拥立新君取得了内大臣的政治地位,并得到了外大臣的认可,出现了内、外大臣共掌朝政的局面。宦官是皇帝扶植起来用以制衡臣下的一股政治势力,它维护着君权,又对君主造成威胁,因此君主与宦官之间的矛盾不断。” B42 唐代中后期的皇帝对宦官信任和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其统治,促进了宦官政治地位的上升,也使宦官认识到了掌控皇位的重要性。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势与朝臣分庭抗礼,宦官对唐后期太子的废立干预和操纵远远超过了后宫、朝臣。

五、小结

专制皇权时代,太子是下任皇帝的人选,尽管存在立嫡以长的制度约束,在实际中却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在位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太子的人选问题上有着重要发言权,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权。因为太子继位为皇帝以后,通常会封赏拥立他的那些人,所以册立谁为太子也就成了后妃、王子、朝臣、宦官进行政治博弈的筹码,这些人与皇帝和皇室成员关系密切,会千方百计地卷入太子废立之中。隋唐时期废立太子的情况说明,储位是下任皇位的跳板,皇室子弟为了能够君临天下而趋之若鹜,为此不惜同室操戈、兄弟相残;与之相关的后妃、朝臣、宦官更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背后激烈博弈和推波助澜,加剧着皇室内部血腥斗争,这也是专制皇权下难以避免的政治问题。

注释

①贾谊著,阎振益校注:《新书校注》卷五《保傅》,中华书局,2000年,185页。

②⑦B37胡戟:《命运多舛的唐代储君——嫡长子继承法的反思》《文史知识》1996年第1期。

③樊广平:《遂废太子杨勇述评》《文科教学》1996年第1期。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536页。

⑤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隐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二〇下《哀帝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790頁。

⑧欧阳修:《新唐书》卷八〇《郁林王恪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566页。

⑨聂世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太子为何都未能即位——兼谈后备干部谨防失宠失时失德失势》《领导科学》2011年第10期下。

⑩刘昫:《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52页。

B11刘昫:《旧唐书》卷一五九《崔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88页。

B12魏徵:《隋书》卷五四《文四子传·房陵王勇》,中华书局,1973年,第1229页。

B13樊广平:《遂废太子杨勇述评》《文科教学》1996年第1期。

B14魏徵:《隋书》卷五四《文四子传·房陵王杨勇》,中华书局,1973年,1231页。

B15魏徵:《隋书》卷三六《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中华书局1973年版,1109页。

B16B17B18刘昫:《旧唐书》卷八六《燕王李忠传》,中华书局,1975年,282428242824页。

B19欧阳修:《新唐书》卷八六《燕王李忠传》中华书局,1975年,3586页。

B20欧阳修:《新唐书》卷八六《孝敬皇帝李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3589页。

B21B23刘昫:《旧唐书》卷八六《章怀太子李贤传》,中华书局,1975年,283128312832页。

B22洪海安:《唐章怀太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30页。

B24刘昫:《旧唐书》卷八六《节愍太子李重俊传》,中华书局,1975年,2838页。

B25欧阳修:《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中宗庶人韦氏》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7页。



B26B28刘昫:《旧唐书》卷一八四《宦者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第47544754页。

B27欧阳修:《新唐书》卷二〇八《宦者传下·韩全诲、张彦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901页。

B29王溥:《唐会要》卷六五《内侍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336页。

B30李朋飞:《论唐代宦官使职制度与唐后期宦官专权关系》《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9期。

B31欧阳修:《新唐书》卷二〇七《宦者传下·高力士传》,中华书局1975版,第5860页。

B32王守栋:《唐中后期宦官权势演进考悉》《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4期。

B33刘昫:《旧唐书》卷一一六《越王李係传》中华书局,1975年,3383页。

B34刘昫:《旧唐书》卷五二《肃宗张皇后传》中华书局,1975年,2186页。

B35B36刘昫:《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187019041905页。

B38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583584页。

B39欧阳修:《新唐书》卷二〇八《宦者传下·仇士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875页。

B40冻国栋、黄楼:《唐宦官集团与大中政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4期。

B41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659页。

B42杨西云:《唐文宗除宦与宦官专权政局》《历史教学(高教版)2007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483fc3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d5.html

《隋唐时期的太子册立及制约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