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文言传

发布时间:2018-06-30 09:52: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易经 文言传》

【乾文言】

  【原文】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此四德者,故日。乾。垂、亨、犁、客。

  【译文】 《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注释】 ①《文言》,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两卦的义理。嘉,《说文》:嘉,美也。

  【原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惰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事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注释】 ①遯,本作遁,逃遁。闷,烦闷。遯世无闷,犹言甘心隐居,无所烦闷。两庸字,李鼎祚说:庸,常也。庸言、庸行,犹言日常的言行。闲,《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④善世而不伐,善,这里用如动词。善世,獬青明导世人向善。伐,夸耀。不伐,犹言不自称其能。知至至之,前至字,名词,发展。后至字用如动诃。今本无字。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今据补。几,《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即今所言事机、征兆。知终终之,前终字,名词,结果。后终字,用如动词。

  【原文】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现在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政治安定。

  【注释】 沙少海先生说:下也二字,意不完整;且与下文时舍也行事也等句结构方式不同;字上疑脱,字。王弼注:潜龙勿用何乎?必穷处于下也。似王本原有字。”②穷,极限,穷极。穷之灾,犹盲事物发展到极限,必遭穷困之灾。

  【原文】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注释】 ①文,纹章,此处讲草木生发,大地锦织有文采。明,明媚。革,变化。乾道,天道。位乎天德,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此位又称天位。此爻是全卦之主爻,集中体现了天的品德属性。偕,《说文》:偕,俱也。与时偕极,犹言阳爻依次上升,阳气依时旺盛,一同达到了极限。天则,天的法则。

  【原文】 乾元亨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注释】 ①王念孙说:乾元下亦当有亨字。此说是,今据补。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犹言周流错综于六个爻位之问的阴阳之爻,发动舒展,沟通反映出天道、地道、人道的情状。

  【原文】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重刚而不中,九二阳爻为刚,九三阳爻为刚,所以说重刚。九三不在上下卦的中位,所以说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卦中位即第五爻为天位,下卦中位第二爻为地位,九三之爻即不处上卦中位,又不处下卦中位,所以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田,即指地位。中不在人位,下卦上位,即第三爻,为人位,九四之爻固不在人位。合,配合,一致。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之。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坤文言】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①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直,正直,犹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心不乱。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王引之曰:疑之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敌而无小大之差也。”⑩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苟爽本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122105b52acfc789ebc9de.html

《易经 文言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