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06:36: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名校调研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下列图标中,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是(  )

A.word/media/image2.gif B.word/media/image4.gif C.word/media/image6.gif D.word/media/image8.gif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word/media/image10.gif B.word/media/image12.gif C.word/media/image14.gif D.word/media/image16.gif

4.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5.“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6.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8.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制品和羊毛制品

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C.用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铁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2SO4、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二、非选择题题(共9小题,满分4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2个氢氧根离子      

(4)常温下的液态金属      

12.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A.蛋白质;B.天然气;C.氢气;D.干冰;F.维生素;F.生石灰

(1)“西气东输”的“气”是      

(2)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可分,而      不能再分.

14.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五门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①原子得失电子前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④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液体的质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15.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填序号).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word/media/image19.gif

16.如图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

(1)用化学符号填空:

碳元素      ;甲烷      

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碳酸钠中所含阴离子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word/media/image21.gif

1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      、过滤、洗涤、干燥.如用F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      进入(填接口序号);现有1.58g高锰酸钾,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18.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2)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word/media/image24.gif

1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取少量该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word/media/image26.gif

(1)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由      组成;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      

(2)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3)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名校调研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下列图标中,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是(  )

A.word/media/image2.gif B.word/media/image4.gif C.word/media/image6.gif D.word/media/image8.gif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根据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要求人所应遵守的规则,以及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

【解答】解: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一般是要求不要吸烟,现在我国也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

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易燃物,所以错误.

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带火种,所以错误.

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燃放鞭炮,所以错误.

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所以正确.

故选D.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由题意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则应考虑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存在的化合物.

【解答】解:A、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B、黄金由金原子直接构成;

C、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氯化钾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故选:D.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word/media/image10.gif B.word/media/image12.gif C.word/media/image14.gif D.word/media/image35.gif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解答】解:A、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B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C操作正确;

D、放入锌粒的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D操作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原子转化成离子时电子层排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①④⑤⑥正确.

故选C.

 

5.“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根据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结合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D.

 

6.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性质的多样性.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构成方式不同;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

【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构成方式不同.故A错误;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故B正确;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故C正确;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制品和羊毛制品

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C.用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铁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2SO4、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盐的鉴别;碳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A、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进行解答;

C、根据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能生成铁,但是该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进行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而硫酸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制品和羊毛制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法鉴别,故B错误;

C、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能生成铁,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而硫酸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所以可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2SO4、NH4NO3三种白色固体,故D正确.

故选:B.

 

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试剂或方法除杂质,要求是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原物质的质量不能减少,操作越简单,分离越彻底越好.A中从带入新的杂质判断,B中从生成新的杂质判断,C中从原物质减少判断,D中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

【解答】解:A、用氧气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会带入氧气杂质,且一氧化碳浓度低时不易被点燃,除杂质不彻底,故A错误;

B、过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发生反应,会把原物质也除去,故B错误;

C、在高温条件下,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错误;

D、铁能和硫酸反应而溶解,铜不和硫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后能得到纯净的铜,方法正确.

故选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B、根据碱的性质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考虑;D、根据铵盐考虑本题.

【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B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这种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C错;

D、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D错.

故选B.

 

二、非选择题题(共9小题,满分4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H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3)2个氢氧根离子 2OH 

(4)常温下的液态金属 Hg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汞是常温下的液态金属,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4)汞是常温下的液态金属,其化学式为:Hg.

故答案为:(1)2H;(2)O;(3)2OH;(4)Hg.

 

12.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A.蛋白质;B.天然气;C.氢气;D.干冰;F.维生素;F.生石灰

(1)“西气东输”的“气”是 B 

(2)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A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利用化学所学知识并结合课外及生活常识解决相关问题,重点要知道相关物质的化学特性

【解答】解:(1)西气东输是把西部开采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故答案为:B

(2)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很多主要是蛋白质,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1)B;(2)A.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word/media/image35.gif2H2O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3)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word/media/image35.gif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判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通过比较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的特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

(1)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word/media/image38.gif2H2O;

(2)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不变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也保持不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

(1)2H2+O2word/media/image38.gif2H2O;(2)化合反应;(3)分子,原子.

 

14.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五门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 ③④ (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 ①⑤ ,可能改变的是 ② 

①原子得失电子前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④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液体的质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①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以及元素的质量都不发生改变解答;

②根据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解答;

③根据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放热,使液体的温度升高解答;

④根据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⑤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解答.

【解答】解:

①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不改变;

②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放热,使液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④铜可以和硝酸银反应,Cu+2AgNO3=2Ag+Cu(NO32,每64份铜进入溶液,从溶液中析出218份的银,液体的质量一定减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故答案为:③④;①⑤;②.

 

15.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 乙(填“>”、“<”或“=”).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E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BCFG (填序号).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word/media/image40.gif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分析】(1)根据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判断;

(2)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结合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3)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仪器进行解答.

【解答】解:(1)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观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故所得溶液的质量甲小于乙;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可采取增加甲、蒸发水、降温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A.若采取增加溶质、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则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B.若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则溶质的质量增加,若采取降温的方法使其恰好饱和,或蒸发溶剂使其饱和,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正确;

C.若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则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蒸发溶剂也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若采取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D.若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减小,若采取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则溶液的质量变大,故错误;

E.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是其他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称量固体药品用的托盘天平(带砝码盒),溶解需要的烧杯,取药品的药匙,搅拌、加速溶解的玻璃棒,还需要量取液体的量筒和定容用的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2)BE; (3)BCFG.

 

16.如图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

(1)用化学符号填空:

碳元素 C ;甲烷 CH4 

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word/media/image42.gif 

碳酸钠中所含阴离子 CO3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word/media/image21.gif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直接写出碳元素和甲烷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判断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碳酸钠的构成来判断阴离子;

(2)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而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故可以据此答题.

