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景区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9-02-07 10:50: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一:篁岭导游词】

目录

1、游客中心欢迎辞………………………………………………………… 3

2、缆车上介绍……………………………………………………………… 3

3、观光索道出口…………………………………………………………… 4

4、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介绍……………………………………………… 4

5、水口林介绍……………………………………………………………… 8

6、五显庙介绍……………………………………………………………… 9

7、歩蟾桥介绍……………………………………………………………… 10

8、多宝台介绍……………………………………………………………… 11

9、夫妻树介绍……………………………………………………………… 11

10、雷击红豆杉介绍…………………………………………………………11

11、廉井介绍…………………………………………………………………12

12、农业观光园介绍…………………………………………………………12

13、卧云悬索桥介绍………………………………………………………14

14、空中溜索介绍…………………………………………………………14

15、五色池塘介绍…………………………………………………………14

16、古戏台介绍……………………………………………………………15

17、培德堂介绍……………………………………………………………15

18、天街食府介绍…………………………………………………………16

19、晒秋景观………………………………………………………………17

20、摄影吧…………………………………………………………………17

21、树和堂…………………………………………………………………18

22、许村文化站?怡心堂……………………………………………………19

23、香榧树…………………………………………………………………20

24、五桂堂…………………………………………………………………20

25、慎德堂…………………………………………………………………21

26、忠延井…………………………………………………………………24

27、天街……………………………………………………………………24

28、众屋?绣楼………………………………………………………………25

29、茶禅一味?京卫府………………………………………………………26

30、竹虚厅………………………………………………………………… 27

31、客馆…………………………………………………………………… 28

32、竹山书院……………………………………………………………… 28

33、曹氏祠堂……………………………………………………………… 29

34、宗祠钱广场…………………………………………………………… 29

35结束语………………………………………………………………… 29

[篁岭导游词](全版)

晒秋人家——篁岭

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典型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彰显大跨度索桥、溜索、高空热气球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我相信每位朋友都一定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吧!

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缆车。在观赏景色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哦!

[缆车上]

我们现在乘坐的缆车,是婺源第一条旅游观光索道。索道全长960米,落差195米,空中运行16分钟。乘坐篁岭观光索道是一次高空揽胜的体验过程。

坐在缆车上,田园风光就全都展现在我们眼底了。马路边篁岭新村,那整整齐齐的一排排新房,是篁岭人今天幸福、安乐的家。篁岭人他们自己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景区为他们安置的新家,这在5年前连做梦也想不到啊!

眺望整片田塬,稻田一块接着一块,就像一块硕大无边的调色板。由于农民兄弟在这儿的辛勤劳作,整片田塬春夏秋冬景不同,一年四季各精彩

[观光索道出口]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修篁遍岭,就有了篁岭的雅名。,是指修长的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苦竹、斑竹、观音竹等。可以说,篁竹,曾经是篁岭最显著的特色,在我们景区随处可见。

我们先来看看这《导览图》,了解一下整个景区的大概情况,景点的具体分布,游览的基本顺序,做到心中有数吧。

接下来我们就跨入二十四节气长廊,进入篁岭的第一篇章,以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二十四节气长廊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一年四季的节点标志。

[二十四节气长廊]

[春和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春和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州传统的五凤楼建筑格式。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形制,明清时期被徽州人广泛用于祠堂门楼的建造,寄寓了宗族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这样的牌楼到处都有。它的功用是方便过往行人歇息,遮风避雨。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春和楼,沾沾灵气吧。

婺源人到了立春,才开始进入辛勤的劳作期。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懵懵懂懂,清明下种。这些都是婺源人在

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谚。这两边的文化墙就形象地展示了婺源农家辛勤劳作的场景。

为了烘托氛围,景区精心打造了四季花海。春天种的是油菜花、萝卜花、二月兰,夏天种的是醉蝶花、紫罗兰、紫薇,秋天种的是金光菊、万寿菊,冬天种的是三角梅。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而不是采花大盗哦!

