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11-16 09:00: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内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泸县太伏镇初级中学校 高大文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热现象的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的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实验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激发自身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气球、充气筒、酒精灯、火柴、锤、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可固定的薄铜筒、拉绳、软木塞、乙醚、压缩发火仪、硝化棉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分子扩散实验和开香槟酒的录像片段等。

、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实例、录像片段1

列举生活中内能改变的实例和播放庆功会上开香槟酒的录像片段,设置疑问,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景Ⅱ 录像片段2

多媒体演示分子扩散实验,复习分子运动和温度的关系,引入热运动的概念。

活动Ⅰ 讨论

通过讨论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加剧,说明分子动能增大、内能增大,从而得出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并且注意到这种关系的不可逆性。

活动Ⅱ 学生实验1

探究使一段铁丝内能增加的方式,通过对实施过程的总结,归纳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活动Ⅲ 学生实验2

给一个气球充气,然后迅速放气,感觉它的温度的变化,并对实验1和实2 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活动Ⅳ 讨论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虽然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性的,但是在本质上又有区别,热传递的方式是使内能发生转移,而做功的方式是能的形式发生了转化。但是,能量总是守恒的。

活动Ⅴ 应用

解释现象。

3、教学的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实验演示,引入热运动的概念。

第二环节,通过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

第三环节,通过实例和实验,讨论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教学反思:

通过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易于接受,而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在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活动,给定一些物体,例如:温度计、铁丝、气球等物体,要求学生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温度计放在塑料泡沫上摩擦,通过做功来改变温度计的内能等,通过活动体验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3daa7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2f.html

《内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