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2-01-01 17:33: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William Butler Yeats was born in Dublin into an Irish Protestant family. His father, John Butler Yeats, a clergyman's son, was a lawyer turned to an Irish Pre-Raphaelite painter. Yeats's mother, Susan Pollexfen, came from a wealthy family - the Pollexfens had a prosperous milling and shipping business. His early years Yeats spent in London and Sligo, a beautiful county on the west coast of Ireland, where his mother had grown and which he later depicted in his poems. In 1881 the family returned to Dublin. While studying at the 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 Yeats met there the poet, dramatist, and painter George Russell (1867-1935), who was interested in mysticism. His search inspired also Yeats, who at that time associated Protestantism with materialism, and like Blake, he rejected the Newtonian mechanistic worldview. This turn was a surprise to his father, who had tried to raise his son without encouraging him to ponder with such questions, but had given him Blake's poetry to read.

Reincarn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ad, mediums, supernatural systems and Oriental mysticism fascinated Yeats through his life. In 1886 he formed the Dublin Lodge of the Hermetic Society and took the magical name Daemon est Deus Inversus. The occult order also attracted Aleister Crowley. The Rhymers' Club, which Yeats founded with Ernest Rhys, he recalled it meeting each night "in an upper room with a sanded floor in an ancient eating-house in the Strand called the Cheshire Cheese". (源:原创与摘引http://www.kirjasto.sci.fi/wbyeats.htm)

Sailing to Byzantium

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 The young
In one another's arms, birds in the trees
--- Those dying generations --- at their song,
The salmon-falls, the mackerel-crowded seas,
Fish, flesh, or fowl, commend all summer long
Whatever is begotten, born, and dies.
Caught in that sensual music all neglect
Monuments of unageing intellect.

II
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
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 unless
Soul clap its hands and sing, and louder sing
For every tatter in its mortal dress,
Nor is there singing school but studying
Monuments of its own magnificence;
And therefore I have sailed the seas and come
To the holy city of Byzantium.

III
O sages standing in God's holy fire
As in the gold mosaic of a wall
Come from the holy fire, perne in a gyre,
And be the singing-masters of my soul.
Consume my heart away; sick with desire
And fastened to a dying animal
It knows not what it is; and gather me
Into the artifice of eternity.
IV
Once out of nature I shall never take
My bodily form from any natural thing,
But such a form as Grecian goldsmiths make
Of hammered gold and gold enamelling
To keep a drowsy Emperor awake;
Or set upon a golden bough to sing
To lords and ladies of Byzantium
Of what is past, or passing, or to come.

译文: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或鸟,一整个夏天在赞扬
凡是诞生和死亡的一切存在。
沉溺于那感官的音乐,个个都疏忽
万古长青的理性的纪念物。

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
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
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了它的
皮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
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
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
因此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
拜占庭的神圣的城堡。

哦,智者们!立于上帝的神火中,
好像是壁画上嵌金的雕饰,
从神火中走出来吧,旋转当空,
请为我的灵魂作歌唱的教师。
把我的心烧尽,它被绑在一个
垂死的肉身上,为欲望所腐蚀,
已不知它原来是什么了;请尽快
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

一旦脱离自然界,我就不再从
任何自然物体取得我的形状,
而只要希腊的金匠用金釉
和锤打的金子所制作的式样,
供给瞌睡的皇帝保持清醒;
或者就镶在金树枝上歌唱
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给拜占庭的贵族和夫人

评论1

叶芝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早期的代表人物,象征主义是其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在晚期的名作《驶向拜占庭》中,叶芝构建了帝国拜占庭这一内涵丰富的象征物。在叶芝看来,拜占庭是艺术的象征、历史的符码和异域的标记。塑造拜占庭的形象时,叶芝并不完全遵循真实的原则,而是基于一些二手材料,对拜占庭进行了极端理想化的处理。对叶芝来说,拜占庭只是它山之石,叶芝的最终目的不在石而在玉。借助拜占庭这面镜像,叶芝实现了对诗人本身和祖国爱尔兰进行言说的最终目的。《驶向拜占庭》中塑造的帝国形象,代表了业已消逝的以贵族文明为标志的辉煌人类文化,这与叶芝骨子里的贵族主义倾向恰好吻合。此外,不满于爱尔兰当时的社会现实,叶芝试图在历史中为爱尔兰寻找一块可资借鉴的模板。在这种情形之下,代表艺术、历史和异域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了叶芝的视线,因为它较为符合诗人理想主义的政治追求 。《驶向拜占庭》系叶芝晚年诗作,阐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思考和冥想。诗人运用诗剧的形式来描写一位古稀老人对生命的哀叹:戏剧人生,短暂而悲凉;与此同时,诗人把写实、象征、玄思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象征不朽艺术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拜占庭形象,表达了要把脱离肉体的灵魂附着在代表永恒的艺术品之上的愿望,用艺术去升华戏剧人生,以获得不朽和永生。这种生命观和艺术观是诗人久被压制的情欲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的表现。(山东文学官方网站 邸建红 张敏)

评论2

从主题角度看,在《驶向拜占庭》这首名诗中,诗人叶芝体现了他对人生与艺术,生命与永恒的关系的探讨。诗人选择的目的地不是尘世之外的天堂,也不是世外桃源般的茵尼斯弗利岛,而是拜占庭——他想象中的东罗马帝国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的拜占庭。那时的拜占庭,正处于全盛时期,是宗教,美学和现实生活水乳交融的辉煌时代。在叶芝看来,拜占庭文化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顶峰,拜占庭艺术则是这种文化的精华。但是拜占庭在诗中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名,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心智的状态,是诗人灵魂的归宿,最重要的特征是永恒不朽。
   叶芝并不是想逃离尘世,而是希望在尘世中找到永恒不朽的艺术之城,使自己的艺术得以永恒,这样便可达到人类凡俗的最高境界。但两首诗对拜占庭的描述也不完全相同。在《驶向拜占庭》中,拜占庭是神圣的理想国度,宁静祥和,保持着古时繁盛的风貌。宫廷里皇帝和贵族安然享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金光夺目的鸟儿欢声歌唱。这确实是艺术的世界,永恒的国度,神圣的殿堂。

在《驶向拜占庭》中诗人明确地表示瞧不起物欲的世界和那些享乐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永恒智慧之价值;这种智慧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只能在神圣的拜占庭中找到。于是诗人毅然决定驰向拜占庭,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在那里高歌欢唱,从而摆脱肉体的束缚,独立地存在,自由地追求精神的乐趣。于是成为了栖息在金枝之上的金鸟,永久地高唱。

  总之,借用拜占庭这个主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追求灵魂不朽、艺术永存的愿望,驶向拜占庭之路是灵魂探索之路,而拜占庭则是灵魂的最终归宿。(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略昌 维普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期姚健 林玉鹏)

The White Birds

I WOULD that we were, my beloved, white birds on the foam of the sea: We tire of the flame of the meteor, before it can pass by and flee;
And the flame of the blue star of twilight, hung low on the rim of the sky,
Has awaked in our hearts, my beloved, a sadness that never may die.
A weariness comes from those dreamers, dew-dabbled, the lily and rose,
Ah, dream not of them, my beloved, the flame of the meteor that goes,
Or the flame of the blue star that lingers hung low in the fall of the dew:
For I would we were changed to white birds on the wandering foam—I and you.
I am haunted by numberless islands, and many a Danaan shore,
Where Time would surely forget us, and Sorrow come near us no more:
Soon far from the rose and the lily, the fret of the flames, would we be,
Were we only white birds, my beloved, buoyed out on the foam of the sea.

