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第一章 绪论

发布时间:2011-01-04 18:53: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第一节 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

一、唐诗的兴盛

“唐诗晋字汉文章”,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创造了诗歌史的辉煌,与先秦散文、汉赋、南北朝骈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学宝库的代表样式。唐代诗歌繁荣的标志有:

(一)名家辈出,名作无数

唐代具有开宗立派深远影响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具有较鲜明的特色并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有百人之多。而《全唐诗》收录的诗人有2200余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诗薮·外编》卷三(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因此范文澜感慨说:“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

作品方面,清彭定求等人所编《全唐诗》收近五万首,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近二万首,据逯钦立编《全上古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

(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明·高棅《唐诗品汇》:“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在诗歌流派方面,诞生了上官体、山水田园、边塞、新乐府诗人、韩孟诗派等。

(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从现存的五万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既有边塞战争、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也有仕宦生活、文学艺术家生活的刻画,还有底层人民疾苦等内容的表现,唐代诗歌题材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开拓。

(四)诗体完备,诗艺高超

唐代诗歌古体诗、近体律诗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诗歌技艺的探索达到了空前的境地。因此有人认为,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写完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千口流传,影响深远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颠峰之作,唐诗不仅在当时已经是千口流传,万人传诵,而且影响了以后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

二、唐诗兴盛的外部原因

(一)政治

唐朝统一全国后,吸取了前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在制度和统治手段上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对前代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租庸调税法、府兵制,隋朝的科举制,都加以继承完善。在人才选拔上,唐太宗注意协调地主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兼用关陇、关东和江南贵族和士族。这些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社会逐步走向繁荣。

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不及也。《沧浪诗话》(严羽)

唐之取士,先借当时显人之姓名达之王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也。《云麓漫钞》(赵彦卫)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寄郑谷》(王贞白)

唐代科举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唐代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

由于唐朝统治者对科举的重视,使得进士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唐武后朝之后,影响到了文风的变化。沈既济指出:“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 这样,逐渐形成了“缙绅之徒,用文章为耕耘,登高不能赋者,童子大笑” 的社会风气。唐天宝以后以诗赋取士已经成为固定的格局,因此文风也随之发生更大的转变。

同时,“行卷”、“纳卷”、“温卷”这些科举考试中的伴随物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创作的文学作品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送呈当时的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司(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增加自己及第希望的一种手段。

所谓“纳卷”,就是举子到礼部应试(即省试,礼部属尚书省)之前,除了上面所谈的要向当时的社会名流投行卷之外,还必须向礼部交纳习作,即“纳省卷”。

所谓“温卷”,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八中说:“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这些做法,客观上对文学创作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代政治的清明,使得国力空前强大。从太宗朝到玄宗朝的开元、天宝时期,在边境地区的战争中,唐朝军队屡屡获胜。而唐朝统治者鼓励建立军功,在社会上形成了尚武精神。士人关心边塞战争,一些人如高适、岑参甚至直接加入军队,经历了边塞战争。在这种背景下,唐代产生了大量边塞诗。如: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四首其二(王维)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王维)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高适《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岑参)

这些诗作充满了阳刚尚武之气,表达了士人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成为盛唐气象的重要表征。

(二)经济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一百多年间,唐代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据《食货志》载:“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千,绢一匹钱三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

唐代诗人们也用他们的如花妙笔,记录了一代繁华。杜甫《忆昔》有这样的描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近,男耕女桑不相失。

扬州是唐代著名的交通枢纽、国际化都市,诗人们对扬州的魅力也情有独钟。王建《夜看扬州市》这样描写扬州的夜生活:

夜市长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徐凝的《忆扬州》则把扬州之美写得如梦如幻: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样一个社会经济背景,大大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1.经济的空前繁荣,大大激发了诗人的自豪感,对形成了唐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唐代诗人浪漫、豪迈的创作风格。

2.经济的发达使得更多的寒庶士人可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些通过读书改变了身份、命运的士人有不少加入了诗歌创作的队伍。这不仅使得诗人辈出,而且使得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有了更为丰富的变化。

