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6-14 10:49: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品读经典心得体会

品读经典心得体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潜心读书不 仅能丰富知识、更能滋养人生。本学期,城区小学以“营造 书香校园”为目标,以深化教师读书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 了“品读经典、滋养人生” 教师读书活动,使全校教师养

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习惯,引导教师学习经典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读书 活动过程中,卢校长为全体师生树立读书榜样,要求教师积 极做好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体 会,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 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 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 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人生将有两种思想。 ”学校期望所

有教师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思想,收获智慧,弓I领出校园生活 的新时尚。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提出 的《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 于提升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全体教师踊跃参加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众多机构联合举 办的“上海市中小学校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

为了遴选优秀作品参赛,我校于 3月中旬到 4 月中旬举 办了“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XX年度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活 动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围绕“品读经典、滋养人生”的主题 展开,鼓励教师从阅读出发,感悟人生、体会生命,从而更 好地指导学生走向更好的生活。

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教师读书专区,特地为我校教师选 购了大批经典书籍,包括教委推荐书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转载自百分,请保留此标记》 、 《教师人文读本》 、《世界是平的》等,同时还从学校的专业 特色出发,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供教师们读到对自己有益 的书籍,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专业提升。

虽然时值学校期中考试阶段,但教师们都在繁忙的工作 之余,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在校内的读书征文 活动中,教师们认真撰写文章,抒发读书的心得体会和对教 学工作的思考,共撰写读书心得 72 篇。经过学校教务部门 认真评选,评选出优秀文章 20 篇送审参加“上海市中小学 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提出 的《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 于提升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全体教师踊跃参加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众多机构联合举 办的“上海市中小学校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

为了遴选优秀作品参赛,我校于 3月中旬到 4 月中旬举 办了“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XX年度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活 动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围绕“品读经典、滋养人生”的主题 展开,鼓励教师从阅读出发,感悟人生、体会生命,从而更 好地指导学生走向更好的生活。

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教师读书专区,特地为我校教师选 购了大批经典书籍,包括教委推荐书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教师人文读本》 、《世界是 平的》等,同时还从学校的专业特色出发,提供了大量的专 业书籍供教师们读到对自己有益的书籍,促进了教师的自我 发展和专业提升。

虽然时值学校期中考试阶段,但教师们都在繁忙的工作 之余,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在校内的读书征文 活动中,教师们认真撰写文章,抒发读书的心得体会和对教 学工作的思考,共撰写读书

本文由百分提供,原文地址 :/a/XX10/ 转载请注明出 处,谢谢!

读国学学经典, 从我个人来说, 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 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 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 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 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 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 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 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 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

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 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 《论语》, 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

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 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 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 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 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

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 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 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 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 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 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 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 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 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 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 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 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 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 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 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 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 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 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 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 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 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 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 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来 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 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

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 学 Hip-Pop 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 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 闭关锁国。 但是当京剧、 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 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 其他的好东西, 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 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 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 为一个中国人。

书籍是人类永远的好朋友

——关于读书的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与在座的前辈和同事一起交流读书的体会,我感到 非常荣幸。读书对我来说,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部分。当我精神疲倦时,随手拈来一本书,心情会变得坦然 和放松;当我身体劳累时,倚在床头,让书伴着我渐渐忘却 身心的疲惫。寂寞时,书是知心朋友;苦闷时,书是开心钥 匙;高兴时,书是智慧长者。因为书,我的工作变得轻松, 因为书,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因为书,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鸟语花香!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读得最多的就是《新少年》 ,里 面好学生、好少年的成才故事激励着我、伴随着我的童年。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和社会的视角不断开拓, 我开始接触到象《红楼梦》 、《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名著,还 有象《海底两万里》 这样的科普读物, 而且因为性格的原因, 我还看过《射雕英雄传》 、《笑傲江湖》之类的武侠小说。直 到现在,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关于科学家的书: 《科学发展演 义》。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阿基米德,认识了牛顿,认识 了居里夫人。让我敬佩的就是居里夫人。从她的身上,我看 到了坚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从她的身上,我看 到了淡泊名利,追求梦想!

