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我为你骄傲

发布时间:2014-10-13 20:38: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家乡美 ——讲课稿

合阳,

我为你骄傲

作者:

合阳,我为你骄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七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合阳的历史坐标,合阳是中国爱情诗之源,合阳的饮食文化及合阳的旅游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及观看图片和学生对关于自己对家乡知识和故事的讲述,养成留意身边的美景,名人及好事的习惯,增进身为合阳人的自豪感。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从小树立长大报恩家乡,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重点:

合阳是中国爱情是的源头,及合阳旅游业的教学。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小树立长大报恩家乡的志向。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合阳是三秦大地上一颗历史悠久的明珠,是黄河岸边一个美丽的地方。合阳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是关东平原东部一个小县城,古为“有莘国”,被誉为“诗经文化之乡”,“中国爱情诗之源”,境内有黄河流域最大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洽川。合阳地方虽小,渊源极长,在这块热土上,商代贤相伊伊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周文王妃太嬺贤淑聪慧且美传千古。雷简夫荐三苏佳话世代传颂,印光法师抗日护国事迹感人。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文话,科技,教育等领域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如此厚重的历史积淀,让每一位生长于此的人们都深感自豪。

二·讲授

(一) 合阳的历史坐标

梁山金水,沧海桑田,这片黄土地见证了合阳千百年来的巨大变迁。

合阳县,位于陕西关中东部,黄河中游西侧,东经109°5833″~110°2400″和北纬34°5916″~35°2627″之间,属世界标准时区东七区。合阳县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接壤,南北长41.8公里,东西宽约35.6公里,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全县呈阶梯状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海拔在342.01543.8米之间。境内沟壑纵横,台原错落,故有一滩二沟七分原之说。属暖温带半干旱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偏少,四季分明。除黄河外,地表水还有金水、徐水、大峪河、太枣河。

合阳之名,缘自战国初期,当时属魏西河之地。魏文侯为了对付秦国的东扩,加强西河屏障的防守,于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洽水北岸(今洽川镇莘里村)筑了一座城,取名合阳城,驻军把守,合阳之名即自此始。合阳作为县的建制出现则是在汉代,西汉景帝2年改,始设郃阳县。隋文帝开皇16年,县治由故城迁至今址,历经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千余年间,时兴时废。新中国成立,进入崭新的时代,19618月恢复郃阳县建制,隶属渭南专区(今渭南市)。1964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改,称合阳县。

合阳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现发现遗址80多处;上古时代,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部族聚居此地,帝喾的陵墓就在黄河岸边的莘野村。到了夏代,夏启封庶子于此,建立有莘国,简称莘国。商代贤相伊尹在这里成长。周文王之母太任、周武王之母太姒都出自洽川。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20多篇取材于洽川,其中关雎为爱情诗的源头。春秋时期,孔子的高徒子夏在此讲学授徒。汉初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魏王豹在河东谋反,淮阴侯韩信率领大军,进驻合阳,从洽川渡过黄河,平息了叛乱,震慑了复辟势力,巩固了大汉江山。合阳代有贤人,宋有力荐三苏的雷简夫、明末清初有著名诗人康太乙。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一席之地,禅宗始祖达摩修行于此,净土法门第13代祖师印光法师出生此地。

合阳民风古朴,文物众多。捏面花、剪窗花、闹社火、放河灯等古老的民俗至今传承。活跃在民间的提线木偶、上锣鼓、跳戏、宋代秋千等被称为活化石。唐宋以来的地面建筑,依然屹立;地下文物时有发现,馆藏文物数十件,有的被专家鉴定为国宝、省宝。

合阳虽是小县,可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国家粮棉大县,现在不仅是国家的粮棉生产基地,还是奶牛、渔业、烤烟、苹果、生猪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大量农副产品输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合阳县城更是日新月异,街道笔直宽广,两旁楼房高耸,店铺林立,行人熙攘,颇为繁华。