3.经济的发达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既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也使诗歌发生了诸多变化。如自中唐开始诗人的商业意识的增强,市民意识对诗歌题材、风格的影响等。

4.经济的富庶,也使得更多的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诗人或者漫游天下,或者归隐名山,这种生活方式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为唐代的一种时尚潮流,对诗歌创作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文化

唐朝实行全方位开放,南北文化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为唐诗创作注入了全新的精神养分。

1.在与各民族、各国的交往中,唐朝的统治者极重视民族与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唐代文化呈现出璀璨多彩的景象。

正是这种健康、开朗的文化心态,使得唐朝充分吸收了境内各民族以及境外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养分,形成了唐朝百花盛开的文化生态状况。美国汉学家谢弗在其名作《撒马尔罕的金桃》中,列举了唐代文化交流中的大量器物,可以看到唐人在文化上的恢弘气度和超强的消化能力。印度佛教、龟兹乐、胡旋舞等都在唐朝落地生根发芽,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唐人对这种外来艺术很是喜爱,诗作中屡有描写。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诗云:

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蕃语两玲珑。

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

2.在对待南北文化的态度上,唐朝的统治者同样重视南北交融,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南方的“文”北方的“质”相互补充,相互激发,达到了文质彬彬,水乳交融的境地。

3.唐代在意识形态上,以儒学为主,对佛、道思想兼收并蓄。这种对待不同思想、文化的包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

唐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在当时都有充分的发展,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如史学中出现了史学大师刘知几;书法中出现了楷书巨擘颜真卿、柳公权,狂草大师张旭、怀素,行草名家李邕;绘画中出现了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吴道子,张萱,周昉,李思训大家;而雕塑艺术、洞窟艺术也是举世闻名。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形成了唐代特有的自由浪漫的文化氛围,对诗歌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种艺术门类的繁荣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唐诗中有很多描写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诗作。与音乐有关的作品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琵琶行》。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听颖师弹琴》(韩愈)

与舞蹈有关的作品如《公孙大娘剑舞》、《霓裳羽衣舞》。

4.科举制的推行,激发了文人的功名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一大批寒门士子进入仕途,进入文坛,诗言志的传统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形态。

三、唐诗兴盛的内部原因

从《诗经》时代到汉魏六朝,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无论在诗歌精神的形成上,还是诗歌技巧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全面兴盛准备了条件。

(一)在诗歌精神上,前代诗歌作了多方面探索和开拓。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精神,而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歌精神。这两大诗歌精神源头,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很好的精神养分。

诗经中的雅、颂部分,更多地体现为儒家“诗言志”的文化精神,而国风部分的作品,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强烈关注,这种精神气质,经过儒家学者对诗经的整理、阐释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唐代诗人中占据主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价值取向,杜甫、白居易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人。

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除了受到中原地区儒家文化的影响外,它还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充沛的激情、富于浪漫想象的南方气质。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一些儒家学者对这种文化精神多有贬抑。唐代浪漫飞扬的文化氛围使得这种浪漫主义精神获得了绝佳的发展环境。换句话说,楚辞的浪漫主义诗歌精神为唐代诗人充分展示文化创造力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资源。

除了这两大诗歌精神以外,佛教与道家思想也在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结出了第一批鲜美的果实。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其背后有着佛教与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中包含的隐逸、逍遥精神乃是佛、道家思想诗歌化的结果。这种诗歌精神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丝毫不亚于现实主义诗歌精神和浪漫主义诗歌精神,不仅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嫡系传人,而且几乎所有的唐代诗人都在某种程度受到这种诗歌精神的影响。

(二)在诗歌技巧上,前代诗歌创作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为唐诗的全面成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在意境的创造上,前代诗人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诗经》中的《蒹葭》、《黍离》、《采薇》等,就创造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令人感慨激赏的意境。这些创作经验和成就,对唐代诗歌的推陈出新起到了直接的启发作用。

