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至善穷理”解读

发布时间:2013-04-20 21:1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校训“至善穷理”解读

 

 

湖南理工学院创办于195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座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旅游卫生城市、湖南省唯一的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市。学院地处名水、名山、名楼之间,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历经半个世纪的探索与砥砺,凝炼成了“至善穷理”的校训,旨在引领莘莘学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报效国家。

(一)

“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宋人朱熹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大学》被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概括为《大学》的三纲领。校训中的“至善”就是来源于《大学》三纲领中的“止于至善”。“至善”的基本内涵即指人应该追求人生最美好、最完善的品质境界。“至善”是一个理想目标,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代“至善”的内涵是有差别的。我们校训中的“至善”应超越朱熹所认识的“至善”。“至善”应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境界:一是人格至善,二是道德至善,三是思想至善。

人格至善是要保持个体心灵宁静的境界。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所说的“静”的心理状态,只有“静”才能胸怀宽广,细察万物变化,领悟人生奥妙。周敦颐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通书·圣学第二十》,这就是说做“善”人,最重要的是做到“静”。“静”要求我们心态平和去浮求实,不要有杂念,做人做事不要抱成见,这样人就能够明白透彻地认识事物,思想开阔,襟怀坦荡,善待人生。

道德至善是要形成“忠诚”的人格,这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境界。“忠”是个体之于组织和国家而言的,“诚”是个体之于他人间的关系而言的。如何使自己保持“忠诚”人格,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士为知己者死”、“舍生取义”之说,人既有生存欲望,又有道德理想,两者不能统一,则道德放在首位,因为所欲者胜于生者。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所以人的道德理想为大,富贵利达为小,人若实践了这种“大”,不但可以忘却“小”,而且可以在内心深处实现一种厚度的充实、平静和快乐!因此,师生之间、干群之间要以诚相见。彼此信赖,个人对待组织(集体、团队)要忠心耿耿,对待事业要无比热爱。这也是我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办校理念的思想基础。

思想至善是要有生存目标、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是“至善”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生存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我们之所以来到一个组织里面,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尽管我们个人的需要与欲望存在差异,但我们个体意愿的实现必须借助组织的力量来完成,个体目标实现有赖于组织目标的达成,这是组织存在的基础。价值观念是个体与个体与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个体需要、组织需要与国家需要统一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团队、学校、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理想信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政治信仰,是个体为民族、为国家努力奋斗的个性倾向。我们的生存目标、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一致的,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学生要勤学苦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完善自我,努力担当起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大任。教师要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民族负责,为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我们的生存目标、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统一性的反映。

(二)

“穷理”来源于《易传》中的《说卦》。《易传》是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解释,相传为孔子所作。《易经》共有10篇,又称“十翼”,其中第8篇《说卦》有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里的“穷”是“穷尽”的意思。

“理”是“道理”或“道”之理。关于“道”,《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的混沌体,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采用分析的手段,把“道”从混沌体中分化出来,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三大科学领域,尽管这种科学理性的抽象妨碍了我们对“道”的混沌状态的认识,但它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加快了科学发展的进程。从17世纪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的意识形态加速了这种分化,当前大学中的“理、工、农、医、经、管、法、文、史、哲、教”等11个学科门类就是这种分化的结果。这种划分是人为的,有它的弊端,但是它带来了研究的深刻与理解的方便,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可见,“理”是指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穷理”就是穷究万物之道,穷尽天下之理。宋人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穷理”的基本意蕴在于刻苦治学,锲而不舍,探求真理,发展真理,坚持真理。

校训中的“穷理”包括三个范畴:一是“学科之理”;二是“教学之理”;三是“管理之理”。“学科之理”是核心,“教学之理”是手段,“管理之理”是保障。“教学之理”与“管理之理”有利于提高“学科之理”的效率与目的的达成。

 “学科之理”包括人文学科之理、工程学科之理和自然学科之理。人文学科之理是形成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基础,它增加了大学的文化内涵与品位;自然学科之理是科学发展的理论动力,它增加大学文化的深度与提供技术发展的理论支持;工程学科之理是大学效益生成的关键,它是大学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联结点。三者缺一不可,互相促进,共同成为学科之理的内容。“学科之理”要求我们探求知识的本质,了解学科知识发展的历史与前沿。知识的本质使我们有科学理论素养;知识发展历史使我们领会科学精神,富有科学气质;知识前沿使我们了解本学科的现状与难题,进入新的未知领域。在新的未知领域,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合作学习,建构新知,就有可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教学之理”包括“教之理”和“学之理”。就“教之理”而言,教师应知晓自己“教什么”、“为何教”及“如何教”的若干理论。“教什么”主要回答哪些知识对学生发展具有基础、发展与动力价值;“为何教”主要回答我们把学生引向哪里、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如何教”主要是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知识如何组织才是有效的等等。如果教师对这些理论不理解,不可能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更谈不上是一个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就“学之理”而言,学生应明了“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的问题。这与“教之理”是相贯通的,“为何学”的目的即为“为何教”的目的,即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与个性生长,这一目标师生是同一的。但这里有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共性是指目的、内容、过程都需要一定的同步性和统一性,这一点必须坚持;但个性同样要受到重视,学生在满足一般课程学习,并达到一般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有自己选择学习的权利。我们教师和学校的制度要尊重、鼓励学生的兴趣与自由选择,不能忽视这种尊重与选择。关于“如何学”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应该培养基本的研究能力与自学能力。教学的目的是不需要教。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如何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未知领域、激发他们探究与学习的热情与动机是必须关照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变革,由过去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建构学习;由课堂讲授转变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由记忆模仿转变为理论创造;由惟书为上转变为注重实践生活;由标准化的被动评价转变为多样化的自我反思;由以系统与规范为主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关注过程与自我体验。所以宽松的大学环境是大学生学习发展创造的必备条件,只有在基本课程标准达到的前提下,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学生才能在校园文化土壤上自然地生长成才。我们的教学需要这样的理念。