如今的合阳交通发达,西侯铁路、108国道、西禹高速,南北贯穿全境,乡间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汽车。从县城乘汽车出发,北上1小时可出龙门,西行2小时可达西安。这一切为合阳融入关中城市群、迈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合阳——中国爱情诗之源

合阳史称有莘国,或者简称莘国,四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存。

《诗经》这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中,20篇以上都与合阳有着很深的源源。20063月,国际诗歌研讨会在合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以來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是《诗经》的发祥地,《诗经》的大部分诗歌在这里产生和最初编辑。其东部的洽川即《东南》早先采诗之地。20087月,由中国诗经学术研讨会在合阳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百余所大学的200多名著名学者和教授一致确认:“合阳是诗经文化之乡,”“洽川是中国爱情之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们最熟悉的《诗经》首篇《关雎》的句子。《关雎》所描写的是发生在洽川的周文王与大姬之间的爱情故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成为人们时常吟诵的千古绝唱。

《诗经大明》篇是周人描写祖先开国伟业的史诗颂歌。同时也记载了周文王从洽川有莘国迎娶太妃的盛况,颂扬了太妃的美德。其中写道:“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情人终成眷属,周文王和太姒的婚姻在诗中被称作”天作之合”。

洽川遍布《诗经》的文化遗迹,处处散发着《诗经》的乡土气息。专家认为,《诗经》中的《葛覃》,《卷耳》等篇乃后妃太姒自作,《螽斯》等篇也都与太姒有关。只因为如此,中国诗经学会认为合阳是中国爱情诗“诗源”。

据史籍记载和专家考证,夏启的祖母即大禹的母亲为莘国女,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为莘国女,周武王和周公且的母亲即周文王的妻子太姒也是莘国女。合阳又被称为“三代圣母的故里”。洽川莘里村是合阳旧城,这里以前建有圣母庙纪念她们,规模宏大,为古“洽川八景”之一,历年香火不断。

洽川现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温泉湿地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七眼泉被万顷芦荡所环绕,明镜儿湿润,如水若绸缎佛身。乘船穿行于万顷芦荡之中,但见眼前绿波荡漾,水雾茫茫。远处芳草萋萋,峰林幄拖。周围飞禽比翼,好鸟相鸣。胱若进入《秦风.萧蔷》篇那样破朔迷离的意境,泛起若即若离的惆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佗立在如诗如画,至柔至美的洽川盛景里,《诗经》的文化遗迹俯拾皆是,处处散发着她的浪漫与乡土气息:泉中出浴的太姒梳着披肩秀发,在水的一方伊人迈着翩翩舞步……伴随着要拽的芦苇,清澈的神泉,凌空的珍禽,飘香的荷塘,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软软的风吹着甜甜的笑,轻盈而妙曼,直古而鲜活。

(三) 舌尖上的合阳——合阳的餐饮

合阳餐饮,源远流长,从商相伊伊到周文王妃太姒,从汉将韩信到宋帅王镇,都留下了餐饮文化的动人故事。

如今,在合阳踅面,羊肉糊饽,辣子豆腐等民间以其用料独特,做法讲究,风味奇美而闻名遐迩,只要你仔细探究,稍不留神便可品出个文化的味道来。

民谚说:“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看戏就是看合阳的线戏,踅面是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要说踅面的来历,当地人相传,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合阳踅面是用七成荞麦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种面食。食用虽然方便, 制作过程却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严格。须选上等荞麦与上等小麦,磨成上等面粉。和面叫做盘面,要用扁担或木棒搅和,小伙子干这活也会出汗。将面盘硬后加水,逐步搅成稀糊状。备两个平底鏊锅,其形状中间略高而四周缓慢变 低。将面糊倒入鏊锅,迅速用刮板由中间向四周摊刮,再由外沿向中心摊刮,使其成为大约一个铜元厚的圆饼。见圆饼将干时尽快移至另一个鏊锅烤烙,要烙熟,却不要焦黄。这需要有相当经验,能够掌握好火候。面饼的直径在一尺八 到二尺一之间。烙好后先要一张张垒好,叫做“合”,目的是避免水分消耗,保持柔软状态。然后再一张张摊开,在木椽上晾凉。然后折三折,切成不足一 厘米宽的面条,整齐地放在一种特制木箱里,盖上干湿布,准备食用。这样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两三天。