0条评论...


译文:

白鸟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
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
露湿的百合、玫瑰梦里逸出一丝困倦;
呵,亲爱的,可别梦那流星的闪耀,
也别梦那蓝星的幽光在滴露中低徊:
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
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
在那里岁月会以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
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评论1
《白鸟》是其早期诗作,明朗纯净,倾诉的是诗人的一段伤心佳话。叶芝在23岁时就对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毛特·岗一见钟情,从此苦恋一生,为其写了许多的诗歌和戏剧。毛特·岗容貌气质绝佳,热心政治,对叶芝虽然好感但从未到达爱的程度,且理性清明,认为两人无论性情还是志向都不合适,多次拒绝叶芝的求婚。后来她献身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叶芝为了追求她,也一度卷入他并不擅长的政治事务,可见其深情。《白鸟》来源于叶芝和毛特的一次游历,当时有一对海鸥从头顶飞过,毛特说假如来世再生,她愿变做一只海鸥。几天后她便收到叶芝寄给她的《白鸟》一诗,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祝愿,其中的百合花玫瑰等意象应该是指毛特·岗所热衷的政治琐务,而岛屿等诗人赞赏的所在,应该是叶芝迷恋的艺术、美、爱的境界。尽管渴望与所爱的人一起远离现实,但叶芝从根本上是十分地理解毛特·岗的,因为他也目睹民族的纷乱与贫穷,也在民族文化的整合上身体力行。(原创马智娟)


评论2
  《白鸟》是诗人叶芝献给自己平时最爱的杰作。露珠,流星,百合和玫瑰美好却易逝,反而勾起忧伤,因此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烦恼,渴望与心上人化作白鸟,比翼双飞在大海浪尖上,飞向丹南的海岸和那里无数的小岛,一去不返。
  这凄美的诗篇只适合流浪歌手在海边弹着竖琴一路吟咏而去。诗中多少个我愿、我愿却终生未如愿,所以这至死不渝的心愿才永存于世。当然,比起《白鸟》,叶芝的《当你老了》更令人难忘其爱之深沉。
  是什么让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终生为之倾倒呢?是她的高贵出身吗?是她的花容月貌吗?这些都是事实,但远远不止这些,是她那朝圣者的高贵灵魂,是她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的理想和勇气让诗人为之钦慕、为之共鸣。正因为如此,叶芝的爱情诗绝非风花雪月之词可比拟,忧郁的情调中始终贯穿着一生的理想和爱。
  我看云时很近,我看你时却很远,爱情于诗人总是若即若离,是知音始终没有到场的独奏。有一首歌,是唱给天空的,如果在起风的日子你还没有赶到,只有天知道。尽管诗人一生一世没有收获美丽的爱情,但这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却因为理想而流芳千古。
  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佳话和小红唱歌我吹箫的风情只在唐诗宋词般的年代才多有,只适合在茶余饭后一笑了之,要想余音绕梁就要为梦想而上天入地,哪怕超越现实而求之不得。倒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如水的忧愁让人越读越难忘。我曾经非常喜欢普希金和徐志摩的爱情诗,我欣赏普希金为爱情的专一而决斗身亡的慷慨,也欣赏徐志摩为精神之恋而粉身碎骨的悲壮,可我不知道这慷慨悲壮是否让爱情之花绽放得更加鲜艳,除了拍案一声叹息。当捧读叶芝的爱情诗歌时,你读到的是爱的理想和理想的爱,为了理想和爱而无怨无悔的执著和深沉,你怎么也读不完,直教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麦克罗 博客)

The Wild Swans at Cooler

Unwearied still, lover by lover,

They paddle in the cold

Companionable streams or climb the air;

Their hearts have not grown old;

Passion or conquest, wanders where they will,

Attend upon them still.

But now they drift on the still water,

Mysterious, beautiful;

Among what rushes will they build,

By what lakes edge or pool

Delight mens eyes when I awake some day

To find they have flown away?

译文:

库尔湖的野天鹅

它们比翼双飞,永不厌倦,

时而荡桨于多情的湖面,

时而双翼凌空,一举千里,

活力永不衰减。

无论游往何地,激情和志向,

将伴随它们日久天长。

如今,它们悠游于幽静的水面,

神秘而又美研。

它们将沿着怎样的湖边,

在怎样的蒲苇中筑起家园,

让人们把喜悦写入眼帘,

当某天早晨我突然起身,

发现它们早已杳无踪痕?

评论1

爱尔兰现代诗人叶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直到现在,这些爱情诗不但为英国读者所喜爱,而且,其中不少是世界各国诗歌界一致推崇的佳作。《库尔湖的野天鹅》就是这些爱情诗中的精品。这首诗写于1916, 《库尔湖的野天鹅》属于叶芝后期靠前的诗作。它是写给热恋对象——莱德,龚茵的。莱德是个美丽而富有爱国心的女性,她既是演员又是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积极分子,虽然莱德多次拒绝叶芝的求婚,但叶芝对她却终生爱慕,系老不衰。奇怪的是,叶芝不但没有因失恋而从此一蹶不振,反而由于这种缠绵不断、最终无法结成伉俪的爱情而孕育了许多户为传项的爱情名诗,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和佳话。叶芝的爱清诗羡妙隽永、从《库尔湖的野天鹅》也可以品味到这一点。这首诗写的是“失恋的怨诉分,因此这首诗就具有悲郁的诗美。这首诗.是由景及情,由表及里,层层抒发的爱情诗。《库尔湖的野天鹅》设的是近景,读者很容易看出这是触景生情之作。(来源谷歌: tshliu的专栏- 博客频道- CSDN.NET)