管理之理指学校管理活动既要具有科学性,同时又使管理活动具有艺术性,实现管理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理解探索和灵活运用管理现象的内部规律和自然法则。其价值取向在于追求工作目标和工作效益。如学校目标的确立、内部机构的设置与制度建设等都要符合高校办学规律性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当前高校管理活动中还存在科学性不强的现象,如管理的封闭性、控制性(还停留在“人管人”的水平)、单向性、“只进不退”的人事体制,缺乏学科管理与学术管理意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存在,这是我们缺乏对管理科学性探索与研究的反映。管理的艺术性则为管理活动注入价值、道德与审美因素以获取管理活动的人文性。其价值取向在于追求情感目标与人文关怀,使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满意度与幸福感,从而形成学院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如学校设置目标、确定机构与形成制度不是为了把人管死,而是要使我们的目标、机构、制度等在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的同时也要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活动关照师生员工的需要、情感、理想追求等。我们在达成工作目标,取得较好的办学效益的同时,还有待关照管理的情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说,尊重、理解与包容的思想在管理活动中还有待加强。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基础。

(三)

“至善”与“穷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两者的终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穷理”是“至善”的基础。其一,“穷理”是“至善”的途径与过程。人潜心于“穷理”时不仅可以领悟自然法则,也能够练达人情,洞明世象,进而上升到对普遍之“理”的认识。其二,“穷理”为“至善”增加了无穷的理性思维与科学动力。人生难免要历经多种复杂环境,各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什么原则和行动规范,需要“理”的解释与逻辑判断。其三,“至善”寓于“穷理”之中,“穷理”使“至善”更为深刻与完美。人在探索外界事物过程中只有博学明理,才能日省吾身,慎思明辨,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至善”是“穷理”的目的。其一,“穷理”受“至善”指引。人要读书明事,知所当然,然后行所已知,都受善的指引。“穷理”好像徒手描画一个具体的圆,这样永远也难以画圆,只有借助于圆规,你才能应付种种画圆要求,正如荀况所讲“君子性非异也,善借于物”。人生天地间,必须找到一个道德规矩,它是衡量一切具体是非的准则,这个规矩就是“至善”。其二,“至善”使个体具有道德自觉性。每个人心中都有内在的是非准则,这个内在的辨别是非的准则就是“至善”。“至善”如心灵的感应器,人的每一种意志、良知都在内心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人们由于个人私欲利害所驱使,常常不顾良心的召唤,违背道德的意愿。“至善”就要求人完全遵从良知的要求和指引,要在“至善”和私欲之间进行选择,把“至善”作为矢志不渝的道德追求,对“至善”不能有丝毫曲解和敷衍,这样的人就是一个“至善”的人,就可以达到孔子所追求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了。其三,“至善”使“穷理”蕴涵了道德价值和思想内容,使“穷理”变得有价值性与人文性。如我们求知行事反思省问,区分事物同异,考察名实关系,知晓轻重利害,解决疑难等思维形式和实践行为,不仅要勇于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且要善于运用客观规律服务于人类社会与个体发展。于是,“穷理”也因为“至善”而有意义。

“至善”与“穷理”不是状态,而是过程,是趋势而不是终点。

“至善”与“穷理”是上下求索、峰回路转、日积月累式的艰难跋涉,它不只是做出一个美妙的幻想,更非沽名钓誉的招牌,而是包含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大智慧与大勇气,意味着自己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激流中,感受“至善”与“穷理”所带来的人生快乐和快乐人生。

“善”与“理”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至善”与“穷理”就是我们的人生历程,我们没有救世主,我们不需要假面具,夸夸其谈,或粉饰门面来防护自己。我就是我,我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必须自我奋斗;我们的方向、行为的选择均由自己来决定。创造的源泉是知识,同时也要尊重非理性的价值,不拘泥于他人的规范与偏见。

 “至善”“穷理”是人生最高境界,对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尊重社会、报效国家具有特殊意义。我们真正把“至善穷理”校训融入到校园教学生活与文化建设中去,它不仅有利于形成我们良好人格,对我们做人做事具有终身指导价值,而且对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深远。(作者:党委书记、院长 彭时代教授)

 

     (原载2006320日《人民政协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b3b6ce2cc58bd63186bde3.html

《校训“至善穷理”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