在诗歌句式上,从诗经时代的四言,经过楚辞的杂言,到汉魏时期的五、七言诗歌的探索,中国古典诗歌逐步找到了最佳的句式:五言和七言诗句。

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前代诗人也作了充分的探索和实验。在《诗经》中,就已经开始这种语言锤炼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赞美《诗经》:“故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心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崾崾’学草虫之韵;‘皎日’、‘彗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能做到“穷理”、“穷形”、“情貌无遗”,与语言的锤炼当然有很大关系。汉魏六朝,对诗歌语言的锤炼更被强调出来。朱光潜指出:“他(指曹植)的诗已经是新时代的预兆。例如《情诗》里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希(左边加日字旁)’已俨然是律句……‘朱华冒绿池’一句每字都有痕迹。区区一字往往可以见出时代的精神。……例如陆机的‘凉风绕曲房’的‘绕’字,张协的‘凝霜竦高木’的‘竦’字,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泉’的‘抱’和‘媚’字,鲍照的‘木落江寒渡,雁还风送秋’的‘渡’ 和‘送’字之类,都有意力求尖新,在汉诗中绝找不出。”宋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说:“诗至三谢,如玉人之攻玉,锦工之织锦,极天下之工巧组丽,而去建安、黄初远矣。”这些在语言锤炼上的积极探索,为唐诗全面兴盛,进而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时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声律上,南朝时沈约等人创立的“四声八病”之说,对近体律诗的出现起到了直接作用。

汉语是一种旋律性声调语言,其语音还有每个汉字都是单音节,元音发达等特点。这样一种语言特点,在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就已经为作家们所直觉到了。《老子》中,很多句子,即使用现代汉语来朗读,还可以听出它在声律上的和谐。比较自觉地对诗歌声律加以深入研究并付诸创作实践的是南朝沈约等人,他们创作了一种被称为“永明体”的诗歌形式,“欲使宫羽互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种诗歌形式就是律诗的雏形,它在平仄相间、“对”、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对偶这些规则的运用方面,已经很接近唐朝律诗。后来唐又补充了 “粘”的规则,将平仄的划分更加简化,并发展出了七言律绝。可以说,没有“永明体”的前驱开拓之功,唐诗全面成熟也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节 唐诗的主要发展阶段和著名诗人、诗作

一、初唐诗歌

618——712 (近百年) 初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初唐时期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此期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批判、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从诗歌精神上说,把笼罩诗坛的六朝萎靡雕琢气息转变为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恢复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

从题材上说,初唐诗歌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塞漠。

从作者上说,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普通寒庶士人。

从诗歌风格上说,那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形成风骨凛然而又开朗明丽的境界。

在诗歌的形式上,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唐人把格律诗进一步完善,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初唐著名诗人有初唐四杰、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等。

二、盛唐诗歌

713——765 (约50年) 盛唐,唐诗群星灿烂的时代

开元十五年前后,唐诗在诗歌精神、诗歌风格和声律形式上,都已经基本成熟,继之迎来了开元、天宝年间唐诗的全面繁荣。

这个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把山水田园诗推到了精美绝伦的境地。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分别表现了边塞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高适的《燕歌行》对唐朝边塞战争的表现,其深度和高度都达到了盛唐最高水平。激情荡漾的岑参则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慷慨激昂。此外,王昌龄、李颀 、崔颢、王之涣等都是边塞诗名家。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对盛唐的浪漫飞扬作了最好的诠释。他的充沛激情、狂放不羁的性格、浪漫奇幻的想象,表现出其“谪仙人”的本色,成为盛唐精神的符号。此期唐诗,兴象玲珑、一片化机,如同天籁令人心醉神迷。

“物壮则老”。“安史之乱”打破了“花物大唐春”的盛世景象,唐代社会从其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衰败。这一巨变,也引起了诗歌创作的深刻变化。诗歌中兴象玲珑、一片化机的韵味逐渐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代表这一时期诗歌最高成就伟大诗人是诗圣杜甫。他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写时事,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从题材到写法,都与盛唐诗歌有了重大差异。杜甫不仅成为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变,而且也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尊唐”派和“宗宋”派都十分关注的伟大诗人。

