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6-16 13:17: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挫折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正确的挫折教育要做到6点
  不要以为针尖对麦芒地不满足宝宝的要求就是挫折教育。这种做法可能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让宝宝缺乏自信,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真正的挫折教育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挫折教育不可以突击进行
  有些家长会带宝宝参加一些打着“挫折教育”旗号的训练营的活动,经受所谓的“挫折教育”。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挫折的:“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所以我认为挫折应该是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面临的各种人生难题。如果已经有了准备,那么这种挫折教育也就部分地失去了意义。这些训练营无疑是有准备的,所以我不认为他们真能起到作用。
  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只有经受得住那些突然降临的挫折的考验,才能说是“挫折教育”的成功。因此宝宝的“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能通过某些活动来突击实现。
  2.挫折教育不是不提供任何帮助
  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奠定基础。对于宝宝来说,有些挫折可能在成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比如宝宝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但是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宝宝摔倒了,我们不去扶他,也没有任何表示,那么他将来就有可能变得比较冷漠。因此,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要袖手旁观,而是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比如,看他摔倒了,我们可以根据他摔的程度来断定是否需要去扶他一把,而不可一概冷漠待之。有的时候,他不把摔跤当回事儿,我们也就不用去强调他摔了这事。有的时候,他明显摔痛了,我们不妨去扶他一把,帮他摸摸摔痛的地方。但是扶他的时候不要表现的大惊小怪,表达出我们的关心就可以了。这种帮助会带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他也因此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心理能量,将来就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挫折,并学会了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他人。
  如果宝宝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活动,积累一些经验,宝宝就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欲望和信心。这样,在经历挫折时,宝宝就不会被所遇到的困难所吓倒。
  3.并非让宝宝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谁不希望孩子一生一帆风顺?但人生沉浮,岂能如我们所愿。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缺乏挫折——想做某件事,但是能力达不到,因此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最简单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甚至连冷暖饥饿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与小伙伴玩耍,自己的玩具无端端被更强势的宝宝抢走;上幼儿园、上学后挨老师批评或者某些事情做的很好,别的同学受到表扬,而自己被老师“忽略”??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因此,挫折教育的机会比比皆是,我们再也无需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机会去经受“磨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挫折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宝宝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4.小宝宝也可以让他经受一些挫折
  不少父母认为挫折教育是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因此舍不得让小宝宝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实际上,挫折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这样,宝宝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就会获得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不要一味地以宝宝为中心,因为一旦环境变化,他就有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根本受不到重视。因此,让宝宝学习适应各种角色的转换,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等等都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此外,延迟满足、让宝宝承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都是挫折教育的有效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挫折教育并非忽略孩子的感受与情绪。相反,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与情绪,一旦他有挫败感,就及时跟宝宝沟通,表达对他那种挫败感的理解。比如,宝宝因为某项
  要求没有被满足而伤心时,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示理解,然后紧紧的抱着他,轻轻拍拍他的后背,冷静的等待他平息下来。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种心理能量,他的负面情绪也就很快平息下来了。
  5.挫折教育不可以封闭进行
  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小伙伴。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宝宝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耐挫力。只要与小伙伴为伍,宝宝就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就会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宝宝的抗挫折能力。
  6.挫折教育的重心在改变心态
  抗挫折能力强弱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我曾经在多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假定你遭遇一场变故,兜里仅剩100 元,此外一无所有。倘若你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那么你就会想:“幸好我兜里还有100元。我留下10 元,作为今天的生活费,其余90 元投资(或者先留着备用,赶紧去找工作。实在暂时找不到工作,至少可以拾荒)??”之后,你就会利用这100 元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相反,倘若你是一个很悲观的人,你就会这样想:“完蛋了,除了这100 元,我一无所有了。
  要不了两天,我就连饭都没得吃,只有等死了。我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呢?”于是,在这样的悲叹声中,你就彻底倒下了。挫折教育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不管遭遇什么,如果父母能引导他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积极的意义,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这个办法行不通,再想别的办法,那么,孩子在这样的引导下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坚强斗士。
  篇二:关于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关系的点滴认识
  关于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关系的点滴认识