尽管,我没能成为象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只是一名 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我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坚守 着,因为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我的人生理想!虽然 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办公室,过着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简 单生活,不仅没有让我减少对书的喜爱,而且更让我读书中 找到更多的真谛!批完作业时,可以读书;写完备课时,可 以读书;放学回家后,也可以读书。我读朱 ** ,读李镇西, 也读魏书生,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读《爱的教育》 , 读书帮我转变教育观念,读书让我学会如何化解师生矛盾, 读书让我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读书让我懂得如何更好 地驾驭课堂,读书让我的课堂变得和谐而熠熠生辉!

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我有一些读书体会,在这里与大 家交流。

一、要培养爱好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想学文科,有些人想学理科, 有些人想学艺术,可是很多人经常是“三分钟热度” ,刚开

始不久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了。很难得持之以恒,因此最终 也就一事无,什么都学不会。读书也一样,我们不能够浅尝 则止。每个人的认知角度和兴趣爱好不同,对于那些提起书 就头脑的人,即便这书再有借鉴价值,再有启迪意义,他也 不会认真看的,自然也不会从书中得到提高。所以,培养对 读书的兴趣,应该是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必要前提。培 养终身读书的兴趣,才能够真正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生! 一本寓意深长的作品甚至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观点,帮你抉 择人生的各种分支,帮助你走向成功!就像我高中时读到的

《人性的优点》,它就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喜欢读书,学 会读书。好的书籍

可以一直伴你左右,烦恼时给你排忧,孤寂时你我解闷, 迷惑时又为你明灯,好的书籍帮助你领悟人生,帮助你获取 知识,帮助你应对挑战!培养读书的兴趣,你可以节省走弯

路的时间,能够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其实,读书不仅是一种谋生进步的手段,更是一种生存 需要、一种创造性工作与生活。建立终身读书的习惯是成就 自己一生的源泉和动力,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 手段,是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读书 是获得人生成功的前提,是参与未来竞争的根本。

二、 要树立勤奋读书的思想

时常会有人问我,那么多的书,何时才能看得完?我会 说,读书是没有止境的,正如古话说的“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你勤读书,多读书,经常读书,长 期坚持,自然就能够博学。如果做到了博学,也就奠定了成 功的坚实基础。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不断完善自我、取 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道路,提供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认识 和行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如果能够坚 持读书,那么一生肯定会有所作为。学会勤读书,这是现代 人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关键武器!

三、 要明确多读好书的目标

从小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也喜欢去书店逛逛。

但小时候没钱,逛的都是旧书摊。从那里沙里淘金的找书读。 现在出版的书多了,自己也有经济能力买书了。但是发觉现 在的好书却越来越少了。 “名人出书”、“明星出书”、“写手 传书”等等,大量没有阅读价值的图书充斥市场,很少有原 滋原味,值得去读的好书!那么,想高效读书,必须注重书 籍的选择。读好书,有益一生;而读不好的书,浪费钱财不 说,浪费时间,误入歧途,才是最大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 讲,选择书籍犹如选择人生道路。

读书前一定要慎重选择书籍,不要怕浪费时间。那么如 何选择书籍呢? 一是有良好的纸张和装订质量,好的图书最 好经得起翻阅。二是图文比例适当,一本好书就应该言简意 赅,图文比例适当。三是在内容上既有针对性也有趣味性。 四是应标明相关的注解,等等。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根 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实际来选择,切不可“人 云亦云”。法国哲人笛卡尔曾经说过: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

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读书可以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给自己订一个详细的读书计划,严格地坚持下去,你就会有 所成就有所作为。通过博览群书,吸收多层面的知识,培养 自己的气质,增长自己的见识,改进自己的谈吐,提高自己 的博大精深程度,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做一个学识渊博,博 学多才的人。

四、要参悟书中的真知酌见

读书再多,也仅仅只是书海之一粟。书海无涯,如何事 半功倍?书要读,更要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古今之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也就是 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 路。”此为读书的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此为读书的第二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读书的第三境界。

所谓读书的第一境界,取自晏殊的《鹊踏枝》 :“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词句原本是讲人生

道路,须要高瞻远瞩,又需要耐得住长夜寂寥,独自去追求 探索的阶段。用它比喻读书,旨在说明读书一定要专注。一 是要把读书当作自我发展需要,思想上重视,情感上喜爱, 潜心读书,专心致志。二是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要把有限 的时间用于价值最大化的读书。