三、中唐诗歌

766——835 (约70年) 中唐,“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时代。

这个时代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盛唐发扬蹈厉、开朗积极的精神气质。但这个时代毕竟离盛唐最近,仍然在一些诗人诗作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凛然的气骨。胡应麟《诗薮》用“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来概括中唐诗歌是有道理的。

大历诗人的诗已不复盛唐当年,夕阳残照,秋风萧瑟,一派衰落气象。贞元、元和年间,受杜甫影响,出现了韩孟诗派,开创了狠重奇险、纵横排奡的风格。韩诗为后世诗人开辟出许多新的创作道路,例如宋诗的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的特点就受到韩诗的影响。学习乐府民歌,有元白诗派。这些诗派,不仅在当时成为诗歌风尚,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庆以后,中兴之梦更加缥缈虚幻,士人心态趋于内敛自省,感情也更加趋向细腻。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代表诗人有贾岛等。

四、晚唐诗歌

836——907 (约70年) 晚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杜牧、李商隐,二人被称为“小李杜”。杜牧的诗以豪爽的气势、精美的语言,形成豪宕俊逸、清新明快的风格。李商隐则以其具有独创性的系列“无题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诗歌世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观照,成就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第三节 唐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思想内容

唐诗在思想内容上,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面貌,表现出唐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特色。在思想主题上,唐诗有如下重要表现:

(一)表现“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向往建功立业的不平凡生活

李白希望以一种不平凡的方式大展宏图:“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杜甫以矢志不移的人生态度实践着“成圣”的儒家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在现实政治中的失意,使得他将这种人生理想转移到了诗歌创作中,由此奠定了“诗圣”的地位。其他诗人如王勃、杨炯、陈子昂、王维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这样一种主题。

(二)表现雄视阔步、自由狂放的个性

李白之被后人称为“诗仙”,凸显的正是一种飞扬浪漫的情致,自由飘逸的气度。“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表现的正是这种自由狂放的气度。诗圣杜甫终其一生,都保持了狂傲的性格。他在青年时期创作的《望岳》,表现的是唐人的自信、自豪与奔放、激情:“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对黑暗政治的批判

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国运,关注民生。唐诗把儒家思想的这种优秀传统通过完美的诗艺充分地表现出来。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已经有尖锐的表达。伟大的诗人杜甫,则以他如椽之笔,将儒家精神中的民胞物与的人道主义精神作了最经典的诠释。“三吏”、“三别”充满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黑暗政治的批判。中唐时期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希望通过诗歌的方式改善朝政,减轻人民痛苦,也体现出诗人的社会良知。

(四)对边塞战争的表现

初唐、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表现建功立业的理想,表现边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人的诗中,既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写出了在这种环境中将士们的豪迈与悲壮。岑参的边塞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地生活壮丽奇幻的方面,显示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高适则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边地战争中的黑暗一面,显示出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把握和过人的胆识。中唐、晚唐的边塞诗渐次失去了前期边塞诗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萧瑟、悲凉之情逐渐在诗中占据主流。

(五)对山水田园的歌咏

对山水田园的歌咏,是佛、道思想诗歌化的结果。唐代山水田园诗最杰出的诗人诗作出现在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而在盛唐以后,山水田园诗仍有发展,韦应物、柳宗元以其各自的天分和特殊的人生感悟,创出了山水田园诗的新天地,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二、艺术成就

唐诗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艺术风格多样,流派众多

唐诗各个时期,随着政治、文化形势的变化,诗歌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繁荣景象。初唐时期,“初唐四杰”在吸收六朝和初唐其他诗人诗艺技巧的同时,以创造性的精神进行诗歌创作,形成了具有一定共同特点的诗歌风格;盛唐时期,诗歌风格和流派高度成熟,王维与孟浩然同属山水田园诗派,但艺术风格各有千秋;边塞诗派中,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明显的差异,如岑参的浪漫激情、高适的深沉悲壮,都显示出他人不可替代的强烈个性;至于李白与杜甫的风格差异,更是昭然在目。中唐时期,社会矛盾更为复杂、激烈,诗歌创作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呈现出更为多样的风格选择。晚唐两个重要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的风格更是绝不相类。

