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警句格言摘录

发布时间:2011-01-04 11:46: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廉政警句格言汇编

碌曲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一○年四月

良药苦口利于身,警言自省利于心。警言警句言简意赅,包含哲理,充满理性,是人格的写照,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它启迪思想,如常鸣钟警示人生。

在今年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收集整理了以反映赞美廉政、鞭挞腐恶、弘扬正气、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警言警句。这项活动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过程,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载体的有益探索。为了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感受到身边同志的心声,互相启发,同时把教育成果保存下来并延伸它的作用,我们精选并集结成册。

愿《廉政警句格言汇编》成为大家的良师诤友,相伴左右,如警钟常鸣,萦绕耳畔;像灯塔引航,不偏方向;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助推经贸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力淬火!

【原典】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

——·张圻《答周仲和书》

【注译】廉洁是做官极为重要的依靠,而节俭又是能够保持廉洁的重要保证。

【解读】廉是为官的本分,也是为官的大德。为官之廉,就是不贪婪,不苟取,不见钱眼开,不贪赃枉法。而廉之根在俭,俭含有约束、节制、节省、朴素之意。持俭才能守廉、兴廉。戒奢有助于戒贪,守廉必须俭约。

【原典】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春秋《诗经·小雅·

【注译】《诗集传》解此句为:战战:恐也;兢兢:戒也;临深渊:恐坠也;履薄冰:恐陷也。全句译意为:颤颤抖抖心恐惧,好像走近深渊怕坠落,好像踩在薄冰上怕陷没。

【解读】《诗经·小雅·》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人揭露和讽刺周幽王偏信佞臣,谋策邪僻,圣智被斥而致政治暴虐,国家危亡。这句话就是比喻邪政导致的险恶,令人战战兢兢,心怀恐惧,也表达了诗人忧虑国事的深沉心情。他含蓄地希望君王临崖勒马,改邪归正,挽救危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已演变为成语,至今仍为世人引用。时下,领导干部面临着种种诱惑,更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恐惧感,时刻自律、自警、自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原典】货贿上行,则赏罚之柄失;贪求下布,则廉耻之道衰。 ——·陆贽《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三

【注译】货:贿赂;柄:根本。全句译意为:在上位的人贿赂风行,就失去了赏罚的根本准则;在下面的人贪污成风,就丧失了廉耻的道德。

【解读】贪污受贿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为什么?陆贽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善恶不分,功过无辨,以货贿之多少,为课绩之重轻;……此赏罚之柄失也。上好利,则下思聚敛;上求贿,则下肆侵蟊;不怀愧心,但逞私欲,递相企效,习以成风;闾阎日残,纪纲日坏,不可以礼义劝,不可以刑法惩;此由廉耻之道衰也

【原典】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注译】全句译意为:伤害身体的,不在于外面的东西,都是由于嗜好欲望酿成灾祸。

【解读】这是吴兢《贞观政要》开篇君道第一所记下的唐太宗的名言。贞观初,唐太宗对左右侍从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他觉得对正其身影响最直接的不在外物而是嗜欲。唐太宗说:沉溺于嗜好各种美好的滋味,玩弄和喜欢乐舞和美色,欲望既然很多,受到的损伤也必然很大。这样既妨碍了专心做好朝廷的政事,又骚扰了百姓。唐太宗把嗜欲存百姓安天下正其身联系在一起,可见嗜欲事关重大。因此,唐太宗带头自我警诫: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原典】士之仕也,有其任斯有其责,有其责斯有其忧。

——·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个读书人一旦做了官,有了官位就有了他应负的责任,有了责任就得为责任带来的政务忧心。

【解读】官位就是责任,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利益的责任,而且任重而责重,责重则忧深。不能把官位当做炫耀的资本,更不能当做以权谋私的手段。为官者应把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利益视为自己神圣的使命,这就要忠于职守,以全部的忠诚和热情去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要从人民群众希望的事情抓起,从人民群众忧虑的事情干起,时时处处记挂人民群众的疾苦,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元好问《元遗山集》

【注译】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译】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注译】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注译】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注译】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译】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范增论》

【注译】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男子吟》

【注译】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

【注译】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腾文公上》

【注译】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傅玄

【注译】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译】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注译】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腾王阁序》

【注译】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译】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独在于得到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译】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语

【注译】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庸人,不如一个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为左右有许多实话实说的直臣而兴国安邦,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吭声而亡国杀身。

公生明,廉生威。[]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注译】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论语·子路》孔子语

【注译】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f0ea1f650e52ea551898b4.html

《廉政警句格言摘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