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字用法例析

发布时间:2014-05-23 09:3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之”字用法判断例析

一、“之”字作动词,(一)意为“到……去”或“往”、“到”

构成这一要件的主要要素是: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

例句:1、(陈涉)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史记·项藉列传·鸿门宴》)

3、吾欲之南海,则何如?(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分析:句1、“陈涉”(人名承前省略)++“垄上”地名。

2、“项伯”++“沛公军”表示地点的名词。

3、“吾”第一人称代词+之“南海”地名。

4、正确的格式应为:“今之高爵显位”即:现在做高官处显位的人们(承前省略)++“所”表示地点的名词。

这一例特殊之处在于“所+之”构成了一个“所字结构的短语。

以上四句都属这种形式,判别时不仿用这种格式。

(二)意为“向”。例:然后驱而之善。(此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常见,因而没有过多搜集)

二、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于主谓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

 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例句: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7、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韩愈《师说》)

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9、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11、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左传·隐公四年》)

分析:句5689都作句中的分句,句7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句10作句中的宾语,句11作时间状语。

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断定这个“之”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

(二)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常用的意义和用法。

其结构是:名词(或形容词)++名词。如:

1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1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

16、魏,多变之国也(《战国策·秦策三》)

1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分析:句12131415都属于“名词++名词”形式,分别表示为:人++患、寡人++过、人++力、子++矛(盾)、句1617则属于“形++名”式即:多变++国、小大++狱。

(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如:

18、怅恨久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9、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20、久之,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分析:1820句表示时间持续得较长,19句则表示时间持续较短。

2)用在人名之间。无实义,可不译。

2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22、烛之武言曰(《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这两句中的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的大夫,佚、烛均为姓,狐、武为名。

(四)、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者”有时省略)的格式。这时,它的定语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或是“形容词”如:

2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2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2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分析:23句为:中心语(石)++“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铿然有声)作定语+者。24句为:中心语(马)++形容词(千里)作定语+者。25句为:中心语(爪牙、筋骨)++形容词(利、强)。26句为:中心语(庙堂、江湖)++形容词(高、远)作定语。

(五)、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提宾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般可不译。构成“名词++动词”的形式,如:

27、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难哉(韩愈《答李翊书》)

2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时要注意这里的名词是非人名的名词。

分析:27句为“(陈言)名词++(去)动词”式,28句为“(句读、惑)名词++(不知、不解)动词。

三、代词:

(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代处所。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如:

29、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3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分析:29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加点的“之”字应译为“他们”代指“移山的愚公一家”。30句中的“之”可译为“它”,代指“道理、儒家之道”。

(二)指示代词:这,此。例:

3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3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3、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三)第一人称代词:我。例:

34、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例传》)

3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37、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崤之战》)

分析:37句“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四、较特殊的情况:“之”与前面的动词在结构上看是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则宾语“之”无所指,这时可视为补充音节的语气词,或者如古人所说的衬字。如:

38、填然鼓之。(《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9、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8句中的“之”从结构上看与前面的动词“鼓”似乎是动宾关系,但作为宾语的“之”却无法翻译出意义即“无所指”,这时就可看作是补充音节的语气词,亦即衬字。38句就更特殊了,我看过许多翻译的书,都把它当作音节助词,但我都不满意,我认为如果把字当作代词理解或许更恰当些:“之”字代“五亩之宅”,“以桑”作状语后置,在“树”与“之”构成动宾关系。这样一来,这句话就理解为“用桑树种植五亩大的宅院”。

附一:高考文言试题选析

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全国卷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2、判断对下列画线词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兰槐之根是为芷②入芝兰之室③不扶而直④久而自芳

A.①②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同,③④同

附二:巩固练习:

⒈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⒉对下列句子“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真州逐之城门外③石之锵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④师道之不存也久矣⑤又试之鸡⑥项伯乃驰之沛公军⑦我欲因之梦吴越⑧吾欲之南海

A、②⑤⑦/①③④/⑥⑧B、②⑥⑧/③④/①⑤⑦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遂使之行成于吴 B、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

C、越国之宝器毕从 D、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⒋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⑤/②③④/ D、①⑥/②④/③⑤

5.下面对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③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④太后之色稍解⑤而臣衰,窃爱怜之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⑦诺,恣君所使之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A.③⑥⑧/①②⑤⑦/④B.③④⑤/①②/⑥/⑦⑧

C.①③⑦/④⑤/⑥/②⑧D.②⑧/③④⑤/①⑥/⑦

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行李之往来②何厌之有③公与之母④吾妻之美我者⑤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⑥填然鼓之⑦奋六世之余烈⑧此亡秦之续耳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⑩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⑩/⑨

B、①②/③④/⑤⑨/⑥⑩/⑦⑧

C、①④/②⑧/③⑤⑩/⑥⑨/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⑩/⑦⑧/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7fb6cc02d276a200292e9f.html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例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