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

发布时间:2013-04-30 18:36: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

 1、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

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要再留念他乡,而要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1)友人相对 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炼字,巧用衬托。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丁年,壮年。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 的情感,尽写入销魂二字。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本诗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答:(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

(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2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 是怎样的?

答: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这 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 ,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1)一是用音谐,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

9、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是杜甫上元 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答:(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 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 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 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愁苦的原因是无侣(或单栖)寂寞无人陪伴。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 ,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 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 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点绛唇 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纷纷形容,丁香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意思对即可。3

14、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6)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蘋:一种水草。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拟人手法。

: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

1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写,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3)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答:(1诗眼有情二字。全诗扣住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       

2)这首诗以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雷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咏风咏人”——咏有为之士)

3)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风喻以人,托物言其青云之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 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古人评刘长卿的诗,说他因遭贬谪,其诗多凄怨语。此诗写朋友皇甫侍御来访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出心中之的。

答:全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夕阳映照着偏远的荒村,深秋时节落叶纷纷,路无行客,雨断野桥,涧水乱流。在这样偏僻、孤寂的荒村,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暮秋时节,有同病相怜的朋友来访,如何不高兴。(说出以写景为主 ,借景抒情的意思,即明确本诗的表现方法,得2分,能够抓住本诗所写的典型景物加以描述,得2分:表现出因 有同病相怜的朋友来访而高兴的内容,得2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 1)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

2)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 索性打开窗子 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19、阅读下面一首小 令,完成(12)题(6分)

驻马听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 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

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 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3分)

答:(1A  BA项,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项说作者听闻成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3分。)

2)提示: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3分。言之成理即可。)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天仙子送春    北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是诗人暮年伤春之作,上阕直接抒情,下阕即景生情,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为前人称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描写功夫?为什么?

答: 其中的”“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在流;地下,花移影动的意境。这一句生动细致的描写出云散月开,原来未必尽情显现的花的丰姿神采此时在月   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的景致;相对于上半阕的伤感,衬出了作者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闪烁出的一星快乐的火花。而另一方面,这两个字又都暗示出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

  (三点,写出情感上对上文的衬托2分,写出对下文的呼应2分,对”“二字写景内容的准确把握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4b9c98daef5ef7ba0d3cc1.html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