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赏析范例

发布时间:2011-06-20 12:30: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影像化的“诗情画意” 影像化的“诗情画意” ——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评析

电视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讲述的是拥军模范周大妈几十年如一日拥军爱兵如子、乐 为军人牵红线、当红娘的感人故事。整个片子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侧重将镜头对准物像“腊 梅” ,影片标题一语双关地借此暗喻周大妈牵媒的“硕果” 。此处“梅”与“媒”既是一个谐 音,似乎也将巧合和喻意融汇其中…… 本片以纪实的手法跟踪纪录了红娘周大妈为海军士官周连明和女青年彭清芳的婚事牵 线搭桥为主线, 并辅以纪录了热心大妈为其他军人们的婚事而四处奔走……从而形成了复式 结构为特征的纪录模式。 编导巧妙把镜头对准平凡生活中人物的心灵深处, 影像化地诠释了 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深情,让观众在视听形象中见证了一个真实、质朴、执著、锲而 不舍、乐于助人、光彩夺目的拥军大妈的人物形象……

除了在选材角度有独到创新之外, 在视听的表现手法上, 该片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我们借 鉴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本片没有完全依赖解说词,而是较多地运用镜头的调度和剪辑进行故事化的讲述。 如: 影片开头就采用一组无解说词的循序渐进式的画面语言, 利用富有可视性语言画面进行 叙述,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样样具备,推、拉、摇、移、跟镜头各司其职,短短一组画 面既介绍了环境,又交待了人物, “诗情画意”的影视手法带出故事的温情。 《腊梅花儿开》长镜头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完整地讲述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 而且长镜头的巧妙运用还成为该片的点睛和传神之笔。特殊的画面表现力,真实、生动、典 型的细节描写,能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支撑起整个节目,增强作 品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十分注重细节的描述, 在节目开头不足五分钟的时间里, 五次运用了腊梅花开的镜 头。然而这五次运用各有侧重,也看出编导对梅花的不同寓意体现。例如第一次的梅花是其 身份介绍: “周大妈居住的院子里,有一棵 20 年前由她亲手培植的腊梅……”紧接着又是与 “光彩之星”牌匾的交相辉映,以及腊梅花盛开的全景运用,这些都似乎寓意周大妈腊梅品 格化的一种艺术表现, 这些都可谓是 “借景造势” 尤其是 “院子里处处弥漫着腊梅的芳香” 更是寓意一个美好的结局。 虽然在影片的最后, 周连明与彭清芳的婚事由于双方家庭在观念 上的冲突和分歧,未能取得成功,但影片中也是借由梅花的凋谢委婉道来。正当观众为此深 感遗憾时,编导在节目结尾的字幕上笔锋一转: “在第二年腊梅花开的季节,周连明与彭清 芳的婚事,在周大妈的耐心撮合下,终于喜结良缘。 ”让我们从这些细节的捕捉中感受到独 特的魅力。 除了注重用画面讲述故事和用细节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外, 《腊梅花儿开》还十分注重 抓取人物与事件的矛盾和冲突。当中就有周大妈开办拥军旅馆,不顾老伴彭德金的反对,免 费让军人住馆、打电话、而彭德金则认为应该适当收费,意见分歧导致两人发生口角,这时 编导采用了景深镜头加以表现,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来之笔。

影片对声音的处理独具匠心。 如在结尾时, 采用女青年彭清芳弹奏古筝与周大妈交替出 现的画面,借以勾面出双方的心态,音乐是心情的体现,也更加地突出了视觉形象,两者相 互配合也将片中的情绪得以传递。 在诗歌的创作说法上有“借景抒情”和“寄情于物” ,我想文学手法在视听手段的表达 中呈现,也能更为地突出主题,从而达到丰富视听形象。正所谓: “媒”开姻缘到, “梅”开 诗意浓。

点评:语言流畅,选点准确。但是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待“理性”整理。要突出统领 全文的“核心段落” ,老师阅卷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并不能从头到尾细细品读,所以一 定要“亮化” “美化”自己的“核心段落” 。与此同时,也将文章的“格式美”突显出来。

