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发布时间:2019-08-14 15:51: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悲凉、落寞之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虽然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之作,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加之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更应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掌握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方法。

由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能够通过学习《故都的秋》的结构层次,巩固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圆形内结构、圆形外结构)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注意: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

2、能够通过赏析本文的语言,掌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3、能够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由于“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单独列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但它又是分析鉴赏散文的重要切入点,所以我把第2个教学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所以在此只做分析《故都的秋》的结构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过秋景分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到,故将教学目标13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确定好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用以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找出作者描绘的秋景。即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引出五幅秋景图(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过程如下:

首先,联系同学们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诗篇、散文、小说等,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描写秋天的萧瑟、凄凉,抒发悲秋之感的,如: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二是描写绚丽多彩的秋天,寄予赞秋之情的,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由此我的导入设计如下: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历代名家描绘秋天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同学们读过这样的诗句吗?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从中欣赏到的秋天的景色和你的读后感慨,好吗?

进入课文以后,鉴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散文教学也应注重朗读,所以首先让全班齐读。读完后根据具体读的情况作出简要点评。然后进入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有设置了两个问题:

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是怎样呈现这一特点的(即采用的是哪种结构形式)?(特点:清、静、悲凉。结构:总----总,板书)

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分写部分的五幅秋景图)

为使教学内容不那么笼统、空泛,我又设置如下具体环节层层递进:

首先看总起部分,作者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效果:突出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见PPT演示)

总括部分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形成首尾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秋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首尾部分作者都重在强调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向往与眷恋。那分写部分显然会着墨于什么?(故都之秋的秋景,赞美北国之秋)

同学们,作者如此钟爱于北国的秋天,那他在描绘北国的秋天时所选取的景物应该是单一的还是纷繁多彩的呢?(纷繁多彩的)

好,那大家找找看都描写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景物?有这个问题自然引入我们即将讲的五幅秋景图。(PPT演示,板书)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针对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第4个问题时,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个别学生懒于思考,只听别人的想法。而且组织学生讨论前,必须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避免个别内向学生在讨论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课时上课前会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本堂课需要解决的教学重点是“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进而以拓展材料巩固。这节课我同样设置了问题将教学环节步步推进。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首先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并赏析其语言特色。(三四名学生即可)。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学生在分析时扣住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作者的孤寂、落寞、悲凉之感”,言之有理即可。同样的,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找,再进行小组讨论。

预设学生找出的大多数语句、段落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以此为切入点,自然地过渡到“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这一教学重点上来。因为这是本课教学重点,所以必须由老师来对该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的阐释。阐释如下:

(1)鉴于分析文章情感会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以首先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而在预习时,学生会对郁达夫有一定了解,在此我们只提供与本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用PPT展示。

(2)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作者需要发泄情感,于是作者让自己的感情驾驭这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北国之秋的典型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怀。是作者此刻的心情赋予景物这样的情感的。我们说,这叫“以情驭景”。

(3)那作者为什么选此景而不选其它的景物呢?这是因为这些景物恰好隐含作者的心情,此情与此景具有相似性,作者便以此景突显此情,即“以景显情”。

(4)这样的情与这样的景融为一体,水乳交融,以此景抒此情,即“情景交融”。

以上三点既是本文的主要抒情手法,又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而且三者是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如果碰到了写景状物的散文,记得运用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抒情手法去分析。

只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不够,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我找了沈从文的《云南看云》(节选)作为拓展材料。

最后,为让学生能活学活用,我找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作为检验材料。

拓展部分和检验部分不仅意在让学生深刻记忆本课的知识点并且能够运用,还在于让他们拓宽阅读面,分析散文作品中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以及感悟作者的情怀。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陶冶。

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想让课程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结束。

《故都的秋》评课稿

现对《故都的秋》的教学实施作出以下评价:

一、《故都的秋》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教师在教学时,能从散文的结构、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抒情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方面出发,这一点是肯定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点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能不能再深入文本,挖掘更恰当的教学目标。

2、导入值得肯定。从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景色以及文人墨客对秋天的两种不同感慨出发,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考虑到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换要自然,因而将教学问题具体细致化了,使得教学实施环环相扣,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而进行的,这一设计也很合理。只是设计的问题也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怎样才能提出更好的问题,让课堂在思考、解答、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呢?这应该还是设计者思维局限的原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今后更应该让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另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赏析语言特色”时,只让学生发表观点看法,而教师没有做出具体的引导、解说,做得不够细腻、深入,不能够让人完全融入故都之秋的韵味当中,没有强有力的感染力。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法是有限的,教师还是应该充当好一名优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对文本的语言赏析,设计者做得不够到位。建议教师今后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在一堂诗情画意的课堂上,如果能够使用够精炼、韵味十足的教学语言,务必会给课堂增添色彩。而且,教师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不是不可以提问,而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预想到学生的答案,以免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不知所措而导致冷场。

三、教师在选取拓展材料和检验材料时,是不是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深刻理解所选取的文本,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所谓“知人论世”,所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还应该加以创作生平的提示。教师在实施时可以尝试加上这一环节。

当然,板书设计也是设计者实施教学时的一个思路体现,简洁、清晰,很好。但是建议设计者在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特色时,因为目的在于引出“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加之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以设计者是不是可以尝试把情和景都具体罗列出来,形成一个对应的列表。这样。就能让情与景一目了然了,辅助教学重点的突出。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与方法没有大问题,只是一些细节,设计者要引起注意。希望设计者今后再接再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fd57d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html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