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四模文综政治试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
1.某班同学以“‘00后’的消费更认可品牌还是更追求性价比”为题进行调查研究,下表是4位同学的调查报告摘选。其中,调查结论与理论依据对应正确的是(
调查结论
理论依据

购买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商品注重品牌,购买能力范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围之外的商品注重性价比
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注重性价比,购买大件高档商品注重品牌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购买品牌商品,品牌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较好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性价比高的商品,市场占有率
使用价值和售后服务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甲乙【答案】B【解析】
B.甲丙C.乙丁D.丙丁
【详解】甲: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购买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商品注重品牌,购买能力范围之外的商品注重性价比,甲结论与理论依据对应正确,故甲正确。
乙: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故日常生活用品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大件高档商品影响较大,更适合降价促销,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品注重性价比,大件高档商品注重品牌,乙对应错误,排除乙。
丙:购买品牌商品,品牌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较好,是因为使用价值和售后服务影响消费行为,丙对应正确,丙符合题意。


丁:购买性价比高商品,性价比高的商品,市场占有率高,这是因为使用价值影响消费,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不是因为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丁结论与理论依据对应错误,排除丁。故本题选B
2.中国人劳动一天能够创造多少价值?用GDP来衡量的话,在1978年,这个答案是人均略高于1元;到2019年,已经超过2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反映了①我国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更大②我国城乡差距缩小
③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④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A.①②【答案】D【解析】
B.①④
【详解】③④:不考虑其他因素,中国人劳动一天创造的价值用GDP来衡量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中国人劳动一天创造的价值,不体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且价值的大小不能用使用价值来衡量,①错误。

C.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材料看不出我国城乡差距缩小,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点睛】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3.在经济学中,失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愿失业,另一类是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不接受现行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接受现行工资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增多现象,可能的原因有(①劳动者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意愿增强②产业区域转移带来就业岗位的转变③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④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A.①②
D.③④


【答案】C【解析】
【详解】②④: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接受现行工资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增多现象,可能是因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出劳动力,产业区域转移带来就业岗位的转变,②④符合题意。
①:劳动者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意愿增强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有助于劳动者就业,因此,该选项不是非自愿性失业增多的原因,①不合题意。
③: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此时不会失业增多,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4.202011日起,深圳市取消纸质发票,全面使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纸质发票与区块链电子发票使用流程
【纸质发票】完成交易→等待商家开票→保存发票→填写报销单→等待报销→拿到报销款
【区块链电子发票】完成交易→申请即可拿到数字发票,发票信息同步至企业和税务局→等待报销→拿到报销款
区块链电子发票使用(①能避免虚开发票,有效防范偷漏税行为②能推动税制改革,保障税收收入持续增长③使用户方便快捷完成报销,节约企业成本④促使企业诚信经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A.①②【答案】B【解析】
B.①③
【详解】①③:与纸质发票相比,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使用流程缩短,方便快捷,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效率,能避免虚开发票,有效防范偷漏税行为,①③符合题意。
②: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使用不能保障税收收入持续增长,②错误。
④: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使用与企业诚信经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无直接关系,排除④。故本题选B
5.“微治理”即细分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以小区、楼门、胡同、网格等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通

C.②④
D.③④


过疏通基层社会“毛细血管”,改善基层社会“微循环”,有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群众通过参与“微治理”,解决了很多过去“管不过来、管不好、不好管”的老大难问题。这一尝试A.赋予了居民民主管理的权利B.提高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C.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行政体制层级D.推动了居民管理国家事务方式的创新【答案】B【解析】
【详解】B“微治理”有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群众通过参与“微治理”解决了很多过去“管不过来、管不好、不好管”的老大难问题。这一尝试提高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有利于调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B符合题意。
A: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居民民主管理权利,A错误。C: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C错误。
D:“微治理”即细分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不涉及管理国家事务,D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6.202021日起实施的《宗教团体管理办法》规定,宗教团体应当联系、服务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反映宗教界的意见,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履行公民义务。这说明(A.我国支持宗教团体宣传宗教文化C.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答案】C【解析】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D.我国宗教素有爱国、爱教的传统
【详解】A: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味着支持宗教团体宣传宗教文化,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排除A
B:材料强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没涉及到我国宗教团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排除B
《宗教团体管理办法》规定,宗教团体应当联系、服务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反映宗教界的意见和C



合理诉求,维护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履行公民义务。这说明我国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C符合题意。D:我国宗教有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传统,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选C
7.为避免人员的相互传播,减少聚集性群体感染,全国各地推迟学校春季开学时间,多省份明确表示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整和补偿。如何调整和补偿教学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督促政府作出调整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决策权C.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D.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监督政府工作【答案】C【解析】
【详解】A:材料中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体现的并非质询权,排除AB:公民没有决策权,只是参与决策,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排除D
C:总理回应要听取多方意见,抓紧落实,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故C入选。故本题选C
8.“停课不停学”,在线上课便成了学生的选择。QQ产品总监介绍,从大年初二开始,来QQ平台咨询如何使用QQ群上课布置作业的用户就多了起来,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需求。QQ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调整满足了这些需要。材料表明(①科技的进步使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②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③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了信息产品的发展