一个用原生态纪录的感人故事——纪录片《戈壁黄昏》评析 纪录片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曾经吞没了许多探险家。80 年代初,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带 队去罗布泊考察时走失,至今都未找到遗骸。而武警部队某黄金中队在罗布泊探察金矿时, 战士赵胜岭不慎迷途,中队干部战士为寻找赵胜岭,在茫茫戈壁中坚持寻找了三天三夜,奇 迹般地找到了赵胜岭,也找回了赵胜岭背着的 32 袋金矿样品。 纪录片《戈壁黄昏》以极为生动、真切、感人的画面和中队长动情的讲叙,为观众介绍 了上述故事,使人难以忘怀。 《戈壁黄昏》以原生态的纪实拍摄手法,辅以中队长和部分战士的讲叙方式,将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生动地展现给观众,使观众从中体会到武警部队黄金中队为国家寻找矿藏 所付出的艰辛;中队全体干部战士为寻找走失的赵胜岭,体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战士之 问的深厚情谊; 走失 60 多个小时的赵胜岭为了保护中队所探察到的 32 袋金矿样品, 丢掉了 身上一切可以丢掉的东西,包括在戈壁沙漠中维持生命的水和食品,更体现了战士对国家、 对人民的大爱。这一切留给观众的是感动、是震撼、是深深的思考。

纪录片是以事件的真实为基础的,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更是纪录片的力量。 《戈壁黄 昏》之所以让人们动容,其力量就来源于真实。从本片开篇,中队紧急集合,战士们准备干 粮和水, 为汽车准备油料, 到战士们在浩瀚如海的茫茫大戈壁中急切地奔跑, 情急中的争吵, 夜宿沙漠等等都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有过程、有情节、有细节、有悬念,一切都紧 扣人们的心弦,让观众似乎也置身于寻找赵胜岭的过程当中。 《戈壁黄昏》的真实能达到如 此感人的效果,关键是记者从头到尾都采用了原生态的拍摄手法,以跟随、跟随、再跟随的 纪录方式,纪录了整个事件的进程,并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果。此片在原生态纪录中夹插了 中队长精彩、动情的讲叙, 使结构十分严密、完整,进一步增加了悬念,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在跟随纪录中,及时捕捉到了不少精彩的细节,为刻画环境,表 现人物个性和战士们的高尚精神、 强烈责任心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班长和某战士在沙漠 中奔跑,战士口渴了向班长要水喝,班长仅仅给了他一壶盖的水;某战士为了尽快找到赵胜 岭,情急之中与指导员发生争执;战士们在沙漠戈壁中发现了赵胜岭丢掉的水和干粮等等, 诸多细节表现了在干涸的戈壁沙漠中,一旦缺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一个生命禁区寻找 丢失的战友,死神也同时跟随在身边。然而,就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全体指战员坚 忍不拔在寻找战友,赵胜岭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始终将采集到的金矿矿样背在身上。是什么精神使中队所有人坚持了下来,最终找到了赵胜岭呢?赵胜岭为什么丢掉维系生命的水和 干粮,而没有丢失一袋矿样?这种精神的力量又来自何方呢?除了友爱和责任之外, 给观众留 下的是广阔的思考空间。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所在。

综上所述, 《戈壁黄昏》确实是一部以原生态手法拍摄的优秀电视纪录片。之所以优秀, 是因为记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 具有驾驭用原生态拍摄手法完整表达故事的能 力和临阵不乱的心理素质,同样也具有不畏艰辛、敢闯生命禁区的采访作风。 点评: “真实”与“细节”作为艺术特色在该文中得到评析阐述,但是对于此两点的论证应 该以“艺术手法”和“镜头表达”为论据进行辅佐,而非将“画面内容”作为大比例的“支 撑观点” ,所以,对于“一立” “一证” “一说明”三者的关系,应有所区分。

评析电视纪录片《俺爹俺娘》

电视纪录片《俺爹俺娘》以儿子焦波为视点,真实再现了“俺爹”“俺娘”两位老人同甘共苦七十余载的感人场景,一方面表达了儿子在两位老人离开之后的深切缅怀,也从侧面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进程,让人看后的不禁落泪。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相信忙于奋斗的人们在看到“俺爹俺娘”的一张张“写真”后,也会停下步子,“去买当天的火车票”回去看爹娘。

