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完美版

发布时间:2019-05-22 22:59: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王维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景物描写; 感受文章意境美,把写景的文字改写成现代散文

3、理解写景、抒情、邀请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文中作者对朋友深切思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鉴赏课文中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山村春色的文字。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理解写景、抒情、邀请三者的关系。

教学设想

1、品读互动,在品读中逐步深入,实现教学目标。

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学案练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我们接触过其 许多山水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山居秋暝》《过香积寺》《鸟鸣涧》《鹿柴》,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声咽危石,曰色冷青松”“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写出了诗人追求人生宁静,闲适的境界。诗如此,散文也是这样。《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新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维,走进《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二、走近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学生试着介绍作者,教师补充介绍作者的身世,文章写作背景。

1)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著称,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

  3)背景: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三、走进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注意下列生字词

(wěi) (qì) 饭讫(qì) 玄灞(bà) (wǎng)水沦(lún)(lián) (chōng) 相间(jiàn) (nǎng) (zè) (màn) 轻儵(tiáo) 青皋(gāo) 麦陇(lǒng)朝雊(gòu) 黄檗(niè)

2.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觉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重点的词  

故山 很、非常 \ 访问、游览 与山僧讫而去 吃饭(名动)

与月上下 水月相映,月光随波荡漾。 多思 从前,往昔

     3.学生分段诵读课文,逐段提出疑问,  疏通重要文句。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译文:冬天山中远处的火光,在树林间忽明忽暗。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译文:村中夜晚舂米的声音,又与庙宇传来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译文:如不是你这样天性超尘脱俗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相邀呢?

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译文:然而,这中间有着浓厚的情趣啊!千万不可疏忽。

4.师生齐读全文

四、赏析景物描写,感受意境美

1、找出文中两处写景的文字,概括写景的内容

明确:课文的第二段、第三段,分别描写了辋川冬天的景色和初春的景色,可以概括为:寒山月夜图,山村春色图。

1、 分析第二、三段写景的方法,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

提问:文章第二段写景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动静结合。

教师补充: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二段紧紧扣住“冬”、“夜”两个字;并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月用“清”字来形容,正是抓住了冬夜城郭的特点。作者用“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八个字,就写尽了山村寒夜特有的景致。水、月、山村、灯火,这是静景,犬吠、夜舂、寺钟,这是动景。

提问:你认为第三段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生:如“轻”

本文写景之语凝练含蓄,以四字句为主,偶而间以五字句、六字句,极富节奏感;写景,意境深远、优美,几乎句句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诗句。文中所绘之景形象鲜明,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两幅色调各异的水墨山水画。正如刘学楷先生所说的“文中有诗,文中有画,体现了诗、画、文的融合”。

三、改写:把文中有关“寒山月夜”或“山村春色“描写的文字改写成散文。

学生花八分钟改写完,由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师生评价

散文:寒山月夜: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深夜舂米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

(附:山村春色:白儵轻快地在水中游动,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野雉在麦陇中鸣叫,草木染绿了春山,露水滋润了堤岸)

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赏美景)

四、探究文中表达的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问:文中除了写景,还写什么呢?从哪里看出?

明确: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思往昔携手赋诗,同游的快乐;第三段想象春色,热情邀请同游,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切思念的思想感情。

1、找出第三段中三次邀请,体会三次邀请的不同心情。

明确:一邀: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二邀: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三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一邀以商量的口气,情真;二邀以退让的态度,意切;三邀以急切的心情,迫不及待。也就是先发出邀请,再说明为什么邀请,最后希望裴迪一定要来。读来十分真挚亲切。

3、思考写景、抒情、邀请三者关系。

明确: 本文着力描绘了辋川的冬景和春色,其目的,一方面寄托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勾起裴迪的回忆,由景生情。最后作者直接发出邀请,希望再次享受同游深趣。简言之,写景是为了诱情,诱情是为了达到邀游的目的。

4、朗读第三段(品友情)

总结:本文重在写景,以景来诱发朋友同游的情思,从而达到邀游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2、课外延伸阅读 ,试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③。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②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 

③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附:板书设计

邀请

寒山 山村 思念 同游

春色 故人 情思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929b1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a.html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完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