评论2

古往今来,天鹅是优美娴雅的姿态和安详凝重的举止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高贵和纯真的象征。古人常有优美的诗歌歌颂它的志向高洁,托物言志者颇多。叶芝对天鹅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却从中读出他对天鹅的鄙夷和虚伪地高洁之批判。波德莱尔把“天鹅写成一则城市(巴黎)衰老的寓言。”: 墨西哥诗人安里克共莎莱丝马丁内丝厌倦了“这种只会炫耀自己的优雅,但不能感受事物的灵魂和大自然的风情”的动物,写出了《扭断天鹅的脖颈》这一惊人之作。叶芝对天鹅的淫荡可从其《丽达与天鹅》中找到他厌恶地描写。这首诗中所讲的故事源自希腊神话。传说中丽达是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妻子,她美貌绝伦,众神之王宙斯也不禁爱上了她。宙斯化身天鹅与丽达幽会,丽达怀孕后生下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取名为海伦,一个取名为克吕泰涅斯特拉。后来,这两位绝色美女把希腊世界搅了个底朝天:有夫之妇海伦与特洛伊王子的私奔,导致了一场为期10年的“城楼焚毁与败壁颓垣”的特洛伊战争,而克吕泰涅斯特拉为了惩罚丈夫阿迦门农的弑女行为,与情人合伙谋杀了屠城归来的希腊联军的最高统帅。叶芝对宙斯借作高洁的天鹅去实施他的淫荡进行一番丑陋的描绘: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咬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惊呆了/哪还有能力 从松开的腿间推开那白羽的荣耀? /身体呀,翻倒在雪白的灯心草里/ 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异的心跳!”(飞白译)。 回到叶芝库尔的庄园,他是否也在做一个宙斯那情爱交欢的梦呢,化做一个所谓地高洁的天鹅依偎在他梦寐以求的情人旁边。不是,因为他的情人(事实上根本就不是)早已嫁作他人妇。诗人也只好无奈在天鹅的前边加上一个“野”字。此情不关风和月。我们既能读出他的失望,也能品味他对爱情的痛苦,有诗为证: “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 如果爱情是想当然,/就仿佛不值得一想,/她们从未想过 /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 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 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 因为那些女人,尽管巧嘴多伶俐, /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 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 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 /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来源百度:《库尔湖的野天鹅 - 梅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译文: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

在炉边打着盹儿,取下这本书

慢慢的读着,你曾经的柔柔眼神

浮现心底,眼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飞扬的青春岁月

爱你的美丽,或真、或假

只有一个人爱你圣洁的灵魂

爱你那饱经风霜哀戚的容颜

炽热的炉栅边,你弯下腰

低徊,叹惋爱的消逝

越过群山

他的面容隐没在繁星之中

评论1:

这首诗选自叶芝1893年的诗集《玫瑰》,是叶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给他心中的女神,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茉德.冈。

1889年,23岁的叶芝在伦敦初次见到茉德.冈,茉德当时已是初露头角的明星,醉心于政治。短短的九天时间里,茉德每天都邀请叶芝到她的房间一起进餐,在餐桌上他们讨论戏剧和政治。这次短暂的会面永久的改变了叶芝的生活和创作,多年以后叶芝回忆起这次会面,仍难掩心中的激情:

“我从未想到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这种美,我一直以为只存在于名画、诗歌和古代的传说中。苹果花一般的肤色,脸庞和身体恰如威廉.布莱克所谓的最高贵的轮廓之美,从青春至暮年都绝少改变,那分明不属于人间的美丽!”

茉德.冈年轻聪明、充满热情而又不同流俗,她憎恨英语和大英帝国,全身心的投入爱尔兰独立事业,甚至不惜抛弃自己优越的家世。

1891年叶芝第一次向茉德求婚,但遭到拒绝。她要的只是叶芝的友情,替她写诗和剧本,而与叶芝结婚则非她所愿。两人性格的两极化,注定了叶芝对茉德的爱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苦涩的单恋,而这对叶芝的文学创作未始不是幸事---他为茉德.冈所创作的大量诗歌和剧作可作最好的注脚。来源百度:当你老了:富于哲理的浪漫主义诗境

评论2

这首诗中,诗人突破了个人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凄美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人生及命运的超越,全诗体现了饱满的张力美。诗歌要有张力美,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诗歌内部要有相互对立的冲突因素,这一对立因素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补充、相互依存,在诗歌内部微妙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当你老了》这首诗中,即便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也能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一些相互对立的冲突因素。比如在第一节里面,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和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便构成了张力;在第二节里面,相互对立冲突的因素更多,最显著的当是其中第三行But”引导的强力转折关系,以此对照诗人之爱与他人之爱的截然不同;在最后一节中,也存在着相互对立冲突的因素,例如当描写爱的飞逝时,诗人运用了像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这样的句式,其中 (mountains) ”和星星 (stars) ”便分别暗示了人间天堂,从而构成了距离方面的张力。但是,这样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之后解释诗中存在的张力没有任何说服力,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此诗中,张力首先体现在对立又统一的内容与形式上。也许我们首先会注意到,全诗实际上是由一句话构成。通过诗中几个关键的谓语动词,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地浓缩如下:你取下(take down)诗集来读(read),想起了(dream of)过去,叹息(murmur)爱的消逝。然而在形式简单的背后,却是内涵的深刻。这与诗中想起(dream of)”一词的妙用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想起,岁月的长河才在回忆中波峰顿起。全诗也因为有了这一词后空间感豁然而出。所以,我们看到诗中的时态在第一、三节指向现在,而在第二节却回溯过去。时间的包孕形式一方面体现了主人公意识的流动轨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在于拓展了诗的意境和空间。联系到最后两行中的 (mountains) ”和星星 (stars) ”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时空既跨越了过去与现在,又衔接了天上人间。在过去和现在、天上与人间编织成的一个四维空间里面,流淌着诗人的爱。由于爱的无所不在,爱的贯穿古今,诗人的个体性之爱升华成了人类的永恒之爱。这正好契合了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追求从有限到无限的理念,亦即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表达对永恒的思想的追求,也与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相印证。

我们从形式的简单到内涵的深刻窥见了它们在诗中的对立的一面,但是它们统一的一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全诗三节,每节韵律严整,押韵方式为 abbey cods fee”。其韵式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和他的其它情诗。叶芝正是模仿了这种流传深远的诗体来表达他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实际上,这种押韵方式也是英雄双韵体的变体。其变体虽然不多见,但非常适用于歌颂爱情。由此看来,叶芝在《当你老了》中采用这种特殊的押韵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与诗的爱情主题暗中呼应,从而使形式主题化,也使主题形式化,可说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其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因爱的失落而把慰藉寄托在诗篇的可谓恒河沙数,不过,绝大多数诗篇都陷入了感伤于爱情之失落和时光之弄人的窠臼。但是,叶芝的《当你老了》一诗中涉及到了更深刻的主题,它不光写了爱情,更重要的是影射了革命,书写了个人性的爱情在社会性的革命面前势单力薄、风雨飘摇,薄如蝉翼的爱情最终零落成泥。对许多爱情诗人来说,爱情是触手可及的,只是命运的戏弄才擦肩而过;但对叶芝而言,爱情只是他虚构出来的神话,他和他所爱的人就像两根平行的铁轨,永远不可相交。在这种意义上,他们之间的故事更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和冬妮娅演绎的那样,只是男女角色的异位。

叶芝用尽一生也没有能够弥合他和理想中的爱情之间的距离。当他老了的时候,他才顿悟,正是由于苦恋的情人对他爱之召唤的缄默才成就了他的诗名,否则我本可把蹩脚的文字抛却,/ 心满意足地去过生活。而毛德,当她真正老了的时候写信给叶芝亦说,世界会因为她没有嫁给诗人而感谢她。