春和楼与夏耘亭之间有一段比较长的路程,利用这个空当,我来简要介绍一下篁岭村的历史,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我们也来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吧。

篁岭是个曹氏聚居的古村落。它的开基祖是徽州曹氏第18世孙曹文侃。说起来还是个有趣的故事呢。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篁岭一看,那牛果真没有吃一根稻草;那堆烧灰的稻

【篇二:婺源篁岭景区导游词】

篁岭景区导游词

[游客中心、索道下站] 各位朋友:篁岭故事已拉开序幕,不管是停车场精美的地刻还是古朴典雅的游客中心,都为我们走进篁岭故事,预留很多的期许。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婺源第一条载人观光索道,全长960米,高差195米,预计空中运行时间为16分钟。乘坐篁岭观光索道是一次高空揽胜的体验过程,多色彩组合的梯田风光让您心旷神怡!请大家依秩序排队等候上缆车。

[索道上站] 各位朋友,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方竹、观音竹等珍品。村口竹林见证很多悲欢离合凄美故事:一位曹姓少年下岭外出学艺谋活路,从此杳无音讯。苦了指腹为婚的媳妇,天天到岭头盼夫归,一等就是一辈子,其泪撒入竹林,形成片片斑竹。可怜千滴斑竹泪,洗尽铅华共君眠。这是前世不修,生在徽州悲切生活风貌的缩影,也是深山聚落缺水、缺地、生活艰辛使然。现在好了,村民们已安置岭下新居,篁岭人正用勤劳和智慧在祖辈土地上创造出神奇,写就真实而隽永的篁岭故事

现在就随我跨越二十四节气游步道,步入篁岭故事第一篇章,该篇章将以体现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二十四节气的步行道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春夏秋冬四个节点标志。

注意了:这也是第一个问题:24节气游步道四个节点分别用什么作为标志?

[24节气游步道入口] “春和楼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建五凤楼构造。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明清时期被徽派建筑用于祠堂门楼建造,寄寓宗族人才辈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此楼,沾沾灵气吧。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梦里老家婺源最美的季节,祖籍婺源的理学大师朱熹曾赞: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次回故里省亲选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始进入辛勤劳作期,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 清明多栽树,谷雨下春物。这两边的文化墙上都是辛勤劳作场景介绍,而24种节气则通过地刻的方式来表现,大家不妨找寻这些地刻,也算是对节气文化的一种温故吧。为了烘托氛围,景区还在路两旁按照不同季节种植不同色彩的花卉树木,如春天的樱花、桃花、白玉兰及杜鹃花等。

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不要采摘花卉!

[游步道夏季入口] 夏耘亭,取夏季耘田之意,构造属于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桥十里一亭之说,有的跨路而建,有的倚路而筑。其功用是供人小憩、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行人饮用。作用相仿的还有岭亭、桥亭,此外还有村口亭,它既有路亭的价值,又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之处,还是村口景观。我们这座夏耘亭跨路而建,外立面敞空,兼有观景之功能。

夏季是火热的,婺源大地一派繁忙景致,要除草施肥、种瓜种豆、收早种晚。篁岭的夏

季一天温差很大,夜晚需盖被而卧,颇有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之意境。同样两旁文化墙是婺源夏季劳作场景介绍,节气地刻依然在您脚下,而两旁的花卉树木已变成了栀子花、紫薇、美人蕉等。

第二个问题是:古徽州修建路亭的作用是什么?

[游步道秋季入口] 秋实亭,亭名取春华秋实之意。也属徽州古亭,是一座四角观景亭,供游人尽览美景、骋目抒怀和休息。徽州古亭大致可分为景观亭、路亭、纪念亭、观景亭和碑亭等五类,而许多亭的功用兼而有之。

霜叶红于二月花,婺源的秋天似打翻的颜料桶,漫山遍野的大红、大黄、深绿、浅白。尤其地无三尺平的篁岭,人们将一年的劳作成果用竹筛匾晾晒,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路两旁的文化墙上依旧是秋季劳作场景,而花卉植物则成了桂花、山茶花、野菊花。

[游步道冬季入口] 这是座四柱冲天的徽州牌坊,取冬藏之意,故曰冬蕴坊。牌坊与民居、祠堂并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古徽州享有礼仪之邦美誉,因此,古徽大地上建起牌坊数以千计。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标志,并成为篁岭古村的门头,寓意深远。牌坊上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

冬季的婺源人们忙于将收成集藏,过起了脚踩一盆火,手捧苞萝粿,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此时,民俗活动和乡村饮食文化成了主角。人们要在自酿的农家米酒中、走街串巷的火龙舞动的弧线中,聊慰终岁的辛劳。别忘继续找寻脚下的地刻,两旁的文化墙依然是这个季节劳作场景,而植物花卉已成了梅竹的天下。