与踅面类似,合阳民间还有一种小吃羊肉糊卜。据民间传说是在元代由蒙族传入而遗留下来的,以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过去曾有宁说一盘糊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

合阳饮食林林总总,五光十色。色艳味浓,入口留香的辣子豆腐,长薄均匀;辣油葱香的荞麦削面,汤清如水,香味扑鼻的清汤羊肉;光滑筋韧,周身花纹,宛如螺丝的合阳麻食等等等等。合阳人在饮食中形成风俗习惯,包含着当地丰厚的自然物产与历史轨迹,讲述着合阳人的故事。

(四) 合阳旅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浊浪排空的气势,咆哮奔流在黄土高原这连续不断的峡谷之间,在壶口形成冲天而起的狂涛怒浪,以磅礴千钧的气势冲出龙门后,却不在直流而下,而是把身躯轻轻一扭,改道向南,款款而去。就是这一扭,将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洽川画廊,遗落在陕西山西两省交汇处的黄河古道上。

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善的母亲一样,轻轻搂抱,并呵护着这里高高的树、青青的草、灿灿的花、悠闲的鱼、多情的鸟、奇特的泉。

洽川,因洽水而得名。关于“洽水”在《合阳县全志》中解释说:洽以水合流而得名。《水经注》中解释“以水合流”是“自地下涌出的瀵泉之水东流注入黄河的意思”。“洽水流云”就是古代洽川八泉之一。

如果您从洽川出发,以一种旅游者的心态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您会发现整个黄河流域没有一块比洽川更大的湿地,没有一处比洽川更奇的瀵泉,没有一处比洽川更多的珍稀鸟类,同时也没有一块比洽川面积更大的芦苇荡。正是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绝天下的瀵泉奇观,洽川才兼具了黄河的雄伟、神农架的古朴、峨嵋山的峻秀、九寨沟的清纯。

然而,它又是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土地,细微中透着博大,明朗中怀着深 沉,秀丽中含着壮美,婉约中藏着雄浑。

一提起黄河滩,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荒凉。其实,当您真的来到洽川,您是不会马上相信自己的眼睛,您会觉得自己是在参加大自然的一次画展,但不知道这个画展已经展出了多少年;您会觉得您来到了江南水乡,但却看到了西部所特有的黄土峰林地貌;您会觉得您是在看一幅连天接地的水墨画,但不知道谁是这幅画的第一作者。当然,黄河水的涛声会随时提醒,您是在陕西省合阳县境内的黄河之滨,一个在陕西渭北都久负盛名的山水灵秀之地和鱼米之乡,您是在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湖泊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您现在看到的还是大自然赋予洽川如诗般的春季。

春是美的象征,春也是开始和希望的化身。虽然同在八百里秦川,但是洽川因为瀵泉的缘故,这里的春耕、春播和春种要比其他地方提前一个月。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说:“洽川的春天是从冬天里逃出来的”。所以,即便就是在冬末初春到洽川,您也可以同样领略到“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

您看着粉红的荷花,被绿叶轻托着、闪悠着,多像农家女的针线筐萝。如果用司空图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碧桃满树,风日水滨,绿树野屋,落日气清”来形容洽川春色的话,我认为最恰当不过了。只可惜春深如海的洽川秀色也挡不了季节更替、日月轮回。您听,这远处传来算黄算割的布谷鸟叫声,已经极富诗意地告诉我们,洽川又迎来了一个喧闹爽朗的夏日。

盛夏时节,整个洽川都被一簇簇、一蓬蓬、一片片硕大无朋的芦苇所占据,又被普天盖地的芦苇涂染得绿如油、绿如诗、绿如画,简直就是绿的海洋,连接着绿的天际,使人哪怕只看一眼都会觉得洽川之夏有一种别样的情、别样的美,美在这翠绿如滴的芦苇之间。

