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发布时间:2019-11-12 10:35: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經典導讀 --《黃帝內經》

.中医的四大经典--《内经》《黄帝内经》、《伤寒》《伤寒论》、《金匮》《金匮要略》、《温病》《温病学》。

2.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各981篇,合为18162篇,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3.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成书于秦汉战国(约557年),说明《黄帝内经》绝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绝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一个相当时间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书名冠以黄帝亦仅是伪托之辞。

5.《内经》的命名--内:相对于外而言;经:常也、法也、径也,是常道、规范的意思。

6.《素问》的命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含有问答之意。

7.《灵枢》的命名--灵者灵验,枢者关键,即针刺灵验,以针刺为主,故曰《灵枢》又称《针经》。

8.最早提到《内经》书名的是--西汉刘歆的《七略》但已绝传,现在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9.《素问》之名,始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

10.《灵枢》最早称为《九卷》,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自序》中,晋代王叔和《脉经》称《灵枢》为《九卷》,晋代皇甫谧《针灸甲已经》称《针经》,并提到《内经》包括《素问》和《针经》两部分,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学习《内经》的方法:

通读原文 理解《内经》的理论体系

分析原文的理论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2.养生学说--是研究保持身体健康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说。

3.养生的法则--《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4.养生的主导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5.养生须注意的事项:

是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法于阴阳)

是把调摄精神情志化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恬淡虚无)

是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真气从之)

6.人体肾气与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7.天癸--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一种促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8.《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推陈出新)……夏三月,此谓蕃秀(蕃茂秀美)……秋三月,此谓容平(容:生物的形态。平:平定。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盛生长。)……冬三月,此谓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背)

学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体会:

四气--指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和规律。

四气调神--顺应四时的生化作用和规律来调摄精神意志活动,称为四气调神

人是自然中的一员,生活习惯一定要与自然相吻合。

治疗疾病应时时紧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密切,不论治疗何病,春天重在治肝,夏天重在治心,秋天重在治肺,冬天重在治肾。

疑难病症,辨不清的时候,可根据季节开药。例如:春天的关节疼痛,可用升阳益胃汤。(升阳益胃芪术参,黄连半夏草陈茯,泽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枣姜生)。

一定要遵循古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如:夏季穴位贴敷治疗各种慢性病,均采用温性药物,就是指春夏养阳 而温病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就是指秋冬养阴

9. 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背)

学习治未病的体会:

首先要了解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

张仲景是继承《内经》的典范,如《金匮》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逍遥散就是治未病的典型方剂,符合仲景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

10.《内经》教我们如何做人--《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阴阳五行

.阴阳的基本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背)

阴阳应象大论--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相对应的理论。

神明之府--指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场所。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及生热,热及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飧泄--即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浊,痰湿之类的病理产物;清,水谷精微。

脾与胃的生理--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脾与胃的病理--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浊气在上 则生瞋胀。

人体清气与浊气的特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背)

学习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体会:

人体凡属清阳的应该在上在表,凡属浊阴的应该在下在里。

凡耳聋、耳鸣均属清阳不能出上窍之故,临证可用益气聪明汤。

痤疮乃阴阳反作见大便秘结可用既能升清又能降浊的清暑益气汤。

鼻渊乃浊阴不能下、清阳不能升可用升清降浊的清暑益气汤或用调理气机的柴胡枳桔汤。

上午眩晕乃清阳不能上升,根据上午清阳上升之时,故可用清暑益气汤治之。

.壮火与少火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背)

壮火--邪热亢盛之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即壮火食气。

少火--是指人体生理之火,具有养神柔筋的作用,即少火生气。

5.五味分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6..阴阳偏胜的病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7.疾病的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背)

8.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阳胜则阴病--阳胜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阴胜则阳病--阴胜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

阳胜则热--阳邪所致的热性病的性质而言。

阴胜则寒--阴邪所致的寒性病的性质而言。

阳虚则寒--阳气虚损不能治阴,阴相对于偏亢的虚寒证。

阴虚则热--阴液不足不能治阳,阳相对于偏亢的虚热证

《素问·调经论》所云:阳虚则外寒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阳虚则寒的区别--前者是指感受外邪,卫阳被遏,故恶寒,属实证;后者是指机体阳气虚损不能温煦机体出现的畏寒,属虚证。

