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1 17:01: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创立于1993年,前身为呼和浩特回民奶品总厂,在对呼市加民奶食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由21家发起人发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614日在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19963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和原奶、酸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八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39类产品6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与此同时,伊利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质标准。目前,伊利拥有中国唯一的乳业研究院,中国唯一的乳业专利信息平台,每年研发新品数百种。伊利集团已经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2010年,国内乳品行业进入恢复增长期,乳品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公司适时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把优质产品和服务标准进行全面升级,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在实现业绩增长、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公司的运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5.45亿元,较上年增长22.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77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7,较上年增长19.75%

财务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

表1.伊利集团2008年-2010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时间

项目

2008

2009

2010

营业收入(1)

21658590273.00

24323547500.31

29664987260.70

营业成本(2)

158********.62

157********.70

20686308840.42

毛利(3)=(1)-(2)

5809447367.38

8545473777.6

8978678420.28

毛利率(4)=(3)/(1)

26.82%

35.13&

30.27%

净利润(5)

-1736710918.87

665268328.23

795762734.61

销售净利率(%)(6)=(5)/(1)

-8.02%

2.74%

2.68&

营业利润(7)

-2050011862.52

665413561.81

605687911.38

营业利润率(%)(8)=(7)/(1)

-9.47%

2.74%

2.04%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企业对增值的追求,要求资金的增值能力。对于伊利集团,主要从营业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来分析“三聚氰胺”事件对伊利在08,09,10三年的财务影响。

图1. 伊利集团2008年-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1.1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体现每一元的营业收入能够带来多少营业利润。通过伊利集团的财务表报可以看出企业在08年,09年,10年的营业利润率分别是-9.47,2.74,2.04。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在08年9月份,之后的一段时间,给企业在全年的销售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净利润呈现负值,但是随着国家对三聚氰胺事件的调查与公民对乳制业的信任度逐渐恢复,企业成为筹办10年世博会的赞助商后,伊利的营业收入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并保持以往的营业增长率。

1.2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额)反映企业综合利用效果,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的盈利,该指标越大,表明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同样三年的指标分别是-14.32,4.92,5.06。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伊利集团利润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大量的存货难以出售,导致资产的增加,加上进口奶粉的冲击国内市场,使这一指标在08年度呈现出负值,企业在这方面中债权人和所有者的利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2.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指标是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主要通过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来分析。

2. 伊利集团2008-2010发展能力相关财务指标分析

         时间

 指标

2008

2009

2010

销售额(1)

21658600000

24323500000

29665000000

销售增长额(2)

2298900000

2664900000

5341500000

销售增长率(%)

(3)=(2)/(1)

10.61

10.96

18.01

净利润额(4)

-1736710000

665268000

795763000

净利润增长额(5)

-1637753400

2401978000

130495000

净利润增长率(%)

(6)=(5)/(4)

94.30%

361.05%

16.40%

总资产额(7)

11780488935.08

131********.51

153********.57

总资产增长额(8)

1606588424.2

1371654711.4

2210180440.1

总资产增长率(%)

(9)=(8)/(7)

13.64%

10.43%

14.39%

2.1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伊利集团销售增长率三年的指标数分别为11.87%,12.30%,21.96%,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经历08年的重大事件影响之后,随后的两年企业销售收入逐渐有所好转,特别是销售增长率,在2010年有了显著增幅,预计未来也将继续提高。

2.2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是从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规模的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三年的指标分别为15.79%,11.64%,16.80%。总资产在09年有所下降是因为企业在面对重大事件的同时,做出了及时的反应,不断创新,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但是观看08年和10年的这一指标都较高,在08年,存货的增加,销售收入受到冲击,资产增加;10年世博会开幕,企业大量生产产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所以资产总量增加。

图2. 伊利集团2008年-2010年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分析

 



3.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指标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主要通过对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分析伊利集团的三年财务指标

表3. 伊利集团2008年-2010年的反映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时间

项目

2008

2009

2010

流动资产(1)

5417862813.94

683128542289

7557612592.26

流动负债(2)

8201028312.32

9037426349.87

10198499983.84

流动比率(%)(3)=(1)/(2)

66.06

75.59

74.1

总负债(4)

8552918910.16

9442204785.19

1085028885.32

总资产(5)

11780488935.08

131********.51

153********.57

资产负债率(%)(6)=(4)/(5)

72.60

71.79

70.62

现金(7)

2774432558.38

4113466057.89

3341742647.44

现金比率(%)(8)=(7)/(2)

33.83

45.52

32.77

3.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表明企业现金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三年的指标分别为0.66,0.76,0.74。流动比率的偿债的标准是2,但是三年的指标都远远低于2,三年指标又都近似,说明从08年到10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后金融危机的打击,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下降,资产积压较严重,流动资产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差。

表4. 伊利集团2008-2010年流动比率

 