然而,无论是诗人的幸还是不幸,每当读者面对《当你老了》这首诗的时候,心中一定不会释怀。那个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的女人,那个遥想逝去的爱情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的女人,是冬妮娅,不是毛德·冈。毛德·冈是战火中飘飞的旗帜,是伫立街头的标枪!而今,北爱的硝烟仍未散尽,足以证明毛德·冈的未竟的事业还有薪传,只是不知那里是否有人承续诗人的衣钵,唤回那远游的诗神,再次赐予我们如此美丽动人的诗篇。(来源百度:当你老了:富于哲理的浪漫主义诗境

The Stolen Child


Where dips the rocky highland
Of Sleuth Wood in the lake,
There lies a leafy island
Where flapping herons wake
The we've hid our faery vats,
Full of berries
And of reddest stolen cherries.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Where the wave of moonlight glosses
The dim grey sands with light
Far off by furthest Rosses
We Foot it all the night,
Weaving olden dances,
Mingling hands and mingling glances
Till the moon has taken flight
To and fro we leap
And chase the frothy bubbles,
While the world is full of troubles
And is anxious in its sleep.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Where the wandering water gushes
From the hills above Glen-Car
In pools among the rushes
That scarce could bathe a star,
We seek for slumbering trout
And whispering in their ears
Give them unquiet dreams
Learning softly out
From ferns that drop their tears
Over the young streams.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Away with us he's going,
The solemn-eyed
He'll hear no more the lowing
Of the calves on the warm hillside
Of the kettle on the hob
Sing peace into his breast,
Or see the brown mice bob
Round and round the oatmeal-chest
For he comes, the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rom a world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he understand.

译文:

失窃的孩子

乱石嶙峋中,史留斯树林高地的,

一块地方,向着湖心倾斜低低,

那里有一座小岛,岛上枝叶葱茏, 
一只只振翅的苍鹭惊醒睡意沉沉的水耗子。

那里,我们藏起了自己幻想的大缸,

里面装满浆果,

还有偷来的樱桃,红红地闪烁。

走吧,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着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人间的哭声太多,你不懂。


那里,月色的银波轻漾,

为灰暗的沙砾抹上了光芒。

在那最遥远的罗塞斯,

我们整夜踩着步子

交织着古老的舞影,

交换着双手、交换着眼神;

最后连月亮也都已消失,

我们前前后后地跳去,

追赶着一个个气泡;

而这个世界充满了烦恼,

甚至在睡眠中也是如此焦虑。

走吧,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着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人间的哭声太多,你不懂。

那里,蜿蜒的水流从

葛兰卡德山岭上往下疾冲,

流入芦苇间的小水坑,

连一颗星星也不能在这里游泳。

我们寻找熟睡的鳟鱼,

在它们的耳朵中低语,

给它们带来一场场不安静的梦。

在那些朝着年轻的溪流中

滴下眼泪的一片片蕨上,

轻轻把身子倾向前方。

走吧,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着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人间的哭声太多,你不懂。

那个眼睛严肃的孩子,

正和我们一起走去;

他再也听不到小牛犊

在温暖的山坡上呜呜,

或火炉架上的水壶声声

向他的胸中歌唱着和平,

或望着棕色的耗子

围着燕麦片箱子跳个不已。

因为他走来了,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着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人间的哭声太多,他不懂。

评论一

本诗作于1886年,是叶芝早期的名篇,基于爱尔兰一个古老的关于仙女诱拐一个小孩的传说。

叶芝一直对爱尔兰异教的传奇着迷,诗中提到的地方分别是leitrimsligo,都是叶芝童年时代深深眷恋的地方。

这首诗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和前拉斐尔派的影响,充满梦幻情调。萧伯纳曾说:“爱尔兰一无所有,除了想象。”

注释:

Sleuth Wood :位于斯莱沟郡吉尔湖南岸。

ROSSES:是斯莱沟郡附近的一个滨海的渔村。叶芝自己注释说:“这里有一块多岩石之地,如果有人在那里睡着了,就有醒来后变痴呆的危险,因为仙女们拿走了他们的灵魂。

Glen-Car:盖尔语,意思是纪念之谷,斯莱沟附近的一个湖泊名。

解析:一百多年前,诗人叶芝,写过一首小诗《失窃的孩子》。诗中,仙灵将孩子从温暖的壁炉边诱走,带到史留斯森林高地,那里有花有水,远离尘嚣,孩子和仙灵们吃着浆果和樱桃,寻找熟睡的鳟鱼,在沙砾上跳起古老的舞蹈,彻底忘记了那个充满烦恼的人类世界……

这首诗以一个精灵的口吻,呼唤一个人间的孩子,随他一起到满是精灵的仙岛。精灵描述着仙岛的美丽与无忧无虑,还指出:“你们的世界充满了烦恼,即使在睡梦中也无法摆脱无尽的烦恼。”在每一段的末尾,不断的以童谣似的迭句呼唤,让人间的孩子离开他所属于的那个“哭声”太多的现实世界。

在诗的末段,孩子终于牵上精灵的手,和精灵一起离去了。但是离开时,他的眼神却是庄重的。他终于逃离了现实,去往仙岛,而代价是放弃了人间一些小小的,朴素的快乐。

现实世界充斥着我们所无法了解的哭声,因而我们向往仙岛,向往“在魔桶里藏进了满满的浆果”的迷人岁月。

没有人能够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仙岛和精灵都是虚幻不实的。有很多人曾经亲眼见过天使或者仙女---他们只是绝口不提而已,但是他们甜蜜的笑容却露了这个秘密(出处:百度 爱问知识人)

评论二:

叶芝的诗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段便是:走吧,人间的孩子/与一个精灵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了,你不懂。诗歌中末段不断重复,突出了孩子对美好梦境的无比向往以及精灵的无休止的召唤和引诱。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批判,一种反抗。这深刻体现出当时社会存在的太多矛盾和恐惧。 

在叶芝笔下,人类的伦理并不侵入仙灵世界,仙灵们始终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它们的故事反复被人们讲述,却极少被人们评判,正如叶芝所言,魔幻和玄妙之事,万万不能和恶或者善扯到一块,否则便会顿时失去像呼吸一般重要的自由。即便现代人满心欢喜地追求高清晰度的理性,世界的神秘依旧有其魅力和意义。如果说叶芝笔下的爱尔兰是一个泛灵的社会,我们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肆意蹂躏大自然,什么生灵都敢拿来大嚼,对终极存在毫无敬畏之心,连他人的内心都极少施予认可和尊敬。叶芝笔下调皮的精灵、满腹故事的老头、无人敢砍的灌木丛,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心中并非只有人类自己的前现代社会。理性的曙光驱散薄暮之后,物质贫穷、想象丰富、人与自然暧昧共存的时代,正式成为历史。(来源:单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69693920

Leda And The Swan

A sudden blow: 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

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 her thighs caressed

By the dark webs, 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

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

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

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

And how can body, laid in that white rush

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

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And Agamemnon dead.