不难看出,电视纪录片《俺爹俺娘》的镜头都是经过创作仔细筛选加工得来,全片的每个镜头的都自,让人回味。在剪辑上也重充分显示干净、明快的风格,在配乐上也尤为讲究,声画合一,很好的起到了渲染气氛,很容易就能让观众融入其中,被“俺爹俺娘”的一举一动所打动。此外,全片自始至终贯穿的画外旁白,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低沉的男声一方面很符合作为儿子在痛失爹娘后的悲伤,也较好的展现出世代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老人身上所承载的艰辛和厚重,掷地有声的旁白让观众心头时不时泛起无限触动。另外,纪录片中不断穿插着儿子焦波的个人追述,生动的生活细节和发自肺腑的爱更是增强了本片的真实性和纪实性,很好的完成了作为纪录片本身的使命。

本片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电视纪录片,大篇幅的使用配音来营造氛围,相反本片在音乐的使用上尤为谨慎,在很多场景下恰如其分的营造出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比如,在本片三分之二处,表现“俺爹”即将辞世前,“俺娘”从的病房前离开这一场景,前一部分还是医院楼道里搀扶“俺娘”的杂音,但在“俺爹俺娘”交汇的一瞬间,音乐骤然响起,让我们的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悲壮的音乐用在两位平凡的老人身上,一时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为二位老人的诀别深感惋惜。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片中多处用到了“俺爹”背诗的同期声,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文辞,但是让“俺爹”这样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八旬老农讲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活的趣味和轻松,纪录片真实的场环境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总体上来看,电视纪录片《俺爹俺娘》作为平民视点,大众生活题材类的纪录片无论是在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还是艺术特色上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但是因为种种限制,用来表现“俺爹俺娘”二位老人生活的纪实性画面还有些不够充分,大多数都是以照片取而代之,使本片的艺术张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如此成功,实属不易。

当下,在这个注重人文环境,个体生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镜头对准了社会上的平凡人的平凡事,《俺爹俺娘》作为一部佳作,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更让我们看到人类情感的共鸣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毕竟真情动人。期待,会看到更多的“俺爹俺娘”,会受到更多爱的教育。

倾听历史巨人的足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 华诞的喜庆日子里, 众多记录新中国诞生前后历史的影视片纷纷“亮相”,令人目不暇接。河北电视台近期播出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 便是其中的一部。

《》片主要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期间,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入河北建屏县西柏坡村(今属平山县) 后的工作情况。该片播出后, 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史学工作者, 我们认为这是一部真实叙述历史、很有教育意义的力作。

和其他同类影视片比较, 这部电视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视角新

《》是一部以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一个指挥所——西柏坡为背景的文献纪录片。西柏坡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山村,但中国解放战争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因此,《》采用放射状的方式,纵向展现西柏坡的历史背景。本片采用了“放射”与“反馈”相结合的手法: 一方面以西柏坡为中心, 重笔展现中共中央作出决策、指挥全局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精心选择贯彻落实这些决策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加以“呼应”。这种有主有从、有去有回、有因有果的多视角处理, 给观众以空间广阔、情节起

伏、不落俗套的感觉。本片编导注意运用的一个“视角” (也是给观

众留下深刻印象的) , 是各集开篇选用的“切入”手法。每一集的开端都以西柏坡为开端,西柏坡是一个点,多有的线索都从这个点引申出去,片尾却又回到这个店。《》的叙事方式主要采用寻找的方式,即通过对历史遗物、遗迹的寻找来结构作品,如第四集《人民币的故事》,开篇从第一张人民币引出对收藏者石雷的采访,用过太行山李的一座坟墓交代冀南银行的行长高捷成烈士的生平,以此为基点开始叙述解放区货币的流通情况,引出华北财经回忆。在这样养一个纪实的空间内,画面中高捷成墓碑的影响,目睹影像的高捷成家人,电视机前的观众构成视点重合,形成一个段落高潮,之后镜头再次切入太行山区,表现人民群众为了掩护银行所付出的牺牲,说明人名群众才是真正的保险箱。《》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历史,通过历史细节的局部放大,让历史的表情更加丰富生动。