第1季

中期

前3季

年度

2008年

0.93

0.94

0.87

0.66

2009年

0.69

0.73

0.79

0.76

2010年

0.78

0.8

0.79

0.74

2011年

0.73

--

--

--

3.2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三年的财务指标分别是72.60,71.79,70.63。乳制品行业的总产负债率应该不要太高,但是从这三年的指标来看都高达70%以上,主要是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制品的冲击,破坏了良性的产业链,从奶源上出现的大量的倒奶,杀牛现象严重,成本价格的上涨,企业大量使用票据采购仅08年的银行承兑汇票就一项增加了1376%,还有大量的应付账款未结算,导致这三年的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下降。

5. 伊利集团2008-2010年资产负债率

 

第1季

中期

前3季

年度

2008

53.21

57.31

59.3

72.6

2009

71.57

73.39

74

71.79

2010

72.41

72.2

71.46

70.63

2011

71.81

--

--

--

4. 经营效率分析

6. 伊利集团2008年-2010年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时间项目

2008

2009

2010

营业务收入(1)

21658590273.00

24323547500.31

29664987260.70

总资产平均占用额(2)

10977194722.94

12466316290.79

14257233866.54

总资产周转率(次)(3)=(1)/(2)

1.973

1.95

2.08

营业成本(4)

158********.62

157********.70

20686308840.42

存货平均余额(5)

1878868510.13

1928008464.55

2209652725.98

存货周转率(次)(6)=(4)/(5)

8.435

8.18

9.36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7)

200966904.79

207478396.89

237600608.59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8)=(1)/(7)

107.77

117.23

124.85

 资产运营能力指标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对财务目标的所实现产生作用的大小。主要通过对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析伊利集团的三年财务指标。

图3.伊利集团2008-2010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比较

4.1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有影响,伊利在这三年的指标分别为-8.44,8.18,9.36。在08年的时候成本要素价格大幅度上涨,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乳业失去信心,进口乳制品的冲击,使得存货量激增,无法实现正常的销售额,随着09年,10年,市场情况的好转,乳制品中掺有三聚氰胺的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企业自身在产品的创新大量投入,消费者逐渐对乳制品有所信任两年中存货周转率才有大幅度提高。

4.2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三年的指标分别为1.97,1.95,2.08。这一指标三年来看变动不大,虽然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对营业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及时对事件作出反应,政府也对乳制业提出整改的同时也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加上奥运会之前的三个季度让企业的业绩,企业能够在逆境的情况下足以保持总资产的提高,随后两年,金融危机不断地蔓延到国内市场,进口产品的冲击,及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延伸,该指标仍然变化不大。

 

5.现金能力分析

公司2008年-2010年的反映现金能力的指标

              时间项目

2008

2009

201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

182575140

2028826510

1474573857

营业收入(2)

21658590273

24323547500

29664987261

营业收入现金比率(3)=(1)/(2)

0.84%

8.34%

4.97%

净利润(4)

-1736710919

665268328

79576273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润比率(5)=(1)/(4)

-10.51%

304.96%

185.30%

总资产(6)

11780488935.08

131********.51

153********.57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7)=(1)/(6)

1.55%

15.43%

9.60%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伊利2009年的现金比率较高,销售资金收回情况较好。2008-2009年增长幅度比较大,2010年的销售资金收回较稳定。总体情况来说,2010年伊利股份的资金资产利用效率较好,现金回收率较高,实际收益能力较强,为了收账能力能够更好,企业的销售条件应该要更严格点。

  通过以上财务指标分析,伊利集团在面对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能够从企业自身发现这一事件对企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对08年这项变化较大的指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调整,以避免重大事件对企业的更大影响。因此对比09年,10年,这两年中企业的财务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质量,优化奶源,监管生产,扩大宣传,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来提高企业的收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获得更高的利润。

伊利集团波特“五大动力”模型分析

潜在的新进入者:较低的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包括之后的“皮革奶”事件和其他多起牛奶安全事件,不管是从国家制度的国家标准层面,还是奶制品市场竞争的层面,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幅度提高,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由此看来,奶制品安全为新进入者设立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进入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来满足安全标准的要求,乳制品行业出现新的进入者,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外的奶制品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将会成为类似伊利集团这样的乳制品行业领先者所需要面对的。

替代产品:较低的

牛奶是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香浓,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中国自古有喝牛奶的传统,牛奶营养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论是从消费行为和习惯,还是市场现状看来,奶制品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替代产品。尽管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中,包括豆浆在内的豆制品饮料有一定市场份额,但一方面沦为了奶制品的附属品,另一方面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可以影响奶制品消费的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品。

供应商的能力:较低的

从近几年奶制品安全事件中不难看出,作为奶制品企业供应方的奶农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并不高。大部分的奶农都是散户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无法与奶制品企业在市场中抗衡;

此外,牛奶的保质期极短,非常容易变质很多奶制品企业也不断加大自身奶源健身,奶制品行业中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收到了极大的限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购买者的能力:中等