Being so caught up,

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

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

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

译文:

丽达与天鹅

推开不得的疯狂啊,拥抱不得的骚扰

柔弱的丽达,踉跄于天降乱扑的巨翅

玉白的双腿,颤栗于荒情搔逗的黑蹼

无计躲避遭逢天鹅喙衔式的狂热交颈

心乱志迷于愈益紧压透不过气的胸脯

犯难惊怵这突如其来情欲干犯的玉手

咋能推得开造孽承欢抖擞荣耀的白羽

滴血的玉体,酥软在灯芯草的铺白里

失身的感觉,失神于异常感伤的心地

为腰股内一阵阵颤栗冤遭强暴的恐惧

率以城堡毁于浓烟烈焰化做断垣残壁

幽然浮现至阿伽门农死地的人间悲剧

可叹,遭天降呆头鹅血性强暴的丽达

难道可能在承由狂热而冷漠的喙啄时

甘心服膺它的威力,并欢承它的俄知?!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惊呆了,哪还有能力 
从松开的腿间推开那白羽的荣耀? 
身体呀,翻倒在雪白的灯心草里, 
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异的心跳! 

腰股内一阵颤栗.竟从中生出 
断垣残壁、城楼上的浓烟烈焰 
和阿伽门农之死。 
当她被占有之时 
当地如此被天空的野蛮热血制服 
直到那冷漠的喙把她放开之前, 
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

评论一

叶芝的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在《丽达与天鹅》中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其实,叶芝对看待事物和创作诗歌的角度,来源于他的现实生活。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作背景,采用他一贯的神秘主义风格,诉控着现实中自己无法拥有的痛苦。西方评论界有的认为历史变化的根源在于性爱和战争,有的则认为历史是人类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诗人的创作视野往往来源于感性生活,而非理性思维。因为作为诗人常常不会考虑到什么“历史是人类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只是将历史变化的根源“感性”的归结为性爱与战争。《丽达与天鹅》其实是叶芝借用神话故事来暗示自己的命运有如冰与火,将溶于冰也毁于火,幻想自己是那两位男人,用舌尖击溃茉德冈的身体,得到她也毁灭她同时也把自己毁灭,一同奔向理想爱情的天堂。

诗人的所谓神秘性,其实就在他灵光一闪间引用了关于阿伽门农之死这一古希腊神话传说典故作为明喻。这一典故得丽达的性幻想、性恐惧、以至性诅咒为诗歌呈现时的必然结果。叶芝认为,无论是希腊文化还是耶教文化,都发始于一项“神谕”(Annunciation),而这又借助于一只天鹅来显形。在耶教文化中,圣灵遁形于鸽子而谕玛丽亚将生基督;在希腊神话中,宙斯遁形于天鹅而使丽达生下海伦。同样,宙斯也是创造力的象征。可是神的创造力也必须降落于世间。与人类结合为生动的形象。灵肉结合便集中了人不能克服的双重本质:爱与战争、创造与毁灭。因此,西方主流的文学史将《丽达与天鹅》作为象征主义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有道理的。(来源:四美斋 路漫远 http://blog.sina.com.cn/lumanyuan

评论二

《丽达与天鹅》是叶芝所著爱情诗集《苇间风》中很著名的一篇。在诗中,一方面,他鲜活地写出了天鹅与丽达的肉体恋爱,另一方面,也着手对他们发生这种关系后所造成的恶果和罪孽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其实,从现象上来说,天鹅与丽达的交媾是所谓的“兽奸”(bestiality),这从非神话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受孕的,更无论生育。但究其前提,天鹅毕竟是“神所化之”,更为确切的判断则应为“人神之爱”,在基督教中,圣母产圣子也完全是源自于人神之交,叶芝既然强调了这一点,便是为了说明让丽达了解到新纪元的诞生,而与天神宙斯发生不寻常的关系。

这首诗中,叶芝首先用了语态对比手法。对丽达,叶芝大都用了被动语态。比如,“caressed, caught, mastered”,而对天鹅,叶芝用了主动语态, “holds, engenders”。叶芝语态对比手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主动句中,主语即是行为的发出者,具有重要地位,所以预示着叙述的主观性和权利的绝对性,说明主语的控制欲很强;而被动语态则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被动接受,没有控制权。”其整首诗歌表现生动,语言形象。(来源: 2010年第2 作者: 夏玉红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Now I may wither into the truth

译文: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虽然枝叶芸芸,根却唯一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曾摇曳 我的叶和我的花 于阳光里;

而今,我可凋谢化入真理。

评论一

叶芝此诗主要似说一个人的历程,早年怎样怎样,老年又怎样怎样,总之是说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了悟但这里存在一个在后来怎样看待过去的问题叶芝显然是认为早年是有欠智慧的,但这里我认为执迷不悟固然不好,但如果在了悟之后完全否定早年的状态也不太好。(更何况,当一个认晚年自认了悟,只是他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并非客观实在。)对于这种时间的之间的关系问题,艾略特的《烧毁的诺顿》中开头就如此说道:

时间的过去和时间的现在

也许双双呈现在时间的未来,

而时间的未来包含在时间的过去。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那么摇曳也许呈现于凋谢,而凋谢包含于摇曳,于是我们对待自己的过去也许可以产生一种温情,进而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也许也能产生一种温情,这就似乎暗合钱穆所倡导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不过过份的温情主义也有失偏颇倒是。 “摇曳我自己觉得还行,但我自己对凋谢不是特别有把握,也许比枯萎好点,也许差不多。wither还有一种萎缩的意思,相对于一种盛大的状态而言。另外,萎缩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皮肤等生理状态。所以那一行的另外一个翻译可以是:现在我可以萎缩入真理,但到底怎样翻译更好,我也不晓得。(来源谷歌: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tshliu的专栏- 博客频道- CSDN.NET)

评论二

这首诗的叙述主体就是一棵凋谢的树。一行写现在的状态,二、三行写过去,四行写趋势。这首诗四行,可以分三句。头一行写树,二、三、四行写人(自己),实际是比兴手法,把人和树进行类比。头一行是一般现在时,表述一般现象。二、三行过去时,第四行现在时。这诗第一句所想表达的,就是老子说得这句话: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里,所谓root其实就是truth,是叶芝最后所领悟到的或终极真理。叶花之繁复,是万象,万象都是虚幻,是“Lying”,这和佛家、道家的认知是一样的。swaywither相对,lyingtruth相对,leaves/flowersroot相对(复数-单数,many-one),这几个词是诗眼。

这里叶芝要强调的不是如沈睿理解的抖掉,而是这棵树在青年时代的虚荣、爱秀和卖弄,摇曳才准确地传达了这个感觉。阳光,就好比是他人的吹捧、赞扬和欣赏。这里有点儿傅雷说的才华最爱出卖人的意思,便如年轻美丽的女子在男性爱慕的阳光中就愈发喜欢摇曳她的魅力。

lying有两层意义:第一,是用摇曳的叶和花来掩饰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撒谎,就像很多人才华横溢,写起东西或为自己辩护起来天花乱坠,但其真实的内心却怯懦,鄙薄或卑劣。第二,就是你说的,生活在纷纷纭纭的表象之中,没有认识到生活或生命的真相。 lying表明了一种评价和认识的提升。(来源谷歌: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tshliu的专栏- 博客频道- CSDN.NET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 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th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译文: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