(二)对各种诗歌体式的娴熟运用以及将格律诗最终推向成熟

由于有前代诗人们的积极探索,各种古典诗歌体式在唐以前大都已经成熟或成型,唐代诗人们特别是盛唐及以后的诗人们往往能娴熟运用的使用各种诗歌体式,来表现自己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感受。在杜甫这里,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中国诗史都是一流的。而李白的七绝、七言歌行也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这些诗歌体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准确把握和完美表现

初盛唐诗论中,经常提及两个重要概念:“风骨”和“兴象”。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表明唐人对诗歌艺术技巧具有准确把握和完美表现的能力。它要求诗人在创作时要把所有形式上的斟酌、推敲都要与思想主题有机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骨气端翔,兴象玲珑的境地。唐诗中的杰作无不具有这种特质。

第四节 如何欣赏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颠峰之作,要欣赏唐诗,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认为,欣赏唐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音韵格律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除了要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独特的审美体验外,还要将语言本身的形式美感充分表现出来。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以前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在对语言声律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南朝时期形成了格律诗的雏形,这种雏形到唐朝,发展为成熟的新诗体——律诗和绝句。这种诗体对每首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被称为“格律诗”。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初年最终成型。律诗共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意思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

在近体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在律诗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要求句形一致,还要求词性相对。另外根据对仗的严密与否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

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粘”。

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赋及骈文所用的字音,要求平声与仄声相互配合,使声调谐协悦耳。这里所说的“四声”,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普通话实际上只有平、上、去三声,入声已经消失。大致说来,古代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而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如“白”归阴平,“十”归阳平,“百”归上声,“叶”归去声。

唐诗的用韵,依据隋朝末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切韵”到了唐朝改为“唐韵”。“唐韵”共有206韵,但206韵分得太细,也不完全符合当时的语音状况,不便于运用,因此唐朝规定,有些韵可通用,于是实际只有112韵。到了宋朝,“唐韵”改为“广韵”,又有几个韵同用,实际只剩下108韵(作为宋代诗词押韵的标准)。到了元末,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另外又合并了几个,于是只剩下106韵,就是通常所说的“诗韵”,一直沿用至今。

一般来说,格律诗应当严格按照上述声律、节奏的要求写作,以获得和谐的音乐美感。但在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诗人那里,为了达到表现诗人对于社会、历史、人生的特殊审美体验,会有意识地突破固有格律,造成一种生新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杜甫漂泊西南时作于夔州的《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

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二、语言修辞

作为古典诗歌典范的唐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一)语言的锤炼

1.字词的锤炼

刘勰《文心雕龙·炼字》说:“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皇甫汸也认为:“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词组之累,并弃其余。此刘勰所谓‘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也。”

唐代诗人齐已曾写过一首《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诗人郑谷看后说,宜将“数”字改成“一”字。齐已连连叫绝,故拜郑谷为“一字师”。“数”字改成“一”字,不仅与题目中的“早”字相呼应,而且一枝梅花绽放于白雪中,显出梅花的清奇、孤艳,同时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在这两句诗里,诗人锤炼的是数词。此外唐诗中更多的是对动词、形容词、虚词等的锤炼。

炼动词: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因此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杜甫有一联诗句是“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苏东坡对此极为欣赏。在这里,“明”字这一形容词兼具动词的作用,因而使得诗歌意境极富动感,而“吐”字更是出语奇警,山川景物显得灵动异常。杜甫的《登岳阳楼》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炼形容词: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鸥”,郭彦深就指出了其妙处:“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 再如王维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字词重出:字词重出是说在一首诗中,一字或数字重复出现。由于古典诗歌一般篇幅较短,一首诗中一般都尽量不出现重复的字,这个规则在格律诗中更是要求严格遵守。但有时诗人为了表达特殊的审美体验,会有意识地在一首诗里,重复出现某些字词。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句中两次出现“难”字,就是为了表现相恋中的男女难分难解的深挚情感,强调作者对于世事的悲哀失望之情。