《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调经论》所云:阴虚则内热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虚则热的区别--前者是指劳倦伤脾,脾气不运,水谷精气滞留胃中,郁而化热,其实质是脾气虚发热,因脾属阴,故又称阴虚生内热李杲所阐发的升阳益气,甘温之法以除气虚发热;后世所说阴虚则热,是阴液不足,虚火内生。一为气虚,一为阴虚,本质不同。

《素问·调经论》所云:阳虚则外热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阳虚则寒的区别--前者是感受寒邪,卫阳被遏,郁而发热,属表证发热;后者是感受阳邪所致的发热,属实热证。

《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盛则寒的区别--前者是指下焦寒盛,上焦阳虚所致的内寒证,即现在的胸痹;后者是指一切脏腑受寒,二者略有不同。

学习《素问·调经论》的体会:

调经:即调理经脉,以达到脏腑的阴阳平衡,这就是经脉与五脏相通之理。

通过本篇学习,懂得了病因分类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懂得了恶寒,畏寒的最原始东西。

尤其是本章提出阴虚则内热,实际是指气虚发热,掌握了气虚发热的机理劳倦伤脾,水谷精气留于胃中,郁而化热

.五邪致病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学习寒胜则浮的体会--寒胜则浮:由于阳虚则寒,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水液,出现的浮肿,临证可用济生肾气丸治之。

学习湿胜则濡泻的体会--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理论根据,临证多用胃苓汤治之。

湿胜则濡泻--濡泻,又称湿泻,湿泻伤脾所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背)

11.阴阳的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3.调阴阳的注意事项--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则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学习本条的体会:

调阴阳首先要重视肾精的损伤,保养肾精,不保养肾精阴阳不调也。

老年人涕泣俱出乃肾气不足也。

4.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15.邪气侵犯人体的表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鼓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学习本条的体会:

六淫易侵害五脏如外感寒邪入肺使人感冒。

饮食的寒热容易损伤六腑如过食生冷损伤脾胃。

湿邪容易引起湿疹可用二妙散。

16.阴阳学说和整体观念在针刺中的运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背)

17.治病的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之器曰规,为方之器曰矩。这里指四时脉象而言,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学习权衡规矩的体会--即诊脉四时与脉象的关系,春弦夏洪秋浮(毛)冬沉(石)。

18.季节气候对人体的病理影响--《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鼽衄--鼽,鼻塞流涕;衄,鼻出血(止衄汤)。

仲夏--农历午月为夏秋之中。

洞泄寒中--洞泄,泄泻无度;寒中,即内寒。

风疟--疟疾的一种。

痹厥--关节痹痛,手足麻木,逆冷等症。

19.藏精的重要性--《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20.昼夜分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21.阴阳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腹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背)

至阴--意义有二:一为至极之含义;二为上下转枢之义,此处为上下转枢之义。

22.《内经》说明阴阳的无限可分性--《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23.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其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24.五行相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岔,为冬之怒(木生火 金生水)

25.五行相克--《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26.《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27.·张景岳《类经》云: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28.五行乘侮--《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29.·徐大椿《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相乘)

30.·徐大椿《难经经释》说:所胜,我所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相侮)

31.·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母病及子)

32.·徐大椿《难经经释》说: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子病及母)

33.五郁之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1.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张景岳《类经》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3.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的解剖知识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

反复的医疗实践

3.藏象的含义--《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背)

蜇--指冬眠伏藏之虫。

罢极之本--罢同疲,即劳困的意思。肝主筋,筋主运动,肝是耐是耐受疲劳的根本。

唇四白--即口唇。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者--解释有二:一是胆者少阳春升之意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二是胆为足少阳胆经,属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腑,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藏皆取乎此也。

学习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体会--有些疾病分不清表里,分不清虚实可从胆治如顽固性肾炎可用温胆汤,又如头晕、失眠、心悸、疲乏、嗜睡、手足心热、咽喉不利等多脏腑证候存在时可根据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理论可用十四味温胆汤治之。

4.十二藏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本,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背)