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
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歇唱的地方;
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
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
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
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
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评论一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的确具有某些感伤和传统的格调,这首诗从发表到现在已有一个多世纪,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爱尔兰乃至整个世界诗歌海洋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在爱尔兰被列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作品。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评论,研究者和批评家们或将诗歌看成是前拉斐尔学派的作品,探讨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的渊源,强调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把它称为新浪漫主义诗歌;或从诗歌本身那令人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音乐性进行分析,领略诗歌中令人略感困惑的修辞技巧和天籁般音乐节奏。  

诗人先是为自己设想了一个世外桃源,并把它想象得美仑美奂:造一个小茅屋,养一箱蜜蜂,种九行豆角。脱开城市的喧嚣,回归到大自然中,在那里,安宁会降临我”“慢慢儿滴下来,注意这个慢慢儿,一种从头到脚全新的感觉由然而生。这个地方就是诗人企望的地方,他需要这里的清新洗去尘世的疲惫。
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凡尘琐事,紧张的工作会迫得我们透不过气来,诗人描绘的美图对我们成为了一个永不可到达的桃源,但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能失去对美好的渴望与追求,那是对光明的向往。
无论怎么样,都不要让自己的心沉浸在黑暗中,并对此恋恋不舍。悲伤的时候,不堪忍受的时候,想一想,曾经还有一个茵尼斯弗利岛,那里有着我们心底里最古朴的追求,那里唤起我们对美好的想往,那个岛就在我们心湖的最中心处。来源百度:《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 梅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评论二

追求异域色彩往往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之一,而叶芝在该诗创作的过程中也追求一种神奇和异域色彩,茵尼斯弗利岛是一个色彩缤纷美如仙境的神奇世界,是浪漫主义诗歌孜孜以求的境界。叶芝的神秘主义色彩产生于他对异域色彩的追求,《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因其浓郁的异域色彩而显露了叶芝早期诗歌作品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正是记载这一使命的不朽诗篇,通过这个浪漫主义的诗境,叶芝表达了自己庞大的、多层次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第一,叶芝出生在一个前拉斐尔学派画师的家庭,从小受拉斐尔学派学说的熏陶。叶芝曾经还是诗人俱乐部的成员,受佩特、莫里斯及王尔德等人的影响,吸收了唯美主义的创作原则,叶芝在《湖心岛茵尼斯弗利》中表达了对美的绝对崇拜,对商业、政治和新闻等的蔑视,他追求的最高境界,与现实相脱离,表现出了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第二,叶芝受神学、玄学派及柏拉图思想影响,同时还受英国诗人布莱克的神秘主义影响,叶芝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包括了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在《湖心岛茵尼斯弗利》中,这种神秘主义与象征主义隐约可见,主要表现在叶芝追求异域的文风方面,而茵尼斯弗利岛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象征意义的理性意象。第三,在《湖心岛茵尼斯弗利》中,叶芝各种思想实现了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总之,叶芝通过极富想象力的创作,营造了茵尼斯弗利这样一个理性的意象,一个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境,来表达了自己那庞大而深奥的哲学与美学体系。《湖心岛茵尼斯弗利》成为一首不朽的名诗,不仅是因为诗人采用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而且是因为它包含着叶芝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来源百度:茵尼斯弗利岛:富于哲理的浪漫主义诗境

The Man And the Echo

Man
  In a cleft that's christened Alt
  Under broken stone I halt
  At the bottom of a pit
  That broad noon has never lit,
  And shout a secret to the stone.
  All that I have said and done,
  Now that I am old and ill,
  Turns into a question till
  I lie awake night after night
  And never get the answers right.
  Did that play of mine send out
  Certain men the English shot?
  Did words of mine put too great strain
  On that woman's reeling brain?
  Could my spoken words have checked
  That whereby a house lay wrecked?
  And all seems evil until I
  Sleepless would lie down and die.
    
  Echo
  Lie down and die.
  
  Man
  That were to shirk
  The spiritual intellect's great work,
  And shirk it in vain. There is no release
  In a bodkin or disease,
  Nor can there be work so great
  As that which cleans man's dirty slate.
  While man can still his body keep
  Wine or love drug him to sleep,
  Waking he thanks the Lord that he
  Has body and its stupidity,
  But body gone he sleeps no more,
  And till his intellect grows sure
  That all's arranged in one clear view,
  pursues the thoughts that I pursue,
  Then stands in judgment on his soul,
  And, all work done, dismisses all
  Out of intellect and sight
  And sinks at last into the night.
  
  Echo
  Into the night.
  
  Man
  O Rocky Voice,
  Shall we in that great night rejoice?
  What do we know but that we face
  One another in this place?
  But hush, for I have lost the theme,
  Its joy or night-seem but a dream;
  Up there some hawk or owl has struck,
  Dropping out of sky or rock,
  A stricken rabbit is crying out,
  And its cry distracts my thought.

译文:

人和回声

人:
在一個名为奧特的狹谷中
我停駐于断裂的岩石下
廣闊中午 从未點燃的
凹坑底部,
向著石頭呼喊出一声秘密。
所有我曾說過和做過的一切,
既然我已年老而病弱,
都變成了一个疑問,直到
我夜複一夜地失眠
而从未獲得正确的答案。
我的喜剧是否送出
一些人給英國人枪杀?
我的言語是否施加了太重的压力
給那個女人暈眩的头脑?
我說過的話能否查实
一間房屋为何荒廢?
一切都像罪恶,直到我
彻夜无眠地躺下而死去。

回聲:
躺下而死去。

人:
那些試圖逃避
灵魂上才智的伟大杰作
是無用的。解脫不存在于
粗針錐孔和病痛中
也沒有一項工作這麼伟大
如同清除人類骯髒的記錄。
当人还能存留肉体
斟飲酒和爱情让他沉睡,
醒来時他崇拜上帝,因为他
拥有肉體及其愚昧,
可是一旦肉體消亡后他再也不能安睡
直到他的理智確信
一切都被安排于一個清晰的意愿
追求我所追求的思想,
並在他的靈魂上確立判断,
而且,所有工作完成后,解除一切
于智力和視野之外
最終沉入黑夜。

回聲:
沉入黑夜。

人:
哦石頭的語音
在那個宏伟的黑夜裏我們是否喜悅?
我們知道什麼,除了在這裏
面面相覷?
但請靜默,因为我已丟失了主旨
它的欢愉或黑夜似乎只是一场幻梦;
在這上面一些鷹梟已在搏击
从天空或岩石中墜落,