所谓读书的第二境界,取自柳永的《蝶恋花》 :“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诗句本是描写热恋中的情 人,分离两地的相思之苦,无怨无悔,专一执着,虽衣带渐 宽,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这里旨在比喻读书求知须历经一 个艰苦的过程,治学创业中,要矢志不

渝,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

所谓读书的第三境界,取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众里

寻她千在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诗句原

本描写的是灯海花潮的元宵节夜晚,情人约会的情景,一个 青年经过了千百次苦苦寻找,终于在灯火人群中找到心中久 久思恋的情人。用它比喻读书,旨在说明苦读后的收获与幸

福,这种苦读要求的就是一种 “悟”。王国维借用这段诗词,

比喻在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追求后,努力地“悟” ,成功不

期而至的极度欢喜。这和读书的过程,真是不谋而合。上述 的“三种境界”,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一条读书求知的规律。 经过“千百度”的苦读,探索、钻研与思索,努力地“悟”

你得到的将是物欲私念的超脱、人生哲理的顿悟、精神境界 的升华、创造灵感的激发。如果我们遵循这一规律,就可以 使自己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所以说,读书一定要学会悟!先读懂书,弄明白作者讲 了一些什么;其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作者的意思;第三 是能做一些批判;最后是能够深入地“悟” ,以便最终形成

一些自己的东西。书是给人“悟”的,只有通过“悟” ,才

算真的读通了,读懂了,读透了。读书能得其要,则事理心 贯通,读书多少就其次了;不得其要,不会潜心去“悟”

读书再多,也不过是徒增些书呆子罢了!

最近,我就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一本书一一《给教 师的建议》,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 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 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 对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使很多教学中的疑虑一下子就烟消云 散了。

这本书收录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 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 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等等。读着书中的故事,我 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 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 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 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 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 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这一章节,其中就提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 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 ”反省自己,我 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 上进度,有时我也真是恨铁不成钢,找家长、罚作业但现在 回想起来, 我觉得很惭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 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 ** 开得 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 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切为 了学生。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 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 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 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 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 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通过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仅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为 他人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相信我心也一 定会有收获。

最后我想用肖川博士的一段精彩的描述作为结尾,与大 家共勉:人生许多感悟,就在捧卷细读之时——感谢在一个 阳光明媚的午后,茶烟轻扬,书香浮动,风尘仆仆的心灵终 于可以回家了。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守在小窗前,望着那 灿烂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咏着自己宽广而又 温柔的心灵。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都与那广阔的星空、美 妙的境界融为了一体,实现着人生的超越。

谢谢大家! 8

篇二:经典诵读个人心得体会

读经典美文 做少年君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有此机会,在这圣贤诞辰纪念的日子里,来 交流诵读

经典对我学习成长的帮助。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读 经典美文 做少年君子》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 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 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 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 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一千七百多名莘莘学子感谢书香浓 郁的太

星小学。是太星让我们走进了经典,是太星让我们沐浴 了经典,是太星让我们改变了自己。我为我是太星小学的一 名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来,我 发现我们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我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背诵经典篇目的同 时,还力求经典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得以践行。经典是我 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经典对于提升 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 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 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经典美文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 范、人生哲理等, 在诵读期间, 我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 也使我们汲取了经典的文化知识, 不但能够陶冶情操,教育我们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 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 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 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3、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 来,我欣

喜地发现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了了。我们在诵读经典的 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

回首过去的诵经之路, 我感慨; 展望经典教育下的我们, 我欣慰!课前诵读十分钟为我们打开了智慧之门,经典诵读 为我们奠定了做人之根本。以礼成人,以文立魂。当我们置 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漫步在书香浓浓的操场,沉醉于琳琅 满目的开放书吧, 回味在多姿多彩的流动图书角时, 我相信: 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XX-9-28

篇三: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紫荆学校 廖美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 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 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 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 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

“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

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 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 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 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 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 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 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 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

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 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 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 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 被誉为“袖里通鉴” C 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 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 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弟子规》 是关于品德修养、 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 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 孝、仁、 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 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 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 “国学”是民 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我读过的这些书籍中,给我留下的印 象最深的便是鲁迅的《呐喊》了。 《呐喊》深刻地揭露了旧 时封建社会的残忍,从中我也读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的残忍景象。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啊 Q 正传》,从《风波》到《故乡》再到《社戏》 ,没有一篇不 是在用犀利的笔锋与封建社会的欺压百姓的人们手中的尖 刀、火枪做斗争,他犀利的笔锋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 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爱国之心,都是那么地令人肃然起 敬。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 饱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啊。

