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2)

发布时间:2019-04-06 05:1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2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应学生用书第184)

考点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2.前提:1944年,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最终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1945年分别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各国的外汇管制,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中、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③在这两个组织中,美国都控制了表决权。

4.影响

(1)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多边支付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的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易误辨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1.关贸总协定

(1)背景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各国进一步强化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的严重萎缩。

②从1943年至二战后,一些国家积极酝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

(2)签署:1947年,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一个临时性协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

①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取消歧视待遇,扩大国际交换

②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4)影响:推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标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三大贸易和金融支柱的形成。

(2)意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

[轻巧识记]     图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教材补遗]__特里芬难题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分不开。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但这三项条件却又是矛盾的这便是特里芬难题。第一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第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第三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史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 《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美国为主导;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

(2)史料二:“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为构建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提示: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援助、支持日本经济发展。

(2)史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提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它的形成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利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使美元取得了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它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

[史论归纳]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影响

(1)原因

①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②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③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④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主要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越南战争更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在月黑风高之夜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戴高乐的做法(  )

A.不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

B.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

C.导致了法国与美国的贸易争端

D.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发展

A [材料中法国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即逐渐放弃以美元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预示美元地位的降低进而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不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故答案为A项。材料展示的是法国对待美元的一种做法不能说明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排除B项;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纪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1956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

B.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

C.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

D.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

A [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纪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这体现出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故本题选A项。B项错误当时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备;C项没有明确材料的关键;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3.关贸总协定1947年生效后共推动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经过前七轮谈判大幅度降低了世界关税水平,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把“非关税措施”列入议题,并对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束。这表明(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达成

B.冷战对峙阻碍经济全球化

C.贸易保护制约国际经贸合作

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

C [A项错误“并对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束说明当时还没实现贸易自由化;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冷战的对峙;由“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把非关税措施列入议题并对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束说明有许多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制约国际经济合作故选C项;D项错误当今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

4.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导学号:67930067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

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A [根据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可知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同时也说明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稳定了世界金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A项正确。BC两项不是题干的中心意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说明美国没有实现独霸世界的意图排除D项。]

考点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2)面对美苏对峙的国际形势。

2.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6国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199112月,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到20071月,欧盟成员国增至27个。

3.影响:大大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到2007年,贸易额居全球经济实体的第一位,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概念阐释]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1)应对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美国加强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

2.历程

(1)19881月,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2)199212月,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

4.作用:促进了美、加、墨三国的经济发展,加速了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日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开辟了道路。

[易误辨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差异

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目的:为适应各国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2.建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六国在堪培拉举行部长级会议,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特点:是一个跨区域的松散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4.存在形式:具体包含三个层次的会议,一是高官会议,二是部长级会议,三是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5.合作方式:贯彻开放的地区主义的经济合作原则,坚持务实协商的态度,以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大领域开展官方磋商与合作。

6.现状:成员数量不断增加,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轻巧识记] 亚太经合组织

[教材补遗]__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体系的瓦解

(1)1968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金价暴涨。美国宣布仅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而市场金价则自由浮动。

(2)19718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倒塌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

(3)19733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至此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瓦解的原因

(1)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2)美元危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3)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等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美国分庭抗衡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削弱。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史料二 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向美洲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过程中曾遭到某些国家的反对。比如巴西众议院曾通过紧急议案要求政府退出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而进行的谈判理由是美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巴西的劳工和就业部长也曾表示在制定贸易区协议的过程中美国应正视成员国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尊重拉美国家的权益。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要求考虑自由贸易区计划将给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冲击。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核心思想是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2)史料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曾遭到某些国家的反对”→经济区域集团化损害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提示:欧洲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结束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史料二中,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表示反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提示:经济区域集团化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严重的冲击。

[史论归纳]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影响

(1)基本特点

①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中心的格局。

②区域内的合作程度日益加深,规模日益扩大。

③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发达国家扩大至发展中国家。

(2)影响

①积极方面

有利于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消极方面

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 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做出了下图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

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A [从材料可知表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欧元是欧盟中欧元区国家统一货币不是欧洲统一货币B项错误;欧元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欧元诞生是在1999D项错误。]

2.出现下表所示贸易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墨西哥对美国出口额统计表(部分)

A.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B.墨西哥的出口规模在扩大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D [题中体现的是墨西哥对外贸易的状况导致图中现象的原因应该在墨西哥自身A项不是导致墨西哥对美国出口额比重较大的主要原因错误;图中仅体现出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的比重体现不出出口规模扩大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与题中时间不符C项错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在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可减免关税有利于墨西哥货物大量出口美国D项正确。]

3.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A项是一体化最高的国际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符合题干要求入选。]

4.据报道,欧洲委员会原本计划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只需得到欧盟理事会的批准就能通过,但是,欧洲法院的法律意见书却指出,该协定部分内容属国家管理范围,因此必须由欧盟和其他成员国一起核准落实。据此可知欧盟(  )

【导学号:67930068

A.各实施机构存在严重分歧

B.存在歧视第三世界的不良倾向

C.各成员国主权的让渡有限

D.矛盾重重不可能取得实质发展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都是主权国家必须由欧盟和其他成员国一起核准落实意在强调各成员国主权的让渡是非常有限的C项符合题意;欧盟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各实施机构不会存在严重分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不是歧视第三世界而是欧盟成员都是主权国家而必须这样去做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欧盟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不可能矛盾重重是可能取得实质发展的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3|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趋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1.原因