炼虚词:罗大经《鹤林玉露》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其中又以杜甫最为擅长。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字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炼字”炼到精警之处,人称“诗眼”。前人云:“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元代文学家元好问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我们在欣赏唐诗时,应当注重对诗中重要字词的理解,以此领会诗作的深刻内涵。

2.句法的锻造

古代汉语是一种艺术特质十分明显的语言,其语法规则不甚严格。这种特点在唐诗中被一些诗人充分加以利用,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常突破固有语言规则,造成生新奇特的审美感觉。

这种诗歌创造在杜甫诗中表现地很突出。如“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杜甫《晴》)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杜甫《放船》)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杜甫《陪郑文广游何将军山林》)这些句子,乍一看,都不合语法,但细心揣摩,发现它们对诗人审美感受全过程的表达十分精彩。

在《秋兴八首》其八,有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句子:“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从句法上看也是不合常规的,但其出现的心理背景与上述情况是一样的。

(二)修辞格的使用

1比喻

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如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青罗带”和“碧玉簪”比喻桂林山水,成为千古名句。

2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抒发强烈感情的作用。李白的诗中经常使用这种夸张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3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在格律诗中中间两联是不可少的,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这里,“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更加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使人感到气势非凡,气象万千。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内心隐痛。

4比拟

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之分。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可以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事物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作品,为了将李凭箜篌演奏的效果写得出人意表,李贺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造成奇异的意象。

5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里用瑟这种器物起兴,由此而引起下文的“华年”。

6.通感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后来被修辞学家定为一种辞格。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在唐代诗人中,李贺经常使用通感。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秦王饮酒》),作者由太阳的光亮联想到同样有光亮的玻璃,于是就有了“敲日玻璃声”的通感。

7.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互文属古文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有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大类,单句互文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应该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

三、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是指诗歌思想感情表现的组织形式或构造方式。中国古典诗歌一般都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这在格律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律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对应起、承、转、合四个结构部分,绝句照此类推。在四个部分中,“转”是关键。

古典诗歌讲究言简意丰,含蓄蕴藉。在诗作中往往只出现最有感发力的意象,而省略了一些次要的内容。这样,在诗歌节奏上就经常出现跳跃,使得篇章结构出现大量的空白。此时,作为鉴赏者,就要能够将诗作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使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被充分理解。

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里,四句诗就是四个镜头,每个镜头之间都有一个逻辑关系,但诗人把这种逻辑关系隐藏在了诗歌背后,这就需要我们把它们还原回来。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也是一首节奏有跳跃、结构中有空白的诗作:

半朽临风树, 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 长庆二年春。

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

四、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和谐统一。意境概念的形成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古代诗学思想中,一直强调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应。《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钟嵘《诗品》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刘勰《文心雕龙》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些论述都是强调心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概念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是对佛学思想的借鉴。佛学认为,“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产生了所谓“六境”。《门经·卷第九》有:“眼根色境”、“耳根声境”、“鼻根香境”、“舌根味境”、“身根触境”和“意根法境”等经论。唐人提出“境”或“意境”的概念,说明诗歌艺术已达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

意境有三个特点:形象性、情感性和概括性。

意境的形象性是指意境总是由具体的物象、景象构成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得以感发志意的基础。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之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等。

意境的情感性是指意境总是表现了某种情感体验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因此,王国维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陆龟蒙的《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镏绩《霏雪录》说:“唐人咏物诗,于景意事情外,别有一种思致,必心领神会始得,此后人所不及也。如陆鲁望《白莲》云云,妙处不在言句上。”

意境的概括性有三个含义,一是指景物的筛选浓缩,二是指语言的组织锤炼,三是指这样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诗品》)审美效果。

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歌空间上的大幅度跳跃,把整个西北边境绵延数千里的景物通过精炼的十四个字高度概括,创造出一种开阔、悠远、悲壮的深邃意境,从而表现了边地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a3ce6748d7c1c708a145cd.html

《唐诗鉴赏第一章 绪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