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

发布时间:2011-12-12 20:28: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调控

摘要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改革权力国语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人生“三十而立”,社会与国家也如此。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三个年头,不管是国家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度加深,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突显出来。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手段的表现,结合欧美国家在控经济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转变。

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都让单一的市场调节无法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必须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是当今不同体制国家的共同选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胡佛和他的继任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所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胡佛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而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可见,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三大手段,即“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我国现行宏观调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建立,调控手段和工具越来越丰富,技术和理念趋于完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紧密相关的。但在实施宏观调控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政府的实行过多的行政干预等直接手段,已获得短期问题的解决,但这种做法不是建设性,往往会掩盖问题,牺牲了长期利益;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不愿配合中央政策,实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手段,致使宏观调控未能产生预期效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统一,形成相互扯后腿,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等等。就上述问题,我总结为三个方面:一、三大手段的关系问题;二、政府执行力问题;三、政策、体制不统一。

1、三大手段的关系问题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三种手段各有特长,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不能认为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国家过多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 会造成市场经济自身的活跃性的降低,经济本身也有其自我调节能力,若过多干预将导致不公平性的增加,不利于竞争性这一原则,最终也将影响经济的增长。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 开放性和竞争性。

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下表列举了这六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不同经济背景以及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及其特点。

1979—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背景与政策特点1

由表可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里程经历了包括治理经济全面过热、局部过热与内需不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复杂过程,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综合治理经济转变。应该说,我国的宏观调控几乎经历了短缺到过剩、从过热到过冷、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全过程,成功应对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复杂状况。

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的过程中,面临着相当艰巨的市场化改革任务。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方面反映了经济制度中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行政手段的使用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应更好地处理两者间的矛盾,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措施,尽量降低宏观调控对推进市场化的不利影响。【2

2、政府执行力问题

这里的政府执行力主要是对宏观调控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2004-2007年的宏观调控中出现了政策受利益集团抵制的现象,中央权威相对削弱。既得利益集团势力迅速扩张,地方政府、国内外投机资本与某些经济学家联盟控制经济学话语权,力图打破中央宏观调控,通过出售国有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制造经济泡沫,谋求集团利益,各部门则通过垄断谋求高额利润。对于宏观调控的认识,表面上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是比较统一的,但深层次上的认识分歧越来越大。【3

由于地方政府转型不到位,发展理念、行为方式与中央宏观调控的方针不一致,有得甚至相违背,造成了投资过度、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使得中央的宏观调控在地方政府这一中间环节无法顺利传导,效果不显著。尤其是2003年到2006年对土地市场的整治,从2004年到2006年,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国务院及各部委就土地保护方面先后出台文件不下20次,但土地保护现状依旧很不乐观。其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将土地收益当成了“第二财政”。利益面前,地方政府不自觉地站在了中央的对立面,打折扣,做假账,虚与委蛇,欺上瞒下,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对此,我认为这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地方政府转型到位,加强地方政府官员对宏观调控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正确性,要在官员中树立长远利益的观念,摒弃以GDP增长为地方官员的核心目标的想法,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第二、中央政府要加强地方官员对宏观调控观念的学习,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加法律手段的力度,必要时刻施以行政手段,加强监管,改变官员考核制度。从而在基础上消除宏观调控在施行时的阻挠。

3、政策政策与体制不统一

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标,近几年,从土地市场的调控到对房地产的调控,政府采取了财政、货币等政策,为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整体作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十分重要。1987-1991年,我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虽然由于经验缺乏,采取了财政货币“双紧”政策,用力过猛,刹车太急,导致物价总水平和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宏观调控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次也首开了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先河。

财政和货币政策间必须相统一,相照应,相配套,相和谐。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结合土地调控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协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4

宏观调控政策的绩效,不仅与对宏观调控的形势判断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相关。而且与经济体制的状况密切相关。1988-1989年的宏观调控证明,当政治环境出现问题时,宏观调控难以顺利进行和产生理想效果。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的大方向,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经济在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等问题不仅仅是依靠汇率,利率就能搞定的,这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我们要着眼于制度上面的改革,消除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2004-2007年的宏观调控之所以要配合以一定程度的行政手段,就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改革没完整,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不畅。

四、问题解决

综合上述问题,我总结认为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审时度势,合理选择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监管,保证政策有效及时的执行贯彻。

1】参见邱东:《间接手段与直接手段的关系问题》,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20051)。

2】参见陈东琪、宋立等:《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载《中国经济时报》,2008-04-10

3】参见杨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参见邱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2005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5996d676a20029bd642dd9.html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