(1)二战后,交通运输技术和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2)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3)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跨国公司的活动。

2.评价

(1)积极

①有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有利于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2)消极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

②全球化增加了世界经济的风险

3.认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正确地面对,运用合理对策,趋利避害,谋求自身的发展。

[易误辨析]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必要性:关贸总协定在解决贸易争端时无法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措施。

2.建立: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3.宗旨和基本原则:致力于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4.特点

(1)比关贸总协定有着更宽广的管辖范围

(2)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有着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5.作用:是其各成员国与国际经济体系联系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对世界贸易和投资产生着重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易误辨析]       正确认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影响

1.加入: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

2.影响

[轻巧识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材补遗]__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萌芽(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起步(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3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

4困境(一战至二战结束):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5制度化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把全球化推向制度化阶段。

6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信息技术兴起交通、信息、生产、贸易、金融、科技、文化等全球化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史料二 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绝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负债陷阱的出路。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法国学者雅克·阿达(1998)指出全球经济外围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南亚)“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除了石油不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起任何作用受到私人资本的抛弃通常又受到最严厉的金融限制

——《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史料解读]

(1)史料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当前经济全球化在实质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

(2)史料二: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新殖民主义问题;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主宰……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承担”→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受到……抛弃……限制”→部分地区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之外。

[史料运用]

(1)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还是充满危险的陷阱,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品质的无形服务但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缺乏公正性发展中国家要提防这一陷阱

(2)史料一、二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什么态度?

提示: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史论归纳]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艰难,主要表现为:

①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因此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③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5630日,WTO已受理了496起贸易争端案件,平均毎年受理25起,这远远多于GATT存续47年间的受案量。这从一个方面表明(  )

【导学号:67930069

A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得到认可

B.经济全球化道路艰难曲折

C.国际贸易体系已走上法制化正轨

D.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A [WTOGATT受理贸易争端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WTO比较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所以本题选A项。B项没有体现出对比的内容;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材料与贸易保护无关。]

2.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真正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率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  )

A.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全球化

B.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表现出不在乎

C.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D.全球化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

A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该学者的观点是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全球化A项正确;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表现出不在乎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全球化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不合题意D项错误。]

32006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A [根据材料的关键时间信息“1989可知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纷纷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A项正确;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不是关键因素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实施单极世界战略D项错误。]

4.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廉价商品

C.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 D.先进制度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先进制度均属于政治范畴而题干认为新殖民主义者是经济方面AD两项错误;廉价商品是近代西方列强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将大量资本和新兴技术带到发展中国家从而打开了发展中国家市场C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190)

主题一 从无序到有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主题立意]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贸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知识交汇]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主题二 合作、竞争发展、共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主题立意]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而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知识交汇]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主题三 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主题立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蕴含的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整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知识交汇]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

(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对应学生用书第191)

近年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高考真题体验——找规律

1(2017·全国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A [七国集团原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组织后来发展为二十国集团这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说明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一开始出现就涉及贸易金融领域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本身就是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C项错误。七国集团不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D项错误。]

2(2016·全国卷Ⅱ)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B [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故选B项。]

3(2015·全国卷Ⅰ)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A [解答本题用题干材料参照法。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从材料信息看1981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都显著增加。题目要求回答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根据这一点对照选项只有A项正确。因为这是向广大新兴独立国家提供贷款的结果。]

4(2014·全国卷Ⅰ)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A [欧元的问世只是有助于解决欧盟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不能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排除B项;D项错在领导地位A项彰显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反映了欧元的使用促进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AC两项相比欧元对推动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作用更大些故选A项。]

5(2014·全国卷Ⅱ)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成立于1993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排除;而图中的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6(2012·全国卷)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C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世界其他地区变化不大甚至比例变小。这反映了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故选C项。]

高考命题预测——明趋向

视角1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角度命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是双挂钩原则。解题时要注意题干材料对这一关键原则的叙述。

[对点1] 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个国家的货币拥有与黄金比价固定的特权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这种货币是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特殊地位因此D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元的特殊地位无关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

视角2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机构角度命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机构。前者的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为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出现资金短缺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后者的职能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解题时根据材料具体史实回答。

[对点2] 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根据材料判断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应是(  )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C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为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视角3 从发展与创新角度命题

欧洲一体化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议会的成立、欧元等创新性措施加速了其一体化进程。解题时应注意结合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分析。

[对点3]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C [从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项。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只是个人意见并非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或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排除BD两项。]

视角4 从唯物史观角度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我们权衡利弊,积极应对。解题时需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对点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然而在21世纪初,一股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斗争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展。反全球化从发达国家开始主要是因为全球化时代(  )

A.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平台

C.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D.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

C [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不可能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赶超的平台AB两项错误;发达国家之所以反对全球化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跨国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本国劳动者的失业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不会加剧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D项错误。]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绿洲荒漠交界带     B.水土流失严重区

C.地质灾害易发区 D.高寒带生态系统

解析:选D 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

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乱垦滥伐

C.过度放牧 D.破坏植被

解析:选A 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

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4.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

解析:3.C 4.A 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

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解析:5.A 6.C 7.D 第5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因而造成下游淤积严重,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6题,长江流域降水夏季最为集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四月、七月、十一月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七月。第7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二、综合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73622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d.html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