  “自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之后,人性化的大旗顿时四处挥舞飘扬。教育界似乎成为急先锋。最近有消息说,为了避免给成绩差的学生增加心理伤害,《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中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南方都市报》10月20日转新华社电)此前,长沙市的幼儿园老师被要求跪着给学生上课,据说是为了体现师生平等。再往前,重庆一所学校的教师守则明令禁止老师批评学生,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诸如此类的举措相继出现,让人有些越看越迷茫。
  成绩排名可能挫伤学生自尊,就立法禁止排名;那么,考试让学生苦恼,是不是应该取消所有考试?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人因落榜而自杀身亡!通过不排名来减少学生压力,实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把戏———它迷惑的只是当事人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公开、公平、公正,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成绩公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升学竞争、就业竞争中,随处可以见到排名的现象。不仅如此,许多单位正在推行“末位淘汰”,一个对成绩排名都不能承受的人,能够面对日后的生存淘汰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近年来,为革“应试教育”之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对西方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情有独钟。西方教育重视个体能力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他们同时也认为,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将挫折教育视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绩排名,是现在的家长都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方法还是那些方法,为何突然间成了诅咒的对象?都说独生子女毛病多,应对挫折的能力差,但有没有人想过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出在拿画笔的人身上!正是家长们有意无意的过度关注,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笔者以为,排名不是不可以,但应该全面而不是片面地排名。比如说,不能仅仅采用总成绩排名,而可以将语、数、外等基础课程与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劳动等全部进行单项排名,就像体操比赛的全能与单项一样。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认识
  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所在,也有利于学校全面评价一个学生。
  今天,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仅仅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学生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案例已经并不罕见。教育方法当然值得反思,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将注意力专注于减压,而不是投向增强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发展心理咨询事业,情况非但不会好转,还将继续恶化。谁都知道,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得自然界的雪雨风霜。同样,在过度人性化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人,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虽美轮美奂,却脆弱至极,一击即碎!”
  以上是XX《中国青年报》中的一则报道,令人深省。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成功教育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广袤土地。是除基础教育之外的理想的选择。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发展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成功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教育,它以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途径,以表扬、鼓励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模式。
  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成功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就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智育第一”的局限,打破应试教育“以分取人”的思维定势,找到了学习困难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超越自奉献自我”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维,把“心理辅导”,“人格完善”作为转变“学困生”的切入点。
  面对挫折,人们无不希望变挫折为坦途、赢得人生辉煌,但要战胜挫折,关键在于自身的发愤图强,努力奋斗。古谚曰:“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乃人生财富”其本意在于引导人们对挫折认真总结,吸取人生教训,科学地调整自己,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这样,挫折就如同“人生的良师”,引发我们变坏事为好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在挫折面前消极忍耐,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那么,苦难永远是苦难,挫折始终是挫折,“失败”这个妈妈无论如何是生不出“成功”这个大胖小子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足,《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是选择了发愤图强之路,一个个奋起与人生的逆境抗争,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最终赢得命运女神的青睐。
  我们的学生正当青春年华,虽说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今后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更大的挫折与不幸。为此大家要立志发愤图强,学会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不在挫折中奋起,便会在挫折中灭亡。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退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必须为之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命运将会还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
  人生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结伴而行。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善待人生,向往追求成功,但丝毫也不惧怕失败。我们不一定能拥有一个个美丽的风景,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心境,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们的前方将会有坦荡的旷野和蔚蓝的天空。
  “挫折后的成功教育”课题论文
  长春市养正高中
  李万春
  篇三:挫折教育教案
  学院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三关、三到”(关心到每一个师生的工作学习、关注到每一个师生的个性发展、关怀到每一个师生的家庭状态)“三进”(领导干部和辅导员进教室、食堂、宿舍)、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和“三全”育人的理念。跌倒了,爬起来——中专生耐挫折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逆境是人生的必然,应坦然面对;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价值,调整应付挫折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学会用积极的、向上的态度对待挫折。