远看夏日的洽川,有人说这是大海,是芦苇之海;近看夏日的洽川,有人说这是画,一幅流动的油墨画。而我认为,这些都只能说是洽川夏日表象的美,是您还没有亲近它的缘故。如果您用心去观察洽川的夏日,您会发现洽川至真至纯的美,应该是藏在芦苇深处的瀵泉。在洽川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洲中共有七眼鲜为人知、又被广为传颂的瀵泉,这些瀵泉有因其形状得名的,有因其所处的位置命名的,有因其典故起名的,还有因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冠名的。总之,这每一眼瀵泉都有讲不尽的传奇故事,每一眼瀵泉都有道不完的美好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七位袅袅娜娜的仙女驾着彩云飘飘然然的来到这里,被眼前这绿洲陶醉了,她们弯眉笑眼,东采西摘,头上也插满了芦苇叶,你瞄我、我瞄你,都觉得十分风流秀丽,可谁也不知道自己打扮的是何等的婉然俊气,于是就一路小跑到黄河边想亲眼目睹一下自己的芳容,可是,黄河水太深了,一急之下,那七位仙女用一双素手纤纤十指,在黄河边挖了七个筐萝大小的泉眼,银子一般亮的泉水就冒了出来,像七面镜子,仙女们总算如愿以偿了,从此以后,这些泉子在日照月映下一天天长大,用泉水浇田,田美,养鱼,鱼肥,当地群众也就形象地把它称为“瀵泉”。瀵泉---实际上是陕西渭北一带由奥灰岩地下水涌出地面而形成的平湖,而“瀵”字,就是古代人专门为洽川奇泉所造的文字之一。如果您有兴趣,不妨查一查《辞源》、《辞海》或者《康熙字典》中说瀵水总发源黄河西岸平地。《洽阳记略》中说:合邑山水之秀,洽阳川为最,洽阳古莘国地,山有飞浮之异,水有神瀵之奇。所以这个“瀵”字是洽川奇泉的专用字,是有根有据、千真万确的。与其说洽川是因为来了仙女有了瀵泉的传奇和美丽,倒不如说洽川是因为瀵泉的传奇和美丽才招来了天上来的仙女;与其说是因为洽川瀵泉的传奇和美丽使古人要为它专门造字,倒不如说古人要为它专门造字是因为洽川瀵泉的确是大自然的唯一。

看,这无以数计的泉眼连成一片,也就形成了春波荡漾的圣湖。这些湖,总是心中载着蓝天,怀中抱着芦苇,在黄河古道上半遮半掩,仿佛在寻觅着迷失了的梦,恭候着洽川梦幻般的金秋。

秋到洽川,我们再也找不到夏日里的那片绿洲,任凭您的思绪千万遍地搜索,也找不到记忆里的那片绿叶红荷,什么春如诗、夏如画的欣然景象似乎都不曾有过,只有这随风飘动的芦苇在瀵泉袅袅的烟雾中,轻轻地给您说:只有洽川的金秋才是大西北特有的丰神,它洗着岁月的艰辛和生命的灵魂。这眼被人格化了的瀵泉(处女泉),就是洽川“秋如梦”的第一指挥。她紧抱这黄河,但清澈见底;她常年流淌,但从不干枯;她也饱经春夏秋冬的洗礼,但四季温度都恒定在29--31℃之间;她也迎来送往五湖四海下泉沐浴的宾朋,但都被它轻轻地托在掌心。古人形容这些波浪翻滚的泉眼是蝴蝶飞舞、金鲤腾跃,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蝴蝶泉”和“伏鱼泉”。几个在这儿溪水的儿童告诉我,那个最像蝴蝶的泉眼的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香妃。至于其它这些千年玉树波心立、万叠冰花浪里开的泉眼,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它向什么或是什么,有人说这是西部人民火热的心在勃勃跳动,有人说这是洽川大地在有节奏的进行着深呼吸,还有人说这是洽川瀵泉正在排练周文王到洽川迎娶淑女太姒的千古大戏,这台大戏的主题词就是《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绝句。