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肺辅佐心脏调节全身的气血津液。

膻中--概念有三: 心包络 气海 膻中穴

心包络--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预防外邪入侵的作用

小肠的泌清别浊--有三:一是将胃的下容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并且分清水谷精微和糟粕;二是将水谷精微转输于脾输布全身,糟粕送大肠;三是将多余的水分渗入膀胱经小便排出,故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关于魄门为五脏之使,水谷不得久藏的意义--指出了魄门的启闭依赖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同时气机的调畅、魄门的功能正常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本条的体会--治疗便秘不能一味攻下,要注意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都与魄门有关,如临证用润肠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柴平汤加大黄、焦山楂都是从肝治疗;清暑益气汤治疗便秘都是从脾气的升提入手,因此魄门与五脏关系密切。

5.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背)

6.五脏的功能--化生和储藏精气,《素问·五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背)

7.六腑的功能--收盛和传化水谷,《素问·五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背)

8.胃在人体的重要性--《灵枢·五味》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指出临证治病一定要注意护胃气。因为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背)

9.四海--《灵枢·海论》云: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胃为水谷之海;冲脉者,为十二经脉之海;膻中者,为气之海;脑为髓之海。()

10.四海有余不足的病证--《灵枢·海论》云: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 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功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 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背)

太过与不及--至而未至谓之不及,未至而至谓之太过

自过其度--概念有二:一是超过一般人的寿命;

一是指耐劳而超其常度。

11.《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三焦者,中渎之府;三焦者,孤府也。(背)

中精之府--指胆附于肝之短叶间,内藏清净胆汁,名曰中精之府。胆者,中精之府。

中渎之府--中,谓脏腑之中。渎,是水道。三焦具有主持人体气化和通行水道的功能,所以称谓中读之府。

孤府--指三焦在脏腑中唯它最大,且五脏之匹配,故曰孤府,三焦者,孤府也。

12.《灵枢·本输》云: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将,统率之义。少阴经脉属肾,肾合膀胱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也。即肺与肾的经脉相连,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流,二者对水液代谢有重要作用。故有人提出肾也可从肺治。

朱老认为原文是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是指肺肾的病变可从少阳肝经治之,少阳乃春生之气,一年之季在于春,如肺心病引起的水肿、咳嗽遗尿可用咳嗽遗尿方。

13.《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背)

14.食物在人体的转化过程--《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毛脉合精--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肺藏气,心藏血,毛脉合精即气血相合。

学习本条的体会:

胃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告诫人们饥饿时疲乏无力,食后疲乏无力好转的原理。指出治疗疲乏无力,可以从肝胃去治,临证可用柴平汤、逍遥平胃散。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说明胃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告诫人们饥饿是出现的心悸,食后好转的原理,指出了临证治疗心悸不可一味的治心,必要时治胃,如黄连汤治疗早搏,苓桂术甘汤治疗心悸。

指出了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原理即食气入胃,将营养物质输布于肺,肺朝百脉,输布于全身,诊寸口可知全身的情况。

15.水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背)

游溢精气--精气满溢。

学习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的体会:

后世将培土生金法及化痰治脾的理论均来源于本条,多用六君子汤。

临证见到咳喘、食欲不振的病人,其病在脾,其制在肝,治疗时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其目的的一方面防止肝克脾,另一方面杜绝木侮金,临证可用逍遥六君子汤。

学习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体会:

为后世提出肺为水之上源”“水肿治肺提壶揭盖法的理论渊源。

根据肺为水之上源,提壶揭盖法的理论指导,临证治疗肺引起的水肿可用越婢汤。

16.五脏与七窍的关系--《灵枢·脉度》云: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窍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留为痈。(背)

学习六腑不和则为痈的体会--六腑属阳,痈为阳证,六腑不通郁而化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成脓,故治疗痈疽一定要通腑,可用防风通圣散。

痈的病机--热胜则肉腐,肉腐则成脓。

17.眼睛与五脏的关系--《灵枢·大惑论》云: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睛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于脉并为系,上出于脑,后出颈项中。

学习肌肉之精为约束的体会--脾主肌肉,脾主约束眼胞属脾称肉轮根据这一理论临证可用于治疗眼睑下垂乃脾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之故,又根据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理论,可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五色主病--青主寒主痛瘀主惊风;赤主热,赤甚为实热,微赤为虚热;黄主虚亦主湿;白主虚主寒主脱血主夺气;黑主寒主痛主瘀血主水饮(主肾虚)。

18.《素问·五藏生成》云: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24bc2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e.html

《经典导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