作为消费者而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获得产品信息特别是价格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意味着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产品和服务的比较能力也日益增强,这对于身处乳制品行业的伊利集团也不例外,再加上像大型超市这样的购货商对于产品和价格的影响力比较高。由此看来,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力还是比较高的。

从奶制品的商品属性上看,属于非弹性需求物品。“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对于国内品牌的牛奶,特别是奶粉商品的需求大幅度削减。但是在经历的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还是恢复到了事件之前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购买者的能力对于伊利集团来说,还是受到了商品属性和需求上的一定限制。综合两方面因素看来,顾客的购买力影响属于中等。

奶制品行业竞争状况:较高

目前国内的奶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了伊利,蒙牛和光明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作为目前市场领跑者的蒙牛,更是伊利最大的竞争对手。再加上一些中等规模的品牌和不断在整合中的中小奶制品企业,形成了一个竞争度较高的行业现状。

而来自直接竞争对手蒙牛的压力,则是伊利集团所要面对的企业发展最大的挑战。同时面临蒙牛咄咄逼人的攻势,伊利并没有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广告诉求,前期成功为其建立起品牌形象的“心灵的天然牧场”,但伊利的行销人员们并未就这一宝贵财富进行挖掘与深化,反而是弃之不顾,离之越来越远。2003年,伊利推出了以“天天天然,伊利纯牛奶”为诉求的呼啦圈牛为代表的系列广告,并在全国务大中城市进行巡回路演推广,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归根结底,是缺乏品牌推广的延续性和品牌诉求的闪亮点。在营销策略方面也是采取了跟随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创新,在蒙牛强大的事件(借“神五”推广其“航天员专用牛奶”)行销之下,伊利显得束手无策,市场表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08年借着奥运的宣传攻势,伊利才又一举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不难看出,伊利在奶制品行业内受到竞争的冲击非常大,行业竞争的影响力非常高。

伊利集团公司策略的思考

产品线管理策略将对企业提出挑战,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如何确立核心产品线与非核心产品线;其二是如何确定不同产品线的战略目标。对产品线的管理策略不仅限于产品线本身,它还折射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与素养,因为这涉及到企业对行业发展的深刻分析与把握,对企业自身资源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战略定位等等。在应对第一方面的挑战时,企业必须了解与把握行业及当地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有的优势及可得性资源,进而界定自己有哪些比较性优势、容易培养哪种核心竞争力,然后才能够确立自己的核心产品线。应对第二方面的挑战时,一个多产品线的企业必须对低中高档产品线作出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反映出不同产品线在开拓市场中的作用,以及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效益。一般而言,低档产品的主要目标是达到一个铺货率,中高档产品的目标主要是提升品牌以及为企业创造赢利。因此,伊利公司采取正确的产品线管理策略不仅能达到产品铺货率与赢利的双重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使企业在确定自己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公司对产品的差异化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培育重视不够因为竞争激烈,使得乳品行业促销此起彼伏,而且到了恶性竞争的地步,乳品企业已习惯采用长期特价、长期买赠促销的方式进行竞争,在大品牌掀起价格战的时候,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但同时行业的利润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这也许是大品牌所始料未及的。牛奶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乳品企业如果单一地用促销来增加销量,而忽视了去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那只会让自己的品牌力越来越弱。疲劳的、频繁的促销战术会让消费者习已为常,感觉不到品牌带来的优惠,更可能会失去其潜在的优越性。在竞争中提高品牌的内涵和自身价值,获得更多的品牌认可度,而非简单的依靠渠道宣传和价格影响,是决定伊利集团在奶制品行业持久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佚名(2011[WWW]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季度报告, http://www.yili.com/investor/Periodicreports.shtml [20116月登陆]

佚名(2010[WWW]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http://www.yili.com/investor/Periodicreports.shtml, [20116月登陆]

佚名(2010[WWW]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 http://www.yili.com/investor/Periodicreports.shtml, [20116月登陆]

佚名(2010[WWW]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 http://www.yili.com/investor/Periodicreports.shtml, [20116月登陆]

佚名(2011) [WWW]内蒙古伊利集团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68579.htm[20116月登陆]

曲绍宏2006)《企业财务分析》,P58-117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先治 张明燕 姚琦 安国忠 唐斌1998)《企业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Erich A. Helfert2001)《Financial analysis: tools and techniques : a guide for managers》,United StatesMcGraw-Hill Professional

James O. Gill, Moira Chatton2000)《Financial analysis: the next step》,London, Crisp Publications

Monica Bellgran, Kristina Säfsten(2009), Production Developme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P55, Sweden,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 2010

R.B.Khanna(2007),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P536, New Delhi, PHI Leaning Private Limited.

John Bicheno, Brian Elliot(1997), Operation Management: an active learning approach》, P31,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Mark M. Davis, Nicholas J. Aquilano, Richard B. Chase(2002), Fundamentals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P54, McGraw-Hill, Irwin, 20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6282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4.html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