[篁岭村五显庙] 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篁岭村的水口,左手边是别具一格的字扇形五显庙。五显神是宋代江西德兴、婺源一带供奉的财神,相传唐光启中降临于婺源。城北一座王喻园林,一天红光冲天,五神人从天而降,自称受天之命,当食此方,福佑斯人,说完,又升天而去。于是王喻与城中百姓,修庙虔供祈祷,无不灵验。庙名初为五通,后赐为灵顺。五神显灵之事,每闻于朝,都得褒封。宋代均被封王,因其封号首字都为显,所以叫五显神。五显在南宋时已经跨越地界,影响至京师临安以及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宋代重要的跨地区民众神祠。明代洪武年间官方将五显纳入祀典,还规定每岁四月八曰与九月二十八曰官祭五显。眼下仅台湾五显神信众就有200多万。

前方是步入古村落的步蟾桥取意蟾宫折桂,徽州古桥名寄托乡民对美好未来的祈望,如彩虹桥。就让我们步蟾桥上走一走,祈愿好运随后头。

[篁岭村水口] 古徽州村落多借山水布局,篁岭水口是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的缩影。所谓水口,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村落建水口不仅对绿化和生态环境优化有着典型意义,更在于对风水的诉求。水口不仅具有出入口的功用,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象征,也寄托着群落、宗族美好的希望。有时,为了弥补自然环境不合风水家所设想的理想模式,需用人工造景来加以调整,使景观趋于平衡与和谐,如溪流架桥起到关锁作用;辅以亭阁、牌坊、水碓用以镇物;而培植水口林藉以藏风聚气,水口林多名贵树木。你们看篁岭水口居然存活了近百株植物中大熊猫红豆杉,这可是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啊!从古到今,婺源村落都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传统习俗。如发现私自采伐山林或水口树木,就将这家的猪杀了给大家吃,这也是珍贵树木得以存留原因之一。

我今天第三个问题是:徽州水口有什么特点?

[民俗文化广场] 广场前这个水塘当地人称之为鱼塘,从风水角度看,对面岭上火星过重,故而在水口修个鱼塘,使村落建筑倒影水中,免犯天灾。

村落民俗广场,也是赶庙会的地方。每到重大时日村民就聚集这里,跳傩唱徽,祭祀游街。早期徽州的民俗活动主要是祭祀汪华,后来发展为各种庙会,但始终以祭祀汪华为主。越国公汪华是古徽第一伟人,隋末起兵保境安民,病逝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

汪华庙会是徽州庙会的代表,是徽州人为纪念地方神汪华和他九个儿子而进行的活动。祭祀表达的内容与先人的功德、传说神话、农业生产等有关。庙会由简单的仪式逐步向肢体语言发展,由无声向有声唱腔发展,由缅怀、哀悼向娱乐发展,由单纯的仪式向丰富的思想内容发展,由单一的形式向鼓乐发展,于是庙会中出现了傩舞、舞回、跳神、杂技、玩耍等徽戏的原始形态。随着徽商文化的进步,这些原生态祭祀仪式逐渐发展为徽剧。

我们不妨在这里欣赏一场篁岭庙会。

[途中互动区域] 农耕文化离不开最原始的劳作场景,大家不妨去试试身手。

[一号观景] 前面向大家介绍,徽州路亭其功用是供人小憩、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而且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行人饮用。婺源方婆冢的故事不知大家听说没,方婆是五代时期一位老婆婆,住吴楚分源之地浙岭,在驿道旁支一茶亭设缸施茶,分文不取,方便过往行人。死后葬在浙岭上,路人感其恩德,拾石堆冢,名为方婆冢,后人有在茶亭上悬挂方婆遗风的茶旗,以示对方婆的怀念。瞧,景区承继方婆乐善好施遗风,也在路旁建了茶亭,供应大碗茶以解路人之渴,依旧分文不取哦。

我们第四个问题:何为方婆遗风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来到景区一号观景点,这是个360o全画幅观景平台,周边是层层叠叠、流光溢彩的千亩梯田。在这里,人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春赏油菜夏观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这不断演变着各种断魂主题,大地艺术在这里成就了最强音符,我们的篁岭故事第一篇章也将告一段落。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

[卧云悬索桥] 进入篁岭故事第二篇章云中漫步,也开始了对诸位胆量与气魄的考量。这是卧云悬索桥,全长200米,是全省目前最长的悬索桥。走过这段桥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这桥很牢固,承载量达20吨,大家尽管放心迈步。还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歌上桥。只是在桥面上不要疾跑,也不要摇晃以免影响他人。