二、选材精

这部纪录片共8 集。主题突出,是各集所共有的一个特点。而要突出主题,素材的发掘、筛选、安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面对大量丰富的历史素材,编导采取了集中反映主要事件及其主要人物的方法,对重要的问题锲而不舍,一追到底;其他附属的问题适当反映,或点到为止,以免喧宾夺主。值得称道的是, 本片在对中共中央“五大书记”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各自作用、不同风格的把握上, 能够做到切合人物身份特点, “分工”合理, 线条清晰, 评论适当。在五位领袖当中, 毛是当然的“主角”和统帅,

一点, 突出反映在本片各集的主题(也是党中央作出的各项重要决策) 之中。在此基础上, 朱侧重于军事和经济, 刘侧重于土改和城市工作, 周侧重于军事、统战和外交, 任侧事于党中央机关日常事务等。在有所“分工”的同时, 观众感受更多的还是五位领导人之间高度默契所体现的团结、和谐、统一。此外,还注意讲求历史发展脉络的联系, 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如第三集《土地改革》讲到毛泽东对中国农民和土地问题的看法时, 回顾了此前孙中山以及蒋介石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和主张, 有助于观众深化对本集主题的认识。

三、发掘深

细化情节, “以小见大”, 是本片所运用的又一种效果明显的表现手法。为此, 编导常常是追踪寻源、刨根问底, 力图借那些“关键”的人物来讲述当年的见闻和感想, 以期达到各集主题的要求。前面提到的平山籍战士曹慕尧, 就是典型的“关键”人物。没有这位老人回忆在延安抗大毛泽东同他的谈话, 第一集述说选址西柏坡的“故事”

就会减色不少。在后面的各集当中, 这类“关键”人物仍多次出现。通过这些“活档案”,向观众揭示了当年我党开展城市工作的一幕幕真切的场景。在反映解放区土改的第三集中,还寻

觅到两位外国“当事人”, 他们就是对中国革命和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柯鲁克夫妇。当年, 这两位“老外”来到河北武安县西部山区的一处名叫“十里店”的村庄, 以“观察员”的身份亲历并记录下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除了寻找“证人”, 编导也十分重视挖掘“实物”。如在第四集《人民币诞生》里, 编导先后将镜头聚焦在人民币最初的诞生地距西柏坡不远的南峪村印钞厂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旧址石家庄中华大街上的一座“小灰楼”。在第五集中, 相继展示了我军攻打锦州“铁锁”之一配水池的“英雄炮”, 收容战犯杜聿明的“收条”, 写有31 个省市县城、75 处村庄名称的支前模范唐和恩用的“小竹竿”等珍贵文物。正是这些旧址和文物, 记载着一个个虽然久远却依然动人的故事, 激发着观众跨越时空的思绪与感想。

四、感情真

准确地、客观地反映新中国诞生前的这段历史, 既是广大观众的企望, 也是本片编导和摄制人员的初衷。但如果为摆脱“主观倾向性”而一味地强调“冷静”、“平实”, 也未必是文献片的最佳选择。当充满光明与黑暗搏斗、正义与邪恶厮杀的大量活生生的事实一次次地展露在你眼前时, 你还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吗?如第一集, 提到了壮烈牺牲在敌军铡刀下的年仅15 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毛泽东是在转战陕北的途中, 从任弼时口中得知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的。为此, 毛“沉闷了整整一天”。当晚, 他挥笔为烈士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对这件事, 片中加入这样一段解说词: “今天, 当人们总结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时, 可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 这个事实却告诉后人, 连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姑娘也不肯放过的政府, 不垮台,天将怒, 人共愤, 神鬼不容。”看到这里, 观众自然会和编导达到共识。

记忆可以封尘,而历史不会。哲学大师黑格尔说过:“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找到了这种属于永恒的东西。这种东西,现今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凝聚在英雄们身上的那种属于未来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13b6db7f1922791688e80e.html

《纪录片赏析范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