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发布时间:2019-02-10 22:4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的天人观:

一. 理解:

自然的天,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是自然存在的,是万物的总名,是无意识、无意志、无目的的。3. 义理之天,认为“天”是“义理”,是抽象的法则或精神实体。

二. 儒家的天人观:

1. 天人相通: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来界定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天,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力扩展人性所具有的善端,了解人性本善的道理,便可直接与天相通。在孟子看来,“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因此“性”与“天”实为同质。通过人心的作用来表现与“天”同质的“性”,故“知其性则知天矣”。“天”是宇宙间的最高存在,人是由“天”发展而来的道德主体,人的道德心性受制于“天”,天性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

2. 天人相类:董仲舒论证了人与天的同质同构性,提出人副天数说。他将“天”与“人之间的形体容貌作了一番奇特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两者在形体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山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

异同比较:无论是“天人相通”还是“天人相类”,他们论述的主要都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至于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他们倡导的并不是唯物的方法,而是唯心的方式。

此外,儒家中有认为“天”是自然现象的一派观点,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分”。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他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把人和天严格区分开来,进一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三. 在建筑上的体现:

1. 像天地法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既然天人同构,相通相类,统治者在进行都城规划时,自然想到运用“象天法地”的办法来表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其特点是通过对天文形象,特别是星象的具象模仿或抽象隐喻说明城市、建筑与天的同源同构关系。

早期以象天法地意匠建造的都城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建的吴大都和范蠡建的越小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建阖阊大城(今苏州城前身),“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象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阎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2. 观象制器、人副天数与礼制建筑

这种“观象制器”的传统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人副天数”观点相结合,在古代单体建筑特别是礼制建筑中得到体现。如明堂这种集祭祀、听政和施教功能于一体的礼制建筑,虽然其正确式样一直是个谜,但无论从有盖而无四方到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北京国子监辟雍式样,它的设计一直贯彻着“法天”思想,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单体建筑上的最好体现。

道家的天人观:

一.理解:至于道家的理论,则都把“天”理解为自然的天。在老庄的体系中,所谓自然之天,既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又包括自然现象及事物客观存在的、不受外力制约的、天然的本性或状态。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点始于老子,成于庄子。老子强调“天地不仁”,认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这是否认天有意志,否定天神的至上地位,赋予天以客观自然属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提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无为生于道又复归于道,在大道之下建立天人合一。合一的基础是人对道的认同,人对自我的觉悟。老子的思想崇尚自然,强调要致虚守静,追求返朴归真的天人合一意境。

道家在这种“天人合一”的追求中,重点放在人的主体境界的层面上,它的自然主义倾向并没有导出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而是顺着相反的方向,要求人无条件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在身心各方面向自然作认同。这就是说,道家非常关心和重视如何在现实世界安顿个体生命的问题,它的途径和方法是通过排除天人的对立,泯灭各种人为的冲动,使个体精神向超越方面发展。如果说儒家在自然价值观上,赋予自然以道德价值,那么道家则是赋予所谓的“朝彻”、“见独”、“心斋”、“坐忘”等。通过这些方法所达到的自然境界,是通过自然透过心灵的精神表现。

.道家天人观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道家的天人观崇尚自然,舍人道而从天道,弃官避世以参天地法则、观造化之无穷,追求返朴归真和人与天地自然的精神冥合。但这种天人观认为只有脱离社会和不受外界影响才能进入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并没有考虑到政权及社会秩序的影响,因此很难象儒家的天人观那样通过统治者的意志得到实现,更多的时候只是表现为一种理想、一种虚境。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也不如儒家的天人观深刻和广泛,主要集中体现在古典园林之中,所谓“儒在钟鼎,道在山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古典园林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出世避俗、返朴归真的造园观

。在士大夫的圈子里,他们多不以高官厚禄或荣华富贵为荣,亦有不少人是仕途坎坷对当朝者不满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他们避尘世,脱世俗,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于山水,更有甚者则藏身于山林,选择超然的态度过起隐士的生活。一方面躲避当朝者的污秽,怕玷污了自己的清高,另一方面却又力求保全自己,把生活安排得舒舒服服,以无所事事为乐,或赏花、品茗、弹琴、赋诗,或倘佯于山水园林之间。

2. 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观

力求人的创造与这个有情的自然相交流和融合,从而把人的感情渗透到自然景物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天人无隔的境界。天人的合一导致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合一。正如“观山中花”,当观花时,花树一时明白起来,当不观花时,“俱归于寂”。“观”是知觉,但这不是平视的即纯粹认识意义上的观,而是通过知觉得到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3. 师法自然、因借自然的设计观

道家的天人观,以及“道法自然”观点反映到造园手法上,体现为“师法自然”和“因借自然”。

自然风景是古典园林创作的源泉和摹本。早期汉武帝在宫内建太液池,池中堆蓬莱、方丈、壶梁、瀛洲诸山,这便是出自道家思想。而这种摹仿自然山水、“师法自然”的手法亦为后世的园林布局所长期使用。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园林的意境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于是除了“师法自然”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一种手法——“因借自然”,即借纳多种景观要素入园。而这多种景观要素,既包括山林湖海、亭台塔楼等实景,又包括自然界的日光月华、春来秋往、风潇雨霏、云烟雾霭等虚景,体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精神冥合。

综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轻视“天”的客观性,尚实用、乐观进取、重现实、入世、讲理性,主张情理结合应以理节情。其思想是社会政治性和伦理性的,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古都规划和礼制建筑上。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天人关系上侧重“天”(自然),轻视人,主张人要顺从“天”(自然),尚虚天、重幻想、出世、尚自然、讲任性,更追求与“天”(自然)混为一体的超凡意境,具有生态性的含义,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古典园林方面。

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 作为中央,地方以至乡村的最重要的建筑活动,是创造与天及与从属于天的下一个等级的若干神灵对话的场所,这便是从远古的祭坛,到后来也已失考的明堂,直到明清两代的坛庙建筑以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功能.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2) 州郡依其在国中的位置寻求天上的星宿为其对应物,名曰星野.此外,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和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

(3) 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66746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c.html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