[二号观景台] 我们已经登上景区二号观景台,在这里人走景移、景变花动、花幻情逸、情切身腾,所有的一切都融入了花海,成了取景框内一部分。还在等什么,端起你们的相机,尽情的拍摄美景吧,尽情的享受做一回花仙子的滋味吧。只是不要随意践踏下面的梯田,不要误闯别人的镜头,成了不速客。

[空中定向、飞行热气球] 这是景区新开辟空中定向系留飞行与自由飞行热气球项目。热气球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蒙古人曾经在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1982年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到中国旅游,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热气球分定向系留飞行与自由飞行两种,景区热气球也分成两种,既便于欣赏、拍摄花海美景,也带来高空漂移的快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有胆量的人请赶紧排队登临高空吧,有了一览众山小方觉登高我为峰的气势!

[空中溜索] 这是景区又一处考量人胆量的运动娱乐项目——溜索。溜索原是原始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据说最早是少数民族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现代溜索已演化为游乐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现代化体育游乐项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峡谷,借助高差从高处以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使游客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

[返回] 现在我们原路返回,步入被称之为天上人间的篁岭古村落游览。

[村外游步道] 朋友们,我们即将进入篁岭故事第三篇章,步入梯云人家篁岭古村。已有500年建村史的篁岭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镛的故里,作为魏武帝曹操的后裔嫡脉,曹氏父子历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清王朝几乎有大半历史都在

他们父子的影响之下。嘉庆皇帝出巡,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至今能听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

秉承祖上遗风,篁岭村民习惯用平和心态与地无三尺平崎岖地形交流,用自己的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寻求新平衡点。祖辈起,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当日头升起,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的五彩缤纷组合,构成一幅闲适、安详、恬静的古村风情画。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节目:每当日出东方,岭头最高处会冉冉升起红灯笼,霎时家家晒架上竹匾云集,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稻谷辣椒,时令变化竹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您在村内不同角度都会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

第五个问题:什么是篁岭晒秋

[天街食府] 这幢敞亮的精典建筑是景区天街食府。它上下共三层,可同时接纳500人就餐。整个食府大宽幅晒台窗户,面向千亩梯田,窗衔墉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广袤原野的阴晴变化尽收眼底。

篁岭先民以养殖、耕种、采集山货为生。秉性豪爽、好客、喜闹,300天街经常是迎来送往,热闹非凡,红白喜事皆大摆宴席以飨亲邻。菜源料全用自采、自种、自养之物。后人据此创立了闻名遐迩的八大碗天街养生农家宴。它以徽菜为根源、以婺源饮食文化为精神,以篁岭民俗、民情为基准,独成体系。

我们千万别错过品尝的机遇哦!

[三号观景台] 各位游客,我们已站在村落最佳赏景位置。三百米天街胜景一览无余,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天街历来是古村落原住民商业交往、聚集议事、庙会采风交流场所。由于交通等原因婺源古村山区聚落按地形、脉象、水系等分成多种形式。大家看,整个篁岭村枕山面水,后山为来龙去脉,水口则成了聚落核心。围绕水口民居呈扇形排布,属于典型的u字型聚落古村。天街恰似一条玉带将经典屋舍串接,两旁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茶坊、酒肆、书场、砚庄、篾铺,古趣盎然。活脱脱一幅缩写版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天街,走进传统的市井文化吧。

[一号官厅] 进入天街前我们参观一座徽建官厅。官厅顾名思义是供权贵人物遂行祭拜奠仪的地方,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奠仪之用。这座清嘉庆年间的官厅属于双层构造,顶带轩棚,气势较大,显示了主人的身份。

规避战火、择吉而居的古徽先民,明清时期活跃在士界商界,他们商而兼士,贾而好儒。深厚的宗族思想与乡土观念促使其一有积蓄便携资奉亲归里,充分展示儒雅才能,大兴土木修园林、建广厦颐养天年,久之成就了徽派建筑体系的辉煌。 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装饰是徽派建筑重要体系,不仅是入口更是宅居主人身份、智慧的象征,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门虽属常见字匾门,但整面墙体月眉形窗罩配搭顶部八字形窗,门罩飞檐戗角、檐线梁驮、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傑應岐靈的门额则寄托了主人的憧憬。徽式民居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叫马头墙,又谓之封火墙。城堡式的建筑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官厅内饰较为简单:天井四水归明堂;高悬匾额下是中堂字画;字画下长条案东置古瓷瓶、西放古方镜,东瓶西镜祈祷在外之人灾消安平;案下摆放八仙桌太师椅,这是徽宅基本格局。只是官厅下堂有耳房,上堂无厢房罢了。