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最好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 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

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 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 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 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 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 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 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 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 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 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正如 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 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的 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读一些不同的书籍就像是在爬阶梯,对 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也要会选择书籍。一本好书就犹如 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 宝,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与智慧是那样的珍贵,书籍真可谓 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啊!相反,如果我们去读那 些几乎汇集了天下所有肮脏之物的不利于健康的书籍,那不 是在掌握知识、寻找乐趣,而是在使自己堕落,会使自己变 得庸俗、无知。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XX-10-11 19:33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 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 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 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 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 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 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 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 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 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 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 《论语》, 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 人,山外有山。 ”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 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 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 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 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 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 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 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 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 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 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 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 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 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 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 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 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 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 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 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 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 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 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 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 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 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 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 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来 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 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 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 Hip-Pop 的孩子们都睁开 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 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 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 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 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 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这是一本朴素无华却又真诚无比的书,没有华丽冗长的 辞藻,没有刻意晦涩的思辨,没有冗长乏味的说教,而是真 正的教诲,切身的体会。这

是一本可以安顿灵魂的书,是一本可以启迪智慧的书, 这更是一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和高贵的哲学自省 书。

最后,我想用这句话作为结束语: 沉思让灵魂如此美丽!

《论语》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其 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我们都耳熟能详,而于丹教授对《论语》 的解读却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于丹用她深厚的学识、 娴熟的口才和独到的体会,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身临夫 子教导的场景,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朴素而温暖。下面说 说我在这次学习中的几点感触。

我很欣赏于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性女子气质,侃 侃而谈间流露着一个学者的聪明睿智,从容自信。我觉得读 了这本书,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 于丹教授用通俗 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 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 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 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 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 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子贡问政》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足兵、足食、民信 之矣”。也就是, 一个政权或一个国家要想安定, 政治平稳, 只要有三个条件就足够了:一是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 足够的兵力做保障;二是要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 食;三是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而且,更进一步地说:如 果只保留一条的话,那就是第三条,老百姓必须要对国家有 信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由此“问政” ,联想到我 们的这个国家,人民是否对政府有信仰呢?由此又联想到我 们的这个学校,全体教师是否对这个学校有信仰呢?这种信 仰是超越于物质意义的;是超越 GNP

(国民生产总值)的 GNH(国民幸福指数);是一个国家 一个集体凝聚力的基础; 更是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个企业, 一所学校能否发展、发达的基础。这说明,在一个物质文明 繁荣的社会,享受这种文明的人仍然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心灵 困惑!

“君子”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论 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于丹对其进行汇总 和归纳, 专辟一章论述 “君子之道” 。“君子不忧不惧” ,“君 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 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矜而不争,群 而不党” 等等。从各个侧面, 从表象到心灵; 从处世到立身; 从言到行我们描述了一个立体的君子形象,为我们描述了一 个应效仿的楷模形象;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应极力倡导的理 想形象。

通过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让我们修正了长期以来全社 会和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解和理解, 这一点,于丹“功 莫大焉”。如《论语》中孔夫子明确指出“以直报怨,以德 报德”而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从以前到现在却一直在提倡 或鼓励“以德报怨”,而且美其名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真不知是“传之于谁”?还有,孔子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也 在近几十年来被严重扭曲。如《春秋》记载:子路(孔子弟 子)有一次在河边,救了一名溺水者,溺水者回家后,为了 表示感谢,给子路送了一头牛,子路欣然地接受了。子路在 当时也算是社会名人。放到现在,社会舆论肯定否定子路的 这种行为,“做好事不留名嘛”,更何况是“做好事去得利呢”

“动机不纯吧”等等,但是,作为子路的老师孔子是什么态 度呢?孔子对子路的这种行为大赞赏:子路做得对!子路的 行为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不但得名而且得利,这符 合人性之根本,久而久之,这个社会会有更多的人去帮助别 人,多么好的事情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8d9e55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1.html

《读经典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