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案

发布时间:2019-02-28 08:55: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4950 教学背景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认识了米(m)、厘米(cm)、毫米(mm)3个长度单位。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测量常见物体等活动建立1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1=100厘米、1厘米=10毫米;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初步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和画线段(限整厘米)。初步会用目测或不同器具,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大约几厘米或几米。

二年级:认识千克(kg)、克(g)2个质量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初步建立1千克、1克的量感。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根据前测分析:约有75%的学生对于千米这个新知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曾听到或看到过这个长度单位,并约有35%的学生知道公里就是千米 2、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会看到或听到到用千米(公里)表示较长的路程,但学生缺乏对1千米长度的体验,因此建立千米的量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千米的量感,并知道可以用步测等方法对长度进行估测。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观察、比较、猜想与验证等数学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千米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建立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千米的量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教材插图,校园内的操场图,校门外至车站的图片等和1千米的视

1

嘉定区普通小学

频录像等。

2、小练习纸、小实践记录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校操场的直道长大约为110 ); 小胖身高142 ); 一块橡皮的厚约12 );

嘉定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为36 )。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并引发认知冲突,初步感知千米产生的必要性。】 3 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建立千米的量感 1)出示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

从这些路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b a 化学工业区

用数射线表示:

0 100 3005001000 2)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千米=1000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通过观察路牌标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数射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揭示千米与米的进率关系。】

2、体验1千米的长度 1)算一算:

2

嘉定区普通小学

运动场的标准环形跑道,通常一圈是400m1km是几圈?普通小学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1km要几圈?

从普小校门出去右转一直到前方的车站,这一段距离大约是100米。

1千米有这样的几段? 2)估一估:

猜想:10100米的长度。验证:播放视频。

估测:从家出发后1千米的路程。

a、交流 b、认识步测、计时的方法 c、实践验证(见后面作业:课后小实践) 3)想一想:

纵向感知1千米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路段为例提供动态化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维度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猜想、估测、验证中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从而比较清晰地建立1千米的量感。】

3、千米与米的换算 1)交流读法 2)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在读法中感悟千米与米的进率;在换算中通过千克与克换算方法的迁移,体会换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千米与米的互换。

三、巩固练习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嘉定区普通小学

1、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一步巩固对千米的量感。通过对32000千米长度单位的选用进行辨析,进一步体会千米产生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较的数学方法。】

四、全课总结

完善长度单位的认知结构。

五、拓展应用

你打算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去南翔古漪园,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公里)1千米=1000km 1千米就是10100米。作业设计:

4

长度单位 千米 km m 厘米 cm 毫米 mm嘉定区普通小学

5

嘉定区普通小学

【篇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探究

学法:实践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用多少分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

:如果要测量淮安到南京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谈话: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长度单位?拇指峰上住着谁呢?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步感知千米

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例题图)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都用千米作单位)

学生汇报交流,师巡视指导。

汇报板书:

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请学生说)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二)认识“1千米

小组讨论:

1千米到底有多长,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课前我们都走了1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你走1000米大约要花多少时间或多少步数吗?

学生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你们的收获可真多,考考你:

3千米=()米 5000= )米 7千米= )米 4000= )米(三)实践体验、感受“1千米

1、想一想

我们已经知道走1千米大约需要2000步,需要20分钟,你能估计一

下从我们校门口出发向西走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跟着老师一起想象着走一走这一段路。

2、猜一猜

在脑子里猜测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走到哪大约是1千米?

3、算一算

1)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呢? 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几圈是1千米?

如果是400米一圈,几圈是1千米?

2)老师家离学校约有3千米的路程,老师要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大家来帮我想一想。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想想做做2题: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课件出示)。

3、想想做做第1题。

连线: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4、(1)请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五、作业:想想做做34题。

六、拓展延伸

1、巧记进率。

反思: 《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利用童话故事五指山来引起学生兴趣。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对千米形成初步印象,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参与活动我让小朋友分小小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机会。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让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

但千米离学生的生活毕竟有些遥远,学生走的路程也并不标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千米的认识还不太深刻。

【篇三: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千米的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西安的距离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 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出示例3、例4的图例课件)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学校东西的距离是100米,那么10100米就是1千米。 学校操场一圈大概是400米,那么,跑两圈半就正好跑了1000米,也就是1千米。(让学生现场走一走,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

小结:

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出示课件)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1650千米。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

2、千米概念、进率的认识。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的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2)教学例5

计算:8千米= )米 6000= )千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 )米

6 千米 30= )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尝试练习:4350= )千米( )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

3)试一试:6千米720= )米

5830=()米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一本日记本长110

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出示课件)

3、填一填

6千米= )米8千米200= )米

9千米= )米7千米120= )米

8000= )千米 1530= )千米( )米 7000= )千米 6400= )千米( )米

4、练一练

1)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 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

2)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 筑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公里)=1000

1=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例5

3千米= )米

5000= )千米

4350= )千米( )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eb465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2c.html

《千米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