[凹型正房与一号客馆组合] 其实篁岭较为出色的还是各式客馆。这是一组典型的徽派型正房与客馆并联组合的建筑。客馆是晚清全雕扇门面,雕工精美、修饰华丽,为客馆之精品。在讲究内敛财不外露的徽建民宅中较为罕见。内屋回字围嵌进八仙的法器,称为暗八仙。屋外上门檐与牛腿雕刻和合二仙,这原是两位僧人,寒山、拾得,后

来演变成掌管婚姻和合美满的喜神。拾得持荷花,寒山持盒,取谐音和(荷)、合(盒)好之意,也称和合二圣。

下方隔扇门中绦环板浮雕了礼器;裙板则浮雕各种花卉图案,暗喻四季茂盛;格心是正八仙、方格、卷草纹的混搭寄托了主人美好祈愿。雕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徽商在商海中竞争有会心之处,尤其单刻八件法器,称暗八仙更是幽默与智慧所在。

正房门罩下水磨青砖雕刻了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世俗中透着文雅。两块地袱石雕的分别是丹凤朝阳、鱼化龙。进门是三水归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龙飞凤巧妙构成字。斜撑牛腿雕刻明八仙,令人称奇的是后进院落不仅设置幽静书房,并配有刻有沁芳二字的观鱼池。宅院是徽式民居不可或缺部分,虽属不宽裕的边角料,但给主人智慧发挥留下空间,隔墙漏窗、砖雕石刻、徽派盆景乃至鱼池假山就有了用武之地。前院为礼仪小院、中院为生活小院、后院则是杂务小院,本宅后院精化成了通往书房的过道和养鱼池了。

[众屋] 跨越这么多商铺,来到天街核心区域,眼前这幢宏伟建筑是篁岭的众屋,是村里族群开会议事地方。门额上圣旨二字体现了曹氏家族在朝为官的地位。仪门上是卷棚,接着就是藻井天棚。藻井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多用在高大建筑,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希望压伏火魔的作祟,护祐建筑物安全。众屋藻井图案是百鸟朝凤。两侧牛腿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刘海原是道教人物,原型是一蓬发少年手抛串钱之绳。刘海戏钱本意是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可在民间却演变成招财之神,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大门为牌楼门,这种门多用于祠堂。徽居大门很注重风水朝向,一般朝南朝东,如受限制就在门外加小空间或院落改变朝向,无此可能会将大门凹退斜转,避免直冲西向而不吉利。众屋现在是天街商业文化汇聚点,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两种文化在此形成高高层面交流。

[绣楼] 众屋隔壁是绣楼,徽派建筑紧把握着封建礼教,美人靠”“绣楼虽为艺术精品,却浸透徽州女人辛酸泪。软禁中的女人能得到家人专为其设计的靠椅向楼下看,打发时间已知足。而原先务女工的绣楼派生新意,不仅成了家族身份的象征,更成了深宅大院女子抛球选婿的地方。

其实徽派建筑中绣楼就和歙县棠樾女祠清懿祠一般,是微观女权主义的特例。绣楼主人千金有机会抛球选婿,已经比指腹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靠谱了不知多少倍。

门楼匾额奕挹二字,深藏了规诫。同嬉戏、同音字,告诫绣楼千金即使有机会选婿,也需端庄举止,恪守礼教。

第七个问题:古徽州绣楼有什么特点?