洽川的秋天就脱俗的,金灿灿的苇花和浓浓的水雾,在定格为洽川秋景的同时,轻轻地给您诉说着有关母亲河的过去;洽川的秋天是空灵的,如游丝般得天籁之音,您都可以在这里用手去抚摸,用心去感悟;洽川的秋天是厚重的,就连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升华;洽川的秋天是充实的,虽然秋得风脱去了绿的衣,但埋在地下长在奇泉里的芦苇之根是不会腐烂的,它将岁岁发新芽,年年有新绿。

洽川的秋天啊,你总能给人们带来绵绵不尽的思绪、无尽的遐想、深深的依恋、久久的回眸。

如果说洽川的风景真的是春如诗、夏如画、秋如梦的话,那么洽川的冬天就是一壶醇香的美酒,它既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梦,同时也是一年四季的总括,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初春盛夏和金秋的延续。实际上,洽川是没有冬天的,当您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高原走来,沿着十里长坡下到洽川,能见到这样一点点积雪,已经是艳福不浅和极其罕见的了,因为瀵泉所蒸腾的热气足以把雪花在空中融化,在洽川至今还有冬季看雪的风俗,据说谁要是在芦苇中看见一片积雪,那就意味着来年一年的幸福。

也许是洽川太美太奇的缘故,就连这些专爱追黄逐绿的候鸟也要在天冷之前赶到这块宝地参与并展示一番。在这里,有备受人类尊敬和爱护的白天鹅、大灰鹤,有自由散漫、活泼好动的银鸥,有相依相偎、多愁善感的鸳鸯,有温文尔雅的斑头雁,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黒鹳、大鸨等114种珍稀鸟类,都不期而遇地欢聚在这里,说天道地、谈古论今。所以说,冬季的洽川简直就是鸟的天堂、鸟的世界,鸟在这里主宰着一切。

置身于万鸟齐歌同舞的天地间,您好像在出席一场有千万件乐器组成的交响音乐会,又好像在旷野里听雷,这个时候,您联想一下自己是怎样的惬意,又是怎样的胸怀。在这万鸟争鸣中,丹顶鹤似乎讲述着人文始祖帝喾和伊尹辅佐成汤建立商朝的故事,大灰鹤正在叙说着北宋大理司丞雷德骧直言敢谏的经过,白天鹅正说着雅州知府雷简夫慧眼识才荐三苏的历史,戏水的鸳鸯正在交头接耳、谈情说爱,飞翔的银鸥在大声说:滔滔黄河水万古奔流不息,四季道不完洽川秀色。

它像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铭记着洽川儿女神奇的故事,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您看,它好像在静心等待,等待华夏烹饪鼻祖、辅佐成汤的商朝名相伊尹回来;它好像又在聆听,聆听着《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绝句、万古歌谣;它好像又在寻觅,寻觅周武王生母太姒的娘屋。

“天上人间,地上洽川。”如果说洽川的四季风光是洽川至柔至美的象征,那么洽川塬上那秀夺终南的福山建筑群,就是洽川至刚至美的体现;如果说苍翠挺拔的梁山、武帝山是洽川帝王之威的展现,那么一峰耸翠、万柏环青的福山,还有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的尊经阁,就是洽川历史文化的缩影;如果说洽川的四季美景是洽川动态之美,那么由母亲河所孕育而成的黄河文化就是洽川静态之美。

静水无声,流水生音。洽川的瀵泉很静,静的出奇;黄河的涛声很响,响的震天,和黄河一样悠久古远的百里洽川,在动静之间,在新的世纪里,仍将同西部、同黄河、同新的一天、同太阳一起升腾。

三·学生讲述有关合阳的人和事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总结)

四·本节总结。

让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以《做合阳的主人》或《我为合阳做贡献》写一篇300---400的小习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5d8bada1c7aa00b52acb80.html

《合阳,我为你骄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