一只受伤的兔子正在呼喊
它的哭声紛扰着我的沉思。

评论一:
《人和回声》(The Man And the Echo)是叶芝写于晚年的一首诗,在叶芝无数的抒情名诗中或许算不上知名,但这首诗继承了叶芝浓郁的抒情风格,同时又融入了诗人深沉的生命感悟。
   全诗以人的声音和回声交替出现,这种安排明显地是根据希腊神话中埃可女神(Echo)的传说而来。
第一节,诗人首先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黑暗而散乱的环境中,然后紧接着点出自己已经是又老又病,即诗人将自己晚年的处境比作地底深处的无限黑暗。但是,诗人并没有停止思索,他在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试图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可结局是从未找到正确的答案。诗人随后思考了自己曾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担心从此就要倒下,一命归阴。
   然后,回音像埃可女神一样,重复最后说的几个字词,即倒下,一命归阴。
   接下来,继续言说,但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死亡的无意义,在死亡中不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叶芝在这里突出了今生远胜来世的观点。但是,诗人清楚地意识到人最终无法逃脱被死亡所捕获的命运,灵魂也将面临审判
  回声再度出现——“沉入黑夜之中。
   最后一段的声音以两个问句开始。但在这里,诗人似乎悄悄地向黑夜的意象中注入了死亡之外的另一重寓意——人类的未来。诗人先是质疑死亡后(人类未来)欢欣的存在,然后进一步质疑人类的认识极限——“我们又知道什么,除了我们/在这个地方面对着面?从死亡的寓意来说,这很像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驳问。诗人继而使用了另一个隐喻——被袭击的兔子正在尖叫。西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认为诗最后两行的韵脚并不完美,而且也不应该完美(It is not a perfect rhyme, nor should it be),因为在代表文明的想法thought)和代表暴力与死亡的兔子的尖叫crying out)之间,并不存在完美的和谐。(来源http://www.english,uici.edu/poets/elio.htm)
  

评论二:

   希尼认为,在这首诗中,回声传递的是自己最为极端和枯竭的标识(And what the echo communicates is the man’s own most extreme and exhausted recognitions)。《人和回声》试图在一个血迹斑斑的自然与冷漠的世界中把握历史性的存在。回声标记出思维活动的极限,正像它召唤思想向前至最大极限(The echo marks the limits of the mind’s operations even as it calls the mind forth to its utmost exertions)。
   我的观点是:叶芝在诗中(尤其第一节)向自己的过去发问,反省曾经的所作所为,这实际上体现了涉及回忆的诗歌的一个共同特点,即诗人向过往岁月发出声音,这个声音触到过去的回忆,再返回诗人的耳中,但这个回声已不再尽然是原本的声音,而是加入了回忆中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曾被诗人遗忘的经历,也可能是诗人过去不曾意识到的体验。所以,回声能够使人重新认识自己。发出声音并等待回声是诗人存在的最基本方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写作就是一种诗人与回声的互动关系。回声,或者说回忆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试图界定自我,在动态中努力寻找自我。其实不独是诗歌,凡是涉及回忆的文学作品中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活跃的埃可女神。普鲁斯特向回忆中索取一切,回忆成为了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有无数的回声飘荡在书页间;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小女孩和承受悲痛的萧红之间有数不尽的潜对话,过去的萧红匡定了现在的萧红;叶芝站在山谷中央,一遍遍向往事的群山发出呐喊,群山应之,于是叶芝听到来自过去的丰富的声音,这声音又丰富了叶芝自己。
   其实,关于这一点,表达得最好的还是希尼,他在《自我的赫利孔山》(Personal Helicon: For Michael Longley)一诗的末尾说到,所以我写诗/是为了凝视自己,为了让黑暗发出回声。I rhyme/To see myselfto set the darkness echoing. )这应该是希尼对叶芝《人和回声》的一个精彩呼应吧。(来源http://www.english,uici.edu/poets/elio.htm)

The Second Coming

Turning and turning in the widening gyre
The falcon cannot hear the falconer;
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
Mere anarchy is loosed upon the world,
The blood-dimmed tide is loosed, and everywhere
The ceremony of innocence is drowned;
The best lack all convictions, while the worst
Are 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

Surely some revelation is at hand;
Surely the Second Coming is at hand.
The Second Coming! Hardly are those words out
When a vast image out of Spiritus Mundi
Troubles my sight: somewhere in sands of the desert
A shape with lion body and the head of a man,
A gaze blank and pitiless as the sun,
Is moving its slow thighs, while all about it
Reel shadows of the indignant desert birds.
The darkness drops again; but now I know
That twenty centuries of stony sleep
Were vexed to nightmare by a rocking cradle,
And what rough beast, its hour come round at last,
Slouches towards Bethlehem to be born?

译文:

再度降临

盘旋盘旋在渐渐开阔的螺旋中,
猎鹰再也听不见驯鹰人的呼声;
万物崩散;中心难再维系;
世界上散布着一派狼藉,
血污的潮水到处泛滥,
把纯真的礼俗吞噬;
优秀的人们缺乏信念,
卑劣之徒却狂嚣一时。

确乎有某种启示近在眼前;
确乎再度降临近在眼前。
再度降临!这几个字尚未出口,
蓦地一个巨大形象出自世界灵魂
闯入我的眼界:在大漠的尘沙里,
一个狮身人面的形体,
目光似太阳茫然而冷酷,
正挪动着迟钝的腿股;它周围处处
旋舞着愤怒的沙漠野禽的阴影。
黑暗重新降临;但如今我明白
那两千年僵卧如石的沉睡
已被一只摇篮搅扰成恶梦,
于是何等恶兽-它的时辰终于到来-
懒洋洋走向伯利恒去投生?