  教学准备:
  1、 每个学生访谈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从书本中寻找名人故事),倾听一段他们的难忘经历,重点记录别人遇挫折时的心态。
  2、 准备两三篇有关挑战挫折的资料,如把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当作机会、取得成功的残疾人的事例等,制成小故事准备演示。
  3、 教师反思自己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经历,以备与学生交流。
  4、 准备有关的交响乐曲和歌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通俗歌曲《水手》。
  5、 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关于人生观的格言、短文、诗歌等。
  形式与方法:
  1、 始终播放交响乐曲:《命运交响曲》。
  2、 分小组围坐,讨论交流。
  手段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连环画故事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都是曲折的,都会遇上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障碍,这是人生的必然经历。那么,当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遭遇困境、遭受挫折时,是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还是积极面对、吸取教训、开始新的奋斗呢?这节班会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何面对挫折,挑战挫折。
  二、检查课外访谈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逆境是人生的必然,归纳遭遇挫折时的不同心态
  1、 小组范围交流访谈内容和体会。
  2、 每组派一个代表小结,谈谈人处于逆境时的心态。
  3、 老师总结要点: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名人、伟人、凡人同样如此。对此,我们的态度应是:“应知天地宽,何处风云动?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陈毅诗)。珍视每一种经历,认真去体验每一种经历,才会有丰富的生活。
  因而,我们不必因一时一地的困境而心灰意冷,我们要善于把挫折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一种考验,面对挫折不自责、不逃避、不沉沦,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借磨难激发自己的潜能,这才是勇者的人生,才会画出辉煌的人生画卷。
  三、讲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价值
  1、 故事演示:《坐轮椅的姑娘——自强不息的张海迪》
  2、 学生交流、讨论:张海迪是怎样由一个残疾人成长为“当代保尔”、成长为一个名医的?她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3、 老师小结:面对挫折,坚韧不拔,知难而进,以自信为勇,以自主为舵,借磨难激发自己的潜能,为自己蠃得了精彩的人生。
  四、演示四个例子,学生展开议论: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
  1、情景聚焦:
  例一:李某,高一(6)班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上的干部,受到师生的喜爱,谁知本学期班委会改选时,他却落选了,这突然的“失宠”使他难以接受,心里像打破了的“五味瓶”,情绪一落千丈,不愿讲活,不愿见人,并开始厌学。
  心理透视:从小生活道路平坦,一旦自信心受挫,便产生极度的失落,用不正确和方法对待不顺意的事情,自暴自弃。
  指点迷津:学会大度豁达,保持心理平衡;善于积极转移,变通进取。
  送你一句话: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勇敢的人。
  例二:高三毕业生小吴高考失利后,留下一封信给家里人就离家出走了,信中说:“???我失败了,我这辈子完了,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心理透视: 把失败夸大,产生消极联想
  指点迷津: 学会正视失败,做好卷土重来的准备
  送你一句话:也许在你的生活中足够的阴云,才能幻化出绚烂的晚霞。
  例三:高一(2)班王某,初中时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上了高中后,她一直希望自己能保持学习领先的地位。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她却是班上倒数的第五名,这一打击使她感到空前的羞愧和失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心理透视:当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目标期望越高,所感受到的挫折也就越大。 指点迷津:调整期望值,不甘沉沦,勤奋进取
  送你一句话:失败对于庸人来说是绊脚石,使你怯步不前;
  失败对于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例四:一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到某国际公司应聘。面试的董事长问:“请你陈述一下选择本公司的理由。”高材生阐述了他所了解的该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前景和广阔市场,以及自己适合在该公司工作的理由。董事长淡淡一笑,说:“你谈得很好,但很抱歉名额有限,你没有被录取。”高材生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说:“没被录取,说明我的条件还不能满足贵公司的需要,我回去继续努力,下次我还到这里来应聘。”董事长开怀大笑,说:“我非常高兴地通知你,你被录取了。”
  心理透视:高材生“高”就在高在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蠃得了董事长的重视:乐观积极、意志坚强、心态平和、笑傲挫折。
  指点迷津: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下列品质:以自尊为本,以自爱为荣,以自强为律,以自信为勇,以自主为舵。
  送你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学生讨论、交流(心理透视、正确解决的办法)
  4、 教师小结:积极面对挫折的技巧:
  (1)客观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如考试失败可进行归因分析)
  (2)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没有成功就算是失败吗?失败是成功之母)
  (3)不逃避也不必责怪自已;(如工作中失误受批评,不应总想着“怎么样才能不出错”,而应想“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4)寻求克服挫折、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如制定改进某学科学习的具体措施)
  (5)增强心理承受力;(如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
  五、老师讲述自己学生时代面对挫折的事,由学生评价老师承受挫折的能力。
  1、小组内交流:评价老师承受挫折的能力;可互相提问。
  2、分发卡片给每一个同学,在卡片上写出自己认为是最精彩的人生格言,小组内互赠。
  3、老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条色彩斑谰的人生道路,那是你们的过去,也是你们的将来。每一种颜色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用心去创造更加丰富的色彩,生命会因此而精彩。
  六、分发复印资料:散文《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请一位同学朗读。
  七、老师讲述《永不言败》的故事,以此故事作为结束。
  八、布置作业(来自: 小龙 文档 网:挫折教育心得体会):写一篇周记:“我的一次挫折”。
  要求:请同学们写一次自己遭遇到的挫折,是怎样解决的?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对于大学生来说,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应学会一些详细的心理调节方法和艺术,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1、提高挫折适应能力