④网上授课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A.①②【答案】B【解析】
【详解】①:QQ产品促进线上课堂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体现,①合理。③:大家提出的新要求得到QQ团队的迅速响应,说明文化需求推动信息产品的发展,③合理。②:材料中没有出现传统文化,未表明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排除②。
④:网上授课模式只是上课方式的变化,为学生选择课程提供了方便,但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排除④。故本题选B
9.文物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护好、管理好文物,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建议,恰当的是(
①通过旅游开发,让文物“活”起来,充分挖掘文物在当代社会的经济价值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等,保护好文物,减少开发和利用③通过讲座、游学等形式了解文物、认识文物,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④通过动漫、VR(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感知体验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A.①②【答案】D【解析】
【详解】①:让文物“活”起来,充分挖掘文物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①排除。②:对于文物,不是减少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②排除。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③④:学习活动的主题是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通过讲座、游学等形式了解文物、认识文物,铭记历史、传承文化,通过动漫、VR(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感知体验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清楚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的变
化。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揭示了生命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作用机制,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从哲学上看,这再次证明了(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具有同一性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地看待自然D.哲学源于人们在思考中对世界的追问【答案】A【解析】
【详解】A: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揭示了生命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作用机制,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从哲学上看,这再次证明了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具有同一性,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没有涉及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不合题意。C: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地看待自然,但本题不是考查哲学的作用,C不合题意。D: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没有体现哲学源于人们在思考中对世界的追问,排除D故本题选A
11.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通过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是可以掌控的。这是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从哲学上看,这一法则
①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②夸大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作用③肯定了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④夸大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A.①④【答案】D【解析】
【详解】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一法则指出“10%的事无法掌控”即肯定了这种客观性,①正确.
③:“另外的90%通过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是可以掌控”即肯定了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肯定了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夸大意识的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2.无人经济正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没有营业人员、充满科技元素的世界。从无人车、无人机,再到眼下的无人超市、无人银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商业应用提速,“无人”业态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①无人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新事物,发展历程是一帆风顺的②无人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质变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意识促进无人经济的发展④无人经济发展面临各种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A.①②【答案】C【解析】
【详解】①:无人经济发展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①错误。
②:无人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延续和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质变,②错误。
③④:无人经济正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没有营业人员、充满科技元素的世界,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意识促进无人经济的发展,无人经济发展面临各种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③④正确。故本题选C
13.推进“新基建”是2019年以来我国发展的明确方向。
基础设施有传统与新型之分。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在这些领域我国相对完善,但仍存短板。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称为“新基建”(下图),在这些领域,我国有较大发展空间。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注:IDC(InternetDataCenter,王联网数据中心。
分析人士认为,“新基建”既包括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基础设施,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后的设施。推进“新基建”,对稳投资、稳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推进“新基建”能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新基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基建”注重对传统基建进行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基建”注重供给侧改革主线,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解析】【分析】
本题以“新基建”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对“新基建”的关注并着力推进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推进“新基建”能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研读材料,从材料的解读中发现推进“新基建”能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称为“新基建”。在这些领域,我国有较大发展空间,这说明“新基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在这些领域我国相对完善,但仍存短板,这说明“新基建”注重对传统基建进行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3)推进“新基建”,对稳投资、稳增长,这说明“新基建”注重供给侧改革主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4)“新基建”包括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说明“新基建”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点睛】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为什么……”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当然要根据具体试题确定答题要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婚姻、继承、隐私、住房……民法典标注了每个人一生的权利。如今,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正向14亿中国人民翻启书页。民法典不仅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更是治国安邦的基本遵循。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的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也会提高我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以良法保障善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对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的作用。【答案】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


保障;
②颁布民法典促进了我国法制的完善,为执法提供依据和保障;③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解析】【分析】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及作用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对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的作用。可结合材料中民法典不仅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更是治国安邦的基本遵循。从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方面,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说明颁布民法典促进了我国法制的完善,为执法提供依据和保障;可结合材料中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的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也会提高我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以良法保障善治。从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分析对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的作用。
【点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仅仅止于鼓与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科学立法,就意味着,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走出“闺房”的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所熟悉。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劳动具有与树德、增智、强体有关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开展劳模精神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荚雄钟南山等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阻、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学劳动教育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劳动让生活更美好”。(3加强劳动教育需要践行劳模精神,请你就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劳模精神提两条建议。
【答案】1)①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中学生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使学生崇尚劳动,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在劳动中磨砺学生意志,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④推动学生以劳模为榜样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②通过劳动实践,劳动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①积极参与公益劳动,为社会奉献力量,坚持精益求精,提高动手能力;②热爱劳动,树立劳动光荣观念等。【解析】【分析】
本题以加强劳动教育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理论范围是文化生活。根据材料“劳动具有与树德、增智、强体有关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可从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中学生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可从使学生崇尚劳动,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从推动学生以劳模为榜样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劳动中磨砺学生意志,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的角度分析。
2)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理论范围是哲学生活。根据材料“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可从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从通过劳动实践,劳动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角度分析。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意数量限定。【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
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
(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
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
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68af43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d1.html

《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四模文综政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