【解答】解:(1)碳元素的符号为: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设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1)×2+x+(﹣2)×3=0

解得:x=+4

即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在标注化合价时将元素的化合价标在碳元素的正上方;

碳酸钠是由碳酸根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所以其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即:CO32﹣

(2)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1)C;CH4word/media/image45.gif;CO32﹣

(2)CaCO3+2HCl═CaCl2+H2O+CO2↑.

 

1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word/media/image45.gif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锥形瓶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止水夹,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时,关上止水夹,继续加水,看液体是否能够继续仅需或者观察液面是否变化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 溶解 、过滤、洗涤、干燥.如用F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 ② 进入(填接口序号);现有1.58g高锰酸钾,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0.16 g.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C或BE (填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 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装置和装置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同时对多功能瓶进行了功能选用.这就要求从气体本身性质进行做出判断.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关键要形成密闭体系,同时观察密闭体系是否稳定,所以为:打开止水夹,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时,关上止水夹,继续加水,看液体是否能够继续进入或者观察液面是否变化.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由于锰酸钾能够溶解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所以需要先溶解,即过程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用右图装置收集O2,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是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气体应从②进入.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由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所以制取装置为B,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够溶解于水,所以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选C,所以为BC.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要想顺利组装,就减小彼此的摩擦力,所以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解答】解:(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关键要形成密闭体系,同时观察密闭体系是否稳定,所以为:打开止水夹,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时,关上止水夹,继续加水,看液体是否能够继续进入或者观察液面是否变化.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由于锰酸钾能够溶解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所以需要先溶解,即过程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用右图装置收集O2,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是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气体应从②进入.

设高锰酸钾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为y.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1.58g y

y=0.16g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由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所以制取装置为B,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够溶解于水,所以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选C,所以为BC.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要想顺利组装,就减小彼此的摩擦力,所以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故答案为:

(1)a.酒精灯,b.锥形瓶.

(2)打开止水夹,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时,关上止水夹,继续加水,看液体是否能够继续仅需或者观察液面是否变化.

(3)溶解、②、0.16;

(4)BC或BE;用水润湿.

 

18.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石蕊 溶液.

(2)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无气泡产生(或无现象或无变化)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 pH试纸(或pH计)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推理假设]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一)(1)判定废液中是否含盐酸所取用的酸碱指示剂不能用酚酞试剂,因酸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2)明确镁和盐酸反应出现的现象;

(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用pH试纸;

(三)根据化学上除杂质原则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即除去原杂质不能添加新的杂质.

【解答】解:[推理假设]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一)

(1)判定废液中是否含盐酸所取用的酸碱指示剂不能用酚酞试剂,因酸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故取用石蕊试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2)镁和盐酸反应出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如没气泡产生则证明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用pH试纸(也可使用pH计);

(三)根据化学上除杂质原则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即除去原杂质不能添加新的杂质,因而处理废液,回收利用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时,如加适量Ca(NO32溶液,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却引进新杂质NaNO3;如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后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

[推理假设]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

(一)

(1)石蕊

(2)无气泡产生(或无现象或无变化)

(二)pH试纸(或pH计)

 

1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取少量该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由 NaOH、MgCl2、Na2SO4 组成;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 没有Na2SO4 

(2)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NO3=Mg(NO32+2H2O 

(3)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将氢氧化钡溶液换成氯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本题是混合物成分的推断,由于限定的是四种物质,而其中的硫酸铜溶解于水有明显的蓝色或者反应也显示蓝色,而给定的现象中无颜色的提示,说明无硫酸铜.剩余物质之间氢氧化钠和氯化镁能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根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看出一定存在这两种物质,而加入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也进一步证明了真的是存在能够和硝酸反应的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而无色溶液此时可能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或者是氯化镁与硫酸钠,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加入氢氧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这个沉淀可能与加入钡离子有关,则原物质中含有硫酸钠;若是与镁离子有关,同样也会生成白色沉淀.而现象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都是说明有硫酸钡的生成,所以原物质中有硫酸钠.

若要取消第④部,也就是验证是否真的是硫酸钡,只需要排除氢氧化镁可能的干扰,这样只需要在加入试剂时不引入氢氧根离子即可,所以将氢氧化钡换成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或者硝酸钡即可.

【解答】解:由于限定的是四种物质,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其中的硫酸铜溶解于水有明显的蓝色或者反应也显示蓝色,而给定的现象中无颜色的提示,说明无硫酸铜.剩余物质之间氢氧化钠和氯化镁能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根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看出一定存在这两种物质,而加入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也进一步证明了真的是存在能够和硝酸反应的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而无色溶液此时可能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或者是氯化镁与硫酸钠,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加入氢氧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这个沉淀可能与加入钡离子有关,则原物质中含有硫酸钠;若是与镁离子有关,同样也会生成白色沉淀.而现象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由于氢氧化镁能够和硝酸反应而溶解,这就说明有硫酸钡的生成,所以原物质中有硫酸钠.故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由NaOH、MgCl2、Na2SO4组成;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没有Na2SO4

(2)通过推导可知,粉末中含有的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NO3=Mg(NO32+2H2O;

(3)若要取消第④部,也就是验证是否真的是硫酸钡,只需要排除氢氧化镁可能的干扰,这样只需要在加入试剂时不引入氢氧根离子即可,所以将氢氧化钡换成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或者硝酸钡即可.

故答案为:

(1)NaOH、MgCl2、Na2SO4;没有Na2SO4

(2)Mg(OH)2+2HNO3=Mg(NO32+2H2O;

(3)将氢氧化钡溶液换成氯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6c6b09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e.html

《(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