[二号客馆] 眼前这幢二号客馆建筑精雕细刻,华彩纷呈。雀替雕刻寿、禄、福,上梁枋雕刻九代同堂,下梁枋雕刻文王访贤;左上是子龙救子,右上周文王打猎;左下关公送嫂,而右下为状元及第,这些木雕从传统的戏文和民间愿景中吸取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徽商贾而好儒儒雅与睿智。徽地多产木,徽建民宅建筑多为木构架,横梁一般用料硕大,中部微微拱起称月梁又叫冬瓜梁;立柱用料则细了很多,所谓粗梁细腿,雄而不笨。

[三号客馆] 我们回转身来再来欣赏三号客馆,它巧妙借用天街拐角将客馆与绣楼并联组合一处,由于整体皆属于木雕栅板修饰,构造上颇有相近之风。

三号客馆上檐板雕刻的是双龙戏珠 挑檐枋则镂雕了八仙过海,四根托柱外挑了四只象头,,取吉利意味;下檐板浮雕了姜太公钓鱼

绣楼雕刻就简单得多,除了美人靠中规中矩雕饰了一般的花纹图案,挑檐枋浮雕了琴棋书画,表明绣楼主人对千金择婿的标准。

【篇三:俗 岭】

《说文》注:俗,习也。

大清为官的曹文植、曹振鳙父子出道时,故里婺源篁岭村特有的民俗习性已经生成,一个500多年历史百户人家的古村落本不该简单。

行在婺源,问俗篁岭好像已成陋习,这种俗,特指当地的民情、民风、民俗,晒秋当然是亮眼的招牌菜

其地多竹,大者径尺,因名,《婺源县志》如此注解篁岭村名的由来,我却在遍野的竹林,农家的晒匾、谷箩、菜篮、簸箕、蒸箅、晒杆、竹椅、竹席中寻到出处。

登上海拔近500米的篁岭,村口的古樟依然壮硕、斑驳,刺眼的阳光被茂密的樟叶已过滤成筛眼,均匀而安详的铺在路面。路旁的乌桕、槭树、银杏早将岭头粉饰五彩缤纷。转过山角,目瞪口呆:依山傍势的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山谷错落排布,一团团、一簇簇红辣椒、黄稻谷、青豆角在农舍天窗外的竹匾里随意堆积,木制的晾晒架成了如椽的画笔,就这样新嫩、明丽的色块在饱经沧桑农舍外墙勾勒出希冀的符号,成就了经世艺术巨作——晒秋!

篁岭坐落婺东石耳山旁,全村100多户人家房屋全部建在地无三尺平的陡坡上,家家徽式两层或两层半的建筑,开式依山傍势,

一楼大门临前街,二楼后门面后街。二楼眺窗外是一排排冲天炮似地木头晒架,晾晒农作物。

数百年来,篁岭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求新的平衡点。祖辈起,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玉米??,走进古村,棱角清晰的徽派建筑和圆晒匾组成了精致几何图形,而唱主角的分明是红、白、蓝、黄、绿等鲜嫩的色块。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而篁岭晒秋的摄影大作,更是艺苑精品中之上品。

婺源古村落资源很多,却逐步都在商化过程中走失,而篁岭古村却依然在坚守着婺源文化与生态两大品牌阵地。篁岭村口就80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有的树龄则已达500年左右。红豆杉树林中还隐藏着方竹、观音竹、香榧树,各家门前青石砌的小池里,还喂养了各种色彩的原生态鱼。

为改善生存条件,篁岭正在经历一次嬗变,座座别墅型的新居迁至岭脚,在为生活在岭头,劳作在平地不便的生存方式划上句号同时,原居住地原汁原味的旅游开发正紧锣密鼓。失修倒塌的宗祠重新矗立;破败的众屋修旧如旧焕然一新;衰落的农舍得以匡扶改造??,农耕文明的星火更是沿着水口步入田园,走进广袤的原野。

地形地貌特殊的篁岭,四周一直簇拥着万亩梯田,这些层层叠叠的梯田和着鳞次栉比的农舍,一年四季都被各种颜色呵护着、娇宠着,稍不留神就会碰翻颜料桶,于是乎漫山遍野的大红、新绿、嫩黄??新开发的篁岭农业观光园将智能化融入园区建设,四季花海中蕴藏着巨大的新型农业科技能量,硕果累累才是五彩缤纷的注脚。

日暮黄昏了,很多村民还弓腰在袖珍版自留地里打理着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有机蔬菜在这里属于常态性作物,这里的人们或许还不知地沟油为何物,满岭头沉甸甸的山茶油果簌簌作响,好像在做着健康的绿色宣言。耕作在田,养生在境,篁岭独具农耕文明的养生餐饮丰富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内涵,也满足了趋之若鹜观光客的保命诉求。

诚如旁观者所言:城里人只管去过朝九晚五的小资生活,而篁岭岭头会几百年如一日,始终晃悠着农耕文明的生物钟

到婺源无法错过篁岭的民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4a6a8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2.html

《篁岭景区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