评论

叶公好龙,说的恐怕就是叶芝,他对神话、魔法、玄幻的兴趣堪称臭名昭著。奥登说他装神弄鬼,搞这些东西无非是为了好玩,叶芝的所谓信仰其实是批着宗教外衣的审美主义。T.S.艾略特不同意,在他看来,叶芝就算装神弄鬼,那也是真心实意的;艾略特更是把具有超自然视野的叶芝捧成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我对叶芝到底真诚与否、宗教与否并不感兴趣,这种无底洞怎么钻都见不了亮。相比之下,还是直接去读这位某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更有趣。布鲁姆把这首诗的热门归功/罪于历史背景(1921年,一战和二战之间,法西斯主义正在酝酿中,而俄国革命已然爆发),这倒是没法解释我对它的热情。对历史灾难前瞻性的畏惧自然会在灾难后转化为反思性的寒噤,:也体现叶芝的宗教观、浪漫主义传统、以及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个分句:螺旋越转越广阔,猎鹰不再受牧鹰人的控制。叶芝用的是“hear”――这又一次验证了我先前的印象:大多数诗都由声音起首,所以有这些和声音相关的呼唤倾听。然而,类似于史蒂文斯,叶芝也很是与众不同,他的呼唤被沉默了,不仅没有在文本中直接体现,更是连那个间接的都是否定意味的。呼唤应该是有的,却是听不见的,因为那个越转越大的螺旋。两个turning已经有些横扫的蛮力,再来一个widening,接连三个长音,很是波澜壮阔,为gyre造足了气势。关于这个gyre,稍后我会还会详解,先往下看鹰和人。R. P. Blackmur说鹰是主动性的智力、头脑,而牧鹰人是起统领整合作用的灵魂――我跟着这条思路设想,鹰人之间失去感应也许象征着理性和灵性的彼此隔绝――这正是现代社会的病症之一。Harold Bloom建议了另一种可能性:鹰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统率,所以,鹰盘旋得太远以至听不见猎鹰人这一意象,在我的理解中,其实象征着人征服自然的努力和无能为力――翱翔的猛禽怎么听得见匍匐于地的人的号令?这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却总让人不太满意,至于我的修正,先按下不表。
鹰击长空之时,只见万物分崩离析,中心失去了凝聚力。这里的中心或许和象征着灵魂和灵性的牧鹰人有关吧,如果我们继续跟随Blackmur的思路。中心的崩溃带来了无法无天的混乱场面,一个 “mere”,强调独一、纯粹、还不乏居高临下的蔑视,显出了小词的强力――乱世很乱,叶芝很静,张力无穷。“blood-dimmed tide”“ceremony of innocence”让人头痛。 单看画面,盘旋失控的飞鹰、分崩离析的事物,再添一笔血潮果然很是渲染并突出气氛,但是,这是怎样的气氛呢?在各处都被血潮淹没的天真之典究竟是什么?Yvor Winters “A Prayer for My Daughter”里也发现了天真之典,然而,在那首诗里,天真之典指向因为充满纯真而具有庆典意味的人生。“The Second Coming”中的天真之典却似乎暗指某种具体的仪式,我学艺不精,不敢妄言,但是Virginia Moore的《The Unicorn》一书对叶芝的神秘主义经历有详细介绍,或许能有所提示吧。
叶芝这诗写得气魄十足,所以,言及好坏,也得是 “the best” “the worst”。然而,好坏之间却有个恶狠狠地扭曲:最好的“lack all convictions”,最坏的却“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All” “full”几乎是对仗,这不怀好意的平衡却又被一个“passion”打破,使得天平不可抗拒地倾向“the worst”。天下毕竟大乱,渴望信仰的丧失一切信心,而无信的人苦于失控的“passionate intensity”。牧鹰人再怎样呼唤都得不到回应,不仅是猎鹰的回应;而猎鹰着魔般地盘旋,引发 “mere anarchy”――这也绝不是愉快的经历。(来源http://www.english,uici.edu/poets/elio.htm)

评论二:
有了第一段浓墨重彩的铺垫,第二段终于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第二次降临就要来临!肯定要来临!叶芝的手稿上,“the second coming”原作“the second birth”――第二段是这样开始的:“Surely the great falcon must come/ Surely the hour of the second is here”。受到原稿的启发,我要修正一下BlackmurBloom对于猎鹰的解读,他们一个把猎鹰读作理性,一个读作对自然的征服。我要融合一下他们的见地:Blackmur说牧鹰人是灵性,而Bloom说牧鹰人就是我们――我取前者的,取后者的,把猎鹰读作神灵,而牧鹰人是向神的人。根据就是great falconrevelation之间的联系,那个呈现自己、第二次降临的神灵正是飞出了牧鹰人的疆域的great falconBloom说从“birth”“coming”的改动是为了适应基督教中基督再次降临的传说,然而,全诗的重点却不是基督再次降临,而是另一种神灵的诞生。
既然要第二次降临了,这个新神究竟形象如何?从Spiritus Mundi中,叶芝得见其真身。Spiritus Mundi要交待清楚――这是叶芝自创宗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我也有类似体验,就是脑海中常常突然出现不可名状更不可言喻的形象。叶芝认为这些形象的根源即非意识也非潜意识,它们来自某个被叫做Spiritus Mundi的东西――“a general storehouse of images which have ceased to be a property of any personality or spirit”(见《Michael Robartes and the Dancer》的注解)。来自Spiritus Mundi的新神的形象是这样的,或者说,great falcon在第二次降临时变身成这样:漫漫大漠,狮身人头,眼神烈日般苍茫而无情,它沉重而迟缓地迈步时,周身翻飞着暴躁的鸟群――这场面很有圣经启示录的神气和戾气,可要是往近处说,倒也是雪莱《Ozymandias》的翻版(沙漠中的斯芬克斯),布莱克的《The Book of Urizen》也在其中有所投影。(Urizen为逃避兄弟的复仇,躲进一个石头子宫――“stony sleep”Urizen的原型是Ezekiel于幻象中所见的大天使,这位天使的魔界化身就是斯芬克斯。)
这位新神已经沉睡了两千年,它的苏醒和降生已经迫在眉睫,摇篮震动,噩梦乍起,“stony sleep”不再是石板一块。两千年是基督降临和再次降临之间的年限,然而,对于叶芝,两千年还有着另外的特殊含义,就是所谓的Magnus Annus,以两千年为一年的大年。更精确的表述是:根据冬/夏至的运转来计算,太阳需要用两万六千年才能扫过整个黄道,十二黄道十二等分这个两万六,得出2160年,这就是大年,一个大年就是文明盛衰的一个周期。这样的一个大年又只是更大的两万六千年的十二个月之一,每个”/“大年都有自己的神灵,基督就是众多神灵之一。这里还有一个更复杂的设定:大年和神灵都有primaryantithetical之分,然而,大年和神灵的更替却有着各自的轨道――所以它们的运动共同构成了螺旋群gyres):不仅旋转着上升,而且不只一条轨迹――这可以解释第一行诗句的问题:为什么猎鹰的飞翔是个螺旋。因为不同螺旋的交错,antithetical的大年/文明中出现的是primary的基督;而第二次降临的神灵,按理应该是primary的基督的反面,antithetical,它所置身的却是个primary的时代。与谦卑的羔羊(耶稣)对立,就要新生的神是强悍的猛兽(rough beast),那么,种种纷扰所预示的新时代似乎应该是个primary的善世呢。尽管推论如此,我们还是忍不住地、并不乏战栗地发问:新生的神究竟是怎样的悍兽,它所统辖的新大年究竟是怎样的文明?最后一行,叶芝又回到了基督教的第二次降临说:新神弓身以待、如箭在弦――就要去伯利恒降生了!(来源http://www.english,uici.edu/poets/elio.htm)


成员分工:

Sailing to Byzantium 驶向拜占庭)

The White Birds白鸟)

-----马智娟

The Wild Swans at Cooler库尔湖的野天鹅)

When You are Old当你老了)

------闫胡婷

The Stolen Child失窃的孩子)

Leda And The Swan丽达与天鹅)

------毛新月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The Lake Isle of Incisures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杨秋艳

The Man And the Echo人和回声)

The Second Coming(再度降临)

------彭真

作者简介及排版整理

------张鸿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6b721214791711cc791778.html

《叶芝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