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发布时间:2020-04-24 11:5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绪论

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国梦是什么?

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国家的、名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名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是什么?

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结合,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政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是什么?

人类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

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观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生目的表明一个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是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 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什么是积极进取道德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如何真确评价人生价值。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 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利观、生死观、荣辱观。

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名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服务人民的本领。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具有持久生命力。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关系。

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和理解。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应。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当中。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传统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3.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4.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果要弘扬中国精神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名族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体现名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名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名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名族特征,是中华名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米力的重要根源。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国家。

时代要求: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1.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既然我们要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必然要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也要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更要投身与创新实践。更应当珍惜人生中最具有创新创造活力的宝贵时期,有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锐气,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在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演泽精彩。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主义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

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追求,更是中国人民百共同愿景的寄托和认同。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呼唤,回应人民期盼,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时代的主心骨、主旋律。

必须保持高度自信,大力践行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度心价值观。只有增强价值观自信,才能不断巩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坚持中国道路,更广弘扬中国精神,更加凝聚中国力量。

谈谈为什么要坚定价值观自信?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具有的重大意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增强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还要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数。

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大学生要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及其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按照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从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什么是道德?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道德的起源

1.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2.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 人是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的本质

1.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3.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丧失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间践履。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大学生应该如何发扬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

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实践,真正体会中国革命道德的本质内涵、历史u意义和当代价值,自觉同各种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努力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

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有助于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有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如何理解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覆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1.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的历史发展:由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的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要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守住法律底线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对于公民而言,法治思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权利诉求和利益关系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服从法律,作出符合法律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

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宪法建设史一是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二是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三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民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四是党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法。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法程序法律制度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权利及文化权利等。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人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法律权威

含义: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具有权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只有法律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性理性,法律才具有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具有权威。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法律权利

含义: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特征:一是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二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三是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强制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四是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含义: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的法律手段。

特征:一,法律义务是历史的;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和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法律规定、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fdc02a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3.htm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