  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哀叹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总要碰到不如意或是失败,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得付出代价,而遇到挫折和失败是所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遇到失败或是挫折并不可怕,要害的是你如何对待挫折,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首先正确熟悉挫折。挫折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挫折对人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挫折本身,不如说取决于对挫折的评价和态度。所以,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
  人焦急不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有的人却心平气和、冷静应付、乐观进取。因此,要正确认识挫折,才能战胜挫折。应视挫折为正常,有正确的挫折认知方式,不能以以偏概全、夸大后果,还要看到挫折的积极效应。
  其次,增强耐挫力。耐挫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又称容忍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承受的程度。耐挫力较强者,对挫折的反应往往较小、感受挫折的时间较短、挫折对他造成的消极影响小;而耐挫力较弱者,则轻易受挫折的不良影响,容易因挫折而一蹶不振。一个人耐挫力的大小,往往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因素、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认知方式、期望水平和心理防备机制等。
  再次,提高挫折调节力。耐挫力只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挫折抵挡力,它主要起缓解压力、等待时机、保持心理行为正常状态的作用。而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则是对挫折直接进行调整、改变和排除,这种能力就是挫折调节力。其主要特征在于对挫折情境积极主动地适应,对心理矛盾自觉有效地调节,不断地协调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使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和提高。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方法,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很好的掌握环境、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化解困境、夺取最后胜利。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个性成熟、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志。
  2、建立科学的心理防御机制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挣脱精神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机制如升华、补偿在缓冲心理挫折的同时,经常表现出一种自信、舒畅、进取的倾向,可以使人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有助于个体积极战胜挫折。消极机制(文饰、潜抑、否定、幻想、抵消等)只是一种自欺欺人,因为现实问题并未解决,只能使人逃避现实,或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境中,过分使用还可能引起心理疾患。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称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本身不是病态的,但若运用不当或过分,会影响个人对四周社会环境的适应,成为变态的表现。而一个人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恰当与否,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如阿Q“儿子打老子”的防御机制。)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和善于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可能面临的严峻挫折情境,以求得心理平衡和自我完善,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本质上讲,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是被动的、暂时的,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是在既定的挫折情境下,力图缓解
  心理冲突,减少焦虑情绪,使人更好的接受挫折,而不是力图去改变引起心理冲突与焦虑的情境,从而战胜挫折,去夺取成功。因此,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认识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同时增进心理健康。
  3、养成快乐习惯,做个乐观者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如果自己健康、有成就、大家都喜欢你,自己就会快乐,其实,只有你保持快乐,才会更成功、更健康、更受人喜爱。不快乐的人总在等待快乐
  的到来,然而这种快乐多半会落空。我们并不是在解决某个问题、获得某种成功时才快乐,而应保持一种快乐的心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不快乐,并不是你没有快乐的理由,而是你没养成快乐的习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快乐、感受快乐的心。
  4、发掘自身潜能
  【案例】最大的宝藏
  沙特有一个位25岁的姑娘长得很美丽。可是她不明原因地“哑”了20年。多方医治无效。一天,媒人领来一个比她大25岁的丑老头子,姑娘的父亲逼她嫁给他,一急之下姑娘讲出了20年来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姑娘的哑症不治而愈。
  中国《医部全录》记载:明朝年间,某地一姑娘得了一种怪病,打哈欠后两上肢再也放不下来了,家人只好请来郎中诊治。只见郎中看着病人说,治这病必须用艾叶炙肚脐下的丹田穴。说完,就动手去解姑娘的裙带,姑娘羞得忙用双手来护,不知不觉中两个上肢都放下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属于医学范畴的事。但这对人生不无启迪。一个人只要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然后给人以一个刺激,往往会激起人体内潜在的一种神秘力量,使原先的症状彻底解除。其实许多研究人类潜力的科学家都曾指出人的能力有百分之九十处于休眠状态未曾探测开发。有部分专家甚至表示其实人的能力有百分之九十五都尚未被用于生活、工作中。
  人是极容易安于现状的我们的惰性是阻碍进步的最大障碍一旦走入这个死巷,就很少能够出来。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假如我们多给自己一次崭新的尝试多一点勇气多一些勇往直前的干劲或许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你不但能做而且能做得很好。
  5、学会人际交往和宽容
  人是社会的人,交往是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当一个人的交往需要没有得到满意时.就会情绪低落,甚至会产生孤独、空虚、抑郁、自卑和恐惊等不良心理,严重的会在行动上表现出自我封闭、逃避现实、自暴自弃,或与外界冲突、对抗,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这种交往的需要更加强烈。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朋友在一起共同从事一项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活动,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可以集思广益、获得启迪,可使人变得轻松、痛快、效率倍增,可使生活丰富多彩。正如美国闻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只要能够创造真诚相处、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的气氛,就会出现奇迹。人人都可以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靠变为自主,逐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培根则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善于交往的人,常常是健康、快乐和成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自信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又往往与自信心的不足有关。因此,在交往中保持自信心,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5e17631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4.html

《挫折教育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