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改革方向确立储蓄和EMS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邮政改革方向确立
储蓄和EMS面临挑战
耗时长达 8 年的邮政改革方向终于水落石出,但相
关法律依然悬而未决,这必然不利于改革进程的推进。随着 时间的推移, 许多问题都将明朗, 邮政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而在此前邮政改革为什么一直徘徊不前?此次改革对邮政 系统内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剥离出来的业务将何去何 从?
酝酿达 8 年之久的中国邮政体制改革近日终于跨出了
实质性的一步——随着各省级邮政管理局的纷纷成立,各地 改革相继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实际操作阶段。
据内情人士告诉《 IT 时代周刊》 9 15 日,北京、湖 北、西藏三个省级邮政监管机构成立。至此,自 9 4 日开 始的脱胎于各省邮政局的全国 31 个省级邮政监管机构,在 两周内雨后春笋般地成立。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 集团公司也计划于年内挂牌。届时,中国邮政“政企分开、 监管独立”的新型框架将初具雏形,邮政系统维系多年的 “政企合一”体制将告别历史。同时,中国庞大的邮政业务 将被剥离,并投向市场。
中国邮改格局基本成型,这并不意味着前路已经四平八 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仍需要市场的检验。事实上,一些
矛盾的端倪已经闪现

政企分开初步实行
据悉,各省市邮政管理局人员已确定(编制都在 20 左右),分为市场监管处、普遍服务处和综合处三个处室, 而主要职能集中在政府监管上。但目前看来,分割出来的邮
政管理局完全是邮政系统的现有人员,处于“一套人马,两 块牌子”的阶段。
此次管理局的建立秉承了“自下而上”的原则,即先设 立旗下各省市邮政管理局,再在年内挂牌最高级别的国家邮 政局。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归口信息产业部。
“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有些反常,从侧面反映了邮政改 革的迫切和压力。 ”业内人士告诉《 IT 时代周刊》,正常的模 式应该是先成立国家邮政局,再由新任的局领导到各省市认 命下属的管理局,而现在“儿子们”却先宣告出世。
上述人士认为,邮政改革孵化了八年才确定方案,目前 最需要的就是行动和政绩。而邮政改革的第二步才是真正的 难题,即如何进行业务划分。
目前邮政改革的思路已经很清晰,第一步是政企分开, 即把邮政划分成管理者和从业者两个角色。邮政管理局只担 当“裁判”,“运动员”角色则交给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扮演。
按照规划,各地的邮政管理局成立后,邮政原来的企业
职能将
托付给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原则上来看,首当其冲的 问题是将普遍性服务 如普邮 和竞争性服务 如邮政快递 EMS拆分。这一点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资产归属财政部管 理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国通信学会邮政委员会学术部主任顾 联瑜认为,考虑到邮政担负着民众的通信功能,财政部将对 邮政的普遍性服务实行税收减免,并支付一定的财政补贴。
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如何进行业务划分成为邮政系 统内部争论的话题。
顾联瑜透露,邮政系统还在考虑将一些专业性的业务独 立于邮政集团公司之外,成立单独的子公司。将来的结构模 式可能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在各个省市设立 分公司,而分公司分为两类:一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XX 子公司,业务涵盖发行、邮件递送等方面;另一类是速 递、物流等专业公司,直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无论业务如何划分,邮改都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即混业经营。 “这才是改革中最伤筋动骨的地方。 ”上述业内 人士一再强调。
以北京市邮政局为例,除了三个综合服务分局,它还下 属储汇局、邮政物流局、集邮公司、报刊发行局、商函广告 局等五个专业服务公司。在这种结构下,邮政物流局又设置 了六个分支,服务的内容覆盖储运中心、速递中心、普投中 心、邮件转运中心等。这种彼此交叉的业务和网络,最大的
特点就是“一锅粥” ,彼此的收入和支出
混淆不清。
北京邮政局的内部人士对此感同身受,他以邮政发行局 为例,认为它只是一个单纯的管理部门,没有业务实体,但 与其他的二级机构一样,它的收入须统一归到省邮政局,各 个部门之间根本无法核算出自己的收益情况。
目前,北京邮政局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把物流局下属 的六个中心改制为公司,并实行“模拟化运作” ,虽然不自 负盈亏,但成本和收入开始独立核算。但是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邮政改革方案,今后邮政的竞争性服务将被推向市场, 自负盈亏。目前 EMS 和普邮共用一个网络,邮政系统内部 甚至实行交叉补贴,用盈利的业务去补亏损的业务, “这就 像一张错综交叉的网,拆分起来十分困难。 财务核算的混 乱和网络的共用,为将来邮政业务的拆分增加了难度。
逼出来的改革
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数据显示,自 1998 年邮电 分营起,邮政系统始终陷于亏损窘境难以自拔,其亏损额曾 一度列全国各行业之首。
分析邮政系统亏损的原因,国家邮政局一份调查报告 称,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 41.7 亿元。其中,
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 27.67 亿元,政策性业务 亏损达
14.03 亿元。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事实上,中国邮政系统不但在 专营领域亏损严重,在非专营领域的多种经营上同样缺乏竞 争力。 2003 年,国家邮政局把物流、报刊发行、集邮等业务 打包在一起,成立了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希望能在传统 业务逐步萎缩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经过两年发展,中 邮物流并没有成为邮政盈利的火车头。
即使是作为“创收大户”的邮政储蓄,也已走到变革的 关口。顾联瑜认为,从金融机构风险监控与规范发展的角度 看,由于邮政储汇局只是国家邮政局的内设职能部门,无法 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独 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致使近年来 邮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一些邮储机构违规经营,已到了非 严格规范不可的地步。
国家邮政局负责人坦言: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 用事业。长期以来, 邮政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 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邮政传统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邮改已刻不容缓。
改革何以姗姗来迟
多年来,邮政部门政企不分,往往扮演双重角色,什么 时间、哪个角色对它最有利,它就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同 时也由于政企不分的角色,使其EMS等业务的开展面临尴 尬境地,根本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了解, 90 年代初,中国邮政已经有了“政企分开”的 声。 1995 年,原邮电部成立了两个企业局,即中国邮电邮 政总局和中国邮电电信总局。这两个企业局的设立,与当时 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是相通的。它在形式上已经成为具有法 人资格的企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随后,各省市也 纷纷成立企业法人,邮政系统政企合一的局面正式形成。
1998 年在国务院的序列改革中, 信息产业部下设国家电
信管理局与国家邮政管理局,此时对于邮政结束政企合一的 局面来说是个良机。邮政系统内外关于邮政业务分拆、结束 政企合一局面的呼声都很高。
但邮政部门特别是各省市邮政部门的领导,不愿意其赢 利业务继续被分拆,同时也是为了邮电能够顺利分拆,最后 相互妥协的结果,就形成了邮政政企不分的格局。
其实就在国家邮政局这个体制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就 有专家公开表示,这只能是一种过渡体制,以后它必将走政 企分开的道路。
顾联瑜指出,邮政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句话的事,虽然它 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但改革的阻力绝不是在技术层面
上。邮政局有关官员更是把邮政迟迟没有改革的责任推到了 政府身上,“只要政府一句话,说改革我们就改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6908d3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8.html

《中国邮政改革方向